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6300发布日期:2020-09-15 19:0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源开采不断向深部推进,高应力、高温度和高渗透水压等问题逐渐突出,巷道支护成为深部资源开采的重大难题。锚杆支护作为井下巷道围岩主动支护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维护围岩稳定和安全意义重大。与其他支护方式相比,锚杆支护操作简便,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改善破碎围岩的力学性质,提高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又能对岩体提供较强的支护阻力,控制围岩体的变形量,维持巷道稳定,支护效果明显,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性。

现有的注浆锚杆上设有用于浆液流入被钻岩体的钻孔内的注浆孔,注浆孔外露于注浆锚杆,当注浆锚杆钻进土层或岩石层内时,土层或岩石层内的土壤容易堵塞住注浆孔,从而导致注浆锚杆注浆时,浆液不能够从注浆孔内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注浆锚杆注浆孔外露于注浆锚杆,安装过程中土层或岩石层内的土壤容易堵塞住注浆孔从而影响注浆效果的问题做出改进,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包括锚杆杆体,所述锚杆杆体上设有多个沿所述锚杆杆体长度方向分布的支撑环,两相邻的所述支撑环之间设有多个能相互密封连接用于浆液流通的注浆筒,两相邻的所述注浆筒在所述锚杆杆体受外力作用下拉伸时在所述支撑环的带动下相向远离形成用于把浆液排出所述注浆筒的缝隙。

作为上述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一种改进,所述注浆筒内设有用于浆液通过的注浆腔,所述支撑环上设有与所述注浆腔连通的第一通孔。

作为上述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一种改进,所述锚杆杆体设置在所述支撑环的圆心上。

作为上述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一种改进,所述多个注浆筒包括在所述锚杆杆体受外力作用下拉伸时在所述支撑环(2)的带动下相向远离形成缝隙的第一注浆筒和第二注浆筒。

作为上述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注浆筒靠近所述第二注浆筒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第二注浆筒上设有供所述凸起插入的凹槽。

作为上述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一种改进,所述凸起呈锯齿状并沿所述第一注浆筒圆周方向分布。

作为上述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环之间设有弹性拉伸所述支撑环的弹性组。

作为上述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环之间的弹性定位条和套装在所述弹性定位条上弹性拉伸所述支撑环的弹性件。

作为上述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一种改进,所述锚杆杆体的一端穿插有用于封堵所述注浆筒的止浆托盘,所述止浆托盘远离所述支撑环的一端设有穿插在所述锚杆杆体上的螺母。

作为上述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一种改进,所述止浆托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用于浆液注入所述注浆筒的注浆管道,所述注浆管道上设有用于封堵所述注浆管道的活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采用在所述锚杆杆体长度方向分布的可在围岩的应力作用下相对远离以排出浆液的注浆筒的结构,在注浆锚杆进入钻孔前,所述注浆筒呈封闭状态,这样就避免了注浆锚杆插入钻孔的过程中土壤或岩石堵塞注浆锚杆的出浆孔;在注浆锚杆进入钻孔后,所述注浆筒在围岩应力的拉伸作用下,所述锚杆杆体被拉伸,使设置在所述锚杆杆体上的支撑环相对远离,从而带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的注浆筒相对远离形成缝隙,实现浆液的排出。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注浆锚杆注浆孔外露于注浆锚杆,安装过程中土层或岩石层内的土壤容易堵塞住注浆孔从而影响注浆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防堵孔注浆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防堵孔注浆锚杆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由图1中所示的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包括锚杆杆体1,所述锚杆杆体1上设有多个沿所述锚杆杆体1长度方向分布的支撑环2,两相邻的所述支撑环2之间设有多个能相互密封连接用于浆液流通的注浆筒3,两相邻的所述注浆筒3在所述锚杆杆体1受外力作用下拉伸时在所述支撑环2的带动下相向远离形成用于把浆液排出所述注浆筒3的缝隙。由图可知,注浆锚杆由分布在所述锚杆杆体1上的支撑环2与注浆筒3组成,在注浆锚杆进入钻孔前,所述注浆筒3呈封闭状态,这样就避免了注浆锚杆插入钻孔的过程中土壤或岩石堵塞注浆锚杆的出浆孔;在注浆锚杆进入钻孔后,所述锚杆杆体1在围岩应力的拉伸作用下,使设置在所述锚杆杆体1上的支撑环2相对远离从而带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环2上的所述注浆筒3相互远离形成缝隙,实现把所述注浆筒3的浆液的排出。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注浆锚杆注浆孔外露于注浆锚杆,安装过程中土层或岩石层内的土壤容易堵塞住注浆孔从而影响注浆效果的问题。

由图1中所示的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可知道,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支撑环2焊接在所述锚杆杆体1上,所述注浆筒3焊接在所述支撑环2上。采用这种结构,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由图1中所示的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可知道,进一步的,所述注浆筒3内设有用于浆液通过的注浆腔4,所述支撑环2上设有与所述注浆腔4连通的第一通孔5。由图可知,所述注浆筒3为中空圆柱体,其形成了用于浆液通过的所述注浆腔4,设置在所述注浆腔4上的支撑环2上设有与所述注浆腔4连通的第一通孔5,采用这种结构,当锚杆杆体1上设有多少注浆腔4时,可实现注浆腔4内的浆液从一个注浆腔4流动到另一个注浆腔4内,最终实现对岩层的灌浆。而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由图1中所示的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可知道,进一步的,所述锚杆杆体1设置在所述支撑环2的圆心上。由图可知,所述锚杆杆体1穿过所述支撑环2的圆心,采用这种结构,可增强注浆锚杆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

由图1中所示的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可知道,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注浆筒3包括在所述锚杆杆体1受外力作用下拉伸时在所述支撑环2的带动下相向远离形成缝隙的第一注浆筒31和第二注浆筒32。图中出示了设置在所述支撑环2之间的所述注浆筒3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注浆筒31焊接在所述支撑环2上,所述第二注浆筒32焊接在相对的另一个所述支撑环2,所述第一注浆筒31和所述第二注浆筒32在围岩的应力作用下相对远离形成缝隙以排出所述注浆腔4内的浆液。采用这种结构,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由图1中所示的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可知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注浆筒31靠近所述第二注浆筒32的一端设有凸起33,所述第二注浆筒32上设有供所述凸起33插入的凹槽34。采用这种结构,有利于所述第一注浆筒31更稳定地盖合在所述第二注浆筒32上,使注浆锚杆结构更加稳定,抗变形能力更强。

由图1中所示的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可知道,进一步的,所述凸起33呈锯齿状并沿所述第一注浆筒31圆周方向分布。采用这种结构,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抗变形能力强。

由图1中所示的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可知道,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2之间设有弹性拉伸所述支撑环2的弹性组6。图中出示了所述弹性组6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环2之间的弹性定位条61和套装在所述弹性定位条61上弹性拉伸所述支撑环2的弹性件62。采用这种结构,在注浆锚杆进入钻孔前,所述多个注浆筒32在所述弹性件62的拉伸作用下密封效果更佳好,在所述注浆锚杆进入钻孔后,可有效防止所述注浆腔4在围岩的应力作用下相对远离的速度过快,浆液排出的速度过快,导致注浆锚杆的变形或断裂的问题出现。

由图1中所示的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可知道,进一步的,所述锚杆杆体1的一端穿插有用于封堵所述注浆筒3的止浆托盘7,所述止浆托盘7远离所述支撑环2的一端设有穿插在所述锚杆杆体1上的螺母8。采用这种结构,在高压注浆时,注浆体将所述止浆托盘7与岩体锁紧,注浆体的压力越大,注浆锚杆拉力越大,所述止浆托盘7与岩体贴合越紧密,支护效果好。

由图1中所示的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可知道,进一步的,所述止浆托盘7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5连通用于浆液注入所述注浆筒3的注浆管道9,所述注浆管道9上设有用于封堵所述注浆管道9的活塞10。采用这种结构,通过设置在所述止浆托盘7上的注浆管道9可实现对所述注浆筒3的注浆,在注浆结束后,利用活塞10可实现对注浆管道9的封堵,放置漏浆。

本实用新型方案一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孔注浆锚杆,包括锚杆杆体,所述锚杆杆体上设有多个沿所述锚杆杆体长度方向分布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浆液通过并在围岩的应力作用下相对远离以排出浆液的注浆筒。在进行锚杆注浆时,先在深部巷道内确定锚杆锚固位置,在岩石钻锚杆孔,锚杆孔成形后,往锚杆孔孔底塞入树脂药卷,然后插入本实用新型,此时,所述注浆筒呈封闭状态,这样就避免了注浆锚杆插入钻孔的过程中土壤或岩石堵塞注浆锚杆的出浆孔;在本实用新型完全进入锚杆孔内后,锚杆杆体与树脂药卷粘结锚固,且所述注浆筒在围岩应力的拉伸作用下,所述锚杆杆体被拉长,设置在所述锚杆杆体上的支撑环相对远离,从而带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的注浆筒相对远离,实现浆液的排出。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注浆锚杆注浆孔外露于注浆锚杆,安装过程中土层或岩石层内的土壤容易堵塞住注浆孔从而影响注浆效果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此外,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