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3804发布日期:2021-05-28 10:3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基坑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钻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基坑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基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种基坑钻孔装置进行钻孔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但是现有的钻孔装置通常将钻杆设置于装置一侧,受力不均匀,影响装置的安全性,并且现有钻孔装置传动系统对扭矩的提升不大,装置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基坑钻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基坑钻孔装置,包括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四支撑杆,四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两侧均设置有螺纹杆,所述上固定板上端面与两螺纹杆相对处均固定设置有一号电机,所述螺纹杆上端贯穿上固定板与一号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下端转动连接于下固定板,两所述螺纹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为圆柱体内部开设空腔,所述升降台空腔内部设置有钻杆,所述钻杆下端贯穿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两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座,两所述螺旋座分别与两螺纹杆螺旋连接,所述升降台下端面钻杆一侧固定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一侧固定套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蜗杆两端均转动设置有固定座,两所述固定座均固定连接于升降台下端面,所述升降台下端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钻杆包括卡座、蜗轮、杆体、绞龙叶片,所述卡座固定连接于杆体上端,所述蜗轮固定套接于杆体外端卡座下侧,所述绞龙叶片固定连接杆体外端靠下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钻杆下端贯穿下固定板,所述卡座活动卡接于升降台内部,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升降台上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端贯穿上固定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固定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固定板侧端与导向轮相对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装置相比,该装置使用了蜗轮蜗杆结构,可传递较大的扭矩,使钻头可以拥有更大的力量来破开土层中的石块,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提高钻孔速率。

与现有装置相比,该装置将钻杆设置于装置中心,装置在与地面的锚固时受力更加合理,防止某个锚固装置受力较大而影响装置整体可承受的最大力量,也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基坑钻孔装置的正局部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基坑钻孔装置的升降台的下端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基坑钻孔装置的钻杆的结构图。

图例说明:

1、一号电机;2、上固定板;3、支撑杆;4、蜗杆;5、螺纹杆;6、下固定板;7、固定脚;8、导向杆;9、升降台;10、螺旋座;11、固定座;12、一号锥齿轮;13、钻杆;14、导向轮;15、二号锥齿轮;16、蜗轮;17、二号电机;101、卡座;102、杆体;103、绞龙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基坑钻孔装置,包括下固定板6,下固定板6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四支撑杆3,四支撑杆3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2,上固定板2与下固定板6之间两侧均设置有螺纹杆5,上固定板2上端面与两螺纹杆5相对处均固定设置有一号电机1,螺纹杆5上端贯穿上固定板2与一号电机1输出端固定连接,螺纹杆5下端转动连接于下固定板6,两螺纹杆5之间固定设置有升降台9,升降台9为圆柱体内部开设空腔,升降台9空腔内部设置有钻杆13,钻杆13下端贯穿升降台9,升降台9两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座10,两螺旋座10分别与两螺纹杆5螺旋连接,升降台9下端面钻杆13一侧固定设置有蜗杆4,蜗杆4一侧固定套接有一号锥齿轮12,蜗杆4两端均转动设置有固定座11,两固定座11均固定连接于升降台9下端面,升降台9下端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17,二号电机1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锥齿轮15,一号锥齿轮12与二号锥齿轮15啮合。

钻杆13包括卡座101、蜗轮16、杆体102、绞龙叶片103,卡座101固定连接于杆体102上端,蜗轮16固定套接于杆体102外端卡座101下侧,绞龙叶片103固定连接杆体102外端靠下侧,钻杆13下端贯穿下固定板6,卡座101活动卡接于升降台9内部,蜗轮16与蜗杆4啮合,升降台9上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有导向杆8,使升降台9移动更加稳定,导向杆8上端贯穿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6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轮14,便于装置移动,下固定板6侧端与导向轮14相对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脚7,便于装置固定。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将装置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将固定脚7与地面锚固,将一号电机1二号电机17通电后,二号电机17工作带动其输出端的二号锥齿轮15工作,二号锥齿轮15带动一号锥齿轮12转动,通过控制齿数比增大扭矩,一号锥齿轮12带动蜗杆4转动,蜗杆4与蜗轮16啮合,进一步的增大扭矩,提高钻杆13的钻孔效率,一号电机1工作,一号电机1带动螺纹杆5转动,升降台9随着螺纹杆5转动进行上下移动,一号电机1二号电机17配合工作,达到提高钻孔效率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