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斜坡地形的电缆隧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78844发布日期:2019-12-11 00: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斜坡地形的电缆隧道,包括有隧道坡面台阶、坡面底板、侧壁以及顶板,坡面台阶建造在坡面底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坡面锚杆和抗滑齿状构造,所述抗滑齿状构造位于隧道坡面台阶的背面处、隧道体两侧壁下方,所述坡面锚杆有多根并沿着抗滑齿状构造的纵向间隔分布,一端埋深在隧道坡面底板后方的土体中,另一端则经由抗滑齿状构造的下方齿根处穿出,坡面锚杆与隧道体坡面底板面向高处方向呈75°-115°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斜坡地形的电缆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锚杆的一端穿出抗滑齿状构造的齿根处,并与隧道体内的接地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斜坡地形的电缆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锚杆的埋深深度大于杆身50%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斜坡地形的电缆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锚杆与抗滑齿状构造通过现浇混凝土与坡面底板连接并形成整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斜坡地形的电缆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实际斜坡地形的倾斜角度、土体参数计算斜坡隧道体的荷载、受力参数,并获得支撑用坡面锚杆的数量、间距、埋深长度以及坡面锚杆与隧道体斜坡面向高处方向的夹角;

2)开挖坡面基槽:沿着隧道体设计的两侧壁位置的纵向延伸方向开挖坡面基槽,基槽底面与坡面平行;

3)坡面锚杆施工:沿着坡面基槽,根据锚杆的数量、间距和角度将坡面锚杆埋入基槽下土体中,并预留至少40%的长度外露于基槽上方;

4)在基槽上方沿着隧道体两侧壁位置搭建混凝土台阶模板,调整锚杆外露长度,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抗滑齿状构造,此时外露于基槽的坡面锚杆穿过该抗滑齿状构造下方的齿根处,且坡面锚杆与抗滑齿状构造形成浇筑整体;

5)坡面底板以及坡面台阶的施工:绑扎钢筋并现浇混凝土形成坡面底板;坡面台阶为一种素砼台阶,即斜坡隧道人工行走台阶,采用预制或现浇方式施工于与坡面底板上,并通过锚筋锚至坡面底板;

6)对隧道体的侧壁和顶板进行施工,最后回填土体,回填时在隧道侧壁位置采用加气混凝土回填,并在该加气混凝土的面层上挂三维网植草。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或者埋深的电缆隧道,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斜坡地形的电缆隧道及其施工方法,其要点在于,还包括有坡面锚杆和抗滑齿状构造,所述抗滑齿状构造位于隧道坡面台阶的背面处、隧道体两侧壁下方,所述坡面锚杆有多根并沿着抗滑齿状构造的纵向间隔分布,一端埋深在隧道坡面底板后方的土体中,另一端则经由抗滑齿状构造的下方齿根处穿出,坡面锚杆与隧道体坡面底板面向高处方向呈75°‑115°夹角。所述坡面锚杆具有抗剪、抗滑和抗拔作用,通过与抗滑齿状构造一体的连接和固定,实现了对斜坡隧道体的有效支撑,增强了斜坡隧道体结构的稳定性,确保电缆隧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支撑抗剪抗滑的坡面锚杆还可以直接作为隧道内附属设施的接地极。

技术研发人员:林宇彬;陈孝湘;罗克伟;黄海;唐自强;刘志伟;黄晓予;张劲波;肖芬;胡臻达;刘沁;武奋前;刘文亮;陈培铭;叶琦棽;吴勤斌;吴培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19.12.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