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并U+上隅角抽排”回采面瓦斯治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17829发布日期:2020-10-23 19: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u并u+上隅角抽排”回采面瓦斯治理方法,包括:“u并u”巷道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下固定抽采泵站系统建设,回采面进风巷普通顺层钻孔施工、回采面回风巷普通顺层钻孔施工、回采面回风巷内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施工及上隅角负压风筒抽排方式;

所述“u并u”巷道布置方式包括进风大巷一、进风大巷二、回风大巷、1个回采面和1个备用面,所述回采面及备用面均采用u型通风方式,所述回采面和备用面相邻且均采用全风压u型通风系统,形成一回采一备用的采掘布局;所述“u并u”巷道由回采面进风巷、回采面回风巷、备用面进风巷、备用面回风巷四条巷道和回采面切眼巷及备用面切眼巷组成,所述回采面进风巷、备用面进风巷均与进风大巷一和进风大巷二相连通;所述回采面回风巷和备用面回风巷均与回风大巷相连通,所述回采面回风巷与备用面回风巷相邻,所述回采面回风巷与备用面回风巷之间设置有封闭的联络横川;随着回采面向前推进,与回采面切眼巷距离最近的联络横川打开成为开路横川,与回采面切眼巷距离最近且进入采空区的联络横川成为滞后横川;

所述井下固定抽采泵站系统建设,包括在新鲜风流流经的巷道硐室内安设井下抽采泵站,所述井下抽采泵站的正压侧管路将抽采的瓦斯排至采区回风大巷内,所述井下抽采泵站的负压侧管路由井下抽采泵站引至备用面回风巷内,在所述备用面回风巷内的负压侧管路的主管路末端安设有三通,所述负压侧管路由三通处分开为两路抽采管路,两路抽采管路上均设有蝶阀,其中一路由开路横川引至上隅角,并插入上隅角处的采空区,随回采面的回采推进,逐步回收回采面回风巷内的抽采管路,另一路埋设在回采面切眼巷后部的采空区滞后横川密闭墙内形成滞后横川埋管;

所述回采面进风巷普通顺层钻孔施工、回采面回风巷普通顺层钻孔施工、回采面回风巷内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施工及上隅角负压风筒抽排方式,是在回采面进风巷和回采面回风巷内按照一定间距施工普通顺层钻孔,回采面回风巷内按照一定间距施工顶板走向高位钻孔,在上隅角铺设抽采管路抽排上隅角位置处采空区瓦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并u+上隅角抽排”回采面瓦斯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络横川的间距为80~100m,所述开路横川和滞后横川随着工作面的回采逐步交替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并u+上隅角抽排”回采面瓦斯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滞后横川埋管,是在所述的滞后横川密闭墙内埋设前后或上下不同距离的2~3个分支抽采管路,并在水平和垂直位置错开布置,所述分支抽采管路的管径为350~5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并u+上隅角抽排”回采面瓦斯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回采面进风巷和回采面回风巷内按照一定间距施工的普通顺层钻孔的孔间距为3~5m,所述普通顺层钻孔长度为120~160m,所述回采面进风巷和回采面回风巷内两侧的普通顺层钻孔呈交替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并u+上隅角抽排”回采面瓦斯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采面回风巷内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施工,是在所述回采面回风巷内设置钻场,钻场间距为60~100m,每个钻场布置5~8个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所述顶板走向高位钻孔长度120~200m,每个钻场的顶板走向高位钻孔实现5~10m的错位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并u+上隅角抽排”回采面瓦斯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隅角负压风筒抽排方式,是使用风筒布材质的伸缩环结构的的风筒抽采管路,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风筒抽采管路逐步收缩,直至回采面切眼巷推进至开路横川后,将风筒抽采管路拆卸并安装在下一个开路横川的管路接口,循环交替抽采上隅角采空区瓦斯,所述风筒抽采管路伸入采空区400~80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U并U+上隅角抽排”回采面瓦斯治理方法,包括“U并U”巷道布置方式、井下固定抽采泵站系统建设和回采面普通顺层钻孔、顶板高位钻孔和上隅角抽排的布置方式。“U并U”巷道布置方式包括两个U型通风系统巷道,通过回采面进风巷和回风巷施工普通顺层钻孔、回采面回风巷顶板高位钻孔进行抽采,备用面回风巷作为回采面辅助回风,布置采空区埋管及上隅角抽排管路,实现采空区埋管抽采和回采面上隅角抽排。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多巷通风时大风量引入回采面,导致采空区漏风加剧而产生的瓦斯异常涌出问题,并解决了厚煤层采空区遗落煤过多造成回采率低、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大制约回采面安全生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邓奇根;赵发军;刘明举;魏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4.11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