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侧开阔条件下抵抗水平侧压力的明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5794发布日期:2020-02-11 09:3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侧开阔条件下抵抗水平侧压力的明洞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明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侧开阔条件下抵抗水平侧压力的明洞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次山区强烈地震、高位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以后,特别对于复杂地形条件的山区公路的抢通、保通已成为“生命线”工程。实践证明建设钢筋混凝土明洞无论从明洞结构本身承载能力或对对地基承载力要求来说,都是优先选择。

但是修建明洞的地方多是傍山公路,明洞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内侧山体进行开挖,为防止落石直接冲击明洞,还需在上方及内侧回填土石,以起到保护和缓冲落石冲击力的作用。传统钢筋混凝土明洞回填后,结构本身处于一种严重偏压形式,内侧受到顶部荷载及内侧侧压力荷载较大,结构受力不均匀,当荷载堆积过高清理不及时,明洞侧向变形过大,某些关键点部位承载能力不足,导致破坏。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明洞侧压力过大的问题,对于内侧开挖狭小的区域可通过回填浆砌片石或低标号混凝土的形式以减小侧压力。而对于内侧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通常采用重力式挡墙,通过挡墙抵抗回填土压力。但是现有的重力式挡墙的侧压力抵抗方式,内侧回填量大,水平侧压力过大会对明洞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带来的圬工量大、造价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侧开阔条件下抵抗水平侧压力的明洞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侧地势开阔平坦的明洞设置重力式挡墙,导致回填量大、水平侧压力过大对明洞产生不利影响,还导致圬工量大、造价高的缺点的问题,实现减小水平侧压力对明洞的不利影响、减小混凝土方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侧开阔条件下抵抗水平侧压力的明洞结构,包括明洞底板、靠近山体方向的明洞内侧墙体,所述明洞底板具有朝向明洞内侧方向伸出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固定若干相互平行的扶壁,所述扶壁的相邻两侧边分别与延伸部、明洞内侧墙体固定连接。

针对现有技术中内侧地势开阔平坦的明洞设置重力式挡墙,导致回填量大、水平侧压力过大对明洞产生不利影响,还导致圬工量大、造价高的缺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侧开阔条件下抵抗水平侧压力的明洞结构。本申请中的明洞都是指修建于傍山公路的明洞,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毫无异议的明洞内侧是指靠近山体的一侧,外侧是指靠近公路的一侧。传统的明洞是在现场依次浇筑底板、边墙、顶板,其底板、两侧边墙、顶板共同围绕成方形结构,形成明洞。而本申请将明洞底板向内侧方向进行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即是伸出至明洞内侧墙体的外侧更靠近山体的方向。延伸部与明洞内侧墙体之间连接扶壁,相邻两个扶壁之间的空间则用于回填土石。本申请能够在两扶壁之间回填土石,通过扶壁自重和底板以上回填的土体的重量以维持稳定,而且通过延长明洞底板,作用在底板之上的土体对明洞底板施加负弯矩,该负弯矩作用在明洞整体上,可以与水平侧压力对明洞施加的正弯矩相抵消,从而显著降低水平侧压力对明洞的不利影响。本申请相对于在内侧施作重力式挡墙的传统方法可减小混凝土方量,同时由于侧压力减小,明洞内外侧墙配筋也可以适当优化,节约造价。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与明洞底板一体浇筑成型。确保延伸部与明洞底板的整体性,确保作用在延伸部上的负弯矩由明洞底板整体进行承担,从而确保该负弯矩传递至整个明洞上,以此稳定的对水平侧压力所施加的正弯矩进行抵消。

优选的,所述扶壁沿明洞内外方向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即是在明洞的横向方向上,扶壁的宽度上小下大,此结构在减小混凝土方量的同时,能够稳定的在相邻两个扶壁之间维持较多的回填土石在明洞底板的延伸部上,进而为延伸部提供足够的负弯矩。

优选的,所述扶壁呈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贴靠在延伸部、明洞内侧墙体表面。

优选的,本申请中的明洞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若干节段,所述扶壁设置在每节段的首尾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侧开阔条件下抵抗水平侧压力的明洞结构,通过自重和底板以上回填的土体的重量以维持扶壁稳定;通过延长明洞底板,作用在底板之上的土体对明洞底板施加负弯矩,该负弯矩作用在明洞整体上,可以与水平侧压力对明洞施加的正弯矩相抵消,从而显著降低水平侧压力对明洞的不利影响。本申请相对于在内侧施作重力式挡墙的传统方法可减小混凝土方量,同时由于侧压力减小,明洞内外侧墙配筋也可以适当优化,节约造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现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明洞底板,2-明洞内侧墙体,3-延伸部,4-扶壁,7-地面线,8-回填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内侧开阔条件下抵抗水平侧压力的明洞结构,包括明洞底板1、靠近山体方向的明洞内侧墙体2,所述明洞底板1具有朝向明洞内侧方向伸出的延伸部3,所述延伸部3上固定若干相互平行的扶壁4,所述扶壁4的相邻两侧边分别与延伸部3、明洞内侧墙体2固定连接。

明洞内侧是指靠近山体的一侧,外侧是指靠近公路的一侧。本实施例将明洞底板向内侧方向进行延伸,形成延伸部3,延伸部3即是伸出至明洞内侧墙体的外侧更高进山体的方向。延伸部3上设置扶壁,相邻两个扶壁之间的空间则用于回填土石。本申请能够在两扶壁之间回填土石,通过扶壁自重和底板以上回填的土体的重量以维持稳定,而且通过延长明洞底板,作用在底板之上的土体对明洞底板施加负弯矩,该负弯矩作用在明洞整体上,可以与水平侧压力对明洞施加的正弯矩相抵消,从而显著降低水平侧压力对明洞的不利影响,并且可减小混凝土方量,同时由于侧压力减小,明洞内外侧墙配筋也可以适当优化,节约造价。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内侧开阔条件下抵抗水平侧压力的明洞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延伸部3与明洞底板1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扶壁4沿明洞内外方向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扶壁4呈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贴靠在延伸部3、明洞内侧墙体2表面。明洞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若干节段,所述扶壁4设置在每节段的首尾位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