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轮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7870发布日期:2020-11-20 12:0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轮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钻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牙轮钻头。



背景技术:

牙轮钻头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钻井钻头。牙轮钻头工作时切削齿交替接触井底,破岩扭矩小,切削齿与井底接触面积小,比压高,易于吃入地层;工作刃总长度大,因而相对减少磨损。牙轮钻头能够适应从软到坚硬的多种地层。

然而市面上各种牙轮钻头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并未解决现有牙轮内的转动轴承长时间转动,摩擦力增大,降低牙轮的转动效率,三牙轮钻头牙爪与钻头座的连接处产生松动,无法进行加固,无法保证钻头使用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牙轮钻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牙轮钻头,通过设置的固定座,有利于对牙轮的转动轴承进行润滑,使得牙轮的转动效率更高,有利于对三牙轮钻头牙爪与钻头座的连接处进行加固,防止钻头发生松动,保证了钻头的使用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牙轮钻头,包括钻头座、牙轮,所述钻头座与牙轮的连接处设置有三牙轮钻头牙爪,所述牙轮与三牙轮钻头牙爪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三牙轮钻头牙爪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三牙轮钻头牙爪的两端表面贯穿有挤压杆,所述三牙轮钻头牙爪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挤压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放置槽的内部,所述挤压杆位于第一放置槽内部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块,所述三牙轮钻头牙爪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放置槽的一侧开设有容腔,所述三牙轮钻头牙爪的内部开设有出液孔,且出液孔与容腔、第一放置槽相通,所述挤压杆与第一放置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套,所述挤压杆位于三牙轮钻头牙爪外部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挤压块,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开设有与挤压块相匹配的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牙轮的内部设置有基体,所述基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耐腐蚀层,所述基体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耐腐蚀层,所述第一耐腐蚀层远离基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二耐腐蚀层远离基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耐磨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钻头座的底面设置有钻头连接柱,且钻头连接柱的正视形状为梯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牙轮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尖头,且尖头的形状为锥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牙轮的数量设置有三组,且相邻两组牙轮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块的表面设置有凸起块,且凸起块呈圆环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海绵块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微孔,且微孔的形状为六边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液孔的数量设置有六组,且六组所述出液孔对称开设于容腔的两侧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防滑纹的形状为“s”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牙轮钻头牙爪与钻头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垫片,且垫片嵌设在钻头座的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固定座,有利于对牙轮的转动轴承进行润滑,使得牙轮的转动效率更高,有利于对三牙轮钻头牙爪与钻头座的连接处进行加固,防止钻头发生松动,保证了钻头的使用效果;

2、通过设置的防腐蚀层、耐磨层,有利于提高牙轮的耐磨性,使得牙轮具有防腐蚀的性能,有利于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固定座、三牙轮钻头牙爪与牙轮的俯视连接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牙轮的内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b的放大图;

其中:1、钻头连接柱;2、钻头座;3、三牙轮钻头牙爪;4、牙轮;5、第二耐磨层;6、转动轴承;7、固定座;8、挤压块;9、第一放置槽;10、容腔;11、海绵块;12、挤压板;13、弹簧套;14、卡槽;15、出液孔;16、第一防腐蚀层;17、基体;18、第二防腐蚀层;19、第一耐磨层;20、挤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牙轮钻头,包括钻头座2、牙轮4,钻头座2与牙轮4的连接处设置有三牙轮钻头牙爪3,牙轮4与三牙轮钻头牙爪3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6,三牙轮钻头牙爪3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座7,三牙轮钻头牙爪3的两端表面贯穿有挤压杆20,三牙轮钻头牙爪3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放置槽9,挤压杆2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放置槽9的内部,挤压杆20位于第一放置槽9内部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挤压板12,挤压板12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块11,三牙轮钻头牙爪3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放置槽9的一侧开设有容腔10,三牙轮钻头牙爪3的内部开设有出液孔15,且出液孔15与容腔10、第一放置槽9相通,挤压杆20与第一放置槽9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套13,挤压杆20位于三牙轮钻头牙爪3外部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挤压块8,固定座7的表面开设有与挤压块8相匹配的卡槽14;

首先,通过设置的挤压块8,向内按压挤压块8,弹簧套13被压缩,挤压块8挤压挤压杆20,挤压杆20一端表面连接的挤压板12挤压海绵块11,使得海绵块11内部的润滑油被挤出,再通过出液孔15流向容腔10的内部,最后容腔10再流向转动轴承6的位置处,使得牙轮4的转动效率更快,松掉挤压块8后,使得挤压杆20借助弹簧套13的弹力向外弹出,使得挤压块8卡入卡槽14的内部,从而固定固定座7与三牙轮钻头牙爪3之间的连接,通过设置的固定座7,有利于对牙轮4的转动轴承6进行润滑,使得牙轮4的转动效率更高,有利于对三牙轮钻头牙爪3与钻头座2的连接处进行加固,防止钻头发生松动,保证了钻头的使用效果。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设置在牙轮4表面的耐磨层、耐腐蚀层,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牙轮4的内部设置有基体17,基体17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耐腐蚀层16,基体17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耐腐蚀层18,第一耐腐蚀层16远离基体17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耐磨层19,第二耐腐蚀层18远离基体17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耐磨层5;

首先,在基体17的一侧表面复合连接第一耐腐蚀层16,再在第一耐腐蚀层16的一侧表面复合连接第一耐磨层19;基体17的另一侧表面复合连接第二耐腐蚀层18,再在第二耐腐蚀层18的一侧表面复合连接有第二耐磨层5,通过设置的防腐蚀层、耐磨层,有利于提高牙轮4的耐磨性,使得牙轮4具有防腐蚀的性能,有利于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设置在钻头座2底面的钻头连接柱1,如图2所示,钻头座2的底面设置有钻头连接柱1,且钻头连接柱1的正视形状为梯形;

通过设置在钻头座2底面的钻头连接柱1,便于将钻头与外部物体连接。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均匀设置在牙轮4表面的圆锥形尖头,如图1所示,牙轮4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尖头,且尖头的形状为锥体;

通过均匀设置在牙轮4表面的圆锥形尖头,使得牙轮4更方便钻土。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设置牙轮4的数量以及相邻两组牙轮4之间的夹角,如图2所示,牙轮4的数量设置有三组,且相邻两组牙轮4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

通过设置牙轮4的数量为三组以及设置相邻两组牙轮4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使得牙轮4等距分布于钻头座2的顶面。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设置在挤压块8表面的圆环状凸起块,如图2所示,挤压块8的表面设置有凸起块,且凸起块呈圆环状;

通过设置在挤压块8表面的圆环状凸起块,便于更好的按压挤压块8。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均匀开设于海绵块11表面的六边形微孔,如图2所示,海绵块11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微孔,且微孔的形状为六边形;

通过均匀开设于海绵块11表面的六边形微孔,便于海绵块11更好的吸收润滑油。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开设于容腔10两侧表面的六组出液孔15,如图2所示,出液孔15的数量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出液孔15对称开设于容腔10的两侧表面;

开设于容腔10两侧表面的六组出液孔15,使得出液效率变快。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设置在固定座7表面“s”形防滑纹,如图1所示,固定座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防滑纹的形状为“s”形;

通过设置在固定座7表面“s”形防滑纹,便于手握固定座7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设置在三牙轮钻头牙爪3与钻头座2的连接处的垫片,如图1所示,三牙轮钻头牙爪3与钻头座2的连接处设置有垫片,且垫片嵌设在钻头座2的顶面;

通过设置在三牙轮钻头牙爪3与钻头座2的连接处的垫片,垫片强度比较高,更加耐磨,能够在钻进过程中有效的保护钻头座2及其内部结构。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