一种管缝锚杆锚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6863发布日期:2019-10-08 22:2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缝锚杆锚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杆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缝锚杆锚固器。



背景技术:

煤矿采掘过程中,对掘进巷道的帮部常采用管缝锚杆进行支护,支护时,先钻设锚孔,然后将管缝锚杆注入锚杆孔内;在上述过程中,由于管缝锚杆直径大于孔径,因此,管缝锚杆注入过程阻力较大。现场施工时,使用手镐击打管缝锚杆尾部进行注入,在击打过程中,管缝锚杆由于受力较大,且管缝锚杆的特殊形状限制,使管缝锚杆容易损坏,造成材料浪费、人力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缝锚杆锚固器,具体为一种设有锚杆托盘、与管缝锚杆活动连接的管缝锚杆锚固器。该管缝锚杆锚固器通过力的传递,减少直接作用在管缝锚杆的力,配合锚杆托盘,使管缝锚杆受力的均匀性提高,避免了管缝锚杆损坏,同时,由于管缝锚杆使用锚杆固定器后可与风钻等连接,因此,有效节约了人力浪费,提高了管缝锚杆的注入效率。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缝锚杆锚固器,包括管缝锚杆和锚固器,所述管缝锚杆和锚固器可拆卸连接;

所述锚固器包括与风钻连接的A部以及与管缝锚杆连接的B部;

所述B部径向断面的最大宽度为d,d≤管缝锚杆的内径;

所述锚固器的外部套设有锚杆托盘,当B部伸入管缝锚杆的内部时,锚杆托盘的侧面与管缝锚杆的尾端相接触;

将风钻与锚固器的A部连接、锚固器的B部伸入管缝锚杆的内部,此时锚杆托盘的侧面与管缝锚杆的尾端接触,开启风钻将管缝锚杆注入锚孔中,作用在锚固器上的力通过锚杆托盘传递,均匀的作用与管缝锚杆的尾端,使管缝锚杆受力均匀,从而避免管缝锚杆损坏,使用风钻的冲击力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手镐敲击力,提高了管缝锚杆注入过程中力的一致性,不仅避免管缝锚杆损坏,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另外,当B部伸入管缝锚杆内部时,对管缝锚杆的注入方向和注入角度进行定位,避免管缝锚杆在注入过程中发生折断,保证管缝锚杆注入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A部和B部一体成型,具有牢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B部的断面为圆形,便于加工且便于伸入管缝锚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B部径向断面的最大宽度为d,d等于管缝锚杆的内径;当B部伸入管缝锚杆内部时,不仅可以对管缝锚杆的注入方向和注入角度进行定位,还可以防止管缝锚杆发生旋转,进一步防止管缝锚杆在注入过程中发生折断。

优选的,所述B部的长度为30-50cm,此长度下,既利于将B部伸入管缝锚杆中,又可避免B部产生折断,提高锚固器的重复使用率。

优选的,所述锚杆托盘套接于B部的外部,且与B部的外部固定连接;当B部伸入管缝锚杆的内部时,锚杆托盘紧贴在紧固锚杆的尾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与管缝锚杆可拆卸连接的锚固器,便于对锚固器进行拆卸,提高锚固器的重复利用率;通过将锚固器设置为包括与风钻连接的A部以及与管缝锚杆连接的B部,使锚固器与风钻连接,充分利用风钻的冲击力,对管缝锚杆进行注入,提高了管缝锚杆注入过程中力的一致性,不仅避免管缝锚杆损坏,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通过设置B部,并在使用时将B部伸入管缝锚杆中,可对管缝锚杆的注入方向和注入角度进行定位,避免管缝锚杆在注入过程中发生折断,保证管缝锚杆注入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背景技术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仅是用于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锚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缝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缝锚杆,2-锚固器,201-A部,202-B部,3-锚杆托盘,4-C形本体,5-锁紧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缝锚杆1锚固器2,包括管缝锚杆1和锚固器2,管缝锚杆1和锚固器2可拆卸连接;

锚固器2包括与风钻连接的A部201以及与管缝锚杆1连接的B部202;A部201和B部202一体成型,具有牢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B部202的断面为圆形,便于加工且便于伸入管缝锚杆1的内部;

B部202径向断面的最大宽度为d,d等于管缝锚杆1的内径;当B部202伸入管缝锚杆1内部时,不仅可以对管缝锚杆1的注入方向和注入角度进行定位,还可以防止管缝锚杆1发生旋转,防止管缝锚杆1在注入过程中发生折断;

B部202的长度为40cm,此长度下,既利于将B部202伸入管缝锚杆1中,又可避免B部202产生折断,提高锚固器2的重复使用率;

锚固器2B部202的外部套设有锚杆托盘3,锚杆托盘3与B部202的外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当B部202伸入管缝锚杆1的内部时,锚杆托盘3的侧面与管缝锚杆1的尾端相接触;

管缝锚杆1包括C形本体4和套设在C形本体4外部的锁紧环5,锁紧环5靠近管缝锚杆1的尾部;

将风钻与锚固器2的A部201连接、锚固器2的B部202伸入管缝锚杆1的内部,此时锚杆托盘3的侧面与管缝锚杆1的尾端接触,开启风钻将管缝锚杆1注入锚孔中,作用在锚固器2上的力通过锚杆托盘3传递,均匀的作用与管缝锚杆1的尾端,使管缝锚杆1受力均匀,从而避免管缝锚杆1损坏,使用风钻的冲击力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手镐敲击力,提高了管缝锚杆1注入过程中力的一致性,不仅避免管缝锚杆1损坏,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另外,当B部202伸入管缝锚杆1内部时,对管缝锚杆1的注入方向和注入角度进行定位,避免管缝锚杆1在注入过程中发生折断,保证管缝锚杆1注入的准确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和“右”是相对说明书附图中的位置说明的。本部分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