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管刮蜡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油井生产过程中的能量的衰竭、产液量的递减、温度的下降等因素,油井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结蜡现象,需定期的对其进行清蜡处理。现常使用的油管刮蜡工具主要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的端部上的清蜡刀,清蜡刀包括360°的环形刀头,和与环形刀头相连通的用于清蜡的清蜡通道。
然而,由于部分油井的油管结蜡较为严重、蜡质较硬,现有的油管刮蜡工具在进行清蜡作业时常会发生以下两种问题:一种是,清蜡刀为360°的环形刀头,在清蜡作业时,环形刀头在下放入油管的过程中,清蜡刀容易与较硬的蜡块接触,从而容易发生顶刀卡刀的现象,进而降低了清蜡效率;另一种是,清蜡刀在油管的下方清蜡时,蜡块在清理的过程中容易堆积堵塞清蜡刀的清蜡通道,从而造成清蜡刀无法继续下放的问题,这就导致只能更换直径更小的清蜡刀进行二次作业,这不仅进一步降低了清蜡效率,还容易造成清蜡刀由于阻力原因而导致其断裂等问题,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隐患。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寻求一种油管刮蜡工具,使其能够提高油井的清蜡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油井的清蜡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油管刮蜡工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包括中心杆和设置在中心杆上的至少一个刮蜡刀头,其中,刮蜡刀头呈环状且同轴固定于中心杆上,刮蜡刀头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轴向的开口。
进一步地,刮蜡刀头包括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形成在刮蜡刀头的相对两侧,以使刮蜡刀头构造为设置在中心杆上的两个半环形刀头。
进一步地,开口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沿刮蜡刀头的轴向长度不相等。
进一步地,开口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沿刮蜡刀头的轴向长度的比值范围为1:2至2:3。
进一步地,开口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成夹角设置,且夹角范围为40°至50°。
进一步地,刮蜡刀头的远离中心杆的插入端的第一端面上和/或刮蜡刀头的靠近中心杆的插入端的第二端面上形成有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倒角。
进一步地,刮蜡刀头与中心杆之间形成有间隔。
进一步地,两个半环形刀头中的其中一个半环形刀头相对于另一个半环形刀头轴向旋转180°设置在中心杆上。
进一步地,油管刮蜡工具包括间隔设置在中心杆上的多个刮蜡刀头。
进一步地,形成在相邻的刮蜡刀头上的开口的位置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的开口能够有效的避免了蜡块在清理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堆积而导致清蜡刀无法继续下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的开口还可形成为油管刮蜡工具的刀口,使得油管内的蜡块较硬而无法通过刮蜡刀头完全清理时,还能够通过开口对其进行二次清理,从而提高了油管刮蜡工具的清蜡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通过形成在第一端面上的倒角,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油管清蜡工具在完成作业以上提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油管清蜡工具与蜡块接触而导致卡住的风险;而形成在第二端面上的倒角一方面可形成为更为锋利的刀口上的刀刃,以提到刮蜡刀头的清蜡效率,另一方面,还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油管清蜡工具在准备清蜡作业而下放油管内时,能够有效的避免蜡块顶住油管清蜡工具的风险,进而可有效避免油管清蜡工具断裂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间隔设置的多个刮蜡刀头可形成为多个清蜡层,通过多个清蜡层不仅能够对油管内的蜡块进行同时的处理,还能够通过不同的刮蜡刀头对同一层的蜡块进行多次清理,从而能够更为有效的实现对油管内的蜡块的刮削,提高清蜡的完成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刮蜡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刮蜡刀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油管刮蜡工具100包括中心杆1和设置在中心杆1上的至少一个刮蜡刀头2,其中,刮蜡刀头2呈环状且同轴固定于中心杆1上,刮蜡刀头2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轴向的开口21(结合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100在使用时,驱动中心杆1旋转以带动刮蜡刀头2转动,从而实现刮蜡刀头2对油管内壁的蜡块进行刮蜡清蜡处理。本实用新型的刮蜡刀头2通过在其上形成有开口21,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100在进行作业时,一方面,通过刮蜡刀头2清除的蜡块能够通过开口21顺利的排出,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蜡块在清理过程中容易造成堆积而导致清蜡刀无法继续下放的问题;另一方面,开口21还可形成为油管刮蜡工具100的刀口,使得油管内的蜡块较硬而无法通过刮蜡刀头2完全清理时,还能够通过开口21对其进行二次清理,而开口21的刮削方向与刮蜡刀头2的旋转方向21相同,进一步的提高了开口21的对蜡块的剪切力,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100能够更为有效的对蜡块进行刮削,进而提高了油管刮蜡工具100的清蜡效率。
优选地,如图3所示,刮蜡刀头2可包括两个开口21,两个开口21可形成在刮蜡刀头2的相对两侧,以使刮蜡刀头2构造为设置在中心杆1上的两个半环形刀头22。通过该设置,不仅能够进一步的减少蜡块在清理过程中造成堵塞的问题,两侧的开口21形成的刀口能够有效的对蜡块进行更好的刮削,以进一步地提高油管刮蜡工具100的清蜡效率。
优选地,如图1所示,开口2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221的沿刮蜡刀头2的轴向长度不相等。通过该设置,可使得开口21能够形成为与蜡块完全接触的刮削面222(如图1所示),刮削面222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与蜡块更大的接触面积,这样,产生更大的剪切力使得刮蜡刀头2在通过开口21进行清蜡时,能够更为有效的对蜡块进行清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开口2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221的沿刮蜡刀头2的轴向长度的比值范围可为1:2至2:3。优选为1:2。通过该设置,能够保证刮削面222在刮蜡时的足够强度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清蜡的作业范围,从而使得刮蜡刀头2的开口21在进行清蜡时更为稳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开口2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221可成夹角设置,且夹角范围可为40°至50°。优选为45°。通过该设置,清蜡作业时的蜡块能够顺利的通过开口21,从而可有效的减少蜡块的堆积。
在如图2所示的优选地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刮蜡刀头2的远离中心杆1的插入端11的第一端面23上和/或刮蜡刀头2的靠近中心杆1的插入端11的第二端面24上形成有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倒角25。其中,形成在第一端面23上的倒角25可设置为外倒角,即自第一端面23沿靠近插入端11的方向倾斜延伸至刮蜡刀头2的外周壁面的斜面,该外倒角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油管清蜡工具100在完成作业以上提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油管清蜡工具100与蜡块接触而导致卡住的风险;而形成在第二端面24上的倒角25可设置为内倒角,即自第二端面24沿远离插入端11的方向倾斜延伸至刮蜡刀头2的内周壁面的斜面,该内倒角一方面可形成为更为锋利的刀口上的刀刃,以提到刮蜡刀头2的清蜡效率,另一方面,还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油管清蜡工具100在准备清蜡作业而下放油管内时,内倒角与油管内的蜡块的具有较小的摩擦阻力,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蜡块顶住油管清蜡工具100的风险,进而可有效避免油管清蜡工具100断裂等问题。
优选地,如图3所示,刮蜡刀头2与中心杆1之间可形成有间隔3。通过该设置,间隔3可形成用于清蜡的清蜡通道,从而使得通过刮蜡刀头2刮削的蜡块能够更为顺利的通过刮蜡刀头2,以进一步避免造成蜡块的堆积。
在如图3所示的优选地实施例中,两个半环形刀头22中的其中一个半环形刀头22相对于另一个半环形刀头22可轴向旋转180°设置在中心杆1上。通过该设置,可使两个半环形刀头22的底部形成为近似的螺旋交叉的形状,即其中一个半环形刀头22的底部形成为自一个开口21的侧面逐渐增大延伸至另一个开口21的侧面。底部形成的近似螺旋交叉的形状,可在刮蜡刀头2旋转时能够更为有效的对油管内的蜡块进行有效的清除,从而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刮蜡工具100的清蜡效率。
在如图1所示的优选地实施例中,油管刮蜡工具100可包括间隔设置在中心杆1上的多个刮蜡刀头2。通过该设置,间隔设置的多个刮蜡刀头2可形成为多个清蜡层,通过多个清蜡层不仅能够对油管内的蜡块进行同时的处理以提高清蜡效率,还使得油管刮蜡工具100能够通过不同的刮蜡刀头2对同一层的蜡块进行多次清理,从而能够更为有效的实现对油管内的蜡块的刮削,提高清蜡的完成率。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形成在相邻的刮蜡刀头2上的开口21的位置可交错设置。通过该设置,可使刮蜡刀头2通过开口21实现间隙互补,以增加清蜡作业的作用范围,进一步的提高清蜡的完成率。优选地,形成在相邻的刮蜡刀头2上的开口21的位置的交错设置的角度可为但不限于90°或180°,即当刮蜡刀头2上形成有一个开口21时,如图3所示,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观察,形成在相邻的刮蜡刀头2上的开口21的中线夹角成180°;而当刮蜡刀头2上形成有两个开口21时,如图3所示,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观察,形成在相邻的刮蜡刀头2上的开口21的中线夹角成9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