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确定近临界油藏测试米采油指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37576发布日期:2021-02-23 15:3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确定近临界油藏测试米采油指数的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确定近临界油藏测试米采油指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潜山低渗裂缝性近临界油藏油井在测试过程中,在井底流压远低于泡点压力时,测试气油比基本不变,这反应了近临界流体生产过程中气油比基本不变的特征。但是,基于不同工作制度下的测试产量和测试井底流压数据,目前计算米采油指数的常用方法是,将测试产量直接除以测试压差和测试厚度,计算出的不同工作制度下的测试米采油指数却相差较大。其原因是:原始地层压力值没有测量或不准确,导致生产压差值不准;另外,常规方法的测试厚度直接取射孔厚度或直接从测井曲线上读取。为了准确确定出潜山裂缝性近临界油藏的测试米采油指数,需要通过一定方法对原始地层压力进行校正,并通过测试数据计算出测试厚度,从而获得合理的米采油指数,但是此前尚未发现相关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确定近临界油藏米采油指数的方法,以能够更准确地获得近临界油藏测试米采油指数。
[0004]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确定近临界油藏测试米采油指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
a、将每个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回归得到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的关系式;
[0006]
b、根据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的关系式,得到原始地层压力,据此得到每个工作制度下的测试压差;
[0007]
c、基于测试期间井底流压与时间的关系,采用弹性二相法得到测试厚度;
[0008]
d、基于步骤b得到校正原始地层压力后,结合计算得到的测试厚度,从而能够得到测试米采油指数。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a中,将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在直角坐标系上作图,回归得到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的关系式:
[0010]
p
wf
=a
·
q
o
+b
[0011]
其中,q
o
为某个所述工作制度下的测试产量,单位为m3/d;p
wf
为对应的某个所述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井底流压,单位为mpa;a为图上回归直线的斜率;b为图上回归直线的截距。
[0012]
进一步地,当q
o
=0时的井底流压即为所述原始地层压力p
i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b中,每个工作制度下的测试压差为所述原始地层压力减去该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井底流压,即p
i-p
wf

[0014]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井底流压p
wf
与时间t的关系为p
wf
=α-βt,其中,α为截距,β为斜率,通过测试获得所述井底流压与时间并做出拟合线,得到所述α和β。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斜率
[0016]
其中,q
o
为某个工作制度下的测试产量,单位为m3/d;c
t
为综合压缩系数,单位为mpa-1
;n为单井控制储量,单位为104m3,根据拟合曲线得到所述斜率β后算得所述单井控制储量n。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单井控制储量n表示为:
[0018][0019]
其中,r为测试期间的控制半径,单位为m;h为测试厚度,单位为m;φ为孔隙度;s
o
为含油饱和度;b
o
为体积系数,根据算得的所述单井控制储量n从而得到所述测试厚度h。
[0020]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测试期间的控制半径r由压力恢复试井解释得到。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所述测试米采油指数j
om
为:
[0021]
j
om
=q
o
/(p
i-p
wf
)/h
[0022]
其中,q
o
为某个工作制度下的测试产量,单位为m3/d;p
wf
为对应的某个所述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井底流压,单位为mpa;p
i
为原始地层压力;h为测试厚度。
[0023]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综合压缩系数c
t
为经验公式计算得到。
[0024]
本发明通过采用ipr曲线(流入动态曲线,即稳定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曲线)对原始地层压力进行校正,并通过弹性二相法确定测试有效厚度,进而对测试米采油指数进行校正。结果表明,采用校正后的地层压力计算的各工作制度下的米采油指数基本相同,表明了本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用于确定近临界油藏测试米采油指数的方法步骤;
[0026]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采用的流入动态曲线(ipr曲线)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弹性二相法制作的井底流压与时间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不同工作制度下的测试米采油指数;
[0029]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bz**-*-*井测井曲线;
[0030]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压力恢复试井解释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0032]
针对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拟提供一种确定潜山低渗透裂缝性近临界油藏米采油指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ipr曲线(流入动态曲线)对原始地层压力进行校正,并通过弹性二相法确定测试有效厚度,进而对测试米采油指数进行校正。结果表明,采用校正后的地层压力计算的各工作制度下的米采油指数基本相同,表明了本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0033]
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用于确定近临界油藏测试米采油指数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
括以下步骤:
[0034]
a、将每个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回归得到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的关系式;
[0035]
b、根据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的关系式,得到原始地层压力,据此得到每个工作制度下的测试压差;
[0036]
c、基于测试期间井底流压与时间的关系,采用弹性二相法得到测试厚度;
[0037]
d、基于步骤b得到校正原始地层压力后,结合计算得到的测试厚度,从而能够得到测试米采油指数。
[0038]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9]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确定潜山低渗裂缝性近临界油藏米采油指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0]

将每个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在直角坐标系上作图,回归得到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的关系式,如下:
[0041]
p
wf
=a
·
q
o
+b
ꢀꢀ
(1)
[0042]
式中,q
o
表示某个工作制度下的测试日产量,m3/d;p
wf
表示某个对应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井底流压,mpa;a为直线的斜率;b为直线的截距。根据该关系式,可得到当q
o
=0时的井底流压即为原始地层压力p
i
,据此可得到每个工作制度下的测试压差,即pi-p
wf

[0043]

基于测试期间井底流压与时间的关系,采用弹性二相法可得到测试厚度,从而得到准确的测试米采油指数。弹性二相法是利用试井资料计算气藏或单井控制储量的,公式及求解过程如下。
[0044]
井底流压与时间的关系:
[0045]
p
wf
=α-βt
ꢀꢀ
(2)
[0046]
其中,α为截距,β为斜率,表达式如下:
[0047][0048]
式中,q
o
表示某个工作制度下的测试日产量,m3/d;c
t
表示综合压缩系数,mpa-1
;n表示单井控制储量,104m3,n表达式如下:
[0049][0050]
式中,r表示测试期间的控制半径,m(米);h表示测试厚度,m(米);φ表示孔隙度,f(代表小数);s
o
表示含油饱和度,%;b
o
表示体积系数,f(代表小数)。
[0051]
通过式(2)得到截距α和斜率β,可由式(4)计算测试厚度。
[0052]
其中,r可通过压力恢复试井获得。
[0053]
综合压缩系数c
t
可通过经验公式获得。
[0054]

校正原始地层压力后(步骤1),结合计算得到的测试厚度,就可计算测试米采油指数:
[0055]
j
om
=q
o
/(p
i-p
wf
)/h
ꢀꢀ
(5)
[0056]
上述仅用于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并不用于
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7]
实施例
[0058]
bz**-*-*井是渤海某高挥发性裂缝性油藏的一口探井,其采用7个不同的工作制度进行了测试,其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
[0059]
表1.测试数据表及计算米采油指数
[0060][0061]
静压测试得到原始地层压力46.64mpa,有效厚度为209m,据此得到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米采油指数如图4所示,即单位压差、单位厚度下的测试产量。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米采油指数相差较大,从0.0805变化到0.1999。由于在计算测试米采油指数过程中的有效厚度一致,说明测试压差数据不准,需要对原始地层压力值进行核算和校正。
[0062]
采用ipr曲线(流入动态曲线,即井底流压与产量的关系曲线),将井底流压与测试产量作图,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
[0063]
过该ipr曲线,回归得到井底流压与产量的关系,从而计算得到在产量为0时的井底流压,即原始地层压力为48.86mpa,比测试的地层压力46.64mpa高了2.22mpa。基于此校正的地层压力,得到了校正后的米采油指数,如下表。可以看出,校正后的各工作制度下的米采油指数基本一致,介于0.0756-0.0873,说明了校正后地层压力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0064]
表2.测试数据表及校正后的米采油指数
[0065][0066]
以上计算的米采油指数,是基于测井专业提供的有效厚度209m,见图5。
[0067]
综合地质、测井、油藏多专业分析,该有效厚度209m可能偏大,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来进一步佐证该测试有效厚度。
[0068]
通过将工作制度9.53mm下的井底流压与测试时间作图,采用弹性二相法进行求解,得到如图3所示曲线。
[0069]
基于图3,得到直线斜率β=q
o
/(n
·
c
t
)=7.7446。
[0070]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综合压缩系数ct=0.0007115mpa-1
,结合工作制度9.53mm下的测试产量为245.2m3/d,从而由β=q
o
/(n
·
c
t
)计算得到单井的控制储量n=4450.5m3。
[0071]
结合压力恢复试井分析,对该井的压力恢复曲线进行了解释,得到如图6的曲线。
[0072]
根据图6的试井解释曲线,得到该井的探测半径r=75m。
[0073]
基于该井地层原油体积系数bo=2.64,孔隙度φ=0.04,含油饱和度s
o
=0.64,采用下式即可计算单井的测试厚度h:
[0074][0075]
基于式(4),计算得到该井的测试厚度为163.74m,该值小于从测井曲线上得到的209m。基于计算的测试厚度163.74m,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米采油指数。
[0076]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采用ipr曲线(流入动态曲线)对原始地层压力进行校正,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原始地层压力,从而得到比较准确的测试压差。2、基于测试期间井底流压与时间的关系,采用弹性二相法可得到测试厚度,从而得到准确的测试米采油指数。
[007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78]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实施例的各零部件、装置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各实施方式都可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或删减,附图中并非所有部件都是必要设置,本文
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