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管片纵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9770发布日期:2020-03-06 07:5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新型管片纵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铁施工中预埋在混凝土管片内用于纵向连接相邻管片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管片是盾构法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管片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影响隧道的防水性能及耐久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管片的纵向连接存在以下问题:一、纵向上相邻管片的连接施工难度高;二、纵向上相邻管片的连接稳定性难以得到可靠保证;三、连接用的器材零部件过多,装配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发明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管片纵向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管片纵向连接器;包括两个预埋件、一根连接杆件;两所述预埋件分别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件的两端,且螺纹连接定位;

其中,所述预埋件的主体为前端敞口后端封闭的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管状结构的外壁设有多个止退螺纹和至少两条防转加强筋,其中,各所述止退螺纹在轴向上平行间隔布置,各所述防转加强筋在周向上间隔布置;

所述连接杆件的主体为一杆状体,连接杆件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用于分别与两所述预埋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件的中部形成有一纺锤体结构;纺锤体结构的前段和后段均形成有锥面,构成纺锤体结构的两端直径小于其中部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各所述止退螺纹的作用在于限制预埋件相对于管片做轴向位移,各所述防转加强筋的作用在于限制预埋件相对于管片做转动。

2.上述方案中,所述预埋件上位于前端的所述止退螺纹处的直径大于位于后端的所述止退螺纹处的直径,以此形成一锥度,所述预埋件的后端埋入管片中,锥度使其与管片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3.上述方案中,各所述防转加强筋等角度间隔均布于所述预埋件上,以提升防转效果。

4.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杆件的主体内部沿其轴向设有一金属内芯,用于提升连接杆件的结构强度,抗折抗拔;所述金属内芯的材质可以是铁或不锈钢。

5.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杆件的两端均具有一锥度。

6.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杆件的两端均包括三段,在轴向上从连接杆件的中部向外依次为内段、中段及外段,三段上均设有外螺纹,且内段直径大于中段,中段直径大于外段。借此台阶状设计,可以提升连接杆件的抗拔能力,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7.上述方案中,所述纺锤体结构上设有多条防转加强筋,各所述防转加强筋在周向上间隔布置;还设有多个防转凹槽,每个防转凹槽设于两防转加强筋之间。

8.上述方案中,所述纺锤体结构的前段锥面和后端锥面分别对应相邻两管片的连接面设置,管片的连接面上设有凹槽;所述预埋件的主体埋设于管片中,预埋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底,凹槽的形状与纺锤体结构的锥面匹配,以保证两相邻管片实现无缝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发明一种新型管片纵向连接器,包括两预埋件及一连接杆件;两预埋件分别套设并螺纹连接于连接杆件两端,纺锤体结构形成于连接杆件中部;预埋件为前端敞口的管状结构,内壁设有内螺纹,外壁设有多个止退螺纹和至少两防转加强筋;连接杆件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纺锤体结构的前段和后段均形成有锥面,构成纺锤体结构的两端直径小于其中部直径。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对纵向上两管片的连接更为可靠、稳定,并具有高抗拔力、高抗折力,由于部件较少,因此装配更为方便,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连接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预埋件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预埋件的仰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预埋件;1a.第一预埋件;1b.第二预埋件;2.连接杆件;3.纺锤体结构;4.敞口;5.内螺纹;6.止退螺纹;7.防转加强筋;8.外螺纹;9.金属内芯;10.内段;11.中段;12.外段;13.防转凹槽;14.锥面;15.防转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5所示,一种新型管片纵向连接器,包括两个预埋件1以及一根连接杆件2;两所述预埋件1分别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件2的两端,且螺纹连接定位。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杆件2的主体为一杆状体,连接杆件2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8,用于分别与两所述预埋件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件2的中部形成有一纺锤体结构3。纺锤体结构3的前段和后段均形成有锥面,构成纺锤体结构3的两端直径小于其中部直径。

所述连接杆件2的主体内部沿其轴向设有一金属内芯9,用于提升连接杆件2的结构强度,抗折抗拔;所述金属内芯9的材质可以是铁或不锈钢或其他合金。

其中,如图3~5所示,所述预埋件1的主体为前端敞口4后端封闭的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5,管状结构的外壁设有多个止退螺纹6和至少两条防转加强筋7,其中,各所述止退螺纹6在轴向上平行间隔布置,用于限制预埋件1相对于管片做轴向位移;各所述防转加强筋7在周向上等角度间隔布置,用于限制预埋件1相对于管片做转动。

所述预埋件1上位于前端的所述止退螺纹6处的直径大于位于后端的所述止退螺纹6处的直径,以此形成一锥度,所述预埋件1的后端埋入管片中,锥度使其与管片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如图2所述,所述连接杆件2的两端均包括三段,在轴向上从连接杆件2的中部向外依次为内段10、中段11及外段12,三段上均设有外螺纹8,且内段10直径大于中段11,中段11直径大于外段12。与之对应的,所述预埋件1的内壁上亦为三段式设计,借此台阶状设计,可以提升连接杆件2的抗拔能力,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纺锤体结构3的前段锥面14和后端锥面14分别对应相邻两管片的连接面设置(未附图示),管片的连接面上设有凹槽;所述预埋件1的主体埋设于管片中,预埋件1的前端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底,凹槽的形状与纺锤体结构3的锥面14匹配,以保证两相邻管片实现无缝连接。

其中,所述纺锤体结构3上设有多条防转加强筋15,各所述防转加强筋15在周向上间隔布置;还设有多个防转凹槽13,每个防转凹槽13设于两防转加强筋15之间。

现就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

先将两预埋件1分别埋设于两管片中,再将所述连接杆件2与第一预埋件1a螺纹连接,然后将所述纺锤体结构3的前段定位于与第一预埋件1a对应的所述管片的凹槽中,最后将第二预埋件1b及其对应的管片通过千斤顶朝向前一管片硬压,将第二预埋件1b与连接杆件2压合并通过螺纹连接,此时纺锤体结构3的后段定位于与第二预埋件1b对应的所述管片的凹槽中,至此实现两管片的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对纵向上两管片的连接更为可靠、稳定,并具有高抗拔力、高抗折力,由于部件较少,因此装配更为方便,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