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测试用防喷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0516发布日期:2020-09-18 19:2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油水井测试用防喷堵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口防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油水井测试用防喷堵头,用于连接在防喷管的上端,属于油水井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井口溢流破坏生态环境,需要在封井器上安装防喷管,其主要作用是将井口加高,以提高井筒内液柱的静压力。在防喷管上端通过防喷管接头旋接有防喷堵头,防喷堵头中段设有泄水腔室,泄水腔室的侧壁连接有溢流水嘴,溢流水嘴与溢流管线连接,以便在井筒内的液体溢出之前将其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进行处理,以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防喷管的上部通过支架固定有天滑轮,测井钢丝从天滑轮的绳槽向下穿过防喷堵头的中心孔,沿防喷管下行与井下的测试仪器相连接。分层注水井的测试通常包括电缆自动化测调、常规钢丝分层流量测试、配水器中水嘴投捞、配水管柱封隔器的验封等。尽管防喷管有一定高度,井下液体仍会从防喷管接头的中心孔向上溢出,并上行进入泄水腔室,从泄水腔室侧面的溢流水嘴流出。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防喷堵头只有一个溢流口,当井下压力稍大时,井下液体仍容易从防喷堵头的顶端喷水,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油水井测试用防喷堵头,采用双溢流结构,防喷堵头的顶部不会喷水,有利于保护环境,避免污染井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水井测试用防喷堵头,包括与防喷管顶部连接的防喷管接头,所述防喷管接头的中心孔下端旋接有向下延伸的一级阻流管,防喷管接头的上端旋接有密封管,密封管的内腔填充有盘根,盘根下方压在防喷管接头的顶部,盘根上方压有盘根压盖,密封管的上端口旋接有中接头,中接头的中心设有与泄水腔室,所述泄水腔室的侧壁与溢流三通的中部入口相连;中接头的上端旋接有向上延伸的上筒体,所述中接头的上端中心嵌装有向上延伸的二级阻流管,所述二级阻流管的下端口与所述泄水腔室相贯通,二级阻流管位于上筒体内腔的圆周上分布有多个二级溢流孔,所述上筒体的下部侧壁连接有溢流直角接头,所述溢流直角接头的下端通过溢流直管与所述溢流三通的上端入口相连,溢流三通的下端出口连接有溢流管接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测井电缆依次穿过二级阻流管、中接头、盘根压盖、盘根、防喷管接头及一级阻流管的中心孔,最后与井下仪器连接,盘根压盖挤压盘根,使盘根抱紧电缆。井下液体首先经过一级阻流管及盘根与电缆之间的环形缝隙,形成一次减压,一次建压后的液体从中接头的泄水腔室进入溢流三通;剩余的液体经过电缆与二级阻流管之间的环形缝隙后形成二次减压,此时压力基本为零,从二级溢流孔流出的液体进入溢流直角接头,经溢流直管汇入溢流三通,最终从溢流管接头进入溢流管线。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可知,环形缝隙流量跟压差成正比,为了降低溢流量,必须尽可能多地降低防喷头两侧的压差,本实用新型的盘根、阻流管与电缆形成的小环隙实现降压目的,经过盘根及一级阻流管降压后绝大多数液体会从一级溢流口流出,剩余的液体会经过二级阻流管降压后,再从二级溢流口流出,此时液体已基本没有压力,即可保证液体不会从防喷堵头的上端喷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上筒体的顶部设有缩径段,缩径段的顶部旋有压帽,二级阻流管的上端插入于所述压帽的下端内腔。二级阻流管的高度越高,二级溢流孔的总面积越大,顶部溢流的可能性越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根压盖的上端面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压盖中心管,所述压盖中心管插入于所述中接头的中心孔内腔,所述压盖中心管的外壁与中接头中心孔的内壁通过o形圈实现密封。压盖中心管插入于中接头的中心孔内腔,有利于保持盘根压盖的平衡,使盘根的受力比较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根在所述密封管的内腔上下叠置有两层。两层盘根对电缆的压紧可靠且便于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溢流孔分布在二级阻流管圆周的四个相位上,相对的二级溢流孔共轴线,相邻的二级溢流孔在高度方向错开设置。有助于对二级阻流管进行进一步卸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筒体的下部内腔设有上筒体底板,所述上筒体底板位于中接头的顶部上方,所述二级阻流管穿过上筒体底板的中心孔向上延伸,最底部的二级溢流孔位于上筒体底板的上方。既有利于二级阻流管的稳定,又便于将二级溢流汇入溢流直角接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水井测试用防喷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级阻流管;2.防喷管接头;3.密封管;4.盘根;5.盘根压盖;5a.压盖中心管;6.中接头;6a.泄水腔室;7.上筒体;8.二级阻流管;8a.二级溢流孔;9.压帽;10.溢流三通;11.溢流直角接头;12.溢流直管;13.溢流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水井测试用防喷堵头包括与防喷管顶部连接的防喷管接头2,防喷管接头2的中心孔下端旋接有向下延伸的一级阻流管1,防喷管接头2的上端旋接有密封管3,密封管3的内腔填充有盘根4,盘根4下方压在防喷管接头2的顶部,盘根4上方压有盘根压盖5,密封管3的上端口旋接有中接头6,中接头6的中心设有与泄水腔室6a,泄水腔室6a的侧壁与溢流三通10的中部入口相连;中接头6的上端旋接有向上延伸的上筒体7,中接头6的上端中心嵌装有向上延伸的二级阻流管8,二级阻流管8的下端口与泄水腔室6a相贯通,二级阻流管8位于上筒体内腔的圆周上分布有多个二级溢流孔8a,上筒体7的下部侧壁连接有溢流直角接头11,溢流直角接头11的下端通过溢流直管12与溢流三通10的上端入口相连,溢流三通10的下端出口连接有溢流管接头13。

使用时,测井电缆依次穿过二级阻流管8、中接头6、盘根压盖5、盘根4、防喷管接头2及一级阻流管1的中心孔,最后与井下仪器连接,盘根压盖5挤压盘根4,使盘根4抱紧电缆。井下液体首先经过一级阻流管1及盘根4与电缆之间的环形缝隙,形成一次减压,一次建压后的液体从中接头6的泄水腔室6a进入溢流三通10;剩余的液体经过电缆与二级阻流管8之间的环形缝隙后形成二次减压,此时压力基本为零,从二级溢流孔8a流出的液体进入溢流直角接头11,经溢流直管12汇入溢流三通10,最终从溢流管接头13进入溢流管线。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可知,环形缝隙流量跟压差成正比,为了降低溢流量,必须尽可能多地降低防喷头两侧的压差,本实用新型的盘根4、阻流管与电缆形成的小环隙实现降压目的,经过盘根4及一级阻流管1降压后绝大多数液体会从一级溢流口流出,剩余的液体会经过二级阻流管8降压后,再从二级溢流口流出,此时液体已基本没有压力,即可保证液体不会从防喷堵头的上端喷出。

上筒体7的顶部设有缩径段,缩径段的顶部旋有压帽9,二级阻流管8的上端插入于压帽9的下端内腔。二级阻流管8的高度越高,二级溢流孔8a的总面积越大,顶部溢流的可能性越小。

盘根压盖5的上端面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压盖中心管5a,压盖中心管5a插入于中接头6的中心孔内腔,压盖中心管5a的外壁与中接头中心孔的内壁通过o形圈实现密封。压盖中心管5a插入于中接头6的中心孔内腔,有利于保持盘根压盖5的平衡,使盘根4的受力比较均匀。

盘根4在密封管3的内腔上下叠置有两层。两层盘根4对电缆的压紧可靠且便于更换。

二级溢流孔8a分布在二级阻流管8圆周的四个相位上,相对的二级溢流孔8a共轴线,相邻的二级溢流孔8a在高度方向错开设置。有助于对二级阻流管8进行进一步卸压。

上筒体7的下部内腔设有上筒体底板,上筒体底板位于中接头6的顶部上方,二级阻流管8穿过上筒体底板的中心孔向上延伸,最底部的二级溢流孔8a位于上筒体底板的上方。既有利于二级阻流管8的稳定,又便于将二级溢流汇入溢流直角接头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