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示踪法测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373954发布日期:2021-11-15 16:3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示踪法测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石油测井领域,涉及一种示踪法测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油田注氮气业务的开展,油田需要及时掌握注入情况,测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的任务逐渐增多,但现有的涡轮流量技术不能满足油田需求,其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分注井管柱注氮气的井,现有的涡轮流量等技术无法测试各层位进气量;
4.2、反注井管柱注氮气的井,现有的涡轮流量等技术无法录取各层进气量;
5.3、正注井管柱注氮气的井,测试使用涡轮流量测试时,由于油田采用泡沫氮气混相驱,管壁较脏,涡轮不同程度粘卡(见图1),涡轮转动不灵活或不转动,导致涡轮流量曲线相关性差,品质低,解释误差大。
6.试验过倒集流伞仪器,也不能解决涡轮粘卡问题(见图1)。试验过其它非可动部件仪器来测量注入剖面,但受影响因素很多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目前急需一种适合油田现有注氮气条件下的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示踪法测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方法,该方法适合油田现有注氮气条件下的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示踪法测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1)选取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
10.2)通过注入剖面七参数井下仪器与示踪法测试吸水剖面井下仪器组成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井下仪器串,再通过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井下仪器串利用步骤1)选取的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测试氮气井注入剖面。
11.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的地面状态为液态。
12.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在井内测试井段温度条件下喷射后为临界井内气体状态。
13.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在井内测井井段压力条件下的喷射后的气体状态密度与井内氮气密度相同。
14.注氮气井井内气体流速大于注水井水流速度。
15.注氮气井井内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的扩散速度大于注水井内示踪剂的扩散速度。
16.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所述的示踪法测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先选取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再通过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井下仪器串利用能
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测试氮气井注入剖面,以实现油田现有注氮气条件下的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操作方便、简单,可以有效的解决采用分注、合注反注方式的注氮气井涡轮无法录取注入剖面资料的难题,同时解决了由于涡轮粘卡而无法测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的难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涡轮粘卡图;
19.图2为玉东203井涡轮流量与示踪流量对比图;
20.图3为注氮气井三种注气方式的管柱图;
21.图4为湖43

13反注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的成果图;
22.图5为温西1

74正注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的成果图;
23.图6为玉东2

22分注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的成果图;
24.图7为玉东204

22分注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的成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26.本发明所述的示踪法测试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1)选取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
28.2)通过注入剖面七参数井下仪器与示踪法测试吸水剖面井下仪器组成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井下仪器串,再通过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井下仪器串利用步骤1)选取的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测试氮气井注入剖面。
29.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的地面状态为液态;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在井内测试井段温度条件下喷射后为临界井内气体状态;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在井内测井井段压力条件下的喷射后的气体状态密度与井内氮气密度相同。
30.注氮气井井内气体流速大于注水井水流速度;注氮气井井内能够适用于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的扩散速度大于注水井内示踪剂的扩散速度。
31.实施例一
32.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为:
33.步骤101)获取能够适应注氮气井注入剖面测试的放射性示踪剂。
34.该放射性示踪剂便于在地面配置进入常规液体释放器中,在井下温度条件下易于气化,释放后状态为接近于气体状态,沸点要低;密度在井下释放后密度与注氮气密度接近。
35.参考图2,完成与涡轮流量实验对比,本次实验涡轮资料质量较好,因此对比有效,对比结论:重力影响速度不超过0.01m/s,重力作用不起主要作用,测试结果可以反映注入气流动状况;2772米以上的1、2号射孔层合层涡轮、定点、追踪三种方法一致,均显示了示踪法注气剖面方法的有效性;定点和涡轮结论基本一致,均显示了第二射孔层为主注入层,第一射孔层及第三射孔层注入量不大,层内加点测量流量总体上符合上大下小规律,可以反映注入状况。
36.步骤102)配套下井仪器串及完善资料采集工艺流程。
37.井下仪器串:温度+压力+磁定位+液体释放器+伽马1+伽马2(可选)+持水,持水仪器放在最下面,便于及时发现液面,防止释放器被堵影响喷射效果。
38.在多年使用示踪法测量注水井注入剖面的基础上,根据注氮气井井下流速及示踪剂扩散速度都比水井快的特点,根据气量大小选择追踪法或定点法,完善不同注气方式的资料采集工艺流程。
39.合注反注井参见图3,当注气量较大,追踪录取资料来不及时采用定点法示踪流量测试,从下往上布点测试,要求曲线峰值明显,峰值运移明显,再往上测试下一点,定点法示踪流量布点原则是要求先在射孔段底部布一点b,测总流量,然后在每个射孔层上下各布一点,即c点、d点、e点及f点,在射孔层内按要求间距布点测试,参考图4;采用追踪方法测试时在喇叭口上部释放,不断追踪测试,直到示踪剂完全进层消失。
40.合注正注井参考图3,当注气量较大或由于井况不能采用追踪法时,采用定点法示踪流量测试,从下往上布点测试,要求曲线峰值明显,峰值运移明显,再往上测试下一点;定点法示踪流量布点原则是要求先在射孔段底部布一点f,然后在每个射孔层上下各布一点,即e点、d点及c点,最后在所有层位之上或油管内测总流量,例如a点处,射孔层内按要求间距布点测试,参考图5;采用追踪方法测试时在喇叭口上部释放,不断追踪测试,直到示踪剂完全进层消失,采用追踪法时如果射孔段较多,可以分上下两段进行分别追踪。
41.分注井参见图3,从下往上在注气嘴上方布点测试,每点释放示踪剂,然后追踪示踪流量测试每个气嘴进气量及对应所配各层进气量,要求追踪曲线峰值明显,峰值运移明显,直至峰值不运移为止,一个注气嘴所配注的层段的追踪测试完成,再向上逐次测试每一个水嘴所属层段,直至全部测试完成;追踪法示踪流量布点原则为:要求在每个注气嘴上部g点、c点测试,最后在测量段上200m处布一点a,验证总流量,参考图6及图7。
42.异常点及总流量验证,资料质量达标,完成井次资料达标统计参见表1。
43.表1
[0044][0045]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动,这些替换和变动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