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孔距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0801发布日期:2019-08-20 20:1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孔距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孔距测量仪。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一直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在桥梁施工领域中,一直存在一个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那就是如何控制桥梁钻探施工时钻孔的位置,如何准确控制桥梁钻探施工时钻孔的深度、大小以及钻孔的角度,现有设备很多只能单纯的向下打孔,不能控制钻孔的深度,钻孔的大小和钻孔的角度,因此迫切需求一种装置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孔距测量仪,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孔距测量仪,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底部端面上固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底盘,所述主机体左侧端面上开设有收放槽,所述主机体顶部端面上开设有升降滑槽,所述收放槽右侧端壁上开设有锥齿轮腔,位于所述锥齿轮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开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下方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液压管道,所述液压管道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液压腔底部延伸末端相连通,所述升降滑槽底部端壁上开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二液压腔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液压管道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所述升降滑槽中滑动配合连接有钻头收纳块,所述第二液压腔中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液压滑块,所述第一液压滑块顶部端面与所述钻头收纳块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钻头收纳块顶部端面上开设有转盘槽,所述转盘槽左右端壁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所述转盘槽右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转动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转盘槽右侧端壁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机左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位于所述转盘槽内的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周向固设有钻头更换转盘,所述上开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钻头槽,所述钻头槽左右两侧端壁上固设有紧固垫片,位于所述收放槽后侧的所述主机体内固设有旋转控制腔,所述旋转控制腔与所述收放槽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前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收放槽中并与所述收放槽前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后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旋转控制腔中并与所述旋转控制腔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旋转控制腔后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前侧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前侧延伸末端与所述旋转控制腔前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一直齿轮,位于所述旋转控制腔中的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配合连接,位于所述收放槽中的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动力配合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固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顶部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延伸末端伸出所述转动块外并动力配合连接有螺纹杆控制块,所述螺纹杆控制块上周向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螺纹杆控制块内固设有螺纹杆控制腔,所述螺纹杆控制腔靠近所述第三电机的端壁上固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远离所述第三电机的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设置的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杆控制腔远离所述第三电机的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周向固设有蜗杆,所述螺纹杆控制腔左右端壁之间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螺纹杆,位于所述螺纹杆控制腔中的所述螺纹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蜗轮,所述蜗轮左右延伸末端与所述螺纹杆控制腔左右端壁相抵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配合连接,所述蜗轮和所述螺纹杆之间设有连接键,所述连接键与所述螺纹杆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键与所述蜗轮固定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左侧延伸末端上螺纹配合连接有钻头杆,所述钻头杆左侧端面上固设有钻头。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锥齿轮腔与第一液压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锥齿轮腔中并周向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配合连接,所述第六转动轴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液压腔中并周向固设有第一固定轮,位于所述第六转动轴右侧的所述第一液压腔右侧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二固定轮,所述第一固定轮与所述第二固定轮之间固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连杆,所述第一液压腔中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液压滑块,所述第二液压滑块顶部端面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左右端壁之间固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底盘底部端面上开设有履带轮槽,所述履带轮槽前后端壁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均匀排布的履带轮轴,所述履带轮轴上周向固设有履带轮,所述底盘前后端面上设有相对称设置的张紧块,所述张紧块右侧端面上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弹簧滑杆,所述弹簧滑杆左侧端面与所述弹簧槽左侧端壁之间固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滑杆右侧末端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八转动轴,所述第八转动轴上周向固设有张紧轮,所述底盘左侧端面上固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左侧端面上固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上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九转动轴,所述第九转动轴上周向固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所述履带轮和锁死时张紧轮通过履带动力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用本发明的设备工作时,所述第五电机启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九转动轴、所述驱动轮、所述履带轮轴和所述张紧轮转动,履带将机器移动到指定位置,此时,所述第二电机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带动所述转动块和所述螺纹杆控制块转动,当所述转动块绕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九十度后使所述钻头正对地面,所述第四电机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五转动轴、所述蜗杆、所述蜗轮和所述螺纹杆转动,因为所述螺纹杆和所述螺纹杆控制块螺纹配合连接,所以所述螺纹杆在转动的同时还缓缓下降,所述螺纹杆带动所述钻头在转动的同时缓缓下降,所述钻头将地表的泥土钻开,当所述第三电机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第四转动轴带动所述螺纹杆控制块转动一定角度,所述螺纹杆可与地面呈一定倾角,从而使所述钻头可以在多种角度对地面进行钻孔,所述第四电机反转使钻头收回,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反转使机器复位;

当本装置更换刀头时,所述第三电机启动带动所述第四转动轴旋转一百八十度,所述第四转动轴转动依次带动所述螺纹杆控制块、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六转动轴旋转一百八十度,所述第六转动轴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固定轮和所述第二固定轮旋转旋转一百八十度,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将所述连杆往下推动,所述连杆推动所述第二液压滑块下降,所述第二液压滑块下降将所述第一液压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所述液压管道送入所述第二液压腔中,所述第二液压腔中的液压油推动所述第一液压滑块上升,所述第一液压滑块依次带动所述钻头收纳块和所述钻头更换转盘上升,所述钻头槽将所述钻头杆夹住,此时所述第四电机转动将所述螺纹杆从所述钻头杆上旋出,所述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钻头更换转盘转动,将旋出的旧钻头更换后,所述第四电机反转,将所述螺纹杆与新钻头旋紧,此时所述第三电机反转,机器复位。

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装置可以控制钻头在不同的角度对土层进行精确的钻探,同时通过电机之间的配合可以更换不同类型的钻头控制钻孔的大小,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大大提高了桥梁施工钻探打孔的可靠性,准确控制桥梁上钻孔的深度、大小以及钻孔的角度,提高了桥梁的质量与美观度,同时机器采用履带底盘,可以应付各种恶劣地形,增加装置钻孔时的平稳性,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提高了装置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孔距测量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孔距测量仪,包括主机体10,所述主机体10底部端面上固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底盘32,所述主机体10左侧端面上开设有收放槽34,所述主机体10顶部端面上开设有升降滑槽16,所述收放槽34右侧端壁上开设有锥齿轮腔40,位于所述锥齿轮腔40右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开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液压腔17,所述第一液压腔17下方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液压管道19,所述液压管道19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液压腔17底部延伸末端相连通,所述升降滑槽16底部端壁上开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液压腔18,所述第二液压腔18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液压管道19右侧延伸末端相连通,所述升降滑槽16中滑动配合连接有钻头收纳块15,所述第二液压腔18中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液压滑块46,所述第一液压滑块46顶部端面与所述钻头收纳块15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钻头收纳块15顶部端面上开设有转盘槽14,所述转盘槽14左右端壁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12,所述转盘槽14右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转动轴12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转盘槽14右侧端壁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机11左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位于所述转盘槽14内的所述第一转动轴12上周向固设有钻头更换转盘13,所述上开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钻头槽42,所述钻头槽42左右两侧端壁上固设有紧固垫片41,位于所述收放槽34后侧的所述主机体10内固设有旋转控制腔47,所述旋转控制腔47与所述收放槽34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51,所述第二转动轴51前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收放槽34中并与所述收放槽34前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51后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旋转控制腔47中并与所述旋转控制腔47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旋转控制腔47后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机49,所述第二电机49前侧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50,所述第三转动轴50前侧延伸末端与所述旋转控制腔47前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50上周向固设有第一直齿轮48,位于所述旋转控制腔47中的所述第二转动轴51上周向固设有第二直齿轮52,所述第一直齿轮48与所述第二直齿轮52啮合配合连接,位于所述收放槽34中的所述第二转动轴51上动力配合连接有转动块54,所述转动块54内固设有第三电机55,所述第三电机55顶部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四转动轴56,所述第四转动轴56延伸末端伸出所述转动块54外并动力配合连接有螺纹杆控制块58,所述螺纹杆控制块58上周向固设有第二锥齿轮33,所述螺纹杆控制块58内固设有螺纹杆控制腔59,所述螺纹杆控制腔59靠近所述第三电机55的端壁上固设有第四电机63,所述第四电机63远离所述第三电机55的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设置的第五转动轴62,所述第五转动轴62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杆控制腔59远离所述第三电机55的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转动轴62上周向固设有蜗杆61,所述螺纹杆控制腔59左右端壁之间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螺纹杆37,位于所述螺纹杆控制腔59中的所述螺纹杆37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蜗轮75,所述蜗轮75左右延伸末端与所述螺纹杆控制腔59左右端壁相抵接,所述蜗轮75与所述蜗杆61啮合配合连接,所述蜗轮75和所述螺纹杆37之间设有连接键74,所述连接键74与所述螺纹杆37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键74与所述蜗轮75固定配合连接。

有益地,所述螺纹杆37左侧延伸末端上螺纹配合连接有钻头杆36,所述钻头杆36左侧端面上固设有钻头35。

有益地,所述锥齿轮腔40与第一液压腔17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六转动轴39,所述第六转动轴39左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锥齿轮腔40中并周向固设有第一锥齿轮38,所述第二锥齿轮33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8啮合配合连接,所述第六转动轴39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液压腔17中并周向固设有第一固定轮73,位于所述第六转动轴39右侧的所述第一液压腔17右侧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七转轴69,所述第七转轴69上周向固设有第二固定轮70,所述第一固定轮73与所述第二固定轮70之间固设有第一连接轴72,所述第一连接轴72上转动配合连接有连杆71,所述第一液压腔17中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液压滑块66,所述第二液压滑块66顶部端面上开设有连接槽68,所述连接槽68左右端壁之间固设有第二连接轴67,所述连杆7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轴67转动配合连接。

有益地,所述底盘32底部端面上开设有履带轮槽28,所述履带轮槽28前后端壁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均匀排布的履带轮轴27,所述履带轮轴27上周向固设有履带轮26,所述底盘32前后端面上设有相对称设置的张紧块25,所述张紧块25右侧端面上开设有弹簧槽24,所述弹簧槽2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弹簧滑杆22,所述弹簧滑杆22左侧端面与所述弹簧槽24左侧端壁之间固设有弹簧23,所述弹簧滑杆22右侧末端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八转动轴21,所述第八转动轴21上周向固设有张紧轮20,所述底盘32左侧端面上固设有驱动块29,所述驱动块29左侧端面上固设有第五电机80,所述第五电机80上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九转动轴30,所述第九转动轴30上周向固设有驱动轮31,所述驱动轮31、所述履带轮26和锁死时张紧轮20通过履带动力配合连接。

当本发明的设备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锥齿轮33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8相啮合,所述第二液压滑块66位于所述第一液压腔17中的顶部位置,所述钻头收纳块15位于所述升降滑槽16中的底部位置,所有电机都处于关闭状态。

当用本发明的设备工作时,所述第五电机80启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九转动轴30、所述驱动轮31、所述履带轮轴27和所述张紧轮20转动,履带将机器移动到指定位置,此时,所述第二电机49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三转动轴50、所述第一直齿轮48、所述第二直齿轮52和所述第二转动轴51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51转动带动所述转动块54和所述螺纹杆控制块58转动,当所述转动块54绕所述第二转动轴51转动九十度后使所述钻头35正对地面,所述第四电机63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五转动轴62、所述蜗杆61、所述蜗轮75和所述螺纹杆37转动,因为所述螺纹杆37和所述螺纹杆控制块58螺纹配合连接,所以所述螺纹杆37在转动的同时还缓缓下降,所述螺纹杆37带动所述钻头35在转动的同时缓缓下降,所述钻头35将地表的泥土钻开,当所述第三电机55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第四转动轴56带动所述螺纹杆控制块58转动一定角度,所述螺纹杆37可与地面呈一定倾角,从而使所述钻头35可以在多种角度对地面进行钻孔,所述第四电机63反转使钻头收回,所述第二电机49和所述第三电机55反转使机器复位;

当本装置更换刀头时,所述第三电机55启动带动所述第四转动轴56旋转一百八十度,所述第四转动轴56转动依次带动所述螺纹杆控制块58、所述第二锥齿轮33、所述第一锥齿轮38和所述第六转动轴39旋转一百八十度,所述第六转动轴39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固定轮73和所述第二固定轮70旋转旋转一百八十度,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72将所述连杆71往下推动,所述连杆71推动所述第二液压滑块66下降,所述第二液压滑块66下降将所述第一液压腔17中的液压油通过所述液压管道19送入所述第二液压腔18中,所述第二液压腔18中的液压油推动所述第一液压滑块46上升,所述第一液压滑块46依次带动所述钻头收纳块15和所述钻头更换转盘13上升,所述钻头槽42将所述钻头杆36夹住,此时所述第四电机63转动将所述螺纹杆37从所述钻头杆36上旋出,所述第一电机11启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2和所述钻头更换转盘13转动,将旋出的旧钻头更换后,所述第四电机63反转,将所述螺纹杆37与新钻头旋紧,此时所述第三电机55反转,机器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用本发明的设备工作时,所述第五电机启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九转动轴、所述驱动轮、所述履带轮轴和所述张紧轮转动,履带将机器移动到指定位置,此时,所述第二电机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带动所述转动块和所述螺纹杆控制块转动,当所述转动块绕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九十度后使所述钻头正对地面,所述第四电机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五转动轴、所述蜗杆、所述蜗轮和所述螺纹杆转动,因为所述螺纹杆和所述螺纹杆控制块螺纹配合连接,所以所述螺纹杆在转动的同时还缓缓下降,所述螺纹杆带动所述钻头在转动的同时缓缓下降,所述钻头将地表的泥土钻开,当所述第三电机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第四转动轴带动所述螺纹杆控制块转动一定角度,所述螺纹杆可与地面呈一定倾角,从而使所述钻头可以在多种角度对地面进行钻孔,所述第四电机反转使钻头收回,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反转使机器复位;

当本装置更换刀头时,所述第三电机启动带动所述第四转动轴旋转一百八十度,所述第四转动轴转动依次带动所述螺纹杆控制块、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六转动轴旋转一百八十度,所述第六转动轴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固定轮和所述第二固定轮旋转旋转一百八十度,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将所述连杆往下推动,所述连杆推动所述第二液压滑块下降,所述第二液压滑块下降将所述第一液压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所述液压管道送入所述第二液压腔中,所述第二液压腔中的液压油推动所述第一液压滑块上升,所述第一液压滑块依次带动所述钻头收纳块和所述钻头更换转盘上升,所述钻头槽将所述钻头杆夹住,此时所述第四电机转动将所述螺纹杆从所述钻头杆上旋出,所述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钻头更换转盘转动,将旋出的旧钻头更换后,所述第四电机反转,将所述螺纹杆与新钻头旋紧,此时所述第三电机反转,机器复位。

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装置可以控制钻头在不同的角度对土层进行精确的钻探,同时通过电机之间的配合可以更换不同类型的钻头控制钻孔的大小,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大大提高了桥梁施工钻探打孔的可靠性,准确控制桥梁上钻孔的深度、大小以及钻孔的角度,提高了桥梁的质量与美观度,同时机器采用履带底盘,可以应付各种恶劣地形,增加装置钻孔时的平稳性,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提高了装置实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