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矿用降尘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4563发布日期:2020-11-19 19:06阅读:88来源:国知局
机械式矿用降尘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降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式矿用降尘主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矿的产能也在急剧上升,矿井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矿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粉尘在不断增加。现有技术中,采用矿用降尘设备减少生产中的煤炭粉尘,实现绿色开采。

通常,矿用降尘设备包括主机及喷淋系统,主机用来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喷淋系统用来送出喷淋水。

现有技术的主机采用电控及机械控制两种方式。

主机采用电控结构时,供电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线路连接外部电源的有线主机,另一种是采用电池的无线主机。

其中,通过线路连接电源的有线主机,布置线路过于麻烦,现有技术中逐渐淘汰此类主机。采用电池的无线主机,因电池容量有限,大部分主机需要2-3个月更换一次电池,电池使用寿命很难超过一年,更换电池时需要深入矿内,费时费力,还影响工作效率。

另外,地下矿井的的回风巷等区域,瓦斯浓度较高,一定浓度下遇电火花极易发生爆炸,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械式矿用降尘主机,主要用于煤矿环境治理,特别是高瓦斯环境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式矿用降尘主机,矿用降尘主机控制喷淋系统,喷淋系统设置在矿井内,喷淋系统喷出水或水雾,从而降低矿井内的煤炭粉尘。

一种矿用降尘主机,包括气动阀,气动阀设置在水管道上,控制水管道的开闭。主机包括第一储气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第一气控阀,气源通过气体管路与第一气控阀、气动阀依次连接,第一储气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通过气体管路与第一气控阀连接,控制气动阀的开闭;主机还包括第二储气装置、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气动换向阀,第二储气装置、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与气动换向阀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气源与气动换向阀连接,气动换向阀与第一储气装置通过气体管路连接。

上述结构中,第一储气装置的压力与第一气控阀压力阈值之差、第一储气装置的储气量,以及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控制的流量,决定喷淋时间;

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的设定流量值不同,二者之间的流量差值,决定了停喷时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气动阀采用现有技术,这种气动阀依靠气体压力动作。压缩空气在大于气动阀的压力阈值,阀门打开,压力小于阈值,气动阀自动关闭。气动阀可选用角座阀、气动球阀、气动蝶阀中的一种。

所述气源、气动换向阀、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依次连接,在喷淋期间,第二储气装置通过两路气体管路均可充气,达到预定压力。

主机包括壳体,气动阀、第一气控阀、气动换向阀、第一储气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第二储气装置及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部。

主机包括壳体,气动阀、第一气控阀、气动换向阀、第一储气装置、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第二储气装置及第二流量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外表面。

所述气源、第一气控阀之间设置第二气控阀,第二气控阀通过出气管路连接喷头,气动阀出水管路连接喷头。气源送入的气体不仅可以用来控制气动阀的动作,还可以用来作为喷淋喷雾的气体来源。

所述气动换向阀分别连接第三气控阀及第四气控阀,第三气控阀及第四气控阀分别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气源,第四气控阀连接复位开关,复位开关以气体管路连接气源。主机不能正常使用时,按下复位开关,就能恢复到初始值,启动正常喷雾、停喷循环。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选煤厂、水泥厂、发电厂、煤矿井下采煤顺槽、综掘皮带巷、主皮带运输巷、皮带机头防尘及防灭火、各翼运输大巷、各种转载点、井底车场、普掘回风巷、放炮作业、喷浆作业机车运煤巷、综采液压支架自动喷雾等含粉尘和爆炸性气体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结构优化,不需要使用电能,相比于现有技术,安全性能高。

上述控制主机应用于矿用降尘系统,矿用降尘系统的整体性能相应地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壳体;2、进气口;3、进水口;4、排气口;5、排水口;61、第一流量控制装置;62、第二流量控制装置;7、油水分离器;8、气动阀;9、气动换向阀;101、第一储气装置;102、第二储气装置;11、复位开关;12、第二气控阀;13、第三气控阀;14、第四气控阀;15、第一气控阀;16、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机械式矿用降尘主机,包括气动阀8,气动阀8设置在水管道上,控制水管道的开闭,水管道连接喷淋系统的喷头,为其供水。主机包括第一储气装置101、第一流量控制装置61、第一气控阀15,气源16通过气体管路与第一气控阀15、气动阀8依次连接,第一储气装置101、第一流量控制装置61通过气体管路与第一气控阀15连接,进而控制气动阀8的开闭。

主机还包括第二储气装置102、第二流量控制装置62、气动换向阀9,第二储气装置102、第二流量控制装置62与气动换向阀9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气源16与气动换向阀9连接,气动换向阀9与第一储气装置101、第二储气装置102分别通过气体管路连接。

所述气动阀8为角座阀。

气动换向阀9选用气动控制阀中的方向控制阀。

第一储气装置101、第二储气装置102选用储气缸。

第一流量控制装置61、第二流量控制装置62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为了更好的读取和控制流量,第一、二流量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流量计,例如转子流量计。

所述气源16、气动换向阀9、第二流量控制装置62依次连接,在喷淋期间,第二储气装置102通过两路气体管路均可充气,达到预定压力。

主机包括壳体1,气动阀8、第一气控阀15、气动换向阀9、第一储气装置101、第一流量控制装置61、第二储气装置102及第二流量控制装置62设置在壳体1内部。壳体1上连接有进气口2、进水口3、排气口4、排水口5,进气口2连接气源16。

所述气源16、第一气控阀15之间设置第二气控阀12,第二气控阀12通过出气管路连接喷头,气动阀8出水管路连接喷头。气源16送入的气体不仅可以用来控制气动阀8的动作,还可以用来作为喷淋喷雾的气体来源。

所述气动换向阀9分别连接第三气控阀13及第四气控阀14,第三气控阀13及第四气控阀14分别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气源16,第四气控阀14连接复位开关11,复位开关11以气体管路连接气源16。主机不能正常使用时,按下复位开关11,就能恢复到初始值,启动正常喷雾、停喷循环。

气源16进入壳体1的气体管路上设有油水分离器7,净化进气。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控制过程为:

气源16的进气口进气经过油水分离器7净化后,进入气动换向阀9进口,气动换向阀9第一出口开启、第二出口关闭,气体经过第一出口分别流向第一储气装置101、第一气控阀15的换向控制口及第一流量控制装置61,第一储气装置101的出气流向第一流量控制装置61,第一流量控制装置61在设定流量下排气,第一储气装置101的排气速度小于进气速度,于是,气动换向阀9的第一出口送出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增大到一定压力,可将第一气控阀15打开,第一气控阀15打开,气源16的气体由第一气控阀15分别流向气动阀8及第二气控阀12,气动8选用角座阀,第一气控阀15送入的压力气体开启角座阀下方进气口的进气,使得角座阀打开水路,第一气控阀15向第二气控阀12控制口通入气体,使得第二气控阀12打开,从而水、气开启,开始喷淋。

同时,第三气控阀13开启,来自气源16的气体一部分由第三气控阀13进入气动换向阀9的控制口,使得气动换向阀9同时将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均开启,进入气动换向阀9的气体分别由两个出口送出。由第二出口送出的气体分别经由第二储气装置102及第二流量控制62,第二流量控制装置62在设定流量下不断向外放气,放气的速度大于进气速度,于是第二出口处的压力逐渐减小,同时,第一出口处压力同步减小,第一出口处压力低于第一气控阀15及第三气控阀13的开启压力时,二者均关闭,第一气控阀15关闭,导致气动阀8、第二气控阀12关闭,喷淋工作停止。第三气控阀13关闭,气动换向阀9换位,只开启第一出口。于是,主机开始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喷淋、停喷的循环交替进行。两个流量控制装置的预设放气流量,可实现对喷淋、停喷时间的调控。

主机不能正常使用时,按下复位开关11,气体管路的气体通入第四气控阀14的控制口,第四气控阀14开启,实现气动换向阀9的回位,从而恢复正常。

上述控制过程依靠主要原理为:第一储气装置101的压力与第一气控阀15压力阈值之差、第一储气装置101的储气量,以及第一流量控制装置61所控制的流量,决定喷淋时间;第一流量控制装置61、第二流量控制装置62的设定流量值不同,二者之间的流量差值,决定了停喷时间。具体的控制过程可做调整,例如,储气装置中可预先充入压力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优势:

1)设备耗水量小,长期使用不会造成积水;

2)装置综合降尘效率大于90%;

3)产品为非电控结构,排除了电器元件性能带来的失爆和故障问题;解决了电控类喷雾装置,安装或维修时必须停电、停产带来的不便。

4)本装置安装快捷方便,在适合安装的位置,按示意图插好几个接口即可,无需停电停产;

5)改变了自动控制必须依赖电源的被动局面,本设备利用煤矿风压管道中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实现气动自动控制。在特殊气水混合喷雾水幕中形成pm50的水雾,进行特定空间内设定条件下的降尘作业。确保实现自动喷雾降尘、改善工作环境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