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井下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4090发布日期:2020-06-26 20:5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用井下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用井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在矿井下,由于开采工作等缘由,会产生含有大量粉尘的气体,对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设置除尘装置,对井下空气进行净化,去除粉尘,但是目前的除尘装置多为固定设置,不能够随着实际开采进度灵活移动,除尘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煤矿用井下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用井下除尘装置,包括底部具有移动轮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壳体,壳体表面设置有用于引入外部气体的吸气罩,壳体内设置有将壳体内部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滤网,气体经吸气罩进入壳体内的第一空间,并经过滤网过滤后进入第二空间进行水洗,第二空间上层具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水洗后的气体从排气口离开壳体。

优选地,所述吸气罩通过l型导气管连接至壳体,导气管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一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转动接头。

优选地,所述导气管上还设置有引风机,壳体的进气方向与滤网平行。

优选地,所述转动接头沿周向固定连接有齿轮,壳体上具有与齿轮啮合齿条,所述齿条能够沿齿轮径向运动改变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空间包括与滤网的出气端连通的进气管和储有清水的储水池;所述进气管连通至储水池内部,且储水池内有部分进气管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排气口处于液面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空间内还包括设置于排气口下方并处于液面之上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储水池和/或进气管上还设置有将水排出壳体的排水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间内还包括设置于壳体一侧并能够伸出扫过滤网表面的推板和驱动推板运动的推杆,所述推板与滤网表面接触,壳体在设置有推板的一面的相对面上开有具有活动门的推出口。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侧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容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的侧壁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滑块远离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处于底座外部的防撞轮,所述防撞轮的转轴大致沿竖直方向。

优选地,沿滑槽长度方向看,所述滑块和滑槽均为楔形结构,滑块不能沿垂直其自身长度的方向离开滑槽。

优选地,所述移动轮通过一伸缩单元与底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用井下除尘装置的优点在于:移动方便、能够对各个方向的气体进行除尘作业,通过滤网和水洗的结合,能够有效对井下气体进行除尘,防止颗粒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煤矿用井下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煤矿用井下除尘装置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用井下除尘装置,包括底部具有移动轮2的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壳体3,壳体3表面设置有用于引入外部气体的吸气罩4,壳体3内设置有将壳体3内部分割成第一空间31和第二空间32的滤网5,气体经吸气罩4进气壳体3内的第一空间31,经过滤网5过滤后进入第二空间32进行水洗,第二空间32上层具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33,水洗后的气体从排气口33离开壳体3从而完成对气体除尘过程;在使用时可通过移动轮2将除尘装置移动至井下任何地点便捷的进行除尘操作,通过过滤和水洗能够有效出去气体中的粉尘等颗粒,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所述吸气罩4通过一个l型导气管41连接至壳体3,导气管41与壳体3的连接处设置有以能够相对于壳体3转动的转动接头42,通过转动接头42能够调整吸气罩4的朝向区域,从而针对特定区域进行除尘作业。所述转动接头42与壳体3沿周向自由配合且保持密封,转动接头42上沿周向固定有一齿轮43,壳体3上具有与齿轮43啮合的齿条44,所述齿条44能够沿齿轮43的径向运动以驱动齿轮43转动改变吸气罩4的朝向,所述齿条44使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直线驱动机构用来驱动其运动即可。所述导气管41上设置有引风机6,从而将外界气体吸入壳体3内。

第一空间31内还包括设置于壳体3一侧并能够伸出扫过滤网5表面的推板7和驱动推板直线运动的推杆71,所述推板7与滤网5表面接触,壳体3在设置有推板7的一面的相对面上开设具有活动门35的推出口34;通过推板7扫过滤网5表面将过滤下的灰尘从推出口34清理出壳体3内。所述推杆71可以选用电动推杆、液压推杆或类似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空间32内包括与滤网5的出气端连通的进气管81和储有清水的储水池82,所述进气管81连通至储水池82内部,且处于储水池82内部的部分进气管81上设置有通孔83,优选实施例中进气管81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延伸至液面之下,其末端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进气支管84,储水池82注水后,进气支管84及进气管81内均会进水,气体经进气管81进入水中,穿过通孔83后气体变成小颗粒逐渐与水接触并吸取其中的粉尘,从而实现对气体的清洗;为了防止液体流至滤网5所在位置,所述储水池82的液面高度在进气管81的入口之下;同样,所述排气口33也处于液面之上,经水洗的气体从排气口33自然离开壳体3。所述引风机6也可以设置于进气管81上,或分别在导气管41和进气管81上分别设置引风机6。

所述第二空间32内还设置有处于液面之上的喷淋头35,所述喷淋头35与外部水源连通,从而对水洗后的气体进一步冲洗,也可以通过喷淋头35向储水池82内加水;同时在储水池82和进气支管84上都设置有能够将水排出壳体3的排水口36,从而便于将含有灰尘颗粒的污水排出。排气口33在喷淋头35之上。

结合图2,所述底座1的侧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容置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滑槽11的侧壁通过弹簧13连接,所述滑块12原理弹簧13的一端设置有处于底座1外部的防撞轮14,所述防撞轮14的转轴大致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撞击到巷道井壁、作业机械或其他作业人员时,所述滑块12能够向底座1内部收缩,以缓冲撞击,保持稳定,且由于滑块12外侧为防撞轮14,不会影响除尘装置的正常行走路径。为了防止滑块12脱离滑槽11,沿滑槽11长度方向看,将所述滑块12和滑槽11均设置为楔形结构;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限位结构实现这一目的。

另外,井下巷道路面凹凸不平,为了便于保持平衡,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轮2通过伸缩单元21与底座固定连接,在除尘装置放置于指定位置后,通过调整伸缩单元21的伸出长度,可以调整除尘装置使其壳体3整体保持基本水平,以防作业中发生倾倒等意外;所述伸缩单元21可以使用液压缸、气压缸、电动缸等现有产品。

参考图3,由于应风机6引入的气体风力太大,为了防止气体长期直吹滤网5会影响滤网5的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将壳体3的进气路径设置为与滤网5平行,从而进风不会直接冲击滤网5,空气进入壳体3后自然穿过滤网5进行过滤,从而提高滤网5使用寿命,保证过滤效果。

所述排气口33处设置有与进气端同样的排气罩37和导气管41,导气管41与出气口33连接处同样设置有转动接头42,从而便捷的调整进出气方向,能够快读高效的对空气进行除尘。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壳体内结构不限于图1和图3所示的分布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髓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以其他形式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