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11089发布日期:2022-06-15 09:3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2.油藏注水开发是目前保持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高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矛盾往往体现在纵向平面吸水差异、注水见效时间差异以及方向差异。随着地质认识的进步以及工艺技术的发展,低渗透油田通过“超前注水、井网优化和开发压裂”等技术建立起了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实现了有效开发。但特低-超低渗透储层孔喉更细、非均质性、储层敏感性更强,注水开发过程中矛盾更为突出,甚至会出现大批注水井注水注不进的情况。
3.现有的储层评价技术主要根据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进行分级,评价储层的级别,该技术在中、高渗透性储集层评价中作用明显,在低渗透性储集层评价中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但无法解决特低-超低渗透储层大批注水井注不进的矛盾,例如,何辉等人《西峰油田n区长2_3储集层特征及敏感性评价》中综合考虑孔隙度、渗透率、储层敏感性等参数对特低渗透储层进行评价。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包括:
7.获取目标工区内待判别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和空气渗透率;
8.将所述储层敏感指数和所述空气渗透率投入预建立的所述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所述关系版图的横坐标为储层敏感指数、纵坐标为空气渗透率,所述关系版图由多条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划分出多个区域;
9.根据所述待判别油藏在所述关系版图中所属的区域判别其注水开发适应性。
10.进一步地,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还包括:
11.根据目标工区的生产数据、测井解释数据以及岩心敏感性试验数据建立该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
12.进一步地,所述岩心敏感性试验数据包括:储层敏感指数;
13.所述根据目标工区的生产数据、测井解释数据以及岩心敏感性试验数据建立该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包括:
14.根据所述生产数据获取各注水井的储层吸水指数;
15.根据储层吸水指数对各注水井分类;
16.根据所述测井解释数据获取各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
17.基于分类结果,获取各类油藏内的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
18.建立目标工区内各类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与该类油藏对应的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的二维关系图;
19.分别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下限值进行拟合处理后得到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
20.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储层吸水指数对各注水井分类,包括:
21.将吸水指数大于0.1的注水井划分为1类注水井;
22.将吸水指数位于0.05~0.1之间的注水井划分为2类注水井;
23.将吸水指数小于0.05的注水井划分为3类注水井。
24.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分类结果,获取各类油藏内的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包括:
25.获取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以及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
26.进一步地,所述建立目标工区内各类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与该类油藏对应的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的二维关系图,包括:
27.建立目标工区内各类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与该类油藏对应的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的二维关系图。
28.进一步地,所述分别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下限值进行拟合处理后得到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包括:
29.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油藏对应的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进行拟合得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
30.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油藏对应的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进行拟合得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
31.其中,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及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将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划分为三个区域,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及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之间的区域为二类区域,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上区域为一类区域,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下区域为三类区域。
32.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待判别油藏在所述关系版图中所属的区域判别其注水开发适应性,包括:
33.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一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强,适合注水开发;
34.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二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中等,可以注水开发;
35.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二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弱,不适合注水开发。
36.进一步地,所述测井解释数据包括渗透率测井曲线;
37.根据所述测井解释数据获取各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包括:
38.根据注水井的渗透率测井曲线统计该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
39.进一步地,所述生产数据包括:注水井的日吸水量、射孔有效厚度、目的层井底流动压力以及目的层地层压力;
40.所述根据所述生产数据获取各注水井的储层吸水指数,包括:
41.利用目的层井底流动压力与所述目的层地层压力的差值乘以所述射孔有效厚度;
42.利用所述日吸水量除以得到的乘积以得到所述储层吸水指数。
4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包括:
44.待判别油藏参数获取模块,获取目标工区内待判别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和空气渗透率;
45.投版模块,将所述储层敏感指数和所述空气渗透率投入预建立的所述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所述关系版图的横坐标为储层敏感指数、纵坐标为空气渗透率,所述关系版图由多条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划分出多个区域;
46.判别模块,根据所述待判别油藏在所述关系版图中所属的区域判别其注水开发适应性。
47.进一步地,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还包括:
48.关系版图建立模块,根据目标工区的生产数据、测井解释数据以及岩心敏感性试验数据建立该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
49.进一步地,所述岩心敏感性试验数据包括:储层敏感指数;
50.所述关系版图建立模块包括:
51.储层吸水指数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生产数据获取各注水井的储层吸水指数;
52.注水井分类单元,根据储层吸水指数对各注水井分类;
53.平均渗透率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测井解释数据获取各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
54.下限值获取单元,基于分类结果,获取各类油藏内的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
55.二维关系图建立单元,建立目标工区内各类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与该类油藏对应的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的二维关系图;
56.版图获取单元,分别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下限值进行拟合处理后得到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
57.进一步地,所述注水井分类单元包括:
58.第一划分子单元,将吸水指数大于0.1的注水井划分为1类注水井;
59.第二划分子单元,将吸水指数位于0.05~0.1之间的注水井划分为2类注水井;
60.第三划分子单元,将吸水指数小于0.05的注水井划分为3类注水井。
61.进一步地,所述下限值获取单元包括:
62.下限值获取子单元,获取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以及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
63.进一步地,所述二维关系图建立单元包括:
64.二维关系图建立子单元,建立目标工区内各类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与该类油藏对应的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的二维关系图。
65.进一步地,所述版图获取单元包括:
66.第一拟合子单元,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油藏对应的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
限值进行拟合得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
67.第二拟合子单元,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油藏对应的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进行拟合得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
68.其中,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及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将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划分为三个区域,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及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之间的区域为二类区域,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上区域为一类区域,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下区域为三类区域。
69.进一步地,所述判别模块包括:
70.第一判别子单元,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一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强,适合注水开发;
71.第二判别子单元,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二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中等,可以注水开发;
72.第三判别子单元,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二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弱,不适合注水开发。
73.进一步地,所述测井解释数据包括渗透率测井曲线;
74.平均渗透率计算单元包括:
75.统计子单元,根据注水井的渗透率测井曲线统计该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
76.进一步地,所述生产数据包括:注水井的日吸水量、射孔有效厚度、目的层井底流动压力以及目的层地层压力;
77.所述储层吸水指数计算单元包括:
78.第一计算子单元,利用目的层井底流动压力与所述目的层地层压力的差值乘以所述射孔有效厚度;
79.第二计算子单元,利用所述日吸水量除以得到的乘积以得到所述储层吸水指数。
80.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的步骤。
81.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的步骤。
82.本发明提供一种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内待判别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和空气渗透率;将所述储层敏感指数和所述空气渗透率投入预建立的所述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所述关系版图的横坐标为储层敏感指数、纵坐标为空气渗透率,所述关系版图由多条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划分出多个区域;根据所述待判别油藏在所述关系版图中所属的区域判别其注水开发适应性,解决特低-超低渗透储层大批注水井注不进的矛盾,为特低-超低渗透油藏选择合适开发方式、实现高效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83.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8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8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服务器s1与客户端设备b1之间的架构示意图;
8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服务器s1、客户端设备b1及数据库服务器s2之间的架构示意图;
8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88.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89.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400的具体步骤;
90.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渗透率与吸水指数二维关系图;
91.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
92.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例中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
93.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94.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95.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关系版图建立模块;
96.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9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98.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9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0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101.现有的储层评价技术主要根据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进行分级,评价储层的级别,该技术在中、高渗透性储集层评价中作用明显,在低渗透性储集层评价中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但无法解决特低-超低渗透储层大批注水井注不进的矛盾。
102.为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解决特低-超低渗透储层大批注水井注不进的矛盾,为特低-超低渗透油藏选择合适开发方式、实现高效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1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该装置可以为一种服务器s1,参见图1,该服务器s1可以与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b1通信连接,所述客户端设备b1可以将目标工区内待判别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和空气渗透率发送至所述服务器s1,所述服务器s1可以在线接收目标工区内待判别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和空气渗透率。所述服务器s1可以在线或者离线对获取的目标工区内待判别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和空气渗透率进行预处理,将所述储层敏感指数和所述空气渗透率投入预建立的所述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所述关系版图的横坐标为储层敏感指数、纵坐标为空气渗透率,所述关系版图由多条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划分出多个区域;根据所述待判别油藏在所述关系版图中所属的区域判别其注水开发适应性。而后,所述服务器s1可以将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结果在线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设备b1。所述客户端设备b1可以在线接收所述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结果。
104.另外,参见图2,所述服务器s1还可以与至少一个数据库服务器s2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库服务器s2用于存储预建立的所述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所述数据库服务器s2在线将所述预建立的所述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发送至所述服务器s1,所述服务器s1可以在线接收所述预建立的所述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
105.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客户端设备b1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子设备、网络机顶盒、便携式计算机、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车载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106.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的部分可以在如上述内容所述的服务器s1侧执行,即,如图1所示的架构,也可以所有的操作都在所述客户端设备b1中完成,且该所述客户端设备b1可以直接与数据库服务器s2进行通信连接。具体可以根据所述客户端设备b1的处理能力,以及用户使用场景的限制等进行选择。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若所有的操作都在所述客户端设备b1中完成,所述客户端设备b1还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进行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的具体处理。
107.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设备之间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包括在本技术提交日尚未开发出的网络协议。所述网络协议例如可以包括tcp/ip协议、udp/ip协议、http协议、https协议等。当然,所述网络协议例如还可以包括在上述协议之上使用的rpc协议(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est协议(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转移协议)等。
10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3所示,该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09.步骤s100:获取目标工区内待判别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和空气渗透率;
110.其中,目标工区内含有多种油藏,每个油藏又包含多个注水井。
111.步骤s200:将所述储层敏感指数和所述空气渗透率投入预建立的所述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所述关系版图的横坐标为储层敏感指数、纵坐标为空气渗透率,所述关系版图由多条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划分出多个区域;
112.步骤s300:根据所述待判别油藏在所述关系版图中所属的区域判别其注水开发适应性。
1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目标聚焦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可行性,为未来判断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是否适合注水开发提供了快速、可行、简便的判别手段;立足现有测井资料和储层敏感性测试资料,在技术上易于实现。
11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4,该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还可以包括:
115.步骤s400:根据目标工区的生产数据、测井解释数据以及岩心敏感性试验数据建立该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
116.具体地,岩心敏感性试验数据包括:储层敏感指数,参见图5,该步骤s400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17.步骤s410:根据所述生产数据获取各注水井的储层吸水指数;
118.其中,吸水指数是描述注水井储层吸水能力的重要参数,是指单位有效厚度、单位压差下的吸水量。
119.步骤s420:根据储层吸水指数对各注水井分类;
120.步骤s430:根据所述测井解释数据获取各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
121.步骤s440:基于分类结果,获取各类油藏内的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
122.具体地,可直接筛选出某一类油藏内某一类注水井的各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而后选择出该油藏内该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
123.另外,也可以先建立工区内不同油藏注水井吸水指数与注水段平均渗透率二维关系图,参见图6,根据吸水指数与注水段平均渗透率线性关系确定1类注水井的渗透率下限、2类注水井的渗透率下限。
124.图6中,三角为吸水指数大于0.1样品,空心圆点为吸水指数0.05~0.1样品,实心黑点为吸水指数小于0.05样品。
125.步骤s450:建立目标工区内各类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与该类油藏对应的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的二维关系图;
126.具体地,将各类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及其对应的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标注在与建立的二维坐标系上,形成二维关系图,该二维关系图的横坐标为储层敏感指数,纵坐标为空气渗透率,参见图7,每类油藏有一个储层敏感指数,对应两类注水井的下限值。
127.步骤s460:分别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下限值进行拟合处理后得到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
128.继续参见图7,分别对两类注水井对应的点进行拟合,得到两条曲线,将整个关系
图分为了三个区域。
1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420包括:
130.将吸水指数大于0.1的注水井划分为1类注水井;
131.将吸水指数位于0.05~0.1之间的注水井划分为2类注水井;
132.将吸水指数小于0.05的注水井划分为3类注水井。
13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440包括:
134.获取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以及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
13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450包括:
136.建立目标工区内各类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与该类油藏对应的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的二维关系图。
13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460包括:
138.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油藏对应的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进行拟合得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
139.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油藏对应的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进行拟合得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
140.其中,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及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将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划分为三个区域,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及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之间的区域为二类区域,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上区域为一类区域,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下区域为三类区域。
14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步骤s300包括:
142.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一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强,适合注水开发;
143.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二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中等,可以注水开发;
144.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二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弱,不适合注水开发。
14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测井解释数据包括渗透率测井曲线;步骤s430包括:
146.根据注水井的渗透率测井曲线统计该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
14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生产数据包括:注水井的日吸水量、射孔有效厚度、目的层井底流动压力以及目的层地层压力;步骤s410包括:
148.利用目的层井底流动压力与所述目的层地层压力的差值乘以所述射孔有效厚度;
149.利用所述日吸水量除以得到的乘积以得到所述储层吸水指数。
15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举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51.步骤1:根据吸水指数公式计算工区内不同油藏注水井储层吸水指数,并根据吸水指数将注水井划分为三类:1类注水井吸水指数>0.1;2类注水井吸水指数0.05-0.1;3类注水井吸水指数<0.05;
152.步骤2:根据注水井已知的渗透率测井曲线,统计注水段平均渗透率值;
153.步骤3:建立工区内不同油藏注水井吸水指数与注水段平均渗透率二维关系图,并根据吸水指数与注水段平均渗透率线性关系确定1类注水井的渗透率下限、2类注水井的渗透率下限。
154.步骤4:建立工区内不同油藏储层敏感指数与1类注水井的渗透率下限、2类注水井的渗透率下限的二维关系图,并根据1类注水井的渗透率下限散点的连线和2类注水井的渗透率下限散点的连线二维关系图划分为三个区域。
155.步骤5:利用步骤4建立的图版,对待判别油藏储层敏感指数和空气渗透率加载到图版中进行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给出该类储层是否适合进行注水开发的判别结果并给出注水开发建议。
156.吸水指数计算采用下述公式:
[0157][0158]
式中,i表示注水井吸水指数,m3/(d
·
mpa
·
m);qw表示日吸水量,m3/d;h表示射孔有效厚度,m;p
wf
表示目的层井底流动压力,mpa;p
ws
表示目的层地层压力,mpa。
[0159]
步骤2中,利用步骤1的计算结果,建立不同储层敏感条件下储层敏感指数与储层渗透率下限二维平面图,其中,x坐标表示渗透率,y坐标表示吸水指数,读取吸水指数0.1、吸水指数0.05对应的渗透率下限值。
[0160]
所述步骤3中,根据步骤2获得数据,建立不同储层敏感条件下储层敏感指数与储层渗透率下限二维平面图,其中,x坐标表示储层敏感指数,y坐标表示渗透率,并根据吸水指数>0.1的渗透率下限散点的连线和吸水指数>0.05的渗透率下限散点的连线二维平面图划分为三个区域,提出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三区间判别方法。
[0161]
所述步骤4中,本发明根据步骤1、2、3得到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图版,对储层的注水开发适应性的进行了详细阐述。样品点落在一类区表明储层吸水能力较强,适合注水开发,水敏矿物基本不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效果;样品点落在二类区储层吸水能力一般,可以采用注水开发的方式,但由更容易受水敏矿物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油田实际情况通过调整注水方式、井网加密、提高水质等方式,改善注水效果,因此需要根据油田实际情况通过调整注水方式、井网加密、提高水质等方式,改善注水效果;样品点落在三区储层吸水能力弱,不适合注水开发,需要探索新的地层能量补充方式,如:蓄能压裂-单井吞吐、注气开发等。
[0162]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技术,对海塔盆地6个油田特低-超低渗透储层进行分析验证,实际开发特征与图版判断完全相符。苏德尔特、乌东斜坡带、塔南以及贝中甜点区块动用的储层样品点位于一类区,目前井网较适合、水驱效果较好;苏德尔特岭油藏、乌东斜坡带、塔南动用的部分储层样品位于二类区,在目前井网形式和开发方式下水驱效果一般,部分区块通过调整注水方式、井网加密、提高水质等改善了注水效果;苏德尔特、乌尔逊、贝中等区块部分样品位于三类区,初期产量低、产量下降快,在目前注水开发方式下没有起到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属于天然能量开发。
[0163]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评价图版对国内各油田吸水能力评价应用,数据点落到一类区域中的储层较适合注水开发,水敏矿物基本不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效果;数据点落到二类区域中的储层物性比一类储层要差,更容易受水敏矿物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油田实
际情况通过调整注水方式、井网加密、提高水质等方式,改善注水效果。数据点落到三类区域中的储层物性更差、受水敏矿物的影响更强,基本不适合注水开发,需要探索新的地层能量补充方式提高采收率。
[0164]
1、基于注水井注水初期日注水量的吸水指数的计算。
[0165]
在一个实施例中,收集了大庆、长庆、海塔等4个油田注水井生产数据,根据吸水指数公式计算不同油藏注水井储层吸水指数,并根据吸水指数将注水井划分为三类:1类注水井吸水指数>0.1;2类注水井吸水指数0.05-0.1;3类注水井吸水指数<0.05;
[0166]
2、建立不同储层吸水指数与储层渗透率二维平面图,并根据吸水指数与储层渗透率线性关系确定吸水指数>0.1的渗透率下限、吸水指数>0.05的渗透率下限。
[0167]
3、建立不同储层敏感条件下储层敏感指数与吸水指数>0.1的渗透率下限、吸水指数>0.05的渗透率下限的二维平面图,并根据吸水指数>0.1的渗透率下限散点的连线和吸水指数>0.05的渗透率下限散点的连线二维平面图划分为三个区域。图8为根据收集的大庆、长庆、海塔等4个油田储层敏感性数据(水敏数据),在储层水敏指数与渗透率的二维平面图上,把储层水敏指数与步骤3确定的各油田的吸水指数0.1对应的渗透率值投到二维平面图上并回归二维趋势线,把储层水敏指数与步骤3确定的各油田的吸水指数0.05对应的渗透率值投到二维平面图上并回归二维趋势线。
[0168]
4、将收集的大庆、长庆、海塔等5个油田30个储层样品的水敏指数数据、储层物性数据投到上一步建立的图版中,样品点落在一类区的储层吸水能力较强,适合注水开发,水敏矿物基本不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效果;样品点落在二类区的储层表现吸水能力一般,更容易受水敏矿物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油田实际情况通过调整注水方式、井网加密、提高水质等方式,改善注水效果;样品点落在三区的储层表现为吸水能力弱,不适合注水开发,需要探索新的地层能量补充方式。以上样品点在图版中的分布情况与实际生产完全一致。
[0169]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方法相似,因此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0170]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9所示,该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具体包括:待判别油藏参数获取模块10、投版模块20以及判别模块30。
[0171]
待判别油藏参数获取模块10,获取目标工区内待判别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和空气渗透率;
[0172]
投版模块20,将所述储层敏感指数和所述空气渗透率投入预建立的所述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所述关系版图的横坐标为储层敏感指数、纵坐标为空气渗透率,所述关系版图由多条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划分出多个区域;
[0173]
判别模块30,根据所述待判别油藏在所述关系版图中所属的区域判别其注水开发适应性。
[017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目标聚焦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可行性,为未来判断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是否适合注水开发提供了快速、可行、简便的判别手段;立足现有测井资料和储层敏感性测试资料,在技术上易于实现。
[0175]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0,该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装置还可以包括:关系版图建立模块40。
[0176]
关系版图建立模块40,根据目标工区的生产数据、测井解释数据以及岩心敏感性试验数据建立该目标工区的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
[0177]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岩心敏感性试验数据包括:储层敏感指数;参见图11,所述关系版图建立模块包括:储层吸水指数计算单元41、注水井分类单元42、平均渗透率计算单元43、下限值获取单元44、二维关系图建立单元45以及版图获取单元46。
[0178]
储层吸水指数计算单元41,根据所述生产数据获取各注水井的储层吸水指数;
[0179]
注水井分类单元42,根据储层吸水指数对各注水井分类;
[0180]
平均渗透率计算单元43,根据所述测井解释数据获取各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
[0181]
下限值获取单元44,基于分类结果,获取各类油藏内的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
[0182]
二维关系图建立单元45,建立目标工区内各类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与该类油藏对应的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的二维关系图;
[0183]
版图获取单元46,分别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下限值进行拟合处理后得到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
[018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注水井分类单元包括:
[0185]
第一划分子单元,将吸水指数大于0.1的注水井划分为1类注水井;
[0186]
第二划分子单元,将吸水指数位于0.05~0.1之间的注水井划分为2类注水井;
[0187]
第三划分子单元,将吸水指数小于0.05的注水井划分为3类注水井。
[0188]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限值获取单元包括:
[0189]
下限值获取子单元,获取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以及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
[019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二维关系图建立单元包括:
[0191]
二维关系图建立子单元,建立目标工区内各类油藏的储层敏感指数与该类油藏对应的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的二维关系图。
[019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版图获取单元包括:
[0193]
第一拟合子单元,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油藏对应的1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进行拟合得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
[0194]
第二拟合子单元,对二维关系图中各类油藏对应的2类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值进行拟合得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
[0195]
其中,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及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将储层敏感指数-空气渗透率关系版图划分为三个区域,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及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之间的区域为二类区域,所述第一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上区域为一类区域,所述第二平均渗透率下限值拟合曲线以下区
域为三类区域。
[0196]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判别模块包括:
[0197]
第一判别子单元,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一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强,适合注水开发;
[0198]
第二判别子单元,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二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中等,可以注水开发;
[0199]
第三判别子单元,若所述待判别油藏落在了所述关系版图中的二类区域,表明待判别油藏的储层吸水能力弱,不适合注水开发。
[020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测井解释数据包括渗透率测井曲线;
[0201]
平均渗透率计算单元包括:
[0202]
统计子单元,根据注水井的渗透率测井曲线统计该注水井的平均渗透率。
[0203]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生产数据包括:注水井的日吸水量、射孔有效厚度、目的层井底流动压力以及目的层地层压力;
[0204]
所述储层吸水指数计算单元包括:
[0205]
第一计算子单元,利用目的层井底流动压力与所述目的层地层压力的差值乘以所述射孔有效厚度;
[0206]
第二计算子单元,利用所述日吸水量除以得到的乘积以得到所述储层吸水指数。
[0207]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电子设备,具体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0208]
在一个典型的实例中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的步骤。
[0209]
下面参考图12,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
[0210]
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工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601、rom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0211]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如存储部分608。
[0212]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
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适应性判别方法的步骤。
[0213]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
[0214]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0215]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0216]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217]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218]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219]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220]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221]
本技术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技术,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0222]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0223]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