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管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8555发布日期:2019-09-24 23:27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尾管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气田固井的带封隔器的尾管回接装置,属于油气田固井工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的深井、超深井等复杂井的尾管固井中,有时会出现悬挂器喇叭口窜气现象,或者在后期开采过程中,出现回接套管与上层套管层间窜气现象,增加了油气井后期钻井的难度,给后期的顺利开采带来安全隐患,影响油气井的使用寿命。解决该类问题比较好的做法是在尾管回接时使用封隔器,既起到在水泥浆凝固时防止窜气,提高固井质量,还可在固井后期的开采中,永久机械封隔,防止气体上窜。

目前,在进行悬挂器喇叭口已经窜气的井进行回接时,或进行回接套管与上层套管层间易窜气的井进行回接时,常使用独立的尾管回接装置实现回接套管与尾管的高压密封管柱连接。同时,还使用独立的封隔器,实现回接套管与上层套管的层间封隔防止井口窜气。

现有技术中,独立的尾管回接装置和封隔器,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封隔器一般采用液压坐封,在尾管回接时,水泥注入、胶塞碰压、尾管回接装置插入、封隔器坐封,工序间衔接难度大,不能容忍出错,前一道工序出了差错,后一道工序可能无法进行,现场使用不够方便,可能造成施工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尾管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尾管与回接套管高压密封和气密封,最大限度实现尾管回接机构与套管柱密封一致性,还能实现套管环空永久机械封隔,既提高固井质量,又防止窜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尾管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箍、本体、固定螺套、公母胀环、密封隔环、胶筒、滑环、V型密封组、隔环、固定接头和引鞋,本体上端连接接箍,下端与固定接头上端连接,固定接头下端与引鞋连接,本体的下部设置多个V型密封组,隔环设置在相邻两V型密封组之间,多个V型密封组和隔环组成的外圆柱面形成密封面,在密封组上端的本体上设置有胶筒,胶筒上端的本体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密封隔环、公母胀环和固定螺套,胶筒下端的本体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密封隔环、公母胀环和滑环。

所述V型密封组有四个,隔环有三个,四个V型密封组通过三个隔环间隔设置在本体的下部。

所述隔环通过稳钉Ⅱ固定在本体上,四个V型密封组和隔环组成的外圆柱面与悬挂器的喇叭筒的内圆柱面密封配合。

所述滑环通过启动销钉固定在本体外壁上,固定螺套通过稳钉Ⅰ加强固定在本体上。

所述公母胀环为一对嵌卡在一起的开口母锥环形,公母胀环的开口错位安装。

上端的公母胀环分别与固定螺套和密封隔环的公锥配合,下端的公母胀环分别与密封隔环和滑环的公锥配合。

所述胶筒两端为母锥形,分别与胶筒两端设置的密封隔环的公锥配合。

所述固定接头通过气密封扣连接在本体的下端,固定接头的外表面附着一层软金属,软金属的外圆柱面与悬挂器喇叭筒下部的内圆柱面过盈配合。

所述接箍通过气密封扣连接在本体的上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包括接箍、本体、固定螺套、稳钉Ⅰ、公母胀环、密封隔环、胶筒、滑环、启动销钉、V型密封组、隔环、稳钉Ⅱ、固定接头、引鞋等,所述V型密封组有四个,隔环有三个,四个V型密封组通过三个隔环间隔设置在本体的下部,所述隔环用稳钉Ⅱ固定在本体上,四个V型密封组和隔环组成的外圆柱面与悬挂器的喇叭筒密封配合。所述固定接头的外表面附着一层软金属,软金属的外圆柱面与悬挂器喇叭筒下部较小的圆柱面过盈配合。该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密封柱面长,且具有补偿性,同时实现橡胶和金属密封,密封压力高,且能实现气密封,克服了尾管回接装置在尾管管柱中密封压力的薄弱环节。

二、本发明中,所述滑环通过启动销钉设置在本体外壁的中上部,沿本体外壁向上依次设置有公母胀环、密封隔环、胶筒、密封隔环、公母胀环和固定螺套,固定螺套通过稳钉Ⅰ加强固定在本体上,该结构的优点在于,该封隔器机械下压坐封,通过尾管回接装置插入悬挂器喇叭筒常用的预压力就能实现坐封,操作方便,能顺利实现回接套管外层通过之间的机械密封,防止水泥浆凝固时气窜破坏水泥石的结构,提高固井质量,在后期起到机械封隔,也可防止气窜。

三、本发明中,所述公母胀环为一对背靠背嵌卡在一起的开口母锥环形,与固定螺套、滑环、密封隔环的公锥配合,公母隔环的开口错位安装,公母胀环胀开时,实现环空间隙无缝填充,更好地保护胶筒,提高耐高温密封性能。

四、本发明中,所述胶筒两端为母锥形,分别与两边安装的密封隔环的公锥配合,工作时,胶筒通过变形填充在密封隔环与上层套管的间隙,提高密封性能。

五、本发明中,所述本体为一个完整的筒体,在本体的上端连接气密封扣的接箍,下端通过气密封扣连接固定接头,整体完整性最高,进一步保证了既能密封高压,还能实现气密封。

六、本发明中,所述本体下端通过固定接头连接有较小内经的引鞋,能引导管柱顺利下入。

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尾管与回接套管高压密封和气密封,本体完整性高,最大限度实现尾管回接机构与套管柱密封一致性,还能实现回接套管与上层套管件坐封封隔器,进而实现套管环空永久机械封隔,提高固井质量,防止窜气,可广泛用于高压气井尾管回接固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场管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接箍,2、本体,3、固定螺套,4、稳钉Ⅰ,5、公母胀环,6、密封隔环,7、胶筒,8、滑环,9、启动销钉,10、V型密封组,11、隔环,12、稳钉Ⅱ,13、固定接头,14、软金属, 15、引鞋,16、上层套管,17、悬挂器喇叭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尾管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箍1、本体2、固定螺套3、公母胀环5、密封隔环6、胶筒7、滑环8、V型密封组10、隔环11、固定接头13和引鞋15,本体2上端连接接箍1,下端与固定接头13上端连接,固定接头13下端与引鞋15连接,本体2的下部设置多个V型密封组10,隔环11设置在相邻两V型密封组10之间,多个V型密封组10和隔环11组成的外圆柱面形成密封面,在密封组10上端的本体2上设置有胶筒7,胶筒7上端的本体2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密封隔环6、公母胀环5和固定螺套3,胶筒7下端的本体2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密封隔环6、公母胀环5和滑环8。

所述V型密封组10有四个,隔环11有三个,四个V型密封组10通过三个隔环11间隔设置在本体2的下部。

所述隔环11通过稳钉Ⅱ12固定在本体2上,四个V型密封组10和隔环11组成的外圆柱面与悬挂器的喇叭筒17的内圆柱面密封配合。

所述滑环8通过启动销钉9固定在本体2外壁上,固定螺套3通过稳钉Ⅰ4加强固定在本体2上。

所述公母胀环5为一对嵌卡在一起的开口母锥环形,公母胀环5的开口错位安装。

上端的公母胀环5分别与固定螺套3和密封隔环6的公锥配合,下端的公母胀环5分别与密封隔环6和滑环8的公锥配合。

所述胶筒7两端为母锥形,分别与胶筒7两端设置的密封隔环6的公锥配合。

所述固定接头13通过气密封扣连接在本体2的下端,固定接头13的外表面附着一层软金属14,软金属14的外圆柱面与悬挂器喇叭筒17下部的内圆柱面过盈配合。

所述接箍1通过气密封扣连接在本体2的上端。

所述V型密封组10是由多个V型密封圈组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封隔器的尾管回接装置,包括接箍1、本体2、固定螺套3、稳钉Ⅰ4、公母胀环5、密封隔环6、胶筒7、滑环8、启动销钉9、V型密封组10、隔环11、稳钉Ⅱ12、固定接头13、软金属14、引鞋15。所述V型密封组10有四个,隔环11有三个,四个V型密封组10通过三个隔环11间隔设置在本体2的下部,所述隔环11用稳钉Ⅱ12固定在本体2上,四个V型密封组10和隔环11组成的外圆柱面与悬挂器喇叭筒17的内圆柱面密封配合。

所述滑环8通过启动销钉9设置在本体2外壁的中上部,沿本体2外壁向上依次设置有公母胀环5、密封隔环6、胶筒7、密封隔环6、公母胀环5和固定螺套3,固定螺套3通过稳钉Ⅰ4加强固定在本体2上。

所述公母胀环5为一对背靠背嵌卡在一起的开口母锥环形,与固定螺套3、滑环8、密封隔环6的公锥配合,公母胀环5的开口错位安装。

所述胶筒7两端为母锥形,分别与两边安装的密封隔环6的公锥配合。

所述固定接头13通过气密封扣连接在本体2的下端,固定接头13下端还连接有内径较小的引鞋15,固定接头13的外表面附着一层软金属14,软金属14的外圆柱面与悬挂器喇叭筒17下部较小的内圆柱面过盈配合。

所述本体2的上端还连接有带气密封扣的接箍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现场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回接套管柱的底部,随回接套管柱下入到距悬挂器喇叭筒17一段距离进行注水泥固井施工,当水泥浆顶替到位并碰压后,下放回接套管柱,本实用新型插入悬挂器喇叭筒17后,当滑环8接触悬挂器喇叭筒17时,继续下压较大的吨位,剪断启动销钉9,滑环8向上压缩,当本实用新型插入到位时,公母胀环5向外胀开并紧贴上层套管16内壁,胶筒7沿两端的锥面爬上密封隔环6并填充在上下公母胀环5、本体2、上下密封隔环6、上层套管16之间的空间,密封隔离回接套管柱与上层套管16间的间隙,此时,固定接头13上的软金属14变形紧贴在悬挂器喇叭筒17下部内壁形成金属密封,四个V型密封组10和隔环11组成的外圆柱面与悬挂器的喇叭筒17的内圆柱面贴合形成长柱面橡胶密封,实现高压回接密封。回接套管柱插入到位,回接固井施工结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