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井放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5785发布日期:2020-09-04 13:3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油气井放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井放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井的开采,油气井内的压力会越来越低,从而使油气井的产量也越来越小。因此为了保证油气井的持续开启,通常会在油气井中注入二氧化碳或氮气等高压气体,以对油液进行驱替。通过二氧化碳或氮气等高压气体对油气井中的油气进行驱替后,为了便于后续对油气井的开采,可以事先对油气井内的高压气体进行放压处理。

相关技术中,通过放压装置对油气井的油管和套管进行放压。其中,放压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油嘴和连接在外壳侧壁的压力表。在对油气井进行放压时,可以将外壳的一端与油管控制阀连接,将外壳的第二端与收集罐连接,之后可以开启油管控制阀以通过油嘴实现对油管的放压,之后拆卸下外壳的第一端与油管控制阀的连接,并将外壳的第一端与套管控制阀连接,之后开启套管控制阀以通过油嘴实现对套管的放压。

然而,在通过上述放压装置对油气井进行放压时,可以对放压装置进行多次拆卸,拆卸过程操作复杂,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并且影响油气开采工作的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井放压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放压操作复杂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气井放压装置,所述油气井放压装置包括:油管放压机构、套管放压机构和连接管;

所述油管放压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油嘴和第一丝堵,所述套管放压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油嘴和第二丝堵;

所述第一丝堵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端用于与油管控制阀连通,所述第一油嘴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能够将所述第一壳体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油嘴能够在对油管放压时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所述第二丝堵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用于与套管控制阀连通,所述第二油嘴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且能够将所述第二壳体分割为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第二油嘴能够在对套管放压时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或所述第四腔体能够与收集罐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油管放压机构还包括第一压力显示组件,所述套管放压机构还包括第二压力显示组件,所述第一压力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体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三腔体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环状凸台,所述第一油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状凸台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环状凸台,所述第二油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环状凸台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油嘴与所述第一环状凸台,以及所述第二油嘴与所述第二环状凸台均为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油嘴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一环状凸台上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油嘴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二环状凸台上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力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压力表、第一连接考克和第一短接管;

所述第一短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短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考克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压力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考克的出气口;

所述第二压力显示组件包括:第二压力表、第二连接考克和第二短接管;

所述第二短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二短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考克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压力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考克的出气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考克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第一排气阀和第一泄压管;

所述第一进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考克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所述第一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考克的进气口和泄压口之间,所述第一泄压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考克的泄压口;

所述第一进气阀旋松时,所述第一短接管和所述第一压力表能够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阀旋松时所述第一短接管和所述第一泄压管能够连通。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可选地,所述第一油嘴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不被所述第一丝堵堵住时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移出。

可选地,所述第二油嘴能够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不被所述第二丝堵堵住时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移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第一壳体与油管控制阀连通,第二壳体与套管控制阀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壳体内的第一油嘴和/或第二壳体内的第二油嘴单独或者同时实现油管和套管的放压。由于第一丝堵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的第一端上,所以可以通过拆卸第一丝堵,更方便地对第一油嘴进行清理,第二丝堵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在通过油气井放压装置对套管和油管进行放压时,无需拆卸油气井放压装置,且在清理第一油嘴或第二油嘴时,无需拆卸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气井放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管放压机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管放压机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管放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管放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油管放压机构;2:套管放压机构;3:连接管;

11:第一壳体;12:第一油嘴;13:第一丝堵;14:第一压力显示组件;15:第一限位台;16:第一出口管;

21:第二壳体;22:第二油嘴;23:第二丝堵;24:第二压力显示组件;25:第二限位台;26:进口管;27:第二出口管;

111:第一环状凸台;211:第二环状凸台;141:第一压力表;142:第一连接考克;143:第一短接管;241:第二压力表;242:第二连接考克;243:第二短接管;

1421:第一进气阀;1422:第一排气阀;1423:第一泄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例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油气井放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油管放压机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3示例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套管放压机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油气井放压装置包括:油管放压机构1、套管放压机构2和连接管3;油管放压机构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油嘴12和第一丝堵13,套管放压机构2包括第二壳体21、第二油嘴22和第二丝堵23;第一丝堵13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第一壳体11的第二端用于与油管控制阀连通,第一油嘴12设置在第一壳体11内,且能够将第一壳体11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油嘴12能够在对油管放压时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丝堵23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壳体21的第一端,第二壳体21的第二端用于与套管控制阀连通,第二油嘴22设置在第二壳体21内,且能够将第二壳体21分割为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第二油嘴22能够在对套管放压时连通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连接管3连通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第二腔体和\或第四腔体能够与收集罐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与油管控制阀连通,第二壳体21与套管控制阀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壳体11内的第一油嘴12和/或第二壳体21内的第二油嘴22单独或者同时实现油管和套管的放压。由于第一丝堵13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上,所以可以通过拆卸第一丝堵13,更方便地对第一油嘴12进行清理,第二丝堵23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在通过油气井放压装置对套管和油管进行放压时,无需拆卸油气井放压装置,且在清理第一油嘴12或第二油嘴22时,无需拆卸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21,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其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可以为圆柱状壳体,也可以为长方体状壳体,只要第一壳体11的第二端能够与油管控制阀连通,且第二壳体21的第二端能够与套管控制阀连通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第一丝堵13与第一壳体11之间,以及第二丝堵23与第二壳体21之间均可以为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油嘴12和第二油嘴22可以为带通孔的油嘴,第一油嘴12和第二油嘴22也可以为不带通孔的油嘴。

示例地,在对油管单独放压时,第一油嘴12可以为带通孔的油嘴,第二油嘴22可以为不带通孔的油嘴,以通过第一油嘴12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第二油嘴22隔离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此时,可以打开油管控制阀,油管内的气体或液体可以依次流经油管控制阀、第一腔体、第一油嘴12、第二腔体、连接管3和第四腔体,再流入收集罐内。

在对套管单独放压时,第一油嘴12可以为不带通孔的油嘴,第二油嘴22可以为带通孔的油嘴,以通过第一油嘴12隔离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第二油嘴22连通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此时,可以打开套管控制阀,套管内的气体或液体可以依次流经套管控制阀、第三腔体、第二油嘴22和第四腔体,再流入收集罐内。

在对油管和套管同时放压时,第一油嘴12和第二油嘴22均可以为带通孔的油嘴,以通过第一油嘴12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第二油嘴22连通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此时,可以打开油管控制阀和套管控制阀,油管内的气体或液体可以依次流经油管控制阀、第一腔体、第一油嘴12、第二腔体、连接管3和第四腔体,再流入收集罐内;套管内的气体或液体可以依次流经套管控制阀、第三腔体、第二油嘴22和第四腔体,再流入收集罐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油嘴12和/或第二油嘴22上设置有通孔时,通孔的中心轴线可以与第一壳体11的中心轴线重合,也可以偏离第一壳体11的中心轴线,只要使通孔能够起到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作用即可。通孔的直径可以处于一定的直径阈值范围内。直径阈值范围可以为通孔能够保证气体或油液等物质能够顺利流通,并且起到限制流量的作用的直径阈值范围。如果通孔的直径太小,容易被固体杂质封堵,如果通孔的直径太大,起不到限制流量的作用。示例地,油嘴通孔的直径可以控制在1mm至10mm内。比如,通孔的直径可以为4mm、5mm或者6mm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第一油嘴12设置在第一壳体11内时,第一壳体11的内壁可以设置有第一环状凸台111,第一油嘴12的一端与第一环状凸台111可拆卸连接。

其中,第一壳体11可以通过第一环状凸台111与第一油嘴12的连接,将第一油嘴12固定在第一壳体11内。第一环状凸台111可以围成一个通孔,以将第一油嘴12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环状凸台111围成的通孔中。比如,第一油嘴12的一端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环状凸台111可拆卸连接。

当然,第一油嘴12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壳体11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油嘴12可以设置成圆柱状结构,当然,第一油嘴12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结构,只要能够保证和第一壳体11实现可拆卸连接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油嘴12的侧壁上还可以沿圆周方向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台15,第一限位台15能够抵接在第一环状凸台111上靠近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的一侧。

其中,第一限位台15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油嘴12。当然,第一限位台15也可以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油嘴12上,示例地,第一限位台15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油嘴12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油嘴12上的第一限位台15可以抵接在第一环状凸台111上靠近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的一侧,以便使第一油嘴12能够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不被第一丝堵13堵住时从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移出。也即是可以先将第一丝堵13拆卸下来,再将第一油嘴12从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移出第一壳体11,以实现第一油嘴12的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油管放压机构1还可以包括第一出口管16,第一出口管16的第一端与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出口管16的第二端与连接管3的一端连通。这样可以更方便连接管3与第一壳体11的第二腔体之间的连通。

其中,第一出口管16可以与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腔体、第一出口管16和连接管3之间可以形成连通通道,以使气体或液体能够顺利流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油管放压机构1还可以包括第一压力显示组件14,第一压力显示组件14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且用于检测第一腔体的压力。第一压力显示组件14可以包括第一压力表141、第一连接考克142和第一短接管143;第一短接管143的一端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短接管14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考克142的进气口连通,第一压力表141连接在第一连接考克142的出气口。

其中,第一短接管143的一端可以焊接在第一壳体11上,并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短接管143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连接考克142的进气口螺纹连接。第一压力表141可以与第一连接考克142的出气口螺纹连接。气体可以流经第一短接管143,通过第一连接考克142进入第一压力表141,从而第一压力表141可以显示第一腔体的内部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考克142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1421(图中未示出)、第一排气阀1422(图中未示出)和第一泄压管1423(图中未示出);第一进气阀1421设置在第一连接考克14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第一排气阀1422设置在第一连接考克142的进气口和泄压口之间,第一泄压管1423设置在第一连接考克142的泄压口;第一进气阀1421旋松时,第一短接管143和第一压力表141能够连通,第一排气阀1422旋松时第一短接管143和第一泄压管1423能够连通。

其中,第一进气阀1421旋紧时,可以堵住第一连接考克142上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连通通道,第一进气阀1421旋松时,可以打开第一连接考克142上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连通通道。第一排气阀1422旋紧时,可以堵住第一连接考克142上进气口和泄压口的连通通道,第一排气阀1422旋松时,可以打开第一连接考克142上进气口和泄压口的连通通道。

其中,第一进气阀1421旋松,第一排气阀1422旋紧时,第一短接管143和第一压力表141连通,第一短接管143和第一泄压管1423之间的连通通道被堵住,第一压力表141可以显示第一腔体的压力。第一进气阀1421旋紧,第一排气阀1422旋松时,第一短接管143和第一泄压管1423连通,第一短接管143和第一压力表141之间的连通通道被堵住,油管控制阀和油嘴之间的气体可以依次经过第一短接管143和第一泄压管1423,排出油管放压机构1。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油嘴12堵塞时,会影响油管放压机构1的放压效果,以在第一油嘴12和油管控制阀之间会产生一定压力。为了解决油嘴堵塞造成的问题,可以拆卸并清理油嘴。而在拆卸油嘴时,第一油嘴12和油管控制阀之间存在的油污、蜡等杂质容易喷溅到地面、采油树及附近设备上,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能会导致第一油嘴12迅速飞出第一壳体11,伤害到工作人员,因此可以事先通过第一连接考克142上连接的第一泄压管1423释放第一油嘴12和油管控制阀之间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第二油嘴设置在第二壳体21内时,第二壳体21的内壁可以设置有第二环状凸台211,第二油嘴22的一端与第二环状凸台211可拆卸连接。

其中,第二环状凸台211和第一环状凸台111的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第二油嘴22和第一油嘴12的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第二环状凸台211和第二油嘴22的连接方式与第一环状凸台111和第一油嘴12的连接方式相同或相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油嘴22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限位台25,第二限位台25能够抵接在第二环状凸台211上靠近第二壳体21的第一端的一侧,第二环状凸台211的一侧。

其中,第二限位台25和第二油嘴22可以一体成型。当然,第二限位台25也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油嘴22上,示例地,第二限位台25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第二油嘴22上。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第二油嘴22时可以将第二油嘴22上的第二限位台25抵接在第二环状凸台211上靠近第二壳体21的第一端的一侧,以便使第二油嘴22能够在第二壳体21的第一端不被第二丝堵23堵住时从第二壳体21的第一端移出。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拆卸第二油嘴22时,可以先将第二丝堵23拆卸下来,再将第二油嘴22从第二壳体21的第一端移出第二壳体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套管放压机构2还可以包括进口管26和第二出口管27。进口管26的第一端与第四腔体连通,进口管26的第二端与连接管3连通。第二出口管27的第一端与第四腔体连通,第二出口管27的第二端与收集罐连通。

其中,进口管26与第二壳体21之间,第二出口管27与第二壳体21之间可以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管3、进口管26、第四腔体、第二出口管27和收集罐之间可以形成连通通道,以使气体或液体能够顺利流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管放压机构2还可以包括第二压力显示组件24,第二压力显示组件24设置在第二壳体21上,且用于检测第三腔体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压力显示组件24可以包括第二压力表241、第二连接考克242和第二短接管243;第二短接管243的一端与第三腔体连通,第二短接管24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考克242的进气口连通,第二压力表241连接在第二连接考克242的出气口。

其中,第二短接管243的一端可以焊接在第二壳体21上,并与第三腔体连通。第二短接管243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连接考克242的进气口螺纹连接。第二压力表241可以与第二连接考克242的出气口螺纹连接。气体可以流经第二短接管243,通过第二连接考克242进入第二压力表241,从而第二压力表241可以显示第三腔体的实时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考克242的结构可以和第一连接考克142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第二连接考克242的功能可以和第一连接考克142的功能相同或相似,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3可以为软管。连接管3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一出口管16连接,连接管3的第二端可以与进口管26连接。

其中,连接管3的第一端与第一出口管16之间,以及连接管3的第二端与进口管26之间均可以为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油气井放压装置安装在采油树上,对于不同的采油树,油管控制阀和套管控制阀的间距有所不同,相应地油管放压机构1和套管放压机构2的间距会有所不同,软管可以在保证连通油管放压机构1和套管放压机构2的同时,适应油管放压机构1和套管放压机构2间距的变化。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3也可以为硬质管,硬质管可以为直管,l形弯管等,只要能够起到连通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的作用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油气井放压装置也可以不包括连接管3。此时为了实现油管和套管的放压,油管放压机构1的第一出口管16可以直接与收集罐连通,以实现对油管的放压。套管放压机构2可以不包括进口管26,且通过第二出口管27与收集罐连通,以实现对套管的放压。

示例地,在对油管单独放压时,可以打开油管控制阀,油管内的气体或液体可以依次流经油管控制阀、第一腔体、第一油嘴12、第二腔体和第一出口管16,再流入收集罐内。

在对套管单独放压时,可以打开套管控制阀,套管内的气体或液体可以依次流经套管控制阀、第三腔体、第二油嘴22、第四腔体和第二出口管27,再流入收集罐内。

在对油管和套管同时放压时,可以打开油管控制阀和套管控制阀,油管内的气体或液体可以依次流经油管控制阀、第一腔体、第一油嘴12、第二腔体和第一出口管16,再流入收集罐内;套管内的气体或液体可以依次流经套管控制阀、第三腔体、第二油嘴22、第四腔体和第二出口管27,再流入收集罐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与油管控制阀连通,第二壳体与套管控制阀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壳体内的第一油嘴和/或第二壳体内的第二油嘴单独或者同时实现油管和套管的放压。由于第一丝堵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的第一端上,所以可以通过拆卸第一丝堵,更方便地对第一油嘴进行清理,第二丝堵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在通过油气井放压装置对套管和油管进行放压时,无需拆卸油气井放压装置,且在清理第一油嘴或第二油嘴时,无需拆卸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