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卸车、转向就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6163发布日期:2019-06-22 01:14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卸车、转向就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安装工作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安装工作的卸车、转向、就位摆放。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支架向井下进行安装地点的卸车就位,是将液压支架从平车上通过慢速绞车拉到楔形台上落地,然后用慢速绞车牵引在地板上转向就位。这种工艺液压支架从平车上滑到楔形台过程平车和楔形台不好固定,液压支架从楔形台滑下过程速度无法控制,经常出现液压支架放倒现象。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无法保证。

现有的运输方式当设备在就位液压支架过程中,每就位一组液压支架设备就必须倒退一个液压支架宽度。这样就必须把运输液压支架的轨道缩短,通常的做法是把轨道做成和液压支架相同宽度,这样就位一组液压支架就回撤一段轨道,操作频繁,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卸车、转向就位摆放的一体的平台,能够快速实现液压支架在井下安装地点的卸车/转向落地就位的平台。大大提高液压支架就位的安装速度,节省劳动力,安全有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卸车、转向就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一组相对平行的推叉缸,所述推叉缸一端通过推叉缸固定鸭嘴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推叉缸另一端通过活塞杆连接有叉,叉可通过活塞杆的伸缩伸出于底座外,在靠近于两个推叉缸内壁之间的底座上设有转盘滑移底座,转盘滑移底座中心设有旋转机构,旋转台设置在旋转机构上,转盘滑移底座上端两侧平行设置一组转盘滑移底座伸缩缸,转盘滑移底座上固定设有双伸缩油缸缸头鸭嘴,靠近双伸缩油缸缸头鸭嘴的底座上设有双伸缩油缸固定鸭嘴,双伸缩油缸设置于双伸缩油缸固定鸭嘴之间;所述双伸缩油缸两侧设有对接转盘轨道油缸,底座外侧设有套袖轨道,所述对接转盘轨道油缸外侧壁与套袖轨道,对接转盘轨道油缸通过鸭嘴连接套袖轨道;沿轴向方向的底座一侧上固定设有第一起吊架,第一起吊架相对方向的旋转台上设有第二起吊架;所述套袖轨道上伸缩可以使平板运输车重车达到(或空车离开)转盘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袖轨道包括矿运输轨道、一组套袖轨道动轨、一组套袖轨道静轨、套袖动轨滑移座、套袖轨道底板,套袖动轨一端延伸可延伸至底座上端,两套袖轨道动轨相靠近的内壁分别通过对接转盘轨道油缸连接,两套袖动轨的外壁设有套袖动轨滑移座,套袖轨道静轨设置在套袖轨道滑移座内;两套袖轨道动轨相靠近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一组固定鸭嘴,对接转盘轨道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固定鸭嘴连接在连接板上;套袖轨道静轨的滑进方向的一端与矿运输轨道对接,所述套袖轨道静轨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套袖轨道连接在矿运输轨道和(静轨道)和对接转盘轨道(动轨道)。对接转盘轨道油缸收缩平板运输车载着液压支架能通过矿运输轨道-套袖轨道-对接轨道运输到转盘上。当液压支架被起吊架吊起后,空平板车又通过该轨道系统被运走。空车运走后,对接转盘轨道油缸伸出,转盘对接轨道和转盘脱开,保证了转盘旋转空间。

所述套袖轨道具有伸缩轨道功能:当设备就位一组液压支架,设备后移一个液压支架宽度,套袖轨道就缩短;就位几组液压支架后,套袖轨道内储存的轨道长于一根矿内正常运输轨道时回撤一根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袖轨道靠近底座方向一端的距离为对接转盘轨道部分,所述对接转盘轨道设置在对接转盘轨道座内,所述套袖轨道底板与对接转盘轨道座之间通过连接耳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对接转盘轨道:矿内平板运输车载着液压支架必须运输到转盘上进行液压支架卸车。由于转盘是方形在旋转时对接轨道必须离开转盘;对接转盘轨道,是能把轨道对接在转盘和离开转盘的动作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一组转盘旋转油缸、转盘轴承、转盘旋转链,转盘旋转油缸尾端通过旋转油缸尾固定鸭嘴固定,转盘旋转油缸另一端连接在旋转缸头轮架上;与旋转油缸尾固定鸭嘴相对的转盘滑移座板一端设有一组链固定卡,靠近两个链固定卡内壁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导向轮,所述转盘旋转链绕过转盘轴承,转盘旋转链两端绕过转盘轴承后依次穿过固定导向轮、旋转缸头轮架后连接在链固定卡上。

所述转盘旋转油缸外设有滚轮通过滚轮、链条带动旋转轴承上的转盘。滚轮起放大一倍链条行程转盘能达到转90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盘旋转油缸对称设置在转盘轴承的两侧,且转盘旋转油缸的设置方向垂直于转盘滑移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台为四方形结构,靠近第二起吊架一侧的旋转台边缘通过螺栓与第二起吊架固定连接;旋转台上端表面设有第一轨道沟槽和第二轨道沟槽;所述第一轨道沟槽的轨距为600mm,所述第二轨道沟槽的轨距为900mm;所述旋转台厚度为70mm;平板运输车需要在套袖轨道动轨移动至与旋转台上的第一轨道沟槽对接时才能保证平板运输车过渡至旋转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叉为2个,且相互平行,两个叉尾端外表面设有单向卡板,单向卡板外侧设有单向卡板固定架,单向卡板与单向卡板固定架之间设有单向卡板弹簧;所述单向卡板与单向卡板固定架之间通过轴连接,单向卡板弹簧绕设在单向卡板与单向卡板固定架支架的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起吊架所在底座一侧的边缘设有合页,通过合页将第一起吊架连接,所述合页为2个,合页一端连接在底座边缘,合页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起吊架下箱体两端边缘;第一起吊架下箱体上设有起吊架导向套管,起吊架导向套管顶端设有第一起吊架上箱体,第一起吊架一端的底座上设有起吊架油缸,起吊架油缸尾端通过固定鸭嘴连接在底座上,起吊架油缸顶端通过固定鸭嘴连接在靠近第一起吊架一端的起吊架油缸架上;所述的第一起吊架底端与底座衔接处设有旋转轴,在底座上的第一起吊架通过起吊架油缸作用能够旋转90度平放倒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起吊架、第二起吊架分别在各自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两端分别设置起吊架升降机构,所述起吊架升降机构包括起吊链、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设置起吊链外侧,上箱体底端与起吊链相对应位置设有起吊链上固定轮,下箱体上端与起吊链相对应位置设有链固定卡,起吊链底端固定在链固定卡上,另一端穿绕过起吊链上固定轮,起吊链头端设有起吊钩;上箱体顶端与起吊链上固定轮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吊钩高度调节螺母,通过设置吊钩高度调节螺母来控制起吊钩的高度。

所述运输系统的起吊架分成第一起吊架和第二起吊架:第二起吊架在旋转台上,第一起吊架在底座上;在旋转台上的第二起吊架能和旋转台一起旋转;在底座上的第一起吊架能够旋转90度平放倒在底板上;运输系统工作时起吊架把液压支架从平板运输车上吊起,然后运走平板运输车,再将液压支架放到旋转台上,完成液压支架的卸车。

上述运输系统具体工作过程为:

将液压支架移到平板运输车上,使液压支架的宽度方向与平板运输车宽度朝向一致放置,对接转盘轨道油缸收缩带动套袖轨道动轨移动,当对接转盘轨道油缸到达完全收缩时,套袖轨道动轨进入至对接转盘轨道部分,使套袖轨道动轨与旋转台上的轨道槽对接;此时,启动平台外部绞车,绞车拖拽平板运输车在套袖轨道上前行移动直到平板运输车移动至旋转台上端停止;此时,液压支架通过旋转台上的第一起吊架和底座上的第二起吊架的起吊钩向上勾起,液压支架勾起的同时,对接转盘轨道油缸伸缩带动套袖轨道动轨撤回,此撤回过程是对接转盘轨道油缸的活塞杆相对于缸体呈逐渐伸开状态;在伸开状态的同时,绞车拖拽平板运输车相对于套袖轨道做撤回运动直至平板运输车完全撤离;

此时液压支架通过第一起吊架和第二起吊架的作用下,起吊架下降,当液压支架到达旋转台时,起吊钩松开;然后,第一起吊架在起吊架油缸的作用下通过旋转轴顺时针旋转90度使之平放在底座上,第二起吊架随着旋转台载着液压支架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90度使第二起吊架与第一起吊架呈相互垂直状态,此时,完成了液压支架的转向工作;

转向后,载着液压支架的旋转台在双伸缩油缸的作用下继续前行移动,此过程的双伸缩油缸逐渐伸开,转盘滑移底座及其上部的两个伸缩缸同时移动;当双伸缩缸到达完全伸开状态时,转盘滑移底座连同其上端的旋转台做撤回运动,此过程的双伸缩油缸逐渐呈收回状态;当双伸缩油缸到达完全收回状态时,第二起吊架方向的底座上的叉在推叉缸的作用下做撤回运动,当叉完全撤回时,液压支架与此叉相应位置部分向地面落下,然后第一起吊架方向的底座上的叉在推叉缸的作用也做撤回运动,当叉完全撤回时,液压支架与此叉相应位置部分再向地面落下,此时,完成液压支架的落地就位,上述两个叉的撤回过程是叉相对于推叉缸进行收缩的过程;液压支架完全落地就位后,液压支架底部的侧壁与两个叉的顶端端面相接触,在推叉缸的作用下做撤回运动,此撤回过程是推叉缸相对于叉进行伸开的过程,从而使与推叉缸连接的底座整体撤回一个液压支架宽度的距离;当底座整体撤回后,第一起吊架、旋转台连同旋转台上的第二起吊架分别在起吊架油缸和旋转机构的作用下恢复原位;此恢复原位过程中,第一起吊架绕旋转轴做逆时针旋转90度,旋转台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90度,此时完成整个液压支架的运输工作,重复,待运输下一个液压支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卸车、转向就位平台,能够快速实现液压支架在井下安装地点的卸车、转向落地就位,大大提高液压支架就位的安装速度,节省劳动力,;采用套袖轨道的伸缩轨道功能,弥补了现有运输方式中每就位一组液压支架就回撤一段轨道,操作频繁,费力的缺陷提供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个运输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图2的部分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图5的a向视图。

图7为图5的b向视图。

图8为图5的c向视图。

图9为图8的第一起吊架放倒状态结构图。

图10为图2的旋转台与第二起吊架连接结构图。

图11为图1的正视图。

图12为图11的左视图。

图13为图11的右视图。

图14为本发明运输系统液压支架旋转状态图。

图15为本发明运输系统液压支架落地就位状态图。

图16本发明套袖轨道原理图。

图17为本发明对接转盘轨道转盘旋转路径原理图。

图中,1、套袖轨道静轨、2、套袖轨道动轨、3、套袖轨道底板、4、套袖动轨滑移座、5、套袖轨道和对接转盘轨道连接耳、6、对接转盘轨道座、7对接转盘轨道、8、对接转盘轨道油缸、9、底座、10、转盘旋转油缸、11、转盘旋转链、12、转盘轴承、13、固定导向轮、14、链固定卡、15、旋转缸头轮架、16转盘滑移底座、17、旋转油缸尾固定鸭嘴、18、双伸缩油缸、19、双伸缩油缸缸头鸭嘴、20、双伸缩油缸固定鸭嘴、21、推叉缸固定鸭嘴、22、推叉缸、23、叉、24、单向卡板、25、单向卡板固定架、26、单向卡板弹簧、27、底座合页、28、第一起吊架上箱体、28-1、第一起吊架、29、第一起吊架下箱体、30起吊架油缸、31起吊架油缸架、32、起吊钩、33、起吊链、34、起吊链上固定轮、35、起吊链上固定轮架、36、起吊架导向套管、37、第一起吊架合页、38、吊钩高度调节螺母、39、第一轨道沟槽、40、第二轨道沟槽、41、转盘中心盖板、42、转盘轴承固定孔、43、第二起吊架;44、旋转轴、45、旋转台、46、平板运输车、a、矿运输轨道、b、套袖轨道、c、储存轨道空间、d、对接轨道、e、转盘、f、对接移动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17所示,煤矿井下液压支架卸车、转向、就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9、设置于底座9上的一组相对平行的推叉缸22,所述推叉缸22一端通过推叉缸固定鸭嘴21固定连接在底座9上,推叉缸22另一端通过活塞杆连接有叉23,叉23可通过活塞杆的伸缩伸出于底座9外,在靠近于两个推叉缸23内壁之间的底座9上设有转盘滑移底座16,转盘滑移底座16中心设有旋转机构,旋转台45设置在旋转机构上,转盘滑移底座16上端两侧平行设置一组转盘滑移底座伸缩缸,转盘滑移底座16上固定设有双伸缩油缸缸头鸭嘴19,靠近双伸缩油缸缸头鸭嘴19的底座9上设有双伸缩油缸固定鸭嘴20,双伸缩油缸18设置于双伸缩油缸固定鸭嘴20之间;所述双伸缩油缸18两侧设有对接转盘轨道油缸8,底座9外侧设有套袖轨道,对接转盘轨道油缸8与套袖轨道连接;沿轴向方向的底座9一侧上固定设有第一起吊架28-1,第一起吊架28-1相对方向的旋转台45上设有第二起吊架43。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袖轨道包括矿运输轨道a、一组套袖轨道动轨2、一组套袖轨道静轨1、套袖动轨滑移座4、套袖轨道底板3,套袖动轨2一端可延伸至底座9上端,两套袖轨道动轨2相靠近的内壁分别与对接转盘轨道油缸8连接,两套袖动轨2的外壁设有套袖动轨滑移座4,套袖轨道静轨1设置在套袖轨道滑移座4内;两套袖轨道动轨2相靠近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一组固定鸭嘴,对接转盘轨道油缸8的活塞杆通过固定鸭嘴连接在连接板上;套袖轨道静轨1的滑进方向的一端与矿运输轨道a对接,所述套袖轨道静轨1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袖轨道靠近底座9方向一端的距离为对接转盘轨道部分,所述对接转盘轨道7设置在对接转盘轨道座6内,所述套袖轨道底板3与对接转盘轨道座6之间通过连接耳5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一组转盘旋转油缸10、转盘轴承12、转盘旋转链11,转盘旋转油缸10尾端通过旋转油缸尾固定鸭嘴17固定,转盘旋转油缸10另一端连接在旋转缸头轮架15上;与旋转油缸尾固定鸭嘴17相对的转盘滑移座板16一端设有一组链固定卡14,靠近两个链固定卡14内壁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导向轮13,所述转盘旋转链11绕过转盘轴承12,转盘旋转链11两端绕过转盘轴承12后依次穿过固定导向轮13、旋转缸头轮架15后连接在链固定卡14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盘旋转油缸10对称设置在转盘轴承12的两侧,且转盘旋转油缸10的设置方向垂直于转盘滑移底座16。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台45为四方形结构,靠近第二起吊架43一侧的旋转台45边缘通过螺栓与第二起吊架43固定连接;旋转台45上端表面设有第一轨道沟槽39和第二轨道沟槽40;所述第一轨道沟槽39的轨距为600mm,所述第二轨道沟槽40的轨距为900mm;所述旋转台45厚度为70mm;平板运输车需要在套袖轨道动轨移动至与旋转台上的第一轨道沟槽对接时才能保证平板运输车过渡至旋转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叉23为2个,且相互平行,两个叉23尾端外表面设有单向卡板24,单向卡板24外侧设有单向卡板固定架25,单向卡板24与单向卡板固定架25之间设有单向卡板弹簧26;所述单向卡板24与单向卡板固定架25之间通过轴连接,单向卡板弹簧26绕设在单向卡板24与单向卡板固定架支架25的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起吊架28-1所在底座9一侧的边缘设有合页37,通过合页37将第一起吊架28-1连接,所述合页37为2个,合页37一端连接在底座9边缘,合页37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起吊架下箱体29两端边缘;第一起吊架下箱体29上设有起吊架导向套管36,起吊架导向套管36顶端设有第一起吊架上箱体28,第一起吊架28-1一端的底座9上设有起吊架油缸30,起吊架油缸30尾端通过固定鸭嘴连接在底座9上,起吊架油缸30顶端通过固定鸭嘴连接在靠近第一起吊架一端的起吊架油缸架31上;所述的第一起吊架28-1底端与底座9衔接处设有旋转轴44,在底座上的第一起吊架28-1通过起吊架油缸30作用能够旋转90度平放倒在底座9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起吊架28-1、第二起吊架43分别在各自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两端分别设置起吊架升降机构,所述起吊架升降机构包括起吊链33、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设置起吊链33外侧,上箱体底端与起吊链33相对应位置设有起吊链上固定轮34,下箱体上端与起吊链33相对应位置设有链固定卡,起吊链33底端固定在链固定卡上,另一端穿绕过起吊链上固定轮34,起吊链33头端设有起吊钩32;上箱体顶端与起吊链上固定轮34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吊钩高度调节螺母38,通过设置吊钩高度调节螺母38来控制起吊钩32的高度。

所述运输系统的起吊架分成第一起吊架28-1和第二起吊架43:第二起吊架43在旋转台45上,第一起吊架28-1在底座9上;在旋转台45上的第二起吊架43能和旋转台45一起旋转;在底座9上的第一起吊架28-1能够旋转90度平放倒在底座9上;运输系统工作时起吊架把液压支架从平板运输车46上吊起,然后运走平板运输车46,再将液压支架放到旋转台45上,完成液压支架的卸车。

运输系统具体工作过程为:

将液压支架移到平板运输车46上,使液压支架的宽度方向与平板运输车46宽度朝向一致放置,对接转盘轨道油缸8收缩带动套袖轨道动轨2一同移动,当对接转盘轨道油缸8到达完全收缩时,套袖轨道动轨2进入至对接转盘轨道部分,使套袖轨道动轨2与旋转台45上的轨道对接;此时启动平台外部绞车,绞车拖拽平板运输车46在套袖轨道上前行移动直到平板运输车46移动至旋转台45上端停止;此时,液压支架通过旋转台45上的第一起吊架28-1和底座9上的第二起吊架43的起吊钩32向上勾起,液压支架勾起的同时,对接转盘轨道油缸8伸缩带动套袖轨道动轨2撤回,此撤回过程是对接转盘轨道油缸8的活塞杆相对于缸体呈逐渐伸开状态;在伸开状态的同时,绞车拖拽平板运输车46相对于套袖轨道做撤回运动直至平板运输车46完全撤离;,此时液压支架通过第一起吊架28-1和第二起吊架43的作用下,起吊架下降,当液压支架到达旋转台45时,起吊钩32松开;然后,第一起吊架28-1在起吊架油缸30的作用下通过旋转轴44顺时针旋转90度使之平放在底座9上,第二起吊架43随着旋转台45载着液压支架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90度使第二起吊架43与第一起吊架28-1呈相互垂直状态,此时,完成了液压支架的转向工作;

转向后,载着液压支架的旋转台45在双伸缩油缸18的作用下继续前行移动,此过程的双伸缩油缸18逐渐伸开,转盘滑移底座16及其上部的两个伸缩缸同时移动;当双伸缩缸18到达完全伸开状态时,转盘滑移底座16连同其上端的旋转台45做撤回运动,此过程的双伸缩油缸18逐渐呈收回状态;当双伸缩油缸18到达完全收回状态时,第二起吊架43方向的底座9上的叉23在推叉缸22的作用下做撤回运动,当叉23完全撤回时,液压支架与此叉23相应位置部分向地面落下,然后第一起吊架28-1方向的底座9上的叉23在推叉缸22的作用也做撤回运动,当叉23完全撤回时,液压支架与此叉23相应位置部分再向地面落下,此时,完成液压支架的落地就位;上述两个叉的撤回过程是叉相对于推叉缸22进行收缩的过程;液压支架完全落地就位后,液压支架底部的侧壁与两个叉23的顶端端面相接触,在推叉缸22的作用下做撤回运动,此撤回过程是推叉缸22相对于叉23进行伸开的过程,从而使与推叉缸22连接的底座整体撤回一个液压支架宽度的距离;当底座整体撤回后,第一起吊架28-1、旋转台45连同旋转台上的第二起吊架43分别在起吊架油缸30和旋转机构的作用下恢复原位;此恢复原位过程中,第一起吊架28-1绕旋转轴44做逆时针旋转90度,旋转台45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90度,此时完成整个液压支架的运输工作,重复,待运输下一个液压支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