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1799发布日期:2021-03-09 21:02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特别是一种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结构。


背景技术:

2.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时代,铁路、公路大力发展,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由于受地形条件影响,隧线比重大。一般隧道工程防排水设计采取防、排、堵、截相结合的原则,于隧道两侧边墙脚沿隧道线路方向呈间距布置边墙泄水孔,通过边墙泄水孔将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排至隧道两侧的侧沟。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二次衬砌施工完成后,在二次衬砌上钻设泄水孔,但由于衬砌内布置有钢筋,因此,钻孔过程中,往往会破坏衬砌结构的受力钢筋,影响结构受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钻设泄水孔的过程中、容易导致二次衬砌结构钢筋被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围岩内钻孔、初期支护内钻孔和泄水管;
6.围岩内钻孔一端位于围岩中,另一端位于围岩与初期支护的交界处;
7.初期支护内钻孔与泄水管的一端连通,泄水管另一端用于与隧道侧沟连通;
8.所述泄水管预埋于隧道的二次衬砌中。该泄水孔结构通过设置预埋于二次衬砌中的泄水管实现围岩地下水的引导,围岩中的地下水依次通过围岩内钻孔、初期支护内钻孔和泄水管流入到隧道侧沟中。施工时,先定位泄水管,再浇筑二次衬砌,使得在二次衬砌成型后,无需对二次衬砌结构进行钻孔,可以保证二次衬砌结构钢筋的完整性,避免影响二次衬砌结构的受力。且通过设置围岩内钻孔,可以保证围岩内的地下水能够被顺利引出。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泄水管为pvc管。设置pvc管,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施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泄水管端部伸入所述围岩的距离不小于50cm。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泄水管的直径不小于80mm。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泄水管的直径不大于200mm。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方案,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结构还包括定位钢筋,所述定位钢筋与所述泄水管相连,用于埋设于隧道二次衬砌结构中。通过设置定位钢筋,使得在浇筑二次衬砌结构时,泄水管的位置能够稳定。
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结构,无需对二次衬砌结构进行钻孔,可以保证二次衬砌结构钢筋的完整性,避免影响二次衬砌结构的受力。且通过设置围岩
内钻孔,可以保证围岩内的地下水能够被顺利引出。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施工方法在步骤a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施工方法在步骤b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步骤b1完成时、或实施例2的步骤b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施工方法在步骤c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施工方法在步骤a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标:1-初期支护;2-二次衬砌;3-泄水孔结构;30-泄水管;31-初期支护内钻孔;32-围岩内钻孔;4-侧沟;5-定位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1
25.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6.a.请参阅图1,由隧道初期支护1表面向围岩中钻设预埋孔;
27.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预埋孔的端部钻设置围岩与初期支护1交界处。
28.b.请参阅图2,使泄水管30一端伸入预埋孔中,然后浇筑二次衬砌2仰拱及矮边墙,使泄水管30预埋到二次衬砌2中;
29.具体的,在步骤b中,浇筑衬砌仰拱及矮边墙时,通过浇筑衬砌仰拱或矮边墙所需要的衬砌钢筋固定所述泄水管30;或先设置用于固定泄水管30的定位钢筋5,使泄水管30固定后,再浇筑衬砌仰拱或矮边墙,即:浇筑衬砌仰拱或矮边墙时,通过定位钢筋5固定泄水管30。
30.本实施例中,泄水管30为pvc管。泄水管30的直径不小于80mm,进一步的,泄水管30的直径不大于200mm。
31.b1.请参阅图3,以泄水管30为钻孔通道,向围岩中继续钻预埋孔,将预埋孔的端部钻设至围岩内部的预设距离。
32.具体的,在步骤b1中,预设距离不小于50cm。
33.预埋孔位于初期支护1中的一段为初期支护内钻孔31,预埋孔位于围岩内的一段为围岩内钻孔32。
34.c.请参阅图4,施作侧沟4,使所述泄水管30与所述侧沟4连通。
35.围岩内钻孔32、初期支护内钻孔31和泄水管30互相连通,共同组成隧道中用于将围岩内的水引导至侧沟4内的泄水孔。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3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施工方法,通过在初期支护1中施作钻孔,浇筑衬砌前预埋泄水管30,浇筑完成后,以泄水管30作为向围岩中钻孔的通道,从而避免钻设孔的过程中损害到二次衬砌2钢筋,避免影响二次衬砌2结构的受力情况。
3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施工方法,将泄水孔钻入围岩一定深度,确保二次衬砌2背后围岩地下水能进入边墙泄水孔而排到侧沟4。
39.3、步骤b1既可以钻孔,用于使预埋孔端部伸入围岩的深度达到预设距离;又可以用做清孔,从而防止预埋孔或预埋管发生堵塞。
40.实施例2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42.a.请参阅图5,由隧道初期支护1表面向围岩中钻设预埋孔;
4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预埋孔的端部钻设置围岩内部预设距离。预设距离不小于50cm。预埋孔位于隧道初期支护1内的一段为初期支护内钻孔31,位于围岩中的一段为围岩内钻孔32。
44.b.请参阅图3,使泄水管30一端伸入预埋孔中,然后浇筑二次衬砌2仰拱及矮边墙,使泄水管30预埋到二次衬砌2中;
45.具体的,在步骤b中,泄水管30端部伸入到预埋孔中的距离可以根据施工时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46.在步骤b中,浇筑衬砌仰拱及矮边墙时,通过浇筑衬砌仰拱或矮边墙所需要的衬砌钢筋固定所述泄水管30;或先设置用于固定泄水管30的定位钢筋5,使泄水管30固定后,再浇筑衬砌仰拱或矮边墙,即:浇筑衬砌仰拱或矮边墙时,通过定位钢筋5固定泄水管30。
47.本实施例中,泄水管30为pvc管。泄水管30的直径不小于80mm,进一步的,泄水管30的直径不大于200mm。
48.c.请参阅图4,施作侧沟4,使所述泄水管30与所述侧沟4连通。
49.具体的,在步骤c中,对泄水管30和预埋孔进行清孔,防止泄水管30或预埋孔堵塞。
50.围岩内钻孔32、初期支护内钻孔31和泄水管30互相连通,共同组成隧道中用于将围岩内的水引导至侧沟4内的泄水孔。
51.实施例3
52.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结构3,其通过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施工方法施工形成。
53.该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结构3包括围岩内钻孔32、初期支护内钻孔31和泄水管30。
54.其中,围岩内钻孔32一端位于围岩中,埋入围岩的深度不小于50cm,另一端位于围岩与初期支护1的交界处、且与初期支护内钻孔31一端相连。初期支护内钻孔31与泄水管30的端部连通,泄水管30另一端与隧道侧沟4连通。
55.泄水管30埋设于隧道二次衬砌2结构中。泄水管30为pvc管。泄水管30的直径不小于80mm,进一步的,泄水管30的直径不大于200mm。
56.围岩内钻孔32、初期支护内钻孔31和泄水管30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连通围岩内部和隧道侧沟4的泄水孔结构3,使得围岩中的地下水能够通过该泄水孔结构3流入到隧道侧沟4中。
57.进一步的,该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结构3还包括定位钢筋5,定位钢筋5位于二次衬砌结构中、且与泄水管30固定相连,定位钢筋5用于固定泄水管30。
5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泄水孔结构3的有益效果在于:
5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隧道衬砌边墙泄水孔结构3,将泄水孔钻入围岩一定深度,确保二次衬砌2背后围岩地下水能进入边墙泄水孔结构进而排到侧沟4。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