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车起重机上用钻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7980发布日期:2020-09-08 14:0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车起重机上用钻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随车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随车起重机上用钻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及个性吊装市场的发展,多功能随车起重机被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客户所采用。目具有钻孔功能的随车起重机被使用的越来越多,通过在随车起重机的吊臂上安装螺旋钻机实现随车起重机的钻孔功能,但目前具有螺旋钻机的随车起重机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螺旋钻机的钻杆与吊臂之间连接绳索,螺旋钻机的钻杆转动使绳索缠绕在钻杆上实现其在吊臂上的收纳,此种方式固定不稳且绳索容易发生断裂;螺旋钻机的钻杆直接暴露在外部,其上的螺旋叶片容易误伤到靠近的工作人员。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随车起重机上用钻杆装置,其能够解决具有钻孔功能的随车起重机安全系数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随车起重机上用钻杆装置,其安装在随车起重机上,所述随车起重机上设有折叠吊臂,钻杆装置包括铰接式安装在所述折叠吊臂的臂头端的螺旋钻机、套接在所述螺旋钻机上的伸缩套筒、安装在所述折叠吊臂上且能带动所述螺旋钻机收纳在所述折叠吊臂上的收放机构及安装在所述折叠吊臂上且使所述螺旋钻机固定在所述折叠吊臂上的夹持机构,所述伸缩套筒包括若干个由内向外依次滑动套接的保护筒,相邻所述保护筒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收放机构包括绳索、收绳盘及驱动部,所述收绳盘转动安装在所述折叠吊臂上,所述绳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旋钻机的驱动部壳体及所述收绳盘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安装在所述折叠吊臂上,且其与所述收绳盘传动连接。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液压伸缩油缸、第一连杆及两组连动机构,所述液压伸缩油缸的缸筒端固定在所述折叠吊臂上,所述第一连杆垂直固定在所述液压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上,两组所述连动机构对称分布在所述液压伸缩油缸的两侧,所述连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杆及夹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液压伸缩油缸的缸筒上,且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夹杆上,所述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铰接,两组所述连动机构中的所述夹杆使用配合。

所述驱动部包块驱动电机及减速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减速机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与所述收绳盘传动连接。

所述收绳盘的外圆周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置线槽,所述绳索缠绕在所述置线槽内。

所述保护筒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料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一种随车起重机上用钻杆装置包括了螺旋钻机、伸缩套筒、收放机构、夹持机构等部件,通过收放机构实现螺旋钻机在折叠吊臂上的收放,通过夹持机构使螺旋钻机更为稳固的固定在折叠吊臂上,避免因绳索断裂发生安全事故,提高整体的安全性,通过伸缩套筒可有效隔离工作人员与螺旋钻机的钻杆,避免发生误伤,且伸缩套筒可自复位,保护效果好,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随车起重机上用钻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随车起重机上用钻杆装置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随车起重机上用钻杆装置中相邻保护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随车起重机上用钻杆装置中收绳盘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折叠吊臂,2、螺旋钻机,3、伸缩套筒,4、收放机构,6、夹持机构,7、保护筒,8、复位弹簧,9、绳索,10、收绳盘,11、驱动部,12、液压伸缩油缸,13、第一连杆,14、连动机构,15、第二连杆,16、夹杆,17、驱动电机,18、减速机,19、置线槽,20、排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4所示:

一种随车起重机上用钻杆装置,其安装在随车起重机上,所述随车起重机上设有折叠吊臂1,折叠吊臂1的臂头端即为其前臂的前端,钻杆装置包括铰接式安装在所述折叠吊臂1的臂头端的螺旋钻机2、套接在所述螺旋钻机2上的伸缩套筒3、安装在所述折叠吊臂1上且能带动所述螺旋钻机2收纳在所述折叠吊臂1上的收放机构4及安装在所述折叠吊臂1上且使所述螺旋钻机2固定在所述折叠吊臂1上的夹持机构6。

螺旋钻机2由驱动部、钻杆及钻头构成,钻杆为螺旋叶片钻杆,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机,驱动电机转动带动减速机转动,减速机带动钻杆转动,螺旋钻机2的驱动部外壳体通过销轴与折叠吊臂1的臂头端铰接,在螺旋钻机2未被固定时,其依靠自身重力作用,始终趋于竖直状态。

伸缩套筒3用于隔离螺旋钻机2的钻杆,避免工作人员被钻杆上的螺旋叶片误伤,所述伸缩套筒3包括若干个由内向外依次滑动套接的保护筒7,保护筒7与螺旋钻机2的钻杆之间应存在一定距离,避免从地面中钻出的物质对螺旋钻机2形成阻塞,最内侧的保护筒7通过螺丝固定套接在螺旋钻机2的驱动部壳体上,位于外侧的保护筒7,其内圆周壁上固定导轨槽,位于内侧的保护筒7,其外圆周壁上固定导轨,通过导轨与导轨槽之间的配合实现相邻保护筒7之间的滑动连接,保护筒7的滑动方向与其轴向平行,相邻保护筒7之间应通过限位部件避免保护筒7之间的脱离,相邻所述保护筒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位于外侧保护筒7的内圆周面上,复位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外侧的保护筒7及内侧的保护筒7固定连接,复位弹簧8使伸缩套筒3处于伸长状态,在伸缩套筒3在受到外力整体长度缩短时,此时复位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在外力撤去后,伸缩套筒3受到复位弹簧8的作用实现复位,保证了伸缩套筒3始终包围住螺旋钻机2的钻杆,其中,为避免螺旋钻机2被其钻杆钻出的物质所堵塞,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筒7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料口20,螺旋钻机2的钻杆从地面钻出的物质从排料口20中排出。

收放机构4用于螺旋钻机2在折叠吊臂1上的收放,所述收放机构4包括绳索9、收绳盘10及驱动部11,所述收绳盘10转动安装在所述折叠吊臂1上,收绳盘10通过轴承安装在折叠吊臂1的前臂上,收绳盘10的转动方向与螺旋钻机2在折叠吊臂1上的转动方向相切,所述绳索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旋钻机2的驱动部壳体及所述收绳盘10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收绳盘10转动使绳索9缠绕在其外圆周面上,绳索9拉动螺旋钻机2转动到贴近折叠吊臂1的前臂处,收绳盘10反向转动,则螺旋钻机2转动到竖直状态,其中,为使绳索9更为顺畅的缠绕在收绳盘10上,进一步的,所述收绳盘10的外圆周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置线槽19,所述绳索9缠绕在所述置线槽19内,绳索9固定在置线槽19的槽底,收绳盘10转动使绳索9缠绕在收绳盘10的置线槽19内,避免绳索9从收绳盘10的外圆周面上脱出。所述驱动部11安装在所述折叠吊臂1上,且其与所述收绳盘10传动连接,驱动部11可采用液压马达,也可采用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11包块驱动电机17及减速机18,驱动电机17可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电机17及减速机18均固定在折叠吊臂1的前臂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18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7与所述减速机18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18与所述收绳盘10传动连接,减速机1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收绳盘10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收绳盘10转动,实现绳索9在收绳盘10上的收放。

夹持机构6可保证螺旋钻机2在折叠吊臂1上的稳固,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液压伸缩油缸12、第一连杆13及两组连动机构14,所述液压伸缩油缸12的缸筒端固定在所述折叠吊臂1上,液压伸缩油缸12固定在折叠吊臂1的前臂上,且其与螺旋钻机2的驱动部壳体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杆13垂直固定在所述液压伸缩油缸12的活塞杆上,两组所述连动机构14对称分布在所述液压伸缩油缸12的两侧,所述连动机构14包括第二连杆15及夹杆16,所述第二连杆15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液压伸缩油缸12的缸筒上,且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夹杆16上,夹杆16为c型结构,所述夹杆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13的端部铰接,两组所述连动机构14中的所述夹杆16使用配合,在液压伸缩油缸12的活塞杆伸出时,两个夹杆16之间的开口变大,螺旋钻机2可转动,在液压伸缩油缸12的活塞杆缩回时,两个夹杆16之间的开口变小,夹杆16将螺旋钻机2夹住,螺旋钻机2无法转动。

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折叠吊臂1使螺旋钻机2移动到需要钻孔处的上方,然后通过控制液压伸缩油缸12带动两个夹杆16动作使螺旋钻机2可转动,此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7使绳索9从收绳盘10上绕下,由于螺旋钻机2的自重作用,螺旋钻机2逐渐转动到竖直状态,其中,绳索9的释放长度应较长于收绳盘10与螺旋钻机2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折叠吊臂1调整时,螺旋钻机2能够始终保持竖直状态,然后通过折叠吊臂1使螺旋钻机2的钻头正对需要钻孔处,然后通过开启螺旋钻机2以及控制折叠吊臂1使螺旋钻机2进行钻孔动作,其中,在螺旋钻机2下降的过程中,伸缩套筒3中的最外侧保护筒7抵接在地面上,伸缩套筒3逐渐缩短,在螺旋钻机2钻孔完成并上升时,伸缩套筒3逐渐复位,待钻孔工作完成后,通过收放机构4、夹持机构6及折叠吊臂1使螺旋钻机2实现收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