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盾尾渗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7888发布日期:2020-04-10 22:46阅读:1004来源:国知局
防止盾尾渗漏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盾尾渗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如地下铁隧道建设的大型地下隧道工程时,基本都是采用盾构施工技术。盾构施工技术是利用盾构机开挖隧道实现的,盾构机的刀具先挖出土石形成隧道,然后管片拼装机构将一个个圆弧状的预制管片互相紧靠拼装成隧道环,盾构机不断前进,即可构成连续的隧道壳体。管片与管片之间通过防水条密封。盾构机后部设有尾刷,尾刷与盾构机盾体、管片三者构成盾尾舱,往盾尾舱注入一定量的油脂填充物,在盾构与管片之间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地下水、外层土、衬砌背面注浆等沿着管片缝隙流入隧道,保证隧道掘进安全。

然而,由于尾刷磨损率颇高,因此盾尾极其容易渗漏,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只好加大盾尾油脂用量,以油脂填充管片缝隙及盾尾舱,进而造成每环油脂用量大幅上升,据以往经验统计,严重的达到200kg/环以上,并且在此种情况下尚无法完全保证尾刷完好,无法确保盾尾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盾尾渗漏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盾尾易发生渗漏,影响盾尾密封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盾尾渗漏的方法,包括:步骤s1:将多个管片沿预设圆周连接在一起,以形成隧道环,多个隧道环沿盾构机的掘进方向设置,以形成隧道;其中,盾构机的盾构体与预设圆周同轴设置;步骤s2:由盾尾、盾尾刷及靠近盾尾的隧道环形成盾尾舱,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连续地向盾尾舱中注入预设质量的油脂。

进一步地,预设质量大于等于每环30kg且小于等于每环40kg。

进一步地,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控制模块控制注浆压力,以使注浆压力在预设压力范围内,进而避免浆液进入盾尾内;其中,油脂注入压力大于注浆压力。

进一步地,在盾尾与靠近盾尾的隧道环之间设置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

进一步地,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为环状结构、或弧形结构、或条形结构。

进一步地,在隧道环外设置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为环状结构、或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和/或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为海绵条。

进一步地,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和/或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与隧道环粘结或绑接。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盾构机的管片拼装机获取盾构机的掘进姿态参数、盾构机中心线路数据集盾构机推进油缸的行程差,以得出各管片在预设圆周上的位置和角度参数,并确定各管片的拼装顺序。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根据盾构机的掘进速度,在保证盾尾舱内油脂饱满的前提下,连续地向盾尾舱中注入预设流量的油脂。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多个管片沿预设圆周连接在一起,以形成隧道环,多个隧道环沿盾构机的掘进方向设置,以形成隧道,且使得盾构机的盾构体与预设圆周同轴设置。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连续地向盾尾舱中注入预设流量的油脂。这样,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隧道环与盾构体同轴设置,进而减小盾构体与隧道环之间的间隙,提升了盾尾密封效果,避免盾尾发生漏浆、漏泥的现象。同时,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连续地向盾尾舱内通入油脂,进一步避免盾尾渗漏,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盾尾易发生渗漏,影响盾尾密封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防止盾尾渗漏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盾尾易发生渗漏,影响盾尾密封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止盾尾渗漏的方法。

如图1所示,防止盾尾渗漏的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多个管片沿预设圆周连接在一起,以形成隧道环,多个隧道环沿盾构机的掘进方向设置,以形成隧道;其中,盾构机的盾构体与预设圆周同轴设置;

步骤s2:由盾尾、盾尾刷及靠近盾尾的隧道环形成盾尾舱,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连续地向盾尾舱中注入预设质量的油脂。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隧道环与盾构体同轴设置,进而减小盾构体与隧道环之间的间隙,提升了盾尾密封效果,避免盾尾发生漏浆、漏泥的现象。同时,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连续地向盾尾舱内通入油脂,进一步避免盾尾渗漏,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盾尾易发生渗漏,影响盾尾密封性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盾构体的直径为9070mm,预设圆周的直径范围为8800~9150mm。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圆周的直径范围不限于此,只要与盾构体的直径相匹配即可。

可选地,预设质量大于等于每环30kg且小于等于每环40kg。

在本实施例中,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控制模块控制注浆压力,以使注浆压力在预设压力范围内,进而避免浆液进入盾尾内。其中,油脂注入压力大于注浆压力。具体地,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同步注浆管及时地对盾尾与隧道环之间的间隙进行注浆充填,以避免隧道坍塌。在同步注浆管进行注浆及油脂连续地注入盾尾舱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油脂注入压力大于注浆压力,进而避免浆液进入盾尾舱内导致盾尾渗漏。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压力范围为0.2~0.3mpa。

在本实施例中,在盾尾与靠近盾尾的隧道环之间设置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可选地,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为海绵条。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粘接在盾尾与靠近盾尾的隧道环之间,以防止盾尾发生渗漏而造成地面沉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的类型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为高密度泡沫条。高密度泡沫条的密度在35~50kg/m3之间,以使高密度泡沫条能够抵抗较大的压力作用且不易发生变形,保证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不会被地下水压、盾尾油脂破坏,保证良好的填充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为环状结构。具体地,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设置在盾尾与靠近盾尾的隧道环之间的缝隙内,以对该缝隙进行充分的充填,以防止发生盾尾渗漏的现象。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的形状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为弧形结构、或条形结构。这样,多个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沿隧道环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对盾尾与靠近盾尾的隧道环之间的缝隙进行充填,以防止发生盾尾渗漏的现象。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与盾尾及隧道环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与盾尾及隧道环绑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与盾尾及隧道环的拆装及更换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隧道环外设置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为环状结构。可选地,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为海绵条。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粘接在隧道环的外侧,以防止盾尾发生渗漏而造成地面沉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的类型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为高密度泡沫条。高密度泡沫条的密度在35~50kg/m3之间,以使高密度泡沫条能够抵抗较大的压力作用且不易发生变形,保证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不会被地下水压、盾尾油脂破坏,保证良好的填充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与隧道环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与隧道环绑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与隧道环的拆装及更换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的形状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为弧形结构。这样,多个第二可压缩防水密封填充物沿隧道环的周向间隔设置,以防止发生盾尾渗漏的现象。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盾构机的管片拼装机获取盾构机的掘进姿态参数、盾构机中心线路数据集盾构机推进油缸的行程差,以得出各管片在预设圆周上的位置和角度参数,并确定各管片的拼装顺序。这样,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隧道环与盾构体同轴设置,以减小隧道环与盾构体之间的间隙,避免盾尾渗漏。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根据盾构机的掘进速度,在保证盾尾舱内油脂饱满的前提下,连续地向盾尾舱中注入预设流量的油脂。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隧道环与盾构体同轴设置,进而减小盾构体与隧道环之间的间隙,提升了盾尾密封效果,避免盾尾发生漏浆、漏泥的现象。同时,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连续地向盾尾舱内通入油脂,进一步避免盾尾渗漏,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盾尾易发生渗漏,影响盾尾密封性的问题。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