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径钻杆防喷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2213发布日期:2020-01-10 21:0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可变径钻杆防喷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钻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变径钻杆防喷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地矿勘探开发钻井中,起钻接单根时,经常伴随着大量钻井液从钻杆内流出或涌出,溅落在平台上,这既浪费钻井液,又严重污染平台,严重影响操作甚至威胁健康。现有技术中研制出几种内置近钻头式钻具泥浆防喷器,该装置位于钻铤部位,但现场运用却很少,主要由于易损坏,而且一旦损坏,维修不方便,所以应用不多。现有技术中还有一套机电一体化装置用于气体自动注入。该装置系统通过控制井口压力来控制起钻时钻杆内的钻井液在钻杆内的液面高度,效果甚佳,但是现场运用也是甚少,原因也是因为维修复杂,而且成本过高。随着现代钻井向着越快越好发展,现场发明一种简易的钻杆防喷盒,该装置安装于井口工具。在起钻卸扣后套在两立柱接头处,待钻井液全部溢出后才继续起钻。虽然该装置操作简易,设计简单,但是体积笨重,密封效果不好,经常发生二次泄漏,最主要的耗时长,耽误起钻时间,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径钻杆防喷盒装置,可以在正常卸单根时,防止钻井液落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变径钻杆防喷盒装置,包括外全封盖板、内半封盖板、圆筒外壳和下盖板,所述外全封盖板、内半封盖板位于圆筒外壳的顶部,所述下盖板位于圆筒外壳的底部;所述圆筒外壳内部设置有引导板和内造斜面板;所述内半封盖板安装在所述外全封盖板内侧,所述内半封盖板通过铰链与所述外全封盖板铰接,所述内半封盖板的中部设有圆孔;

所述引导板的上台面固定在所述外全封盖板上,所述引导板的下台面固定在所述圆筒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引导板为锥形;所述内半封盖板的内缘嵌有第一密封槽条,所述第一密封槽条内嵌第一变径密封圈;

所述内造斜面板为倾斜的椭圆形板,所述内造斜面板的中部设有圆孔,所述内造斜面板的上端位于圆筒外壳的中部,所述内造斜面板的下端位于下盖板的上方;所述内造斜面板的内缘嵌有第二密封槽条,所述第二密封槽条内嵌第二变径密封圈;

所述下盖板的中部设有圆孔,所述下盖板的内缘嵌有第三密封槽条,所述第三密封槽条内嵌第三变径密封圈。

上述方案中,所述圆筒外壳包括对开的两个半筒,两个半筒之间通过活页铰接,并通过锁紧装置实现锁紧。

上述方案中,所述圆筒外壳上设置有扶手。

上述方案中,所述铰链上设有弹簧。

上述方案中,所述圆筒外壳与拉达外螺螺纹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圆通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杆、上滑轨、下滑轨、滑块和底板,所述上滑轨固定在圆筒外壳底部,下滑轨固定在地板上,上滑轨和下滑轨均放置滑块,滑块与升降杆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万向轮。

实施本发明的可变径钻杆防喷盒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装置并未改变井队正常卸单根工艺流程,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完成钻井液不落地目的;在钻杆卸扣后,本装置三处变径密封圈可实现完美密封,防止钻井液泄露。

2、第三密封槽条内嵌密封圈起到二次防泄漏的作用;

3、本装置不影响起钻时间,钻杆无需等待可直接通过上盖板提出,无需等待;

4、根据使用情况以及钻井液性能,凹槽变径密封圈可进行实时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可变径钻杆防喷盒装置打开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变径钻杆防喷盒装置工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可变径钻杆防喷盒装置工作状态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可变径钻杆防喷盒装置钻杆卸扣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可变径钻杆防喷盒装置包括外全封盖板1、内半封盖板2、铰链3、螺钉4、第一密封槽条5、圆筒外壳7、活页8、螺钉10、引导槽6、扶手9、螺钉11、锁紧装置12、内造斜面13、第二密封槽条14、拉达外螺15、下盖板16、第三密封槽条25、螺钉20、升降杆19、螺钉18、上滑轨17、滑块21、下滑轨26、底板22、、万向轮24。

外全封盖板1和内半封盖板2由铰链3连接,铰链3和外全封盖板1通过螺钉4连接,外全封盖板1上半部部分开孔凹槽201。

第一密封槽条5与内半封盖板2通过凹槽202紧贴,固定在内半封盖板2。

圆筒外壳7设有两半圆筒,由活页8与螺钉10连接,外全封盖板1和内半封盖板2分别固定在两半圆筒顶部;下盖板16分别固定在两半圆筒底部,两半圆筒由活页8(活页8和27有什么区别)连接。活页8由螺钉11固定在圆通外壳7;圆筒外壳7与扶手9通过螺钉10连接;圆筒外壳7与锁紧装置12固定连接;圆筒外壳7与拉达外螺15螺纹连接。

引导槽6设有两半槽,分别固定在外全封盖板1开口凹槽处201。

内造斜面13为一分为二的椭圆,椭圆中间设有凹槽203与钻杆23台阶直径大小的圆,椭圆与第二密封槽条14紧贴连接。

下盖板16内部设有凹槽204与第三密封槽条25紧贴连接,下盖板16底部与上滑轨17固定连接。

上滑轨17和下滑轨26与升降杆19由螺钉连接,升降杆19之间通过螺钉20连接,上滑轨17和下滑轨26内设凹槽205,凹槽205内设滑块21,与升降杆19由螺钉18连接。

底板22与下滑轨26固定连接,底板22下与万向轮24通过螺钉固定。

内半封盖板1还包括一个“工型”凹槽202,凹槽202内嵌第一密封槽条5,第一密封槽条5内嵌变径密封圈,可根据钻杆2323尺寸调节盖板内径。

圆筒外壳7外部设有扶手9、锁紧装置12和三铰连接活页8,扶手9与圆筒外壳7通过螺钉10固定,锁紧装置12位于圆筒外壳7前侧面边缘,将圆筒外壳7闭合锁紧,三铰连接活页8位于圆筒外壳7后侧面边缘,将圆筒外壳7轴固定绕合页8转动。

引导槽6固定在圆筒外壳7内部靠近顶部位置,引导槽6上台面固定在外全封盖板1上,引导槽6下台面固定在圆筒外壳7内壁上,钻杆23卸扣起至接近内半封盖板2时起引导作用,避免钻杆23不居中将装置拉翻。

内造斜面13固定在圆筒外壳7内部,内造斜面13中部掏空圆面略大于钻杆23外径,内造斜面13内圈设有凹槽203,凹槽203内设有第二密封槽条14,第二密封槽条14内镶嵌密封圈,装置安装在钻杆23时可密封圆筒上下部分,避免在卸钻杆23时钻井液溢漏。

下盖板16固定在圆筒外壳7底部,下盖板16内圆掏空,内壁设有凹槽204,凹槽204内嵌第三密封槽条25,第三密封槽条25内嵌密封圈,装置安装在钻杆23时可密封圆筒,避免在卸钻杆23时钻井液从内造斜面13溢漏出来,起到二次防漏的作用。

升降系统固定在下盖板16与圆筒外壳7,升降系统包括升降杆19、上滑轨17、下滑轨26、滑块21、底板22、万向轮24,上滑轨17和下滑轨26分别位于圆筒外壳7底部和底板22上固定连接,上滑轨17和下滑轨26与升降杆19通过螺钉18连接,上滑轨17内设凹槽205,下滑轨26内设凹槽206,凹槽内均放置可移动滑块21,滑块21与升降杆19固定连接。底板22与万向轮24通过螺钉连接,当需要调节装置高度时,使用液压系统调节滑块21位置,通过滑块21移动来调节升降杆19高低,当需要移动位置时,采用万向轮24来改变装置位置。

本发明装置使用方法如下:

钻井起钻卸单根过程中,当b型大钳(液压大钳)卸松钻杆之间的连接扣后,通过万向轮来将装置推送至钻杆位置,再通过液压系统调节机械升降杆上下位置,确定位置通过装置外部扶手进行锁紧安装,使上下盖板、造斜面、引导槽紧贴钻杆。安装完毕后井队进行正常起钻,钻杆继续上提至内造斜面脱离下钻杆扣,钻井液从内造斜面流出,通过倾斜角度增加回收速率,由拉达外螺回收至高架槽;钻杆继续上提,通过引导槽由内半封盖板提出,待钻杆完全提出后内半封盖板通过自动弹簧归位,后续进行正常摆放钻杆作业。本发明可实现钻井液再次回收利用,防止起钻卸单根过程中的钻井液浪费,做到钻井液不落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