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顶管施工中的钻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2636发布日期:2020-04-07 20:3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顶管施工中的钻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管环保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顶管施工中的钻进装置。



背景技术:

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将管道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并依次将管子顶进管道。钻进装置作为管道的开拓设施,决定着施工行进效率。目前已有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11735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顶管钻进装置,包括钻盘、进水管和排泥管。此装置在工具管的推进下,钻盘不断地转动,击碎推进面的泥土使之松散,进水管不断进水润湿泥土,排泥管不断地将混合后的泥水抽出,此过程中只要保持泥水仓一定的泥水平衡,钻进装置便可不断在钻盘的转动下前进。但是此装置的进水管与排泥管极近,且处在一个平面上,进水管中流出的水未与泥土充分接触就通过排泥管流出,因此没有足够的空间令部分打碎的泥土得到充分润湿,从而结块堵住排泥管,影响钻进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顶管施工中的钻进装置,挖掘的泥土进入钻头后,增大与水的接触空间,从而提高泥土润湿度及挖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顶管施工中的钻进装置,包括进水管、排泥管和轴,轴贯穿于一泥水仓内,并固定连接螺带式搅拌叶,泥水仓两端分别为仓体入口和仓体出口,进水管贯穿泥水仓上部内壁并在仓体入口处引出,排泥管吸泥的一端位于仓体出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挖掘的泥土在仓体入口处通过进水管内的水润湿,在泥水仓内被螺带式搅拌叶充分搅拌,螺带式搅拌叶将泥水传送至仓体出口,并从排泥管排出。进水管出口与排泥管吸泥的端口分别处在泥水仓的两端,泥土在泥水仓内有足够的空间得到润湿,增加泥水的流动性,使整个钻进过程更顺畅,提高顶管施工的钻进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置还包括钻盘,钻盘为圆锥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锥体钻头能增加钻头的推进力,减小迎面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钻盘的侧面设置网形的栅格,栅格上同心圆的间距由顶点向底部渐渐变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泥土从栅格漏进钻头内进一步处理,每个栅格内漏进的泥土均衡,减小尖端部分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栅格顶点处设置主钻刃,交点处设置副钻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钻刃辅助主钻刃增加钻盘的掘进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钻刃采用钨钢合金的刀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钨钢合金刀头较硬,能打散较大较结实的泥土,增强掘进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从所述仓体入口引出的进水管出口处设置防止进水管被堵塞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挖掘的泥土通过仓体入口时,暴露在外的进水管易被泥土堵塞,挡板能将进水管出口罩在挡板内进行保护,使水能持续不断的从进水管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为五面封闭的长方体罩,开口的一面朝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进水管中的水从挡板开口处由上流下,充分润湿泥土;其他封闭面阻挡住迎面进入的泥土,防止泥土堵塞进水管,使水顺利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仓体出口连接钻头底板,钻头底板外设置用于支撑进水管的进水管支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进水管在进水管支架的支撑下引到仓体顶部,而且固定地更牢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进水管位于仓体入口处润湿泥土,通过螺带式搅拌叶的搅拌并传送至排泥管端口处,进水管出口与排泥管端口分别处在泥水仓的两端,泥水仓提供足够的空间润湿泥土,提高泥土的流动性,增加掘进速率;

2.设置有主钻刃和副钻刃的圆锥形钻盘减小阻力,增加钻头推进力;

3.进水管支架支撑进水管,使之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钻头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进水口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钻头;11、钻盘;12、泥水仓;121、仓体;1211、仓体入口;1212、仓体出口;122、螺带式搅拌叶;13、钻头底板;131、底盘;132、进水管支架;1321、第一管架;1322、第二管架;2、疏通装置;21、进水管;211、进水管出口;22、排泥管;3、轴;4、栅格;51、主钻刃;52、副钻刃;6、空腔;7、挡板;81、第一圆孔;82、第二圆孔;9、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顶管施工中的钻进装置,包括钻头1、疏通装置2和轴3。钻头1包括钻盘11、泥水仓12和钻头底板13,钻盘11通过轴3联通。钻盘11连接在泥水仓12的一端,泥水仓12的另一端连接钻头底板13。疏通装置2包括进水管21和排泥管22,连接在钻头1上。

参照图2,钻盘11设置为圆锥体,增加钻头1的推进力,减小迎面阻力。以钻盘11顶点为中心散开设置网形的栅格4,栅格4采用钢板材质,栅格4上同心圆的间距由顶点向底部渐渐变窄,使每个栅格4内漏进的泥土均衡,不会对尖端部分造成太大压力。钻盘11顶点处设置主钻刃51,以其为中心在栅格4交点处设置副钻刃52,副钻刃52采用钨钢合金的刀头,用于打散较大较结实的泥土,副钻刃52辅助主钻刃51增加掘进力。

参照图2和图3,泥水仓12由仓体121和螺带式搅拌叶122构成。仓体121有仓体入口1211和仓体出口1212,其形状为圆筒形。仓体121的圆端面直径与钻盘11直径相同,两者通过一个空腔6紧紧衔接,使钻盘11挖掘的泥土通过栅格4在空腔6暂存后,直接进入泥水仓12。泥水仓12外壁较厚,使之足以容纳入水管21穿入,仓体121顶部内壁从仓体121外部延伸到仓体入口1211处设置一管腔9,进水管21从中穿过,使水从仓体入口1211流下。

螺带式搅拌叶122在仓体121内,按照螺带延伸的反方向与钻盘11同轴3转动,能将从仓体入口1211进入的湿润泥土,进行充分搅拌并传送至仓体出口1212。仓体出口1212处设置排泥管22,使润湿的泥土在仓体121空间内得到充分地搅拌后,再排出泥水仓12。仓体出口1212与钻头底板13相连接。

参照图4,钻头底板13包括底盘131和进水管支架132,轴3由底盘131中心穿过延伸到钻头1外部。底盘131为实体圆形板,底部有一与排泥管22等直径的第二圆孔82。排泥管22通过第二圆孔82从钻头1外部连接在钻头底板13上,通过第二圆孔82抽出泥水。在仓体121上部设置管腔9的联通口,即第一圆孔81。进水管支架132设置于钻头1外部的底盘131上,进水管支架132由水平的第一管架1321和竖直的第二管架1322构成,两个第二管架1322隔一定间距竖直支撑住进水管21,第一管架1321一端固定在第一圆孔81下方,另一端与第二管架1322相连。第一管架1321与第二管架1322共同支撑,使进水管支架132更稳固,进水管21在进水管支架132的支撑下引到顶部。

参照图5,仓体121顶部设置进水管出口211,从进水管出口211向外连接一长方体挡板7,挡板7为只有五个面的罩子,罩住进水管出口211,开口的一面朝下,使进水管21中的水从上部流下充分润湿泥土;挡板7其他封闭面阻挡住迎面进入的泥土,防止泥土堵塞进水管21,使水顺利流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钻进装置启动后,主钻刃51和副钻刃52在轴3的带动下,击碎钻进面的土石。挖掘的泥土漏过钻盘11上的栅格4进入空腔6,在仓体入口1211处,泥土被进水管21中的水润湿。然后,被润湿的泥土在泥水仓12内通过螺带式搅拌叶122充分搅拌并被传送至仓体出口1212,搅拌后的泥水通过排泥管22被排出钻头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