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热采平台井口抬升位移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3607发布日期:2020-01-17 19:2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海上热采平台井口抬升位移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平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上热采平台井口抬升位移监测装置。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陆上热采油田普遍是热采井口分散布置,由于油藏埋深浅不同,井口区域空间较大,其与注汽树的连接,通常采用管道补偿器和管道自然补偿的方式,以补偿井口的抬升。由于没有配置井口抬升位移监测装置,因此,对于井口抬升位移的监控主要是通过定期巡检查看,以观察采油树法兰与地表距离变化,然后,判断出井口抬升位移量。由于海上热采平台井口的空间有限,因此,导致无法完全采用管道补偿的方式吸收抬升位移,这样一来,容易导致由于井口抬升过大,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海上热采平台井口抬升位移监测装置,其不仅解决了井口抬升的位移的实时监测问题,使注汽装置平稳运行,保障了海上平台的安全生产;而且,还降低工程费用,大大提高了海上平台的建造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上热采平台井口抬升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致伸缩传感器、与磁致伸缩传感器相连的固定焊帽、与固定焊帽相连的活塞外壳、与磁致伸缩传感器的伸缩探杆相连的活塞杆,其中,磁致伸缩传感器的伸缩探杆和活塞杆位于活塞外壳的内部,伸缩探杆上套装有驱动弹簧和磁环,且磁环由磁环固定座固定,该驱动弹簧通过磁环固定座给活塞杆提供抵抗力,使磁环相对于甲板固定,伸缩探杆带动活塞外壳与采油树同步向上移动,并测得垂直位移。

所述活塞杆上设有5mm分辨率的刻度,并能直接读数。

所述伸缩探杆和活塞杆设置在活塞外壳的中部。

所述活塞外壳为管状结构;活塞外壳的侧面安装有一支架组,该支架组为一支板,支板上设置有数个安装孔,数个安装孔上安装有能够调整安装高度的调节板,该调节板与法兰连接件相连。

所述法兰连接件是一法兰连接板,该法兰连接板上设置有数个与采油树法兰连接的孔。

所述磁致伸缩传感器还与远程显示模块相连,该远程显示模块与开关电源相连;远程显示模块能够输出模拟信号,该模拟信号传至控制装置,以实现远程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不仅能够对井口抬升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使注汽装置平稳运行,保障了海上平台的安全生产;而且,还降低工程费用,大大提高了海上平台的建造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多孔支架组的传感器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法兰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井口抬升位移监测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井口抬升位移监测装置与整体连接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磁致伸缩传感器、2.固定焊帽、3.支架组、4.活塞外壳、5.驱动弹簧、6.磁环、7.磁环固定座、8.活塞杆、9.法兰连接件、10.远程显示模块、11.模拟信号、12.开关电源、13.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磁致伸缩传感器1、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与磁致伸缩传感器1相连的磁致伸缩传感器1的固定焊帽2、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与固定焊帽2相连的活塞外壳4、与磁致伸缩传感器1的伸缩探杆相连的活塞杆8,其中,磁致伸缩传感器1的伸缩探杆和活塞杆8位于活塞外壳4的内部,伸缩探杆上套装有驱动弹簧5和磁环6,磁环6由磁环固定座7固定,该驱动弹簧5通过磁环固定座7给活塞杆8提供抵抗力,使磁环6相对于甲板固定,伸缩探杆带动活塞外壳4与采油树同步向上移动,并测得垂直位移。

上述活塞杆8上设有5mm分辨率的刻度,并能直接读数。

上述伸缩探杆和活塞杆8设置在活塞外壳4的中部。

上述活塞外壳4为管状结构。

如图2所示,上述活塞外壳4的侧面采用焊接方式安装有一支架组3,支架组3为一支板,支板上设置有数个安装孔,数个安装孔上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安装有能够调整安装高度的调节板,调节板与法兰连接件相连。其可根据现场位置调整安装高度,并可根据现场实测位置确定水平方向的长度。

如图3,图4所示,上述法兰连接件9是根据采油树法兰设置的一法兰连接板,法兰连接板上

设置有数个与采油树法兰连接的孔。

如图5所示,为便于远程显示,磁致伸缩传感器1还与远程显示模块10相连,远程显示模块10与开关电源12相连;远程显示模块10能够输出4-20ma的模拟信号11,模拟信号11传至控制装置13,以实现远程监控。

上述磁致伸缩传感器1、远程显示模块10、开关电源12、控制装置13为现有技术,未作说明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