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混凝土喷射装置的防尘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9536发布日期:2020-06-02 18:5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隧道混凝土喷射装置的防尘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混凝土喷射装置的防尘工具。



背景技术:

在隧道暗挖施工过程中,当隧道开挖好后会进行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有一道工序就是需要进行混凝土喷射,在混凝土喷射时就需要用到混凝土喷射设备。混凝土喷射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水和水泥配比好的混凝土料用输送管经喷射设备的喷嘴喷射到隧道壁面上,喷射时速度非常高,进而会在隧道壁面上形成一层混凝土支护层。但是现有的混凝土喷射设备在进行混凝土喷射时,不管是干喷还是湿喷,现场都非常容易扬起粉尘,造成施工现场及周边区域空气污染严重,施工人员和周边居住人群会长期遭受大量灰尘的干扰,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有一些智能机械手用来代替人工操作喷射,但是上述问题依然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如何解决混凝土喷射时粉尘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隧道混凝土喷射装置的防尘工具,可以很好地避免现有的混凝土喷射设备喷料时扬起大量粉尘的问题,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隧道混凝土喷射装置的防尘工具,包括喷枪、防护筒、收集仓、导流孔、环形密封圈及排料孔,所述防护筒套在喷枪的外侧,且在防护筒的收缩口下端设有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上端设有导流孔且收集仓通过导流孔与防护筒连通,收集仓下端通过环形密封圈密封,在收集仓的外侧壁开设有排料孔。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流孔的位置还设有环形导流圈,所述环形导流圈的内侧紧贴喷枪的外壁。

进一步限定,所述环形导流圈为喇叭口型,喇叭口型的扩口端朝下且与混凝土回流方向相同,所述环形导流圈的母线与喷枪的中心轴线夹角为5°~90°。

进一步限定,所述环形导流圈的中心轴线与喷枪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限定,所述防护筒的扩口相对两条母线之间夹角为5°~75°,优选25°~35°。

进一步限定,所述环形密封圈(6)的外侧设有用于调节防护筒(2)位置的限位锁紧机构。

进一步限定,所述喷枪(1)通过转轴(11)与圆盘支架(10)连接,在喷枪(1)的末端还卡套有配重块(12),所述圆盘支架(10)的下端连接有移位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喷枪外侧套有防护筒,防护筒的下端设有收集仓,收集仓通过导流孔与防护筒连通,收集仓的下端通过环形密封圈密封,在环形密封圈的外侧设有用于调节防护筒位置的限位锁紧机构,在收集仓的外侧壁还开设有排料孔,导流孔的位置处紧贴着喷枪外侧面设有环形导流圈,环形导流圈与喷枪同轴设置。可以通过调节限位锁紧机构的位置来控制防护筒与弧形隧道壁面之间的距离;在喷枪的喷头开始喷射混凝土时,喷射到弧形隧道壁面被弹射回来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会收集到防护筒内,防护筒内的泥浆或粉尘顺着防护筒的内侧壁面倒流,并在环形导流圈的导流下通过导流孔进入收集仓,最后通过收集仓外侧的排料孔排出。这样的防尘工具可以很好地避免在进行混凝土喷射时,混凝土的泥浆或粉尘扬在空气中,影响施工人员或周边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同时,排料孔排出的混凝土物料还可以回收起来,进行再次利用,避免了物料的浪费,节约资源。

2、在喷枪上还设有将喷枪与圆盘支架连接起来的转轴以及卡套在喷枪末端的配重块,在圆盘支架的下端连接有移位机构,通过转轴和配重块的位置可以调节喷枪上喷头的喷射角度,使喷射位置更加精确;通过移位机构可以带动喷枪进行移动,方便了施工人员的操作,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隧道混凝土喷射装置的防尘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隧道混凝土喷射装置的防尘工具的施工示意图;

图4为环形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喷枪,2-防护筒,3-环形导流圈,4-收集仓,5-导流孔,6-环形密封圈,7--排料孔,8-螺钉,9-固定块,10-圆盘支架,11-转轴,12-配重块,13-输料管,14-滚轮,15-底梁,16-斜支撑板,17-支撑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解释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隧道混凝土喷射装置的防尘工具包括喷枪1,在喷枪1的外侧套有防护筒2,防护筒2的扩口相对两条母线之间夹角为5°~75°,防护筒2的下端连接有收集仓4,喷枪1通过转轴11与固定圆盘10连接,喷枪2的输入端与输料管13连通,在喷枪1的下端外侧面卡设有配重块9,可以通过调整配重块9在喷枪1上的位置来控制喷枪1的喷头喷射混凝土物料的角度;固定圆盘10与移位机构连接,移位机构由支撑平板17、斜支撑板16、底梁15及滚轮14构成,固定圆盘10与支撑平板17固定,支撑平板1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斜支撑板16,斜支撑板16通过底梁15固定,在底梁15的下方设有滚轮14。

参见图2,为图1中收集仓4的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收集仓4套在喷枪1的外侧,在收集仓4上端面设有导流孔5,收集仓4通过导流孔5与防护筒2连通,收集仓4下端面设有环形密封圈6,环形密封圈6用来密封收集仓4,在收集仓4的外侧壁面开设有用于将收集的物料排出的排料孔7,在导流孔5的位置紧贴喷枪1的外壁设有用于导流混凝土浆料的环形导流圈3,环形密封圈6的外侧面连接有限位锁紧机构,限位锁紧机构由固定块9与螺钉8构成,固定块9固定在环形密封圈6的底部端面,固定块9通过螺钉8固定,螺钉8的固定端面紧贴喷枪1的外侧壁面。

参见图4,为环形导流圈3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导流孔5开设在环形导流圈3的外侧壁面上且形状为半圆形。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防护筒2由透明的机玻璃制成,防护筒2的扩口相对两条母线之间夹角为25°,导流孔5半圆的半径为10㎜,排料孔7的孔径为12㎜,环形导流圈3的中心轴线与喷枪1的中心轴线重合。

参见图3,利用本实施例用于隧道混凝土喷射装置的防尘工具来实现混凝土喷射时的防尘方法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在进行混凝土浆料喷射前根据喷枪1的喷头到弧形隧道壁面之间的距离,松开螺钉8并推动固定块9调整防护筒2在喷枪1外侧的位置,将防护筒2开口端到弧形隧道壁面的距离调整至3㎝,拧紧螺钉8;

2)打开喷枪1的喷头开始喷射;

3)喷射到弧形隧道壁面被弹射回来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会收集到防护筒2内;

4)收集到防护筒2内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会顺着防护筒2的内侧壁面倒流,在倒流至环形导流圈3的位置时,在环形导流圈3的导流下通过导流孔5进入收集仓4内,进入收集仓4内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会从排料孔7排出,排出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可以收集起来,后续进行重复利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防护筒2由透明的塑料制成,防护筒2的扩口相对两条母线之间夹角为35°,导流孔5半圆的半径为8㎜,排料孔7的孔径为10㎜,环形导流圈3为喇叭口型,喇叭口型的扩口端朝下且与混凝土回流方向相同,环形导流圈3的母线与喷枪1的中心轴线夹角为60°。

利用本实施例用于隧道混凝土喷射装置的防尘工具来实现混凝土喷射时的防尘方法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在进行混凝土浆料喷射前根据喷枪1的喷头到弧形隧道壁面之间的距离,松开螺钉8并推动固定块9调整防护筒2在喷枪1外侧的位置,将防护筒2开口端到弧形隧道壁面的距离调整至5㎝,拧紧螺钉8;

2)打开喷枪1的喷头开始喷射;

3)喷射到弧形隧道壁面被弹射回来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会收集到防护筒2内;

4)收集到防护筒2内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会顺着防护筒2的内侧壁面倒流,在倒流至环形导流圈3的位置时,在环形导流圈3的导流下通过导流孔5进入收集仓4内,进入收集仓4内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会从排料孔7排出,排出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可以收集起来,后续进行重复利用。

在进行上述步骤2)时,可以通过调整配重块12在喷枪1上的位置从而控制喷头的喷射角度,同时在进行上述步骤时还可以通过推动移位机构从而移动该混凝土喷射装置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防护筒2由透明的塑料制成,防护筒2的扩口相对两条母线之间夹角为75°,导流孔5半圆的半径为5㎜,排料孔7的孔径为6㎜,环形导流圈3为喇叭口型,喇叭口型的扩口端朝下且与混凝土回流方向相同,环形导流圈3的母线与喷枪1的中心轴线夹角为5°。

利用本实施例用于隧道混凝土喷射装置的防尘工具来实现混凝土喷射时的防尘方法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在进行混凝土浆料喷射前根据喷枪1的喷头到弧形隧道壁面之间的距离,松开螺钉8并推动固定块9调整防护筒2在喷枪1外侧的位置,将防护筒2开口端到弧形隧道壁面的距离调整至2㎝,拧紧螺钉8;

2)打开喷枪1的喷头开始喷射;

3)喷射到弧形隧道壁面被弹射回来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会收集到防护筒2内;

4)收集到防护筒2内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会顺着防护筒2的内侧壁面倒流,在倒流至环形导流圈3的位置时,在环形导流圈3的导流下通过导流孔5进入收集仓4内,进入收集仓4内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会从排料孔7排出,排出的混凝土泥浆或粉尘可以收集起来,后续进行重复利用。

在进行上述步骤2)时,可以通过调整配重块12在喷枪1上的位置从而控制喷头的喷射角度,同时在进行上述步骤时还可以通过推动移位机构从而移动该混凝土喷射装置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防护筒2由透明的机玻璃制成,防护筒2的扩口相对两条母线之间夹角为5°,导流孔5半圆的半径为15㎜,排料孔7的孔径为15㎜,环形导流圈3为喇叭口型,喇叭口型的扩口端朝下且与混凝土回流方向相同,环形导流圈3的母线与喷枪1的中心轴线夹角为5°,防护筒2开口端到弧形隧道壁面的距离调整至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