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电缆拖挂单轨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4152发布日期:2020-06-26 20:52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电缆拖挂单轨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矿用电缆拖挂单轨吊。



背景技术:

随着掘进工作面的延伸,各类设施(超前钻探设施、消防设施、急救设施、压风供水自救设施、各类开关、检测工器具箱、通讯设施、排水设施、各类牌板等等)均需同步前移,尤其随机电缆、随机监控线等更需处于与机组同步移动状态,经常面临“设施距工作面超距、撞坏拉断监控线、配件器具乱堆乱放”等问题,现有设备在使用时,会浪费较大的人力,同时工人在登高作业时,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并且传统设备运行不流畅,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电缆拖挂单轨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电缆拖挂单轨吊,包括两个竖梁,所述两个竖梁的上端均固定装配有顶板,两个所述顶板之间固定装配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外壁装配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的端面固定装配有吊钩,两个所述竖梁的下端均固定装配有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内壁均固定装配有支台,两个所述支台的内壁均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竖梁的相对侧面均固定装配有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的顶杆均插接于通槽内并装配有顶撑结构,两个所述支台的内壁均插接有活杆,两个所述活杆的上端固定装配有支撑板并与支台相贴合,所述支撑板与顶撑结构相贴合,两个所述液压缸的顶杆外壁均固定装配有支杆,所述支杆贯穿竖梁并铰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另一端装配有支撑结构,所述底板的侧面固定装配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顶撑结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液压缸的顶杆端部相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支轮,所述支轮与支撑板相贴合,所述连杆的侧面铰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与底板固定装配。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连块,所述连块的一端与支脚相铰接,所述连块的另一端与套筒固定装配,所述套筒的内壁插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支台固定装配,所述套筒的内壁转动装配有滑轮并与横杆相贴合,所述套筒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支台固定装配。

优选的,所述竖梁的侧壁固定装配有加固梁,所述竖梁通过加固梁与底板固定装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矿用电缆拖挂单轨吊,通过竖梁的作用,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同时起到受力的作用,保证使用效果,通过竖梁与滑道的装配使用,以及其使用效果,方便连接两个竖梁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保证设备更加稳定,滑道与滑轮组的滑动卡接,吊钩在工作中可以正常随着设备机器的运行而运动,液压缸在使用时,可以节省大部分人工,同时确保应用的力度均匀,同时保证力度足够,通过支撑板的作用,方便进行托举电缆,为上端吊钩减小压力,从而减小滑轮组对滑道产生的压力,此时摩擦力减少,电缆可以更好的随着设备运行而运动,顶撑结构用于控制支撑板的抬起与下落,支杆与支脚的配合使用,以及支撑结构的作用,在支撑板向上抬起时,会减小竖梁所承受的力,保证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电缆拖挂单轨吊,解决了传统设备浪费人力并且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传统设备在运行时,阻力较大,影响使用,本技术方案去除了工人登高进行作业的危险,同时增大了适用范围,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竖梁、2-滑道、3-滑轮组、4-吊钩、5-支撑结构、51-横杆、52-弹簧、53-滑轮、54-套筒、55-连块、6-顶撑结构、61-连杆、62-支轮、63-竖杆、7-支台、8-支撑板、9-安装板、10-顶板、11-液压缸、12-支杆、13-支脚、14-加固梁、15-底板、16-活杆、17-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矿用电缆拖挂单轨吊,包括两个竖梁1,两个竖梁1的上端均固定装配有顶板10,两个顶板10之间固定装配有滑道2,滑道2的外壁装配有滑轮组3,滑轮组3的端面固定装配有吊钩4,两个竖梁1的下端均固定装配有底板15,两个底板15的内壁均固定装配有支台7,两个支台7的内壁均开设有通槽17,两个竖梁1的相对侧面均固定装配有液压缸11,两个液压缸11的顶杆均插接于通槽17内并装配有顶撑结构6,两个支台7的内壁均插接有活杆16,两个活杆16的上端固定装配有支撑板8并与支台7相贴合,支撑板8与顶撑结构6相贴合,两个液压缸11的顶杆外壁均固定装配有支杆12,支杆12贯穿竖梁1并铰接有支脚13,所述支脚13的另一端装配有支撑结构5,底板15的侧面固定装配有安装板9。

竖梁1的作用,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同时起到受力的作用,保证使用效果,竖梁1与滑道2的装配使用,以及其使用效果,方便连接两个竖梁1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保证设备更加稳定,滑道2与滑轮组3的滑动卡接,吊钩4在工作中可以正常随着设备机器的运行而运动,液压缸11在使用时,可以节省大部分人工,同时确保应用的力度均匀,同时保证力度足够,支撑板8的作用,方便进行托举电缆,为上端吊钩4减小压力,从而减小滑轮组3对滑道产生的压力,此时摩擦力减少,电缆可以更好的随着设备运行而运动,顶撑结构6用于控制支撑板8的抬起与下落,支杆12与支脚13的配合使用,以及支撑结构5的作用,在支撑板8向上抬起时,会减小竖梁1所承受的力,保证构件的使用寿命,本装置整个跑道不再采用自顶板吊挂方式,利用皮带机尾跑道整体平直的优势,通过增高皮带机尾滑靴、增加竖梁1、滑道2的方式,形成随机电缆的“支撑式”吊挂,在随皮带机尾前移的同时,电缆在滑道2上通过滑轮组3自动滑动,同时对于线缆的保护措施,首先将机载探头监控线、机组急停闭锁线、机组北斗定位线、机载喷雾线等小线穿在φ19mm的管内,随同随机电缆自移,整齐划一,在二运段敷设在二运架内,二运架外不敷设软管电缆,并且任何跑轮之间敷设比电缆稍短的小链条用于牵引电缆行走,防止电缆受力,并对电缆进行软皮套防护。

具体而言,顶撑结构6包括连杆61,连杆61与液压缸11相铰接,连杆61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支轮62,支轮62与支撑板8相贴合,连杆61的侧面铰接有竖杆63,竖杆63与底板15固定装配。

当液压缸11的液压杆向通槽17内运动时,会带动连杆61的外侧端向下运动,由于连杆61与竖杆63铰接的作用,此时连杆61的内侧端以竖杆63为分界线会向上抬起,并带动支轮62顶起支撑板8,此时支撑板8会将电缆的底端托起。

具体而言,支撑结构5包括连块55,连块55的一端与支脚13相铰接,连块55的另一端与套筒54固定装配,套筒54的内壁插接有横杆51,横杆51与支台7固定装配,套筒54的内壁转动装配有滑轮53并与横杆51相贴合,套筒54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弹簧52的一端,弹簧52的另一端与支台7固定装配。

在液压杆运动的同时,会带动支杆12向下运动,支杆12与支脚13的交界处轴心与竖梁1滑动卡接,形成竖直的固定运动,并带动支脚13向外侧端运动,支脚13通过连块55带动套筒54向外侧端运动,并紧贴横杆51的内壁运动,同时滑轮53也会紧贴横杆51的底端运动,套筒54向外侧端运动的同时会拉伸弹簧52发生形变,并且根据弹簧52的弹力作用,保证滑轮53与套筒54的支撑效果。

具体而言,竖梁1的侧壁固定装配有加固梁14,竖梁1通过加固梁14与底板15固定装配,加固梁14保证竖梁1的使用更加稳定。

工作原理:需要使用设备工作的时候,首先通过安装板9将本装置固定在矿用装置底座上,并将矿用装置的电缆线挂在吊钩4上,并将其固定,同时保证电缆吊挂后底端位置位于支撑板8的上端,准备就绪后,开启液压缸11的外接电源,液压缸11开始工作,液压缸11的液压杆会向通槽17中运动,并带动顶撑结构6运动,此时顶撑结构6的内侧端会将支撑板8顶起,此时支撑板8靠近电缆并将其慢慢托起,为上端吊钩4减小压力,从而减小滑轮组3对滑道产生的压力,此时摩擦力减少,电缆可以更好的随着设备运行而运动,随着液压缸11工作的同时,液压杆会通过支杆12带动支脚13运动,支脚13的底端会向外侧端倾斜,并且带动支撑结构5运动,减小竖梁1所承受的力,保证构件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