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7336发布日期:2020-10-30 20:5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掘进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掘进机。



背景技术:

掘进机上都设有操作台,操作台主要包括操作台骨架、座椅、平衡阀、四向手柄及其先导阀、联阀手柄及其先导阀、多路阀组等部件;操作手在操作台上面向截割工作面操作掘进机手柄,控制截割头截割、铲板收集物料。

操作台一般设计在掘进机左侧中部,在掘进机截割前方右下角物料时,存在视觉盲区,操作手仅凭感觉来操作手柄对右下角物料进行截割,这样操作既不安全,又降低工作效率,同时还会在右下角产生超欠挖现象,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掘进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掘进机,包括:机体;截割部,设于机体的前侧;左操作台,设于机体的左侧;右操作台,设于机体的右侧,其中,右操作台到截割部的距离,小于左操作台到截割部的距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左操作台和右操作台,使用户既可以在左操作台上操作掘进机进行截割工作,以便于清楚地查看机体左侧的物料截割情况,也可以在右操作台上操作掘进机进行截割工作,以便于清楚地查看机体右侧的物料截割情况,这样减少了用户操作的视觉盲区,避免了用户仅凭感觉来进行截割工作,提升了截割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在右下角出现超欠挖的现象,节省了时间和人工;进一步地,右操作台到截割部的距离,小于左操作台到截割部的距离,即右操作台相对于左操作台而言,更加靠近机体的前侧,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右下角的视觉盲区,避免右下角出现超欠挖的现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掘进机还包括:先导油路,用于提供先导油;换向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先导油路连接;左操作台包括:左阀组,与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右操作台包括:右阀组,与换向阀的第二接口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左阀组包括:多路阀,与机体的液压系统、截割部的液压系统连接;左第一执行机构,与多路阀连接,左第一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机体的动作;左第二执行机构,与多路阀连接,左第二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截割部的动作;第一三通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左第一执行机构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左第二执行机构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右阀组包括:右第一执行机构,与多路阀连接,右第一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机体的动作;右第二执行机构,与多路阀连接,右第二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截割部的动作;第二三通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换向阀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右第一执行机构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右第二执行机构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左第一执行机构包括:左联阀手柄,以及连接在左联阀手柄上的多个先导阀,左联阀手柄通过与其连接的多个先导阀,与机体上的行走马达、铲板、支撑系统相连接;左第二执行机构包括:左操作手柄,以及连接在左操作手柄上的多个先导阀,左操作手柄通过与其连接的多个先导阀,与截割部的升降油缸、回转油缸相连接;右第一执行机构包括:右联阀手柄,以及连接在右联阀手柄上的多个先导阀,右联阀手柄通过多个先导阀,与机体上的行走马达、铲板、支撑系统相连接;右第二执行机构包括:右操作手柄,以及连接在右操作手柄上的多个先导阀,右操作手柄通过与其连接的多个先导阀,与截割部的升降油缸、回转油缸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左操作手柄位于左操作台的右侧;右操作手柄位于右操作台的右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机体的右侧设有油箱,油箱上设有凹槽,右操作台设于凹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油箱的前侧设有避让结构,避让结构用于避让掘进机的截割部的回转油缸。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掘进机还包括:驾驶棚,左操作台和右操作台上均设有驾驶棚,驾驶棚用于防护操作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驾驶棚包括:多个立柱,固定在机体上,相邻的立柱之间设有钢化玻璃;雨刷器,可活动地设于钢化玻璃上,雨刷器用于清洁钢化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掘进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掘进机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左操作台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掘进机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掘进机的液压先导操控布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机体,12截割部,14左操作台,140多路阀,142左第一执行机构,144左第二执行机构,146第一三通阀,147先导阀,148左联阀手柄,149左操作手柄,16右操作台,162右第一执行机构,164右第二执行机构,166第二三通阀,167右联阀手柄,168右操作手柄,18先导油路,20换向阀,22油箱,24驾驶棚,260座椅,262操作台骨架,264操作箱总成,28泵站电机,30柱塞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掘进机,包括:机体10、截割部12、左操作台14和右操作台16。

如图1所示,具体地,截割部12设于机体10的前侧;左操作台14设于机体10的左侧;右操作台16设于机体10的右侧,其中,右操作台16到截割部12的距离,小于左操作台14到截割部12的距离,或者说,右操作台16相对于左操作台14而言,更为靠近截割部12,或更为靠前。

在该实施例中,相对于现有的掘进机而言,增加了右操作台16,使用户既可以在左操作台14上操作掘进机进行截割工作,以便于清楚地查看机体10左侧的物料截割情况,也可以在右操作台16上操作掘进机进行截割工作,以便于清楚地查看机体10右侧的物料截割情况,这样减少了用户操作的视觉盲区,避免了用户仅凭感觉来进行截割工作,提升了截割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在右下角出现超欠挖的现象,节省了时间和人工;进一步地,右操作台16到截割部12的距离,小于左操作台14到截割部12的距离,即右操作台16相对于左操作台14而言,更加靠近机体10的前侧,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右下角的视觉盲区,避免右下角出现超欠挖的现象。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掘进机还包括:先导油路18,用于提供先导油;换向阀20,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换向阀20的第三接口与先导油路18连接;左操作台14包括:左阀组,与换向阀20的第一接口连接;右操作台16包括:右阀组,与换向阀20的第二接口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换向阀20,便于切换左操作台14和右操作台16,使得用户无论是在左操作台14还是在右操作台16,都能够利用同一套液压系统对掘进机进行操控,对于掘进机整体结构改动小,增加的部件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地,通过设置先导油路18,便于提供先导油,先导油通过换向阀20进入左操作台14的左阀组内,从而便于用户通过左操作台14操控掘进机;先导油通过换向阀20进入右操作台16的右阀组内,便于用户通过右操作台16操控掘进机,其中,换向阀20的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接通时,先导油进入左阀组;换向阀20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接通时,先导油进入右阀组,即通过对换向阀20的换向控制,就可以实现左操作台14和右操作台16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先导油路上依次连接有先导油泵、溢流阀、先导过滤器、测试接头,测试接头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接。

如图3和图5所示,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左阀组包括:多路阀140,与机体10的液压系统、截割部12的液压系统连接;左第一执行机构142,与多路阀140连接,左第一执行机构142用于控制机体10的动作;左第二执行机构144,与多路阀140连接,左第二执行机构144用于控制截割部12的动作;第一三通阀146,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三通阀146的第一接口与换向阀20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三通阀146的第二接口与左第一执行机构142连接,第一三通阀146的第三接口与左第二执行机构144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左阀组通过设置第一三通阀146,第一三通阀146分别与换向阀20、左第一执行机构142、左第二执行机构144连接,这样便于通过第一三通阀146,使先导油流向左第一执行机构142,以实现控制机体10动作的目的,或者通过第一三通阀146,使先导油流向左第二执行机构144,以实现控制截割部12动作的目的;多路阀140的设置,便于使先导油流向具体的液压部件,例如流向行走马达、铲板、截割部12的升降油缸等等。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右阀组包括:右第一执行机构162,与多路阀140连接,右第一执行机构162用于控制机体10的动作;右第二执行机构164,与多路阀140连接,右第二执行机构164用于控制截割部12的动作;第二三通阀166,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二三通阀166的第一接口与换向阀20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三通阀166的第二接口与右第一执行机构162连接,第二三通阀166的第三接口与右第二执行机构164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右阀组通过设置第二三通阀166,第二三通阀166分别与换向阀20、右第一执行机构162、右第二执行机构164连接,这样便于通过第二三通阀166,使先导油流向右第一执行机构162,以实现控制机体10动作的目的,或者通过第二三通阀166,使先导油流向右第二执行机构164,以实现控制截割部12动作的目的;还需要指出,右阀组未设置多路阀140,而是直接与左操作台14上的多路阀140连接,这样可以减少右操作台16上的部件和油路的数量,简化右操作台16的结构,减小右操作台16的体积和占用的空间。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左第一执行机构142包括:左联阀手柄148,以及连接在左联阀手柄148上的多个先导阀147,左联阀手柄148通过与其连接的多个先导阀147,与机体10上的行走马达、铲板、支撑系统相连接;左第二执行机构144包括:左操作手柄149,以及连接在左操作手柄149上的多个先导阀147,左操作手柄149通过与其连接的多个先导阀147,与截割部12的升降油缸、回转油缸相连接;右第一执行机构162包括:右联阀手柄167,以及连接在右联阀手柄167上的多个先导阀147,右联阀手柄167通过多个先导阀147,与机体10上的行走马达、铲板、支撑系统相连接;右第二执行机构164包括:右操作手柄168,以及连接在右操作手柄168上的多个先导阀147,右操作手柄168通过与其连接的多个先导阀147,与截割部12的升降油缸、回转油缸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左第一执行机构142中设置左联阀手柄148,并连接有多个先导阀147,多个先导阀147与行走马达、铲板、支撑系统等连接,便于用户通过操控左联阀手柄148,控制行走马达、铲板、支撑系统的动作;操控方式简单方便;通过在左第二执行机构144中设置左操作手柄149,左操作手柄149连接多个先导阀147,多个先导阀147与截割部12的升降油缸、回转油缸相连接,这样便于用户通过操控左操作手柄149,控制截割部12的升降动作、回转动作。

同样地,通过在右第一执行机构162中设置右联阀手柄167,并连接有多个先导阀147,多个先导阀147与行走马达、铲板、支撑系统等连接,便于用户通过操控右联阀手柄167,控制行走马达、铲板、支撑系统的动作;操控方式简单方便;通过在右第二执行机构164中设置右操作手柄168,右操作手柄168连接多个先导阀147,多个先导阀147与截割部12的升降油缸、回转油缸相连接,这样便于用户通过操控右操作手柄168,控制截割部12的升降动作、回转动作。

可以理解,机体10上的液压系统,用于驱动左行走马达、右行走马达、铲板升降、左后支撑、右后支撑、水泵、一运马达、星轮马达等;截割部的液压系统,用于驱动截割部12的升降油缸、回转油缸等。

如图5所示,多路阀140和机体10上的液压系统、截割部12的液压系统连接,即多路阀140与机体10的左行走马达、右行走马达、铲板升降系统、左后支撑、右后支撑、水泵、一运马达、星轮马达等均连接,而左第一执行机构142中,与左联阀手柄148连接的多个先导阀147,通过与多路阀140的连接,使左联阀手柄148能够控制左行走马达、右行走马达、铲板升降系统、左后支撑、右后支撑、水泵、一运马达、星轮马达等;右第一执行机构162中,与右联阀手柄167连接的多个先导阀147,通过与多路阀140的连接,使右联阀手柄167能够控制左行走马达、右行走马达、铲板升降系统、左后支撑、右后支撑、水泵、一运马达、星轮马达等。

同样地,多路阀140和截割部12的升降油缸、回转油缸连接,而左第二执行机构144中,与左操作手柄149连接的多个先导阀147,通过与多路阀140的连接,使左操作手柄149能够控制截割部12的升降、回转动作;右第二执行机构164中,与右操作手柄168连接的多个先导阀147,通过与多路阀140的连接,使右操作手柄168能够控制截割部12的升降、回转动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左操作手柄149位于左操作台14的右侧;右操作手柄168位于右操作台16的右侧,这样用户无论在左操作台14还是右操作台16,都能够使用右手操作,提升了用户使用操作台的便利性。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机体10的右侧设有油箱22,油箱22上设有凹槽,右操作台16设于凹槽内,这样便于充分利用机体10右侧空间,并降低右操作台16的位置,使用户能够更接近截割部12,便于用户观察截割部12工作情况,减少视觉盲区,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油箱22的前侧设有避让结构,避让结构用于避让掘进机的截割部12的回转油缸,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机体10的现有结构,向机体10的前方延伸油箱22的长度,弥补因为油箱22上增加凹槽结构而减小的容积,油箱22在向前延伸的同时,可以通过避让结构避开截割部12的回转油缸,使结构更为紧凑,减小占用的空间。

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油箱22上连接有开式柱塞泵30,柱塞泵30的一端和油箱22连接,另一端和泵站电机28连接。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掘进机还包括:驾驶棚24,左操作台14和右操作台16上均设有驾驶棚24,驾驶棚24用于防护操作台,这样便于提升用户在操作台上工作的安全性,并优化工作环境,减少用户受到粉尘、噪音的干扰。

在上述实施例中,驾驶棚24包括:多个立柱,固定在机体10上,相邻的立柱之间设有钢化玻璃;雨刷器,可活动地设于钢化玻璃上,雨刷器用于清洁钢化玻璃。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立柱,并在相邻的立柱间设置钢化玻璃,这样在为用户提供防护的同时,可以保证用户的视野清晰,避免出现盲区,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雨刷器,便于及时清洁钢化玻璃上的粉尘,确保用户观察的准确性。

根据本申请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掘进机,在右侧增加一新操作台,即增加了右操作台16。

在截割掘进机左侧的工作面时,使用左操作台14;在截割掘进机右侧的工作面时,通过换向阀20切换至右操作台16控制,使用右操作台16控制掘进机截割,消除右下角视觉盲区。换向阀20具有互锁功能,操作员仅能通过单一操作台对掘进机进行控制,保证无法在左操作台14、右操作台16上同时操作掘进机,以免产生误操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掘进机用双操作台装置。左操作台14位置不变,在其内部液压系统控制油路上增加三通换向阀20,即换向阀20,并将其手柄安装在操作台面板上,以方便切换。

右操作台16仅需设计操作台骨架262、座椅260、四向右操作手柄168及其先导阀147、右联阀手柄167及其先导阀147等主要部件。因右操作台16上无多路阀140组及其管路,仅包含控制油路,右操作台的操作台骨架262较小,结构简单,骨架较左操作台的骨架小,占用空间少,布置空间较左操作台14较为紧凑;左操作台14和右操作台16上均设有操作箱总成264。

右操作台16布置在掘进机右侧,较左操作台14靠前,同时右侧原有的泵站油箱22需做改变。右操作台16布置在油箱22上,将长方体油箱22改为“凹”型台阶式油箱22,充分利用掘进机右侧摆放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在掘进机两侧设计左右两个操作台,左操作台14按常规掘进机位置设计,右侧新增一个右操作台16,即相对于左操作台14的简化紧凑型结构。

2)左操作台14的四向操作手柄布置在左操作台14的右侧,右操作台16的四向操作手柄布置在右操作台16的右上角,或者说是右操作台16的右侧,方便操作手使用左、右操作台16时都能通过右手操作。

3)两个操作台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需将右侧原有的泵站系统改变。将长方体油箱22改为“凹”型台阶式油箱22,操作台布置在油箱22上,充分利用掘进机右侧空间。

4)左操作台14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套互锁换向阀20,如图5和图6所示,当互锁换向阀20切换至左操作台14时,只能通过左操作台14控制掘进机,右操作台16的四向右操作手柄168无效;当互锁换向阀20切换至右操作台16时,只能通过右操作台16控制掘进机,左操作台14的四向左操作手柄149无效。

5)在左右操作台16上各增加一个简易驾驶棚24。每个驾驶棚24通过四根立柱固定在掘进机上,顶棚钢板通过四根横梁支撑。驾驶棚24的四面采用钢化玻璃,用雨刷通过喷水刮去玻璃表面的灰尘,改善操作手的视野。驾驶棚24能大大降低粉尘和噪音对掘进机操作手的身体伤害,改善操作手的工作环境,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6)右操作台16仅需设计操作台骨架262、座椅260、四向右操作手柄168及其先导阀147、右联阀手柄167及其先导阀147等主要部件。

7)互锁换向阀20仅需通过切换控制左、右操作台16的先导阀147来控制左操作台14工作或右操作台16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采用双操作台结构,即在掘进机的右侧,相对于左操作台14更靠前的位置增加一右操作台16,解决了掘进机在截割前方右下角的视觉盲区,增加了截割施工的安全性,通过更好的控制超欠挖量来提供掘进机施工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扩大了用户的操作视野,减少了用户操作的视觉盲区,避免了用户仅凭感觉来进行截割工作,提升了截割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在右下角出现超欠挖的现象,节省了时间和人工。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