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27713发布日期:2021-05-11 16: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所述储层中具有多个孔喉形成的多个渗透层,通过注入井注入驱替介质,分别驱替多个所述渗透层内的原油,经采油井采出,在所述渗透层中留有水驱后的剩余油,所述注入井和所述采油井均与所述渗透层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每个所述渗透层孔喉半径以得到多个孔喉半径;

获取所述驱替介质与多个所述孔喉半径对应的残余阻力系数,并根据所述孔喉半径的毛细管压力,确定与每个所述孔喉半径对应的渗流阻力;

根据油藏注采系统参数确定驱替压力梯度;

根据驱替压力梯度和多个所述渗透层的渗流阻力确定所述驱替介质的注入参数;

根据所述驱替介质的注入参数通过所述注入井注入所述驱替介质到多个所述渗透层中,将多个所述渗透层中的原油驱替到所述采油井中采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喉半径通过压汞实验分析得到,其中,所述压汞实验分析包括普通压汞实验和/或恒速压汞实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得到所述孔喉半径:

其中,所述pc为毛细管压力,所述σ为界面张力,所述θ为两相流体界面与固相的润湿角,所述r为毛细管半径,所述毛细管半径形成所述孔喉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注采系统参数包括油藏地层压力、注入井流压、采油井流压、注入井和采油井的注采井距、注入井与采油井之间任一点距注入井的距离以及注入井的井筒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替压力梯度中的多个驱替压力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其中,所述gd为驱替压力梯度,所述pe为油藏地层压力,所述pwf为注入井流压,所述pinf为采油井流压,所述r为注采井距,所述ri为注入井与采油井之间任一点距注入井的距离,所述rw为注入井的井筒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两相流体界面与固相的润湿角为0的情况下,所述渗流阻力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其中,所述p为所述渗流阻力,所述rff为所述残余阻力系数,当所述驱替压力大于所述渗流阻力时,所述驱替介质在所述渗透层中流动,所述r为毛细管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驱替介质的聚合物溶液浓度、驱替介质的聚合物极限残余阻力系数和驱替介质的聚合物极限浓度确定所述残余阻力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残余阻力系数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rff=1+(rffeq-1)(cp/cpeq)exp(1-cp/cpeq);

其中,所述rff为所述残余阻力系数,所述rffeq为驱替介质的聚合物极限残余阻力系数,所述cp为所述驱替介质的聚合物溶液浓度,所述cpeq为驱替介质的聚合物极限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聚合物分子量和渗透率确定驱替介质的聚合物极限浓度或者所述驱替介质的聚合物极限残余阻力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替介质的聚合物极限浓度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所述驱替介质的聚合物极限残余阻力系数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其中,所述m为所述聚合物分子量,所述kw为所述渗透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中,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每个渗透层孔喉半径以得到多个孔喉半径;获取驱替介质与多个孔喉半径对应的残余阻力系数,并根据孔喉半径的毛细管压力,确定与每个孔喉半径对应的渗流阻力;根据油藏注采系统参数确定驱替压力梯度;根据驱替压力梯度和多个渗透层的渗流阻力确定驱替介质的注入参数;根据驱替介质的注入参数通过注入井注入驱替介质到多个渗透层中,将多个渗透层中的原油驱替到采油井中采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砾岩油藏中的化学剂易进入大孔喉形成高渗透层剂窜,难以进入中、小孔喉将中低渗透层中原油驱替出来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聂振荣;程宏杰;吕建荣;刘文涛;汪良毅;张德富;张菁;谭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