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护孔钻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9474发布日期:2020-03-27 13:4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护孔钻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护孔钻杆。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钻孔灌注桩钻孔成孔时,为了稳定桩孔孔壁不坍塌,一般均需要采用额外的护壁措施,护壁措施多为泥浆护壁和钢套管护壁的方式。采用泥浆护壁时需要采用大量的泥浆和水,施工速度慢,水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施工成本高;采用钢套管护壁时需要使用大量的钢材和大型振动机械,因此机械消耗多,噪音和振动大,同时增加了施工成本。近年来采用了长螺旋钻成孔,长螺旋钻杆钻孔时通过螺旋片把钻出的土运送到地面,而不需要采用上述的护壁措施,但是在把桩孔底部的土运送到地面的过程中,螺旋片间的土只为半充满状态,因此桩孔边缘之外的松散土层或砂土层会掉入螺旋片间的空挡内,扰动了桩周土,增加钻孔的出土量,降低了地基土承载能力,还增加了混凝土的使用量,浪费施工材料。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自护孔钻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护孔钻杆,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节省建筑材料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护孔钻杆,包括自护孔钻杆本体,所述自护孔钻杆本体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两端设有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外围位于所述法兰之间环绕焊接有若干不连续螺旋片,所述相邻两个不连续螺旋片中前一个不连续螺旋片的终点与下一个不连续螺旋片的起点之间的间距夹角为30~60°,所述上下两个不连续螺旋片之间的间距为3~8cm,所述自护孔钻杆本体的直径为40~120cm,所述不连续螺旋片的宽度为12~50cm。

优选的,所述中心管为中空通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前后分离、上下分离的不连续螺旋片,实现了钻孔时渣土与自护孔钻杆本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土柱,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出土量,降低了对松散土层的扰动,保证了地基土的承载力、降低了施工成本。采用自护孔钻杆施工咬合桩围护墙时,桩与桩的咬合效果更为理想,因此该自护孔钻杆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护孔钻杆本体,2-中心管,3-法兰,4-不连续螺旋片,5-连续螺旋片,51-漏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护孔钻杆,包括自护孔钻杆本体1,自护孔钻杆本体1包括中心管2,中心管2两端设有法兰3,中心管2外围位于法兰3之间环绕焊接有若干不连续螺旋片4,相邻两个不连续螺旋片4中前一个不连续螺旋片4的终点与下一个不连续螺旋片4的起点之间的间距夹角为30~60°,上下两个不连续螺旋片4之间的间距为3~8cm,自护孔钻杆本体1的直径为40~120cm,不连续螺旋片4的宽度为12~50cm。

本实施例中,中心管2为中空通管,可以进行混凝土的灌注。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不连续螺旋片4中前一个不连续螺旋片4的终点与下一个不连续螺旋片4的起点之间的间距夹角为30~60°,同时上下两个不连续螺旋片4之间的间距为3~8cm,使得在进行钻孔作业时,桩孔底部的渣土随不连续螺旋片4旋转上行、旋转一周后的渣土跌落在下一个不连续螺旋片4上、跌落的渣土把前一个不连续螺旋片4下端的空隙填充满,渣土与自护孔钻杆本体1形成一个完整的土柱,减少了钻孔的出土量,降低了对松散土层的扰动,保证了地基土的承载力、降低了施工成本。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心管2外围位于法兰3之间环绕焊接有连续螺旋片5,连续螺旋片5上设有若干漏土孔51。

本实施例中,漏土孔51为椭圆形,长圆直径为15-25cm、短圆直径为8-15cm。

本实施例中,漏土孔51在连续螺旋片5上逞180-270度的角度设置。

在进行作业时,桩孔底部的渣土随连续螺旋片5旋转上行,多余的渣土顺着漏土孔51掉落在下一圈连续螺旋片5上,使得钻孔时渣土与自护孔钻杆本体1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土柱,减少了作业中的出土量,降低了对松散土层的扰动,保证了地基土的承载力、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作业时,将自护孔钻杆本体1钻入到土层中,桩孔底部的渣土随不连续螺旋片4旋转上行、旋转一周后的渣土跌落在下一个不连续螺旋片4上、跌落的渣土把前一个不连续螺旋片4下端的空隙填充满,渣土与自护孔钻杆本体1形成一个完整的土柱,减少了钻孔的出土量,降低了对松散土层的扰动,保证了地基土的承载力、降低了施工成本,然后在中心管2内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