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力推动冲洗井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8979发布日期:2019-08-20 23:3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力推动冲洗井管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力推动冲洗井管柱。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通过冲洗井作业冲洗淤积在油气井井筒下部的油污、油泥和泥沙,恢复油气井正常生产。冲洗井作业就是将冲洗井管柱下入油气井内,以一定的压力和排量向油气井内注入冲洗井工作液并建立循环,替换油气井内液体,携带油气井井筒下部淤积的油污、油泥和泥沙,达到冲洗和清洁井筒的目的。

冲洗井作业是在射开油气储层、油气井井筒充满液体的情况下完成的。受油气井内液柱压力的作用,油气井内液体和冲洗井工作液浸渗油气储层,使油气储层产液能力和产油产气能力下降,产油产气能力的下降程度往往大于产液能力的下降程度,造成油气储层的浸渗伤害,浸渗伤害是永久的、不可逆的,油气储层一旦浸渗伤害,其产液能力和产油产气能力是不能完全恢复的。

申请号201820724664.6《一种具有防止伤害储层功能的冲洗井管杆柱》提供的技术方案。虽然,有效地解决了油气储层的浸渗伤害;但是,其包括的冲洗井推动管杆柱采用抽油杆柱推动,属于机械推动,一是在注水井、水源井、天然气井等没有采油设施的油气井上应用受到限制;二是在超过抽油杆柱额定下深的深井上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力推动冲洗井管柱,既克服现有冲洗井技术浸渗伤害油气储层的问题;又克服现有冲洗井技术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力推动冲洗井管柱,包括,封隔管柱、液力推动装置和抽汲排液装置;

所述封隔管柱设置在井筒内,封隔管柱包括下封隔器、上封隔器、油管眼管、动密封筒、油管管柱,下封隔器、上封隔器、油管眼管、动密封筒、油管管柱从下至上依次连接,两个组件之间可连接油管,也可不连接油管,下封隔器设置在油气储层射孔井段底界以下,上封隔器设置在油气储层射孔井段顶界以上,油气储层设置在下封隔器和上封隔器之间,油气储层内设置有射孔井段;

所述液力推动装置设置在封隔管柱内,液力推动装置包括冲管、凡尔座、凡尔球、配重杆、钢丝绳、绳头密封器,冲管与凡尔座连接,凡尔座连接在冲管上端,凡尔球、配重杆、钢丝绳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绳头密封器连接在油管管柱上端,所述井筒上端连接有封井器,封井器在井口密封油套环空,在封井器之下的井筒上方设置有套管口;

所述抽汲排液装置设置在封隔管柱内,所述抽汲排液装置包括水力抽子、配重杆、钢丝绳,水力抽子、配重杆、钢丝绳从下至上依次连接。

优选的,所述封井器与绳头密封器之间的封隔管柱设置有油管口。

优选的,所述钢丝绳与封隔管柱内腔形成的环形空间为绳油环空,所述冲管与封隔管柱内腔形成的环形空间为冲油环空,所述冲管与井筒形成的环形空间为冲套环空。

优选的,所述冲管穿过动密封筒,冲管底端设置在封隔管柱底端的下方,冲管长度等于或者大于动密封筒顶端至人工井底的长度,所述冲管为外径相同无节箍的中空管材,冲管与动密封筒为动密封配合,冲管在可在动密封筒内滑动,所述动密封筒内设置有阻力构件,穿过动密封筒的冲管,只能在液力推动下向下滑动,不能在自重作用下向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凡尔座外径大于动密封筒内径,凡尔座不能从动密封筒中通过。

优选的,凡尔球可坐在凡尔座上,也可不坐在凡尔座上。

优选的,凡尔球坐在凡尔座上,凡尔座与凡尔球为密封配合,液体只能从下至上单向流动,液力可推动凡尔球、凡尔座和冲管下滑。

优选的,凡尔球不坐在凡尔座上,液体可上下双向流动。

优选的,所述绳头密封器与钢丝绳为盘根密封,所述钢丝绳可用测井电缆、或者钢丝替代。

优选的,所述下封隔器、上封隔器在井筒内坐封。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封隔器坐封期间冲洗井工作液不与油气储层接触;二是通过抽汲排液或者气举排液降低井筒内液柱,井筒内液柱压力低于或者接近油气储层当前压力,避免或者减少了井筒内液体浸渗进入油气储层;三是能够拓展应用于没有采油设施的油气井上。从而,解决了冲洗井对油气储层带来浸渗伤害和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保护了油气储层,拓展了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冲洗井管柱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力推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抽汲排液示意图。

图中:1.油气储层,2人工井底,3.井筒,4.下封隔器,5.上封隔器,6.油管管柱,7.油套环空,8.油管眼管,9.动密封筒,10.冲管,11.凡尔座,12.凡尔球,15.配重杆,16.钢丝绳,17.绳油环空,18.冲油环空,19.套管口,20.封井器,21.油管口,22.绳头密封器,23.冲套环空,24.水力抽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力推动冲洗井管柱包括,封隔管柱、液力推动装置和抽汲排液装置;所述封隔管柱设置在井筒内,封隔管柱包括下封隔器4、上封隔器5、油管眼管8、动密封筒9、油管管柱6,下封隔器4、上封隔器5、油管眼管8、动密封筒9、油管管柱6从下至上依次连接,两个组件之间可连接油管,也可不连接油管,下封隔器4设置在油气储层1射孔井段底界以下,上封隔器5设置在油气储层1射孔井段顶界以上,油气储层1设置在下封隔器4和上封隔器5之间,油气储层1内设置有射孔井段;所述液力推动装置设置在封隔管柱内,液力推动装置包括冲管10、凡尔座11、凡尔球12、配重杆15、钢丝绳16、绳头密封器22,冲管10与凡尔座11连接,凡尔座11连接在冲管10上端,凡尔球12、配重杆15、钢丝绳16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绳头密封器22连接在油管管柱6上端,所述井筒3上端连接有封井器20,封井器20在井口密封油套环空7,在封井器20之下的井筒3上方设置有套管口19。所述封井器20与绳头密封器22之间的封隔管柱设置有油管口21。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16与封隔管柱内腔形成的环形空间为绳油环空17,所述冲管10与封隔管柱内腔形成的环形空间为冲油环空18,所述冲管10与井筒形成的环形空间为冲套环空23。

所述冲管10穿过动密封筒9,冲管10底端设置在封隔管柱底端的下方,冲管10长度等于或者大于动密封筒9顶端至人工井底的长度,所述冲管10为外径相同无节箍的中空管材,冲管10与动密封筒9为动密封配合,冲管10在可在动密封筒9内滑动,液体不能通过冲管10与动密封筒9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动密封筒9内设置有阻力构件,穿过动密封筒9的冲管10,不能依靠自重而自由滑动,只能在从上至下通过所加的液力推动下滑动。

所述凡尔座11外径大于动密封筒9内径,凡尔座11不能从动密封筒9中通过,凡尔座11与凡尔球12为密封配合,凡尔球12坐于凡尔座11上,液体不能从凡尔球12从上至下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绳头密封器22与钢丝绳16为盘根密封,紧固压帽密封钢丝绳16,松开压帽钢丝绳16可在绳头密封器22内下滑。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16可用测井电缆、或者钢丝替代。

进一步的:所述下封隔器4、上封隔器5在井筒3内坐封,凡尔球12与凡尔座11脱离,绳头密封器22紧固密封,形成冲洗井循环通道,冲洗井循环通道包括正循环通道、反循环通道。

正循环通道:油管口21→绳油环空17→凡尔球12下端以下与凡尔座11上端以上之间的封隔管柱内腔→凡尔座11→冲管10→冲管10下端以下井筒3→冲套环空23→油管眼管8上端以下冲油环空18→油管眼管8→油套环空7→套管口19。

反循环通道:套管口19→油套环空7→油管眼管8→油管眼管8上端以下冲油环空18→冲套环空23→冲管10下端以下井筒3→冲管10→凡尔座11→凡尔座11上端以上与凡尔球12下端以下之间封隔管柱内腔→绳油环空17→油管口21。

可实施包括正冲洗井、反冲洗井和正反交替冲洗井三种冲洗井。

进一步的:所述绳头密封器22松开压帽,下放钢丝绳16,钢丝绳16下放长度不大于冲洗井下冲长度,凡尔球12坐于凡尔座11上,紧固压帽密封钢丝绳16,从油管口21注入液体加压,推动凡尔球12、凡尔座11、冲管10下滑。

所述抽汲排液装置设置在封隔管柱内,所述抽汲排液装置包括水力抽子24、配重杆15、钢丝绳16,水力抽子24、配重杆15、钢丝绳16从下至上依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抽汲排液能够降低井筒3内液柱高度,使井筒3内液柱压力低于或者接近于当前油气储层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抽汲排液可用气举排液替代。

实施例1:

1、油气井简况

井号:XY19-63,井别:开发井,层位:C6,油气储层:1851.3-1866.8m,储层厚度:15.5m,射孔井段:1853.0-1859.0m,射孔厚度:6.0m,井筒3直径:124.26mm,人工井底2:1883.2m。

2、管柱及装置构成

2.1、封隔管柱组合(从下至上):Y221-115×0.8m下封隔器4+φ73mm×11.7m平式油管+Y111-115×0.6m上封隔器5+φ73mm×1.0m平式眼管+φ73mm×6.0m动密封筒+φ73mm平式油管至井口。

2.2、液力推动装置组合(从下至上):

⑴管推组合:φ38mm×45.0m冲管10+φ41mm×0.8m凡尔座11。

⑵绳推组合:φ35mm凡尔球12+φ35mm×6.0m配重杆15+φ12.7mm抽汲钢丝绳16至井口。

2.3、坐封位置:Y221-115下封隔器4-1863.2m,Y111-115上封隔器5-1851.0m。

3、设置管柱及装置

3.1、安装封井器,下入Y221-115×0.8m下封隔器4、φ73mm×12.2m平式油管、Y111-115×0.6m上封隔器5、φ73mm×1.0m平式眼管、φ73mm×6.0m动密封筒9、φ73mm×19.3m平式油管(2根)。

3.2、从φ73mm平式油管内下入:φ38mm×45.0m冲管10、φ41mm×0.8m凡尔座11,使φ38mm冲管10下端与Y221-115下封隔器4下端对齐。

3.3、继续下入φ73mm平式油管柱,使Y221-115下封隔器4至1863.2m,坐封Y221-115下封隔器4和Y111-115上封隔器5。

3.4、连接绳头密封器22,绳头密封器22松开压帽,从封隔管柱内下入φ35mm凡尔球12、φ35mm×6.0m配重杆15、φ12.7mm抽汲钢丝绳16,使φ35mm凡尔球12至井深1816.0m,绳头密封器22紧固压帽。

4、冲洗井作业

4.1、冲洗井类型:反冲洗井。

4.2、循环灌井筒3:套管口19连接泵车,排量630L/min,泵压1.7~2.1Mpa,注入冲洗井工作液约15.6m3油管口21返液,停泵,绳头密封器22松开压帽,下放钢丝绳16约1.8m,油管口21连接泵车,绳头密封器22紧固压帽。

4.3、液力推动:泵压0↑5.1Mpa,套管口19不返液,停泵,套管口19连接泵车。

4.4、反冲洗井:排量670L/min,泵压2.0~2.6Mpa,历时4min注入冲洗井工作液约2.8m3,油管口21返液量与注入量相当,停泵,绳头密封器22松开压帽,下放钢丝绳约2.0m,油管口21连接泵车,绳头密封器22紧固压帽。

4.5、液力推动:泵压0↑5.0Mpa,套管口19不返液,停泵,套管口19连接泵车。

4.6、反冲洗井;

4.7、液力推动;

反复实施液力推动和反冲洗井,累计下放钢丝绳16约18m,累计注入冲洗井工作液约17.3m3,油管口21依次返出原油→黑色污泥→黑褐色泥沙→褐色污水→清水,至套管口19与油管口21水色一致,绳头密封器22松开压帽,起出钢丝绳16、配重杆15和凡尔球12。

5、抽汲排液:从封隔管柱内下入水力抽子24、配重杆15、钢丝绳16,抽深至1800m,排出冲洗井工作液约19.0m3,水色清澈。

6、解封,起出井筒3内封隔管柱、凡尔座11、冲管1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