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43029发布日期:2021-04-13 14: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隧道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包括两个扇形侧板(1)和位于两个扇形侧板(1)之间的承载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板(2)一端设置有导向偏转连接件(3),且承载底板(2)通过导向偏转连接件(3)与扇形侧板(1)活动连接,所述扇形侧板(1)上远离导向偏转连接件(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承载底板(2)电动偏转翻开以有效方便承载底板(2)上净化单元运维使用的电驱连接部件(4),且扇形侧板(1)靠近电驱连接部件(4)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能够配合电驱连接部件(4)并进行实时切换驱动的手驱连接部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偏转连接件(3)包括分别固定在承载底板(2)一端两侧的承载轴(6),所述扇形侧板(1)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导向移位槽(7),所述导向移位槽(7)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导轨槽(8),所述限位导轨槽(8)内均滚动设置有移位滚轮(9),所述承载轴(6)端部分别穿过导向移位槽(7)后与移位滚轮(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连接部件(4)包括固定在两个扇形侧板(1)之间的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两端底部均固定有多级液压缸(11),所述承载底板(2)远离导向偏转连接件(3)的一端两侧均设置用连接座(12),所述多级液压缸(11)输出端分别通过转轴与相应的连接座(12)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驱连接部件(5)包括设置在承载底板(2)上的移位扣合部件(13),所述连接座(12)均与移位扣合部件(13)可拆连接,所述扇形侧板(1)两侧均固定有手动升降机构(14),且扇形侧板(1)上活动设置有用于配合手动升降机构(14)并保证电驱连接部件(4)稳定切换使用的功能轴机构(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扣合部件(13)包括滑动贯穿承载底板(2)的移位直杆(16),所述承载底板(2)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17),所述活动槽(17)内均滑动设置有移位扣块(18),所述移位直杆(16)同时固定贯穿两个移位扣块(18),所述连接座(12)底部开设有t型扣槽(19),且连接座(12)通过t型扣槽(19)与移位扣块(18)滑动连接,所述移位直杆(16)直径小于t型扣槽(19)的最小槽径,两个所述移位扣块(18)两侧均分别固定有拉伸弹簧(20)和压缩弹簧(21),所述拉伸弹簧(20)和压缩弹簧(21)远离移位扣块(18)的一端均分别与活动槽(17)内壁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升降机构(14)包括固定在扇形侧板(1)上的承载座(22),所述承载座(22)底部固定有多级螺杆机构(23),且承载座(22)底部靠近多级螺杆机构(23)外侧的位置均匀固定有多个多级伸缩杆(24),所述多级伸缩杆(24)底端固定有功能框(25),所述多级螺杆机构(23)底端贯穿功能框(25),且多级螺杆机构(23)通过轴承与功能框(25)转动连接,所述多级螺杆机构(23)位于功能框(25)内的一端固定有传动锥齿轮(26),所述功能框(25)内通过轴承贯穿固定有驱动轴(27),所述驱动轴(27)外侧固定有与传动锥齿轮(26)啮合的驱动锥齿轮(28),所述功能轴机构(15)与驱动轴(27)配合使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螺杆机构(23)包括多个杆径依次减小的功能螺杆(29),多个所述功能螺杆(29)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30),所述承载座(22)底部固定有安装杆(31),所述安装杆(31)和多个功能螺杆(29)内均开设有中空功能内腔(32),且安装杆(31)和多个功能螺杆(29)底部均开设有贯穿的螺
纹通孔(33),多个所述功能螺杆(29)分别螺纹安装在相应的螺纹通孔(33),且多个功能螺杆(29)分别位于中空功能内腔(32)内的一端均固定有匹配相应中空功能内腔(32)尺寸的限位顶块(34),所述限位顶块(34)分别滑动设置在相应的中空功能内腔(32)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直杆(16)上开设有贯穿的移位连槽(35),所述功能轴机构(15)包括滑动贯穿移位连槽(35)的横杆(36),所述横杆(36)的一端固定有具备旋转限位能力的第一多边插杆(37),且横杆(36)的另一端固定有具备旋转限位能力的第二多边插杆(38),所述第一多边插杆(37)的杆径尺寸小于第二多边插杆(38)的杆径尺寸,且小于移位连槽(35)的槽径尺寸,所述第二多边插杆(38)的杆径尺寸大于移位连槽(35)的槽径尺寸,所述第二多边插杆(38)远离横杆(36)的一端固定有摇把(39),两个所述驱动轴(27)上分别贯穿开设有分别匹配第一多边插杆(37)和第二多边插杆(38)的第一扣槽(40)和第二扣槽(41),所述扇形侧板(1)两侧底部均开设有用于横杆(36)纵向下降移位使用的功能通槽(42),且扇形侧板(1)上均开设有贯穿的容置槽(43),所述容置槽(43)内壁上均固定有橡胶圈(44),所述横杆(36)同时滑动穿过两个橡胶圈(44)放置在扇形侧板(1)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