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9399发布日期:2020-04-21 17:06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煤矿井下作业前需通入氧气并排除煤矿井下有害气体和煤尘,所以井下均设有通风系统,保证有连续不断的风流通过,而且风流还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但为了防止风流短路,煤矿巷道内还需要有隔离,还要方便人与国的通行,所以在煤矿巷道内设置有风门,风门是煤矿井下作业的通风设施,位于进、回风井之间或进、回风巷之间的联络巷中,既满足了行人与行车的需要,又起到隔断风流,防止风流短路的作用,煤矿井下风门一般不少于两道,这两道风门不能同时开启,否则就会引起风流短路,造成“一防三通”的事故,现有的自动开启的风门是采用对组对应红外线弹射头之间的射线的阻断判断是否有人员或车辆经过。

在风门的实际使用中,难免会有以外的发生,比如人员被正在合并的风门夹住,而红外线之间并没有遮挡物,因此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来解决现有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包括门框、第一门体、第二门体、气缸机构,所述气缸机构连接在门框上,且所述气缸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相连,还包括

红外线组件,红外线组件安装在地面上,且所述红外线组件与气缸机构电性相连;

应急按钮,用于连接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上;

箱体,连接在地面上,且位于红外线组件的顶部;

电机,用于连接在箱体上,所述电机与应急按钮电性相连;

转轴,转动连接在箱体内,且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半齿轮,固定连接在转轴上;

升降板,滑动连接在箱体内;

挡板,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底部;

齿条,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底部,且与半齿轮啮合相连。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与箱体底壁之间连接有多组弹簧。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与挡板对应的通槽。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板与滑槽滑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转轴与支撑板转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上均设有握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矿用抗地压风门机构,通过红外线组件检测到有人员经过时,进而将信号发送给配电箱,进而通过进气管进入气缸内,进而推动第一固定轴,从而带动第二门体展开,同时通过第二门体上的第二固定轴带动推杆的一端移动,进而推杆带动l形板上的第三固定轴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门体进行同步展开,人员或车辆通过后,可通过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上增加现有技术中的配重块时其关闭,本装置只需采用一个气缸使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向单一方向展开。

2、该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当人员未完全通过而被将要被夹住时,通过按动应急按钮,本方案中的应急按钮和电机与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电性相连,从而在按动应急按钮时,使电机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半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齿条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从而使挡板阻断红外线,进而通过气缸传动机构使两扇门再次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抗地压风门机构和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抗地压风门机构和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抗地压风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抗地压风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地面;2、门框;201、第一门体;202、第二门体;203、窗口;204、握把;205、橡胶垫;3、立柱;4、横梁;5、气缸;501、第一固定轴;502、第二固定轴;503、推杆;504、l形板;6、红外线组件;7、箱体;701、电机;702、应急按钮;703、转轴;7031、半齿轮;704、支撑板;705、升降板;706、挡板;707、齿条;708、弹簧;70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一种矿用抗地压风门机构,包括门框2、第一门体201、第二门体202、气缸5,门框2安装在地面1上,第一门体201和第二门体202均通过合页与门框2转动相连,还包括

立柱3,连接在门框2的两侧;

横梁4,固定连接在门框2的顶部;

第一固定轴501,固定连接在第二门体202上,且气缸5的输出端与第一固定轴501相连;

第二固定轴502,固定连接在第二门体202上;

l形板504,用于连接在第一门体201上;

第三固定轴,固定连接在l形板504上,第三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502之间连接有推杆503;

红外线组件6,安装在地面1上。

红外线组件6与气缸5电性相连。

第一门体201和第二门体202上均连接有窗口203。

第一门体201和第二门体202上均连接有橡胶垫205。

工作原理:使用者使用时,通过红外线组件6检测到有人员经过时,进而将信号发送给配电箱,进而通过进气管进入气缸5内,进而推动第一固定轴501,从而带动第二门体202展开,同时通过第二门体202上的第二固定轴502带动推杆503的一端移动,进而推杆503带动l形板504上的第三固定轴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门体201进行同步展开,人员或车辆通过后,可通过在第一门体201和第二门体202上增加现有技术中的配重块使其关闭,本装置只需采用一个气缸5使第一门体201和第二门体202向单一方向展开。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2、图5、图6,一种气动风门防夹人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所不同的是,包括门框2、第一门体201、第二门体202、气缸机构,气缸机构连接在门框2上,且气缸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门体201和第二门体202相连,还包括

红外线组件6,红外线组件6安装在地面1上,且红外线组件6与气缸机构电性相连;

应急按钮702,用于连接在第一门体201和第二门体202上;

箱体7,连接在地面1上,且位于红外线组件6的顶部;

电机701,用于连接在箱体7上,电机701与应急按钮702电性相连;

转轴703,转动连接在箱体7内,且与电机701的输出端相连;

半齿轮7031,固定连接在转轴703上;

升降板705,滑动连接在箱体7内;

挡板706,固定连接在升降板705的底部;

齿条707,固定连接在升降板705的底部,且与半齿轮7031啮合相连。

升降板705与箱体7底壁之间连接有多组弹簧708。

箱体7底部设有与挡板706对应的通槽。

箱体7内壁设有滑槽709,升降板705与滑槽709滑动相连。

箱体7内连接有支撑板704,转轴703与支撑板704转动相连。

第一门体201和第二门体202上均设有握把204。

工作原理:通过红外线组件6检测到有人员经过时,进而将信号发送给配电箱,进而通过进气管进入气缸5内,进而推动第一固定轴501,从而带动第二门体202展开,同时通过第二门体202上的第二固定轴502带动推杆503的一端移动,进而推杆503带动l形板504上的第三固定轴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门体201进行同步展开,人员或车辆通过后,可通过在第一门体201和第二门体202上增加现有技术中的配重块使其关闭,本装置只需采用一个气缸5使第一门体201和第二门体202向单一方向展开。

当人员未完全通过而被将要被夹住时,通过按动应急按钮702,本方案中的应急按钮702和电机701与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电性相连,从而在按动应急按钮702时,使电机701转动,进而带动转轴703转动,从而带动半齿轮7031转动,进而带动齿条707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升降板705向下移动,从而使挡板706阻断红外线,进而通过气缸传动机构使两扇门再次开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