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1079发布日期:2020-08-11 20:5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打捞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捞工具。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领域中,难免会遇到诸如钻杆、油管、套铣管或封隔器等工具脱落到油井内的情况,这些工具落至油井内后,会影响油井的正常开采作业,因此,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打捞油井内的落物。

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采用带有强力磁铁的工具对油井内的落物进行打捞。例如,可以将该工具下入油井内,利用强力磁铁的对金属的吸附性将油井内的落物吸附在该强力磁铁上,以完成对油井内的落物的打捞过程。

然而,在采用带有强力磁铁的工具时,强力磁铁需要与落物的顶面接触,而落物通常均是顶面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导致强力磁铁与落物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强力磁铁对落物的吸附力降低,并且在对落物的打捞过程中落物可能会与油井的井壁来回碰撞,最终可能会导致落物很容易从强力磁铁上脱落,而再次掉入油井内,造成打捞失败。因此,目前采用带有强力磁铁的工具对油井内的落物进行打捞的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捞工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油井内的落物进行打捞的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打捞工具,包括:

上接头,所述上接头被配置为与连接工具连接;

磁性圆筒,所述磁性圆筒包括:圆筒本体以及与所述圆筒本体连接的磁铁组件,所述圆筒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接头连接,所述圆筒本体的第二端具有开口,所述磁铁组件被配置为在待打捞的落物通过所述圆筒本体的开口进入所述圆筒本体内后,吸附所述落物。

可选的,所述磁铁组件的形状为圆筒状,所述磁铁组件位于所述圆筒本体内且不超出所述圆筒本体的第二端,所述磁铁组件的外径等于所述圆筒本体的内径。

可选的,所述磁性圆筒还包括:与所述圆筒本体的第二端的端面连接的具有多个引鞋齿的引鞋结构。

可选的,所述打捞工具还包括:位于所述上接头与所述连接工具之间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磁性圆筒转动,以带动所述引鞋结构转动。

可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液压马达。

可选的,所述打捞工具还包括: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接头连接,所述台阶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磁性圆筒的圆筒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台阶结构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筒本体的最大外径。

可选的,所述上接头具有第一水眼孔,所述台阶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水眼孔连通的第二水眼孔,所述第一水眼孔被配置为与位于所述油井外部的液体泵连通。可选的,所述第一水眼孔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水眼孔的中心轴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水眼孔的中心轴与所述上接头的中心轴重合,所述第二水眼孔的中心轴与所述台阶结构的中心轴重合。

可选的,所述磁铁组件包括:强力磁铁或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打捞工具包括:上接头和磁性圆筒;该上接头被配置为与连接工具连接;磁性圆筒包括:圆筒本体以及与圆筒本体连接的磁铁组件,圆筒本体的第一端与上接头连接,圆筒本体的第二端具有开口,磁铁组件被配置为在待打捞的落物通过圆筒本体的开口进入圆筒本体内后,吸附落物。在通过该打捞工具对落物进行打捞时,落物吸附在磁性圆筒内,可以增加磁性圆筒与落物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磁性圆筒对落物的吸附能力,并且可以避免落物直接与井壁进行碰撞,有效的降低了落物从磁性圆筒上脱落的概率。因此,该打捞工具对落物件打捞的成功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捞工具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打捞工具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打捞工具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打捞工具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捞工具,该打捞工具用于对油井内的落物进行打捞。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捞工具的截面图。该打捞工具可以包括:上接头10和磁性圆筒20。

上接头10被配置为与连接工具连接。该连接工具可以包括:多个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油管,该多个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油管中靠近打捞工具的油管可以与该上接头10连接。通过该多个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油管能够将打捞工具下入油井至油井中的待打捞落物的附近。

磁性圆筒20可以包括:圆筒本体201以及与圆筒本体连接的磁铁组件202。圆筒本体201的第一端与上接头10连接,圆筒本体201的第二端具有开口201a。该磁铁组件202被配置为在待打捞的落物通过圆筒本体201的开口201a进入圆筒本体201内后,吸附落物。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圆柱本体201的第二端的开口201a的直径需要大于待打捞的落物在该开口201a的直径方向上的最大处尺寸,该落物通常为钻杆、油管、套铣管或封隔器等工具,其均是由可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材料制成的。

当需要采用如图1示出的打捞工具对落物进行打捞时,操作人员可以将该打捞工具通过连接工具下入至待打捞的落物的附近;在打捞工具继续向油井的底部方向移动时,待打捞的落物通过圆筒本体201的开口201a进入圆筒本体201;在落物通过圆筒本体201的开口201a进入圆筒本体201内后,通过磁铁组件202对金属的吸附性将落物进行吸附,使得落物吸附在磁性圆筒20内;操作人员将吸附有落物的打捞工具通过连接工具上升至油井外,便能够实现对落物的打捞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对落物进行打捞的过程中,落物吸附在磁性圆筒20内,此时,落物的侧壁与磁性圆筒20的内壁接触,相对于相关技术,可以增加磁性圆筒20与落物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磁性圆筒20对落物的吸附能力,并且,在落物吸附在磁性圆筒20内时,可以避免落物直接与井壁进行碰撞,有效的降低了落物从磁性圆筒20上脱落的概率。因此,该打捞工具对落物件打捞的成功率较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捞工具包括:上接头和磁性圆筒。该上接头被配置为与连接工具连接;磁性圆筒包括:圆筒本体以及与圆筒本体连接的磁铁组件,圆筒本体的第一端与上接头连接,圆筒本体的第二端具有开口,磁铁组件被配置为在待打捞的落物通过圆筒本体的开口进入圆筒本体内后,吸附落物。在通过该打捞工具对落物进行打捞时,落物吸附在磁性圆筒内,可以增加磁性圆筒与落物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磁性圆筒对落物的吸附能力,并且可以避免落物直接与井壁进行碰撞,有效的降低了落物从磁性圆筒上脱落的概率。因此,该打捞工具对落物件打捞的成功率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铁组件202的结构有多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以下两种可实现方式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磁铁组件202的形状为圆筒状。该磁铁组件202位于圆筒本体201内且不超出圆筒本体201的第二端,也即是,该磁铁组件20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圆筒本体201的长度。该磁铁组件202的外径等于圆筒本体201的内径。此时,该圆筒本体201的材料可以为诸如铁、铜或合金等可被磁铁组件202吸附的金属材料,或者为诸如塑料或木质材料等对无法被磁铁组件202吸附的非金属材料。

当圆筒本体201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时,该磁铁组件202可以直接吸附在圆筒本体201的内表面上;当圆筒本体201的材料为非金属材料时,该磁铁组件202与圆筒本体201的内表面之间需要通过诸如胶水或双面胶等粘接材料连接。在采用该打捞工具对待打捞的落物件打捞时,落物可以吸附在磁铁组件202的内壁上。

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打捞工具的截面图。磁铁组件202的形状为圆柱状。该磁铁组件202位于圆筒本体201内,且磁铁组件202的外径等于圆筒本体201的内径,磁铁组件202的长度小于圆筒本体201的长度,该磁铁组件202可以位于圆筒本体201内靠近上接头10的一侧。此时,该圆筒本体201的材料可以为诸如铁、铜或合金等可被磁铁组件202吸附的金属材料。该磁铁组件202可以直接吸附在圆筒本体201的内表面上,在磁铁组件202吸附在圆筒本体201的内表面后,圆筒本体201也具有吸附性,使得在采用该打捞工具对待打捞的落物件打捞时,落物可以吸附在圆筒本体201的内壁上。

可选的,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打捞工具的截面图。磁性圆筒20还包括:与圆筒本体201的第二端的端面连接的具有多个引鞋齿203a的引鞋结构203。引鞋结构203具有导向作用,使得打捞工具能够在油井内进行转向,进而使得该打捞工具适用于井壁为弯曲的井壁的油井或者水平井。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打捞工具还可以包括:位于上接头10与连接工具之间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被配置为带动磁性圆筒20转动,以带动引鞋结构203转动。此时,在引鞋结构203转动时,通过引鞋结构203上的引鞋齿203a可以对待打捞落物的周围的诸如砾石或砂子等干扰物进行清除,使落物能够直接与打捞工具中的磁性滚筒20的内表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引鞋齿203a均匀的分布在圆筒本体202的第二端的端面上。例如,多个引鞋齿203a的材料可以为刚性较强的金属材料,此时,在引鞋结构203转动时,多个引鞋齿203a不易被弯曲,更有利于待打捞的落物进入圆筒本体201内。

可选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动力组件可以包括:液压马达。该液压马达需要与位于油井外部的液体泵连通,该液体泵能够为液压马达输入液体,使得液压马达能够带动磁性滚筒20转动。相比于常用的电机马达和气压马达,液压马达的推力大、体积小和调速方便,更适用于空间狭小的作业,所以采用液压马达作为动力组件,更有利于对待打捞的落物进行打捞。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打捞工具的截面图。打捞工具还可以包括:台阶结构30,台阶结构30的第一端与上接头10连接,台阶结构30的第二端与磁性圆筒20的圆筒本体201的第一端连接,台阶结构30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圆筒本体201的最大外径。由于上接头10的直径通常小于磁性滚筒20中的圆筒本体201的外径,上接头10与圆筒本体201直接相连的难度较大,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台阶结构30实现上接头10与圆筒本体201之间的连接。又由于台阶结构30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圆筒本体201的最大外径,因此在圆筒本体201能够通过油井的井壁后,该台阶结构30与后续的上接头10也能够通过油井的井壁,提升了打捞工具的通过性。

示例的,该台阶结构30可以包括:圆台状结构301和圆柱状结构302。该圆台状结构301与上接头10连接,圆柱状结构302与圆筒本体201连接。例如,可以将上接头301焊接在圆台状结构301的台面上,圆柱状结构302的外壁可以与圆筒本体201内壁螺纹连接。

可选的,如图4所示,上接头10具有第一水眼孔101,台阶结构30具有与第一水眼孔101连通的第二水眼孔303,第一水眼孔101被配置为与位于油井外部的液体泵连通。该第二水眼孔303还需要与圆筒本体201连通。例如,该第一水眼孔101和第二水眼孔303可以为圆孔。此时,液体泵可以先向液压马达注入液体,经液压马达流出的液体可以流向打捞工具,在该液体依次经过第一水眼孔101、第二水眼孔303和圆筒本体201后,从圆筒本体201的开口面201a流出,使得该液体能够流向待打捞的落物,以实现对落物表面进行冲洗,确保了该落物能够直接与打捞工具中的磁性圆筒20的内壁接触,更有利于提高打捞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水眼孔303的直径可以比第一水眼孔101的直径小,或者,参见图4,第二水眼孔303的中央可以包括圆台状开孔,且该圆台状开孔中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圆筒本体201,该圆台状开孔中直径较大的一端朝向上接头101。此时,从第一水眼孔101流过的液体在流过第二水眼孔303后,流速会比流过第一水眼孔101时大,更有利于对待打捞的落物表面的冲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水眼孔101的中心轴与第二水眼孔303的中心轴重合。此时,液体在流过第一水眼孔101后,能够更通顺地流过第二水眼孔303。

可选的,第一水眼孔101的中心轴与上接头10的中心轴重合,第二水眼孔303的中心轴与台阶结构30的中心轴重合。此时,上接头10和台阶结构30为筒状结构,且内壁的厚度均匀相等,提高了打捞工具的强度,不易发生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铁组件202包括:强力磁铁或电磁铁。当磁铁组件202包括电磁铁时,需要在磁铁组件202的外表面上设置绝缘层,避免该磁铁组件202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漏电的现象。

可选的,磁性圆筒20中的圆筒本体201的最小长度为400毫米,该磁性圆筒20的长度与待打捞的落物的长度呈正相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捞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使用该打捞工具对油井内的落物进行打捞时,操作人员可以将该打捞工具通过连接工具下入至待打捞的落物的附近,操作人员控制液压马达开始工作,以带动磁性滚筒20开始转动,同时,液压马达流出的液体可以通过打捞工具流向落物,以实现对落物表面进行冲洗;之后,操作人员控制打捞工具继续向油井的底部方向移动,通过转动的磁性滚筒20上的多个引鞋齿203a对待打捞落物周围的诸如砾石或砂子等干扰物进行清除;在待打捞的落物通过圆筒本体201的开口201a进入圆筒本体201内后,通过磁铁组件202对金属的吸附性将落物进行吸附,使得落物吸附在磁性圆筒20内;操作人员将吸附有落物的打捞工具通过连接工具上升至油井外,便能够实现对落物的打捞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捞工具包括:上接头和磁性圆筒。该上接头被配置为与连接工具连接;磁性圆筒包括:圆筒本体以及与圆筒本体连接的磁铁组件,圆筒本体的第一端与上接头连接,圆筒本体的第二端具有开口,磁铁组件被配置为在待打捞的落物通过圆筒本体的开口进入圆筒本体内后,吸附落物。在通过该打捞工具对落物进行打捞时,落物吸附在磁性圆筒内,可以增加磁性圆筒与落物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磁性圆筒对落物的吸附能力,并且可以避免落物直接与井壁进行碰撞,有效的降低了落物从磁性圆筒上脱落的概率。因此,该打捞工具对落物件打捞的成功率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