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92012发布日期:2021-04-23 14:37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领域,涉及一种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我国现有的某个油田,由于沉积的特殊性,岩性以花岗质砾岩和混合砾岩为主,储层空间以裂缝

孔隙型为主。在以往的勘探中,由于没有当作勘探目的层,因此测井系列比较单一,基本都以常规测井为主。由于沉积母岩主要来自于太古界变质岩,导致常规测井资料对储层和非储层响应特征差别非常微弱,测井解释图版和标准一直难以建立,导致测井解释符合率比较低,仅为72.4%,无法满足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因此急需在现有的资料基础上,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在项目组成员全面、认真梳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已经试油层段,发现泥质含量、孔隙度、裂缝、岩屑录井、气测录井等资料在储层评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单一的资料对油气层的指示都比较微弱,难以准确评价储层,影响了测井解释评价的准确性,一次解释符合率仅为72.4%。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明显指示油气层,提升测井解释评价的准确性,满足测井储层评价和勘探要求。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获取浅侧向曲线、中子测井曲线和岩心泥质含量,通过浅侧向曲线和中子测井曲线构建泥质指示曲线;通过泥质指示曲线与岩心泥质含量,构建泥质含量曲线;
7.步骤二,获取密度曲线、中子测井曲线和时差曲线,得到总孔隙度;获取泥岩时差值、骨架时差值和流体时差值,通过总孔隙度、泥岩时差值、骨架时差值和流体时差值构建孔隙度曲线;
8.步骤三,获取深侧向曲线、浅侧向曲线、泥浆电阻率和裂缝指数,进而构建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
9.步骤四,获取录井岩屑含油级别,将录井岩屑含油级别按照级别的由低到高进行数值由小到大的赋值,从而生成岩屑录井指示曲线;
10.步骤五,获取气测录井的全烃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全烃指示曲线;
11.步骤六,综合泥质含量曲线、孔隙度曲线、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岩屑录井指示曲线和全烃指示曲线,每个曲线的参数均为1

2,构建储层指数曲线。
12.优选的,步骤一中,泥质指示曲线为:shshow=cn/30

log10(rs),其中,cn为中子测井曲线,rs为浅侧向曲线;
13.泥质含量曲线为:vsh=38.119*exp(1.1827*shshow)。
14.优选的,步骤二中,总孔隙度为:port=

2.904*den+0.516*cn+0.177*ac+0.888,其中,den为密度曲线,cn为中子测井曲线,ac为时差曲线;
15.孔隙度曲线为:porq=port

vsh*(tsh

tma)/(tf

tma),其中,tsh为泥岩时差值,tma为骨架时差值,tf为流体时差值。
16.优选的,步骤三中,岩屑录井指示曲线为:其中,rt为深侧向曲线,rs为浅侧向曲线,rmf为泥浆电阻率,mf为裂缝指数。
17.优选的,步骤四中,录井岩屑含油级别分别为无显示、荧光、油迹、油斑、油浸、富含油和饱含油,上述级别的赋值分别为0.5、1、1.1、1.2、1.3、1.4和1.5。
18.优选的,步骤五中,全烃指示曲线为:qts=(log10(qt)

log10(qtmin))/(log10(qtmax)

log10(qtmin)),其中,qt为全烃曲线,qtmax为某层段全烃最大值,qtmin为某层段全烃最小值。
19.优选的,步骤六中,tts=exp(log(porq)*(1+porf)*lithlog*(1+qts)/(log(vsh))2),其中,porq为有效孔隙度,porf为岩屑录井指示曲线,lithlog为岩屑录井指示曲线,qts为全烃指示曲线,vsh为泥质含量曲线。
20.一种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系统,包括:
21.泥质含量曲线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浅侧向曲线、中子测井曲线和岩心泥质含量,通过浅侧向曲线和中子测井曲线构建泥质指示曲线;泥质指示曲线与岩心泥质含量,构建泥质含量曲线;
22.孔隙度曲线构建模块,用于获取密度曲线、中子测井曲线和时差曲线,得到总孔隙度;获取泥岩时差值、骨架时差值和流体时差值,通过总孔隙度、泥岩时差值、骨架时差值和流体时差值构建孔隙度曲线;
23.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深侧向曲线、浅侧向曲线、泥浆电阻率和裂缝指数,进而构建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
24.岩屑录井指示曲线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深侧向曲线、浅侧向曲线、泥浆电阻率和裂缝指数,进而构建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
25.全烃指示曲线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气测录井的全烃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全烃指示曲线;
26.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模块,用于综合泥质含量曲线、孔隙度曲线、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岩屑录井指示曲线和全烃指示曲线,构建储层指数曲线。
2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方法的步骤。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方法的步骤。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本发明将储层评价的曲线进行集合,并且由于每个曲线的参数均为1

2,能让5条曲线都能作出相对均衡的贡献,既不会产生负作用,也不会使某个参数的作用放大了,影响到结果的判断,进而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曲线,能够全方位的对储层进行评价,提升测井
解释评价的准确性,满足测井储层评价和勘探要求。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的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流程图;
32.图2为本发明的测井处理解释模块图;
33.图3为本发明的模块处理后的成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35.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方法,包含常规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以及储层参数的计算结果。其中常规测井资料包含深、浅电阻率,时差、密度、中子等常规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包含岩屑含油级别和全烃曲线;储层参数的计算结果包含孔隙度和泥质计算结果。
36.(1)泥质含量计算公式
37.首先,获取浅侧向曲线、中子测井曲线和岩心泥质含量,利用浅侧向曲线和中子测井曲线,构建一条泥质指示曲线,具体公式如下:
38.shshow=cn/30

log10(rs)
39.其次,利用泥质指示曲线与岩心泥质含量,建立泥质含量曲线,具体公式如下:
40.vsh=38.119*exp(1.1827*shshow)
41.(2)孔隙度曲线
42.首先,在岩心实验的基础上,获取密度曲线、中子测井曲线和时差曲线,建立总孔隙度计算公式,公式如下:
43.port=

2.904*den+0.516*cn+0.177*ac+0.888
44.其次,获取泥岩时差值、骨架时差值和流体时差值,通过总孔隙度、泥岩时差值、骨架时差值和流体时差值构建孔隙度曲线,公式如下:
45.porq=port

sh*(tsh

tma)/(tf

tma)
46.(3)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
47.获取深侧向曲线、浅侧向曲线、泥浆电阻率和裂缝指数,构建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公式如下:
[0048][0049]
(4)岩屑录井指示曲线
[0050]
获取录井岩屑含油级别,将不同级别赋予不同值,见表1,从而生成一条连续曲线,把这条曲线名称定为岩屑录井指示曲线lithlog。
[0051]
表1岩屑录井不同含油级别赋值表
[0052]
级别无显示荧光油迹油斑油浸富含油饱含油赋值0.511.11.21.31.41.5
[0053]
(5)全烃指示曲线
[0054]
获取气测录井的全烃曲线,利用气测录井的全烃曲线,经过归一化后生成全烃指示曲线,公式如下:
[0055]
qts=(log10(qt)

log10(qtmin))/(log10(qtmax)

log10(qtmin))
[0056]
(6)储层指数曲线
[0057]
储层指数曲线就是综合泥质含量曲线、孔隙度曲线、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岩屑录井指示曲线和全烃指示曲线,构建储层指数曲线,公式如下:
[0058]
tts=exp(log(porq)*(1+porf)*lithlog*(1+qts)/(log(vsh))2)
[0059]
以上公式中,shshow为泥质指示曲线,vsh为计算泥质含量,port为总孔隙度,porq为有效孔隙度,tsh为泥岩时差值,tma为骨架时差值,tf为流体时差值,rt为深侧向曲线,rs为浅侧向曲线,den为密度曲线,cn为中子曲线,ac为时差曲线,rmf为泥浆电阻率,mf为裂缝指数,porf为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qts为全烃指示曲线,qt为全烃曲线,qtmax为某层段全烃最大值,qtmin为某层段全烃最小值。
[0060]
可以在测井解释处理软件上用fortran或者c等语言,将以上公式编制成代码,再编译成一个测井处理解释模块挂接在软件上,如图2所示。应用处理解释模块就可以对单井进行处理,输入深侧向曲线(rt)、浅侧向曲线(rs)、时差曲线(ac)、中子曲线(cn)、密度曲线(den)、岩屑录井指示曲线(lithlog)、全烃指示曲线(qts)、孔隙度曲线(porq)、泥质含量曲线(vsh)、裂缝孔隙度曲线(porf)。注:孔隙度曲线(porq)、泥质含量曲线(vsh)和裂缝孔隙度曲线(porf)如果已经有现成的计算结果,就不必用以上公式再进行计算;岩屑录井指示曲线(lithlog)是通过岩屑录井油气显示级别,根据以上赋值表生成的一条连续曲线。由于全烃指示曲线(qts)不同井段的最大、最小值不一致,因此需要分段进行处理。其中tts为构建的储层指示曲线(tts)。最后得到的成果图如图3所示,在图3中,最后一道的tts曲线就是所构建的储层指数曲线,利用该曲线数值的高低就可以对油气层进行评价,如果能结合测井岩石识别结果,扣除非储层岩性(如泥岩等),效果会更好。
[0061]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利用以储层指数曲线为基础建立的测井解释图版和标准,其中,ii组油层储层指数大于4,差油层在2

4,低于2.5为干层;iii组略有区别,油层储层指数大于3.7,差油层在2

4,低于2.5为干层。利用这一标准,对全区202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在二次解释的基础上,对已经试油的22口井共29层进行统计,其中26层符合,3层不符合,测井二次解释符合率提升到89.6%,对比一次解释符合率72.4%,提升了17.2%,有力支撑了研究区的储量上报工作。同时,地震解释人员利用构建的储层指数曲线进行储层反演,有效预测了储层的分布范围,为后续的勘探打下了良好基础。
[0062]
一种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系统,包括:
[0063]
泥质含量曲线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浅侧向曲线、中子测井曲线和岩心泥质含量,通过浅侧向曲线和中子测井曲线构建泥质指示曲线;泥质指示曲线与岩心泥质含量,构建泥质含量曲线;
[0064]
孔隙度曲线构建模块,用于获取密度曲线、中子测井曲线和时差曲线,得到总孔隙度;获取泥岩时差值、骨架时差值和流体时差值,通过总孔隙度、泥岩时差值、骨架时差值和流体时差值构建孔隙度曲线;
[0065]
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深侧向曲线、浅侧向曲线、泥浆电阻率和裂缝指数,进而构建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
[0066]
岩屑录井指示曲线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深侧向曲线、浅侧向曲线、泥浆电阻率和裂缝指数,进而构建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
[0067]
全烃指示曲线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气测录井的全烃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全烃指示曲线;
[0068]
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模块,用于综合泥质含量曲线、孔隙度曲线、裂缝孔隙度指示曲线、岩屑录井指示曲线和全烃指示曲线,构建储层指数曲线。
[0069]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方法的步骤。
[007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油田储层指数曲线构建方法的步骤。
[0071]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