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远程智能养护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47664发布日期:2021-08-31 13:3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远程智能养护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护台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全自动远程智能养护台车。



背景技术:

养护台车主要使用于隧道二衬混凝土浇注后的,对隧道内壁的混凝土进行喷淋,由于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混凝土养护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从而影响隧道检修之后的整体强度。

而目前现阶段对于隧道二衬混凝土进行喷湿保养的设备结构较为复杂,且不便于运输以及闲的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远程智能养护台车,便于养护台车的转移和存放。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远程智能养护台车,包括由若干数量的钢管以及万向扣件组成的矩形车架,所述矩形车架顶部的中线处对称对称活动安装有支撑架,且相邻顶部的两侧的外壁对称活动安装有侧引导架,还包括水管,所述水管通过管箍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与两个所述侧引导架上,并使该水管与隧道内壁轮廓一致,所述侧引导架上设有用于接触隧道内壁的引导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和两个侧引导架均包括连接管、横梁管以及支撑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万向扣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矩形车架的顶部,所述横梁管的中部通过万向扣件活动安装于所述连接管的中部,所述支撑管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通过万向扣件并关于所述连接管中心对称安装于所述横梁管上。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支撑管的高度由靠近所述连接管两侧递减。

作为优选,所述矩形车架的顶部通过万向扣件安装有关于所述连接管中心对称分布的管件,两个所述管件均通过万向扣件安装于所述连接管上,并位于所述横梁管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侧引导架上的连接管顶端安装有十字直角定向扣件,所述引导轮通过十字直角定向扣件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镜像安装于所述矩形车架底部的导轮,且其中一个所述导轮上设有载台,所述载台上设有驱使该导轮移动的驱动电机,以及输出端与水管相连通的水泵。

作为优选,所述载台上设有中控箱,且中控箱内置有电路板,而该电路板包括处理模板、计时模块、引导模块、供水模块以及行走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模板的输入端相连接,并用定时传递信号至所述处理模板,所述处理模板驱使该供水模块和行走模块进行运作;

所述引导模块用于储存所述全自动远程智能养护台车移动距离,并将行进数据传递至所述处理模板,所述处理模板根据进数据对所述计时模块、供水模块和行走模块进行协调。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远程智能养护台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矩形车架、侧引导架和支撑架整体采用钢管和万向扣件进行搭建,便于远程的运输以及存放,且载台上设的中控箱搭载有电路板包括处理模板、计时模块、引导模块、供水模块以及行走模块,采用单个导轮控制驱动的方式使得该养护台车可智能化进行运作,且整体的养护成本更低。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块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

1、矩形车架;2、支撑架;21、连接管;22、横梁管;23、支撑管;3、侧引导架;24、管件;4、水管;5、引导轮;7、十字直角定向扣件;8、导轮;9、载台;100、钢管;101、万向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全自动远程智能养护台车,包括由若干数量的钢管100以及万向扣件101组成的矩形车架1,矩形车架1顶部的中线处对称对称活动安装有支撑架2,且相邻顶部的两侧的外壁对称活动安装有侧引导架3,还包括水管4,水管4通过管箍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与两个侧引导架3上,并使该水管4与隧道内壁轮廓一致,侧引导架3上设有用于接触隧道内壁的引导轮5。再者,该矩形车架1底部对称设有导轮8,且其中一个导轮8上设有载台9,载台9上设有驱使该导轮8移动的驱动电机,以及输出端与水管4相连通的水泵。并且,载台9上设有中控箱,且中控箱内置有电路板,而该电路板包括处理模板、计时模块、引导模块、供水模块以及行走模块。矩形车架1、侧引导架3和支撑架2整体采用钢管100和万向扣件101进行搭建,便于远程的运输以及存放,且载台9上设的中控箱搭载有电路板包括处理模板、计时模块、引导模块、供水模块以及行走模块,采用单个导轮8控制驱动的方式使得该养护台车可智能化进行运作,且整体的养护成本更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的技术方案中,计时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板的输入端相连接,并用定时传递信号至处理模板,处理模板驱使该供水模块和行走模块进行运作。引导模块用于储存全自动远程智能养护台车移动距离,并将行进数据传递至处理模板,处理模板根据进数据对计时模块、供水模块和行走模块进行协调。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使用者利用遥控器进行无线遥控,通过传递指令给处理模板,驱使该养护台车进行移动,而引导模块则用于对使用者引导的路程进行行程进行计算,且同时计时模块对行程的时间进行计算并通过处理模板写入引导模块内。

然后再使用遥控器设置养护台车的驱动时间进行设置,使得该养护台车可以在预定的时间驱动供水模块和行走模块进行运作。

其中,供水模块具体为水泵,而该水泵输出端与水管4相连通,且输入端与隧道底面挖设的水渠相连接。

其中,行走模块具体为镜像安装于矩形车架1底部的导轮8,且其中一个导轮8上设有载台9,载台9上设有驱使该导轮8移动的驱动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路板设置的处理模板、计时模块、引导模块、供水模块以及行走模块均属于现有技术,且程序编写以及无线连接技术也均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本文中不需要进行详细的公开说明。

进一步结合图1所示,可以看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架2和两个侧引导架3均包括连接管21、横梁管22以及支撑管23,连接管21的一端通过万向扣件101活动安装于矩形车架1的顶部,横梁管22的中部通过万向扣件101活动安装于连接管21的中部,支撑管2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通过万向扣件101并关于连接管21中心对称安装于横梁管22上。

再者,参见图1所示,若干支撑管23的高度由靠近连接管21两侧递减。

更为进一步的,该矩形车架1的顶部通过万向扣件101安装有关于连接管21中心对称分布的管件24,两个管件24均通过万向扣件101安装于连接管21上,并位于横梁管22下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的技术方案中,侧引导架3上的连接管21顶端安装有十字直角定向扣件7,引导轮5通过十字直角定向扣件7与连接管21相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类似连接方式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例如焊接、粘接或者螺接等方式。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