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9556发布日期:2020-07-31 21:0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射流风机是一种特殊的轴流风机,主要用于公路、铁路及地铁等隧道的纵向通风系统中,提供全部的推力;也可用于半横向通风系统或横向通风系统中的敏感部位,如隧道的进、出口,起诱导气流或排烟等作用,尤其在隧道施工当中,由于隧道的挖掘深度较深,在隧道爆破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若不及时将粉尘颗粒进行通风处理,会导致隧道内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从而影响隧道的施工。

然而现有的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通常多采用钢性连接的方式,缺少有效的弹性减震保护措施,当隧道内发生频繁多次的爆破后,在爆破冲击力的震动下,通风管道会与安装架之间产生松动的现象,导致通风管道的连接稳定性不足,同时在通风装置通风过程中,通风管内会发生石子与管道内壁碰撞的现象,既产生了噪音污染,同时也会磨损通风管道的内壁,导致通风管道的使用寿命不长,进而影响了隧道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包括,射流通风机和通风管;

所述射流通风机的内壁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通过联轴传动连接有扇叶;

所述射流通风机的外壁焊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底部四周焊接有支脚;

所述射流通风机的进风口焊接有防护网,所述射流通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连接法兰与通风管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阻尼托板;

所述阻尼托板设置在安装架的水平端内侧;

所述阻尼托板的上表面为弧形平滑结构,所述阻尼托板的上表面与射流通风机的外壁贴合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架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安装架的两侧竖直端外壁均粘贴有减震垫片,且减震垫片为双层复合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扇叶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扇叶关于射流通风机的圆心呈环形且等角度结构分布;

八个所述扇叶均为倾斜式结构,其与射流通风机的进风口横截面夹角大小为45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通风管的内部由外向内依次由外钢化层、隔音棉层、阻尼层和内钢化层组成,其中,外钢化层与内钢化层的厚度大小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护网的横截面与射流通风机的横截面面积大小一致;

所述防护网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圆形结构的滤孔,且若干个滤孔的内壁大小均一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通风装置通过设置的减震垫片,避免了传统钢性连接固定的方式,可以对隧道施工时产生的震动力起到有效的弹性缓冲,从而降低外界震动力对通风装置造成的共振影响,确保了通风装置的运行安全稳定。

(2):该通风装置通过设置的阻尼层和隔音棉层,能够对通风管内壁因石子碰撞而产生的碰撞噪音起到有效的弹性补偿和隔音保护的效果,在降低通风管内壁使用磨损的同时,也能够防止发生噪音污染的现象,从而给隧道施工营造出较为安静的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射流通风机与通风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通风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支脚;2、阻尼托板;3、安装架;31、减震垫片;4、防护网;5、射流通风机;51、连接法兰;52、通风管;521、外钢化层;522、隔音棉层;523、阻尼层;524、内钢化层;6、扇叶;7、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包括,射流通风机5和通风管52;

射流通风机5的内壁设置有伺服电机7,且伺服电机7通过联轴传动连接有扇叶6,扇叶6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扇叶6关于射流通风机5的圆心呈环形且等角度结构分布,八个扇叶6均为倾斜式结构,其与射流通风机5的进风口横截面夹角大小为45度,伺服电机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伺服电机7分别带动各自的扇叶6进行正反旋转,从而起到增大负压气流的效果;

射流通风机5的外壁焊接有安装架3,且安装架3的底部四周焊接有支脚1,用于对安装架3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射流通风机5的进风口焊接有防护网4,射流通风机5的出风口通过连接法兰51与通风管52螺栓连接,能够连接若干个通风管52,从而增加通风装置的通风管52的整体长度,满足隧道施工通风的长度要求,也方便对通风管52进行拆装操作。

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阻尼托板2,阻尼托板2设置在安装架3的水平端内侧,阻尼托板2的上表面为弧形平滑结构,阻尼托板2的上表面与射流通风机5的外壁贴合接触,使得射流通风机5螺栓固定在安装架3上时,使其下表壁与阻尼托板2的弧形面接触,从而对射流通风机5起到初步减震缓冲的作用。

如图2所示,安装架3的截面为u形结构,安装架3的两侧竖直端外壁均粘贴有减震垫片31,且减震垫片31为双层复合结构,双层的减震垫片31能够在受到通风装置的压力冲击时,使得减震垫片31被挤压变形,从而对外界的冲击力起到进一步的缓冲减震作用,确保射流通风机5能够在安装架3内稳定的放置,不会发生射流通风机5晃动的现象。

如图4所示,通风管52的内部由外向内依次由外钢化层521、隔音棉层522、阻尼层523和内钢化层524组成,其中,外钢化层521与内钢化层524的厚度大小相等,阻尼层523和隔音棉层522,能够对通风管52内壁因石子碰撞而产生的碰撞噪音起到有效的弹性补偿和隔音保护的效果,在降低通风管52内壁使用磨损的同时,也能够防止发生噪音污染的现象,而外钢化层521和内钢化层524的钢性结构,可以增大通风管52自身的强度,防止通风管52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变形或者弯曲的现象。

如图1所示,防护网4的横截面与射流通风机5的横截面面积大小一致,防护网4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圆形结构的滤孔,且若干个滤孔的内壁大小均一致,能够对抽入到射流通风机5内腔的物质起到过滤的作用,过滤掉颗粒较大的石子,防止颗粒直径过大的石子进入到射流通风机5内的内部与扇叶6接触而发生扇叶6损坏的情况,同时也避免石子在通风管52内壁残留聚集过多而影响通风管52的通风流畅性。

工作原理:将支脚1的底部首先与混凝土进行浇筑固定,配合安装架3对通风装置进行安装固定,使得射流通风机5和通风管52能够安装在隧道墙体的上,启动伺服电机7,使得伺服电机7带动扇叶6高速旋转,此时射流通风机5内腔产生强大的负压吸力,将隧道内的灰尘颗粒吸附进去,透过防护网4的过滤作用,过滤掉大颗粒的石子,然后将小颗粒的石子和粉尘吸入到通风管52内,并且在阻尼层523和隔音棉层522的保护下,降低通风管52内壁的碰撞噪音影响,也保护通风管52自身的通风稳定性,确保该通风装置的稳定运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