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连型油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1994发布日期:2021-02-09 18:5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连型油套管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输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连型油套管。


背景技术:

[0002]
石油套管是石油钻探的重要器材,它是一次下井长期使用的石油专用管材,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油气的成功开采与石油套管的性能密切相关。全球大部分油田都存在套管损坏现象,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变得越来越严重。套管损坏已经成为制约石油开采的重要因素。
[0003]
常用的石油套管,在使用的时候,通常采用接箍连接,由于接箍的设置增加了整个石油套管的厚度,因此,在安装的时候,存在不便性且容易碰撞损坏接箍,从而导致工程施工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一种直连型油套管。
[0005]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连型油套管,包括油套管本体,所述油套管本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头和插口,所述插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插口设置有内螺纹,相连接的两根油套管的插头和插口相配合使用,
[0006]
所述管体的外壁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外防腐层和第一钝化层,所述管体内侧壁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内防腐层和第二钝化层,
[0007]
所述管体内侧壁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向内侧突出的环状凸棱。
[0008]
其中,所述插头和插口均为锥形。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的结构不再使用接箍,同样能够有效连接,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原油中的腐蚀介质以及油井注水中的夹杂物均会造成油套管的一定程度的损坏;另外,设置了环状凸棱,增强了径向可承受力,可以有效避免油井开采过程中注水会导致油井底层的应力发生转变从而改变油套管内腔形状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申请油套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申请的提升短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插口,2-外防腐层,4-第一钝化层,3-环状凸棱,5-管体,6-第二钝化层,7-内防腐层,8-插头,9-接箍,10-上管体,11-固定螺栓,12-盖板,13-轴承,14-双向推力球轴承,15-单向推力球轴承,16-下管体,17-插头,1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5]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连型油套管,包括油套管本体,所述油套管本体包括管体5,所述管体5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头17和插口1,所述插头17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插口1设置有内螺纹,相连接的两根油套管的插头17和插口1相配合使用,
[0016]
所述管体5的外壁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外防腐层2和第一钝化层4,所述管体5内侧壁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内防腐层7和第二钝化层6,
[0017]
所述管体5内侧壁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向内侧突出的环状凸棱3。
[0018]
其中,所述插头17和插口1均为锥形。
[0019]
本申请的结构不再使用接箍9,同样能够有效连接,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原油中的腐蚀介质以及油井注水中的夹杂物均会造成油套管的一定程度的损坏;另外,设置了环状凸棱3,增强了径向可承受力,可以有效避免油井开采过程中注水会导致油井底层的应力发生转变从而改变油套管内腔形状的问题。
[0020]
如图2所示,油套管还包括的专用的提升短接,该提升短接包括如下结构:
[0021]
接箍9、上管体10和下管体16,
[0022]
所述接箍9下端螺纹连接上管体10上端,所述上管体10下端连接下管体16上端,所述下管体16下端设置锥形接头;
[0023]
所述上管体10和下管体16通过连接杆18连接,连接杆18的截面为倒t型,其上端插入上管体10的内腔内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固定螺栓11穿过上管体10和连接杆18使两者固定,连接杆18下端与下管体16滑动连接,使得下管体16能够旋转。具体地,连接杆18下端与下管体16的连接结构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也可采用公知技术中的结构。
[0024]
下管体16内腔上部向外侧扩展一定距离,形成大径腔,大径腔内从下向上依次固定连接有单向推力球轴承15、连接杆18t型端、双向推力球轴承14、轴承13,连接杆18穿过双向推力球轴承14、轴承13,
[0025]
采用上述结构,下管体16可以随着油套管的安装的时候旋转,可以避免在安装油套管的时候,下管体16与油套管的连接松扣导致油套管脱落的问题。
[0026]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未详述的技术方案,采用公知技术。
[002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