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角度调节的露天矿矿坑支护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1342发布日期:2020-10-20 11:4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角度调节的露天矿矿坑支护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角度调节的露天矿矿坑支护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露天煤矿开采时,由于开采深度小,矿洞顶部岩石层较薄,需要使用支护框架结构对矿洞进行支撑,防止在开采过程中岩石坍塌,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现有的支护框架结构通常先使用支护架体构建临时支撑体,再通过进行永久支护装置的安装。由于矿洞挖建的方向需要根据岩石的成分和强度进行实时调整,因此矿洞内部存在弯道,在对弯道进行支护架体的安装时,需要对支护架体的横向支撑方向进行调整,现有的支护架体均为固定的一体式结构,无法进行多角度支撑,支撑角度受限,同时在不同宽度矿洞内进行横向支撑时,需要使用不同长度的横向支撑杆,使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角度调节的露天矿矿坑支护框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采用固定的一体式结构,针对无法进行多角度支撑,支撑角度受限,同时在不同宽度矿洞内进行横向支撑时,需要使用不同长度的横向支撑杆,使用范围受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对转动座的角度进行调节,使侧支撑板通过伸缩杆随着转动座转动,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横向支撑角度,保证横向支撑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装置能够在不同宽度的矿洞内进行支撑,适用范围广,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角度调节的露天矿矿坑支护框架结构,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伸缩端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支撑轴的上端安装有顶部支撑板;所述支撑轴外侧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外侧安装有用于对所述第一转动座和所述支撑轴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转动座外侧安装有水平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一侧支撑板,所述第二转动座外侧安装有用于对所述第二转动座和所述支撑轴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转动座外侧安装有水平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活动端安装有第二侧支撑板。

采用上述一种带角度调节的露天矿矿坑支护框架结构,使用装置时,根据矿洞的高度,调节所述千斤顶,使所述千斤顶带动所述支撑轴移动,直至所述顶部支撑板与矿洞顶面相接触,实现对矿洞的垂直支撑,需要对矿洞进行横向支撑时,解除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对所述第一转动座的固定,调节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长度,使所述第一侧支撑板向靠近矿洞的一侧的横向支撑面,与此同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座,使所述第一伸缩杆带动所述第一侧支撑板转动,直至所述第一侧支撑板与矿洞的该侧横向支撑面相贴合,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对所述第一转动座进行固定,解除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对所述第二转动座的固定,调节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长度,使所述第二侧支撑板向靠近矿洞的另一侧的横向支撑面,与此同时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座,使所述第二伸缩杆带动所述第二侧支撑板转动,直至所述第二侧支撑板与矿洞的该侧横向支撑面相贴合,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对所述第二转动座进行固定,实现对矿洞的横向支撑;装置通过转动座的角度调节,使伸缩杆带动侧支撑板转动,适用于不同角度的横向支撑,同时配合伸缩杆的长度调节,保证装置横向支撑的稳定性,适用范围广。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固定管套,所述固定管套与所述第二转动座相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端伸出所述固定管套且与所述第二侧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固定管套外侧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滑动杆进行锁紧的锁紧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杆外侧设置有若干锁紧孔,所述锁紧孔沿所述滑动杆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所述固定管套外侧贯穿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锁紧孔相对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架,所述锁紧架呈“n”字型结构,所述锁紧架的开口端与所述固定管套相连接,所述锁紧架密封端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插接孔同轴,所述通孔内部滑动安装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外端穿出所述通孔,且安装有锁紧拉板,所述锁紧杆外侧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锁紧架内部,所述锁紧杆外侧套装有锁紧弹簧,所述锁紧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环与所述锁紧架的密封端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固定管套的截面均为矩形,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固定管套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拉板外侧安装有拉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支撑轴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以所述支撑轴的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布置,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转动座相连接,所述连接板表面贯穿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所述滑动孔内部滑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穿过所述滑动孔,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拉板,所述固定杆外侧套装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拉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间隙配合。

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转动座的角度进行调节,使侧支撑板通过伸缩杆随着转动座转动,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横向支撑角度,保证横向支撑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装置能够在不同宽度的矿洞内进行支撑,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伸缩杆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组件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组件左视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千斤顶;2、第一固定组件;201、固定杆;202、连接板;203、拉力弹簧;204、固定拉板;205、滑动孔;3、第一转动座;4、第二侧支撑板;5、第二伸缩杆;501、锁紧孔;502、滑动杆;503、固定管套;504、插接孔;505、锁紧组件;5051、锁紧杆;5052、锁紧弹簧;5053、锁紧架;5054、拉环;5055、锁紧拉板;5056、通孔;5057、限位环;6、支撑轴;601、第一固定孔;7、顶部支撑板;8、第二固定组件;9、第二转动座;10、第一侧支撑板;11、第一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角度调节的露天矿矿坑支护框架结构,包括千斤顶1,千斤顶1伸缩端安装有支撑轴6,支撑轴6竖直向上延伸,且支撑轴6的上端安装有顶部支撑板7;支撑轴6外侧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转动座3和第二转动座9,第一转动座3外侧安装有用于对第一转动座3和支撑轴6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2,第一转动座3外侧安装有水平的第一伸缩杆11,第一伸缩杆11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一侧支撑板10,第二转动座9外侧安装有用于对第二转动座9和支撑轴6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8,第二转动座9外侧安装有水平的第二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5活动端安装有第二侧支撑板4。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伸缩杆5与第一伸缩杆11结构相同,第二伸缩杆5包括固定管套503,固定管套503与第二转动座9相连接,第二伸缩杆5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杆502,滑动杆502外端伸出固定管套503且与第二侧支撑板4相连接,固定管套503外侧安装有用于对滑动杆502进行锁紧的锁紧组件505,当对第二伸缩杆5的长度进行调节时,解除锁紧组件505对滑动杆502的锁紧状态,使滑动杆502在固定管套503内滑动,实现第二伸缩杆5的长度调节,从而带动第二侧支撑板4向靠近横向支撑面的方向移动,调节结束后,通过锁紧组件505对滑动杆502进行锁定,保证第二侧支撑板4对横向支撑面的支撑稳定性。

滑动杆502外侧设置有若干锁紧孔501,锁紧孔501沿滑动杆502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固定管套503外侧贯穿设置有插接孔504,插接孔504与锁紧孔501相对应,锁紧组件505包括锁紧架5053,锁紧架5053呈“n”字型结构,锁紧架5053的开口端与固定管套503相连接,锁紧架5053密封端贯穿设置有通孔5056,通孔5056与插接孔504同轴,通孔5056内部滑动安装有锁紧杆5051,锁紧杆5051外端穿出通孔5056,且安装有锁紧拉板5055,锁紧杆5051外侧安装有限位环5057,限位环5057位于锁紧架5053内部,锁紧杆5051外侧套装有锁紧弹簧5052,锁紧弹簧5052固定安装在限位环5057与锁紧架5053的密封端之间,当需要调节第二伸缩杆5的长度时,克服锁紧弹簧5052的弹力,拉动锁紧拉板5055,使锁紧拉板5055带动锁紧杆5051移动,直至锁紧杆5051完全脱离锁紧孔501,通过滑动杆502在固定管套503内滑动,实现第二伸缩杆5的长度调节,调节结束后,松开锁紧拉板5055,通过锁紧弹簧5052的弹力,使限位环5057带动锁紧杆5051移动,直至锁紧杆5051插入锁紧孔501内部,实现对滑动杆502的锁紧。

滑动杆502与固定管套503的截面均为矩形,滑动杆502与固定管套503间隙配合,这样设置能够防止滑动杆502在固定管套503内部转动,使插接孔504与锁紧孔501相对应,方便锁紧杆5051对滑动杆502进行锁紧。

锁紧拉板5055外侧安装有拉环5054,这样设置方便通过拉环5054拉动锁紧拉板5055。

第一固定组件2和第二固定组件8的结构相同,支撑轴6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601,第一固定孔601以支撑轴6的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布置,第一固定组件2包括连接板202,连接板202与第一转动座3相连接,连接板202表面贯穿设置有滑动孔205,滑动孔205与第一固定孔601相对应,滑动孔205内部滑动安装有固定杆201,固定杆201的两端均穿过滑动孔205,固定杆201远离支撑轴6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拉板204,固定杆201外侧套装有拉力弹簧203,拉力弹簧203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02与固定拉板204之间,当需要对第一侧支撑板10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克服拉力弹簧203的拉力,拉动固定拉板204,使固定拉板204带动固定杆201移动,直至固定杆201完全脱离第一固定孔601,转动第一转动座3即可通过第一伸缩杆11带动第一侧支撑板10转动,实现第一侧支撑板10的角度调节,调节结束后,松开固定拉板204,通过拉力弹簧203的拉力,使固定拉板204带动固定杆201移动,直至固定杆201插入第一固定孔601内,实现对第一转动座3的固定。

固定杆201与第一固定孔601间隙配合,这样设置能够使固定杆201与第一固定孔601充分接触,保证对第一转动座3的固定稳固性。

采用上述一种带角度调节的露天矿矿坑支护框架结构,使用装置时,根据矿洞的高度,调节千斤顶1,使千斤顶1带动支撑轴6移动,直至顶部支撑板7与矿洞顶面相接触,实现对矿洞的垂直支撑,需要对矿洞进行横向支撑时,解除第一固定组件2对第一转动座3的固定,调节第一伸缩杆11的长度,使第一侧支撑板10向靠近矿洞的一侧的横向支撑面,与此同时转动第一转动座3,使第一伸缩杆11带动第一侧支撑板10转动,直至第一侧支撑板10与矿洞的该侧横向支撑面相贴合,通过第一固定组件2对第一转动座3进行固定,解除第二固定组件8对第二转动座9的固定,调节第二伸缩杆5的长度,使第二侧支撑板4向靠近矿洞的另一侧的横向支撑面,与此同时转动第二转动座9,使第二伸缩杆5带动第二侧支撑板4转动,直至第二侧支撑板4与矿洞的该侧横向支撑面相贴合,通过第二固定组件8对第二转动座9进行固定,实现对矿洞的横向支撑;装置通过转动座的角度调节,使伸缩杆带动侧支撑板转动,适用于不同角度的横向支撑,同时配合伸缩杆的长度调节,保证装置横向支撑的稳定性,适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