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梁孔道压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6843发布日期:2021-01-26 12:1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梁孔道压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力孔道压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连续梁孔道压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连续梁上设置有应力孔道,在其内穿束钢绞线后需要使用混凝土将应力孔道添堵。目的如下:防止预应力钢束锈蚀、降低锚具持荷、联结梁体分散应力。起到了固定钢绞线、防止空气侵蚀、提高梁体强度的作用。
[0003]
传统方法是利用压力泵,直接由孔道一端将混凝土浆液注入。传统孔道压浆方法最大的问题就是压浆不饱满,即压浆过程中有部分空气存留在孔道内,形成空洞。这会影响最终的工程质量。形成空洞后只能在后期探测发现,并需要打孔补浆。
[0004]
为了尽量避免空气留存,人们发明了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即在传统压浆方法的基础上,在孔道的另一端连接真空泵,通过负压尽量将空气吸出。
[0005]
上述真空辅助压浆工艺部分解决了气体留存的问题,但是压浆速度慢,并且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空气留存于孔道顶部。
[0006]
基于此,亟需一种连续梁孔道压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梁孔道压浆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8]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梁孔道压浆装置,包括压浆装置、真空辅助装置、检测排气装置;
[0010]
所述压浆装置包括压浆管、回液管、压浆泵;所述压浆泵出口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三个口分别与所述压浆泵出口、所述回液管、所述压浆管相连;所述回液管另一端通往浆液池;所述压浆管另一端连接在需要压浆的应力孔道第一端;
[0011]
所述真空辅助装置包括真空管;所述真空管设置在需要压浆的应力孔道第二端;所述真空管另一端与真空源相连;
[0012]
所述检测排气装置包括外管、内管、排气头;所述外管为一端封闭且侧壁设置有孔洞的中空管;所述排气头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靠近封闭端,所述排气头尾部与所述内管相连,所述内管另一端通过阀门与真空源相连;
[0013]
所述排气头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活塞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活塞相连,所述内管贯穿所述第二活塞,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活塞上;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二活塞外径与所述外管内径相同。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梁孔道压浆装置还包括密封帽,所述密封帽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密封帽用于安装在应力孔道两端,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压浆管、所述真空管、所述外管中至少一种。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及所述第二活塞采用柔性材料。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及所述第二活塞采用硬质材料,其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材料层,所述弹性材料层可更换。
[0017]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采硬质杆或柔性链。
[0018]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孔洞内安装有帽塞,所述帽塞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材料。利用该材料能够透气但不透液体的性质,可以使气体由所述内管排出。
[0019]
使用时,在应力孔道第一端通过所述密封帽连接所述压浆管,在应力孔道第二端通过所述密封帽连接所述真空管,所述检测排气装置由应力孔道第二端置入应力孔道内部上端。
[0020]
开启真空源,使应力孔道内形成负压,观察压力表至预设值。
[0021]
将所述三通阀调节至所述压浆泵出口与所述回液管的通路,并观察,直至出现合格浆液,将三通阀调节至所述压浆泵出口与所述压浆管的通路。
[0022]
待所述真空管处持续出现浆液后关闭真空管,稍静置后,开启所述内管上的阀门,并缓慢抽拉所述内管。所述排气头在所述内管的抽拉作用下持续移动经过不同的所述外管的孔洞,在负压作用下,残留空气由孔洞经内管被抽出,同时浆液在压力作用下填补空气原有占据的的空间。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4]
1、能够定位抽取残留空气,不会因不同部位的压力差而造成远端的空气残留;
[0025]
2、操作方便,排气效率高;
[0026]
3、与普通的真空辅助工艺相比,由于后续的检测排气装置存在,可以加快注浆速度,无需考虑残存空气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所述检测排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
实施例1
[0032]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梁孔道压浆装置,包括压浆装置1、真空辅助装置2、检测排气装置3;
[0033]
所述压浆装置1包括压浆管11、回液管12、压浆泵13;所述压浆泵13出口设置有三
通阀14,所述三通阀14三个口分别与所述压浆泵13出口、所述回液管12、所述压浆管11相连;所述回液管12另一端通往浆液池100;所述压浆管11另一端连接在需要压浆的应力孔道第一端;
[0034]
所述真空辅助装置2包括真空管21;所述真空管21设置在需要压浆的应力孔道第二端;所述真空管21另一端与真空源相连;
[0035]
所述检测排气装置3包括外管31、内管32、排气头33;所述外管31为一端封闭且侧壁设置有孔洞的中空管;所述排气头33设置在所述外管31内部靠近封闭端,所述排气头33尾部与所述内管32相连,所述内管32另一端通过阀门与真空源相连;
[0036]
所述排气头33包括第一活塞331、第二活塞332、连接装置333;所述第一活塞331通过连接装置333与所述第二活塞332相连,所述内管32贯穿所述第二活塞332,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活塞332上;所述第一活塞331与所述第二活塞332外径与所述外管31内径相同。
[0037]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连续梁孔道压浆装置还包括密封帽4,所述密封帽4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密封帽4用于安装在应力孔道两端,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压浆管11、所述真空管21、所述外管31中至少一种。
[0038]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第一活塞331及所述第二活塞332采用柔性材料。
[0039]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第一活塞331及所述第二活塞332采用硬质材料,其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材料层,所述弹性材料层可更换。
[0040]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连接装置333采硬质杆或柔性链。
[0041]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外管31孔洞内安装有帽塞311,所述帽塞311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材料。利用该材料能够透气但不透液体的性质,可以使气体由所述内管32排出。
[0042]
使用时,在应力孔道第一端通过所述密封帽4连接所述压浆管11,在应力孔道第二端通过所述密封帽4连接所述真空管21,所述检测排气装置3由应力孔道第二端置入应力孔道内部上端。
[0043]
开启真空源,使应力孔道内形成负压,观察压力表至预设值。
[0044]
将所述三通阀14调节至所述压浆泵13出口与所述回液管12的通路,并观察,直至出现合格浆液,将三通阀14调节至所述压浆泵13出口与所述压浆管11的通路。待所述真空管21处持续出现浆液后关闭真空管21,稍静置后,开启所述内管32上的阀门,并缓慢抽拉所述内管32。所述排气头33在所述内管32的抽拉作用下持续移动经过不同的所述外管31的孔洞,在负压作用下,残留空气由孔洞经内管32被抽出,同时浆液在压力作用下填补空气原有占据的的空间。
[004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