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井测井资料的校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611221发布日期:2021-11-27 00:45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向井测井资料的校正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井测井资料的校正方法,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中,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早期常规的规模性构造油藏已经发现殆尽,现今的勘探对象往往是较为远离生油中心、单层含油高度较低的油层,直井钻探往往不能获得规模性的油气发现,大斜度定向钻井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可以根据油气分布,紧靠断层钻进,从浅至深钻遇各含油小层的较高部分,从而实现油气的规模发现与效益开发。测井资料对各种地层岩性、物性有针对性的反映,是进行地层岩性、物性与含油性的测井精细解释的基础,为了方便和直井的测井数据进行比对,需要将定向井的测井数据的深度域进行校正。目前对于大斜度定向井的深度校正方法还不能满足现今对于储层厚度平面展布及沉积微相平面研究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于单砂层的校正厚度无法与直井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对比,由于地层倾角的存在,按照常规垂深校正模式对砂体厚度进行校正会比实际的偏大(地层倾向与钻井钻进方向一致)或者偏小(地层倾向与钻井钻进方向相反),导致无法精确落实砂体厚度的平面变化情况,从而干扰优质储层的发现。
3.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996114a的专利申请文件,该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测井资料的斜井校正方法,该校正方法能够将斜井的测井数据校正到垂深模式,这也正是常规的校正方法,目前行业常用软件均可以实现这一功能,比如resform,但是实际地层对比研究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地层倾角的存在,垂深模式与相邻直井对比厚度差异较大,因此,校正到垂深模式下的测井数据与周围相邻直井的测井数据对比性差,影响后续储层勘探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向井测井资料的校正方法,以解决目前定向井测井资料资料校正中存在的校正不准确的问题。
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定向井测井资料的校正方法,该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获取的定向井井斜数据,所述的井斜数据包括沿定向井轨迹的井斜角数据和地层倾角数据;
7.2)按照测井数据采样率对井斜数据进行重采样,将重采样后相邻两测点之间斜深差作为最小计算单元;
8.3)根据定向井钻井钻进方向与地层倾向的相互关系以及相邻两测点之间的斜深差、地层倾角和相邻测点中前一测点的井斜角计算相邻两测点之间的直深,根据各相邻两测点的直深确定各个测点的直深,实现对测点测井数据的校正。
9.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地层倾角影响,根据定向井井轨迹与地层的相交位置关系,利用地层倾角、定向井井斜数据通过三角函数及微分思想将测井数据的斜井深度校正到虚拟
直井深度上,从而可以实现全区斜井、直井可以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对比研究,对于探区的沉积储层展布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0.进一步地,为准确计算任意两相邻测点之间的直深,当定向井钻井方向与地层倾向同向时,相邻两测点之间的直深计算公式为:
[0011][0012]
当定向井钻井方向与地层倾向反向时,相邻两测点之间的直深计算公式为:
[0013][0014]
其中h

(n)为相邻两测点之间的直深,δl为相邻两测点之间的斜深,β为相邻两测点中前一测点的井斜角,α为相邻两测点之间所在地层的地层倾角。
[0015]
进一步地,为准确计算任意两相邻测点之间的直深,相邻两测点之间所在地层的地层倾角为该地层各处的地层倾角的平均值。
[0016]
进一步地,任一测点的直深等于前一测点的直深加上本段的直深。
[0017]
进一步地,为快速实现对各测点直深的计算,所述各测点直深的计算采用excel软件实现。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定向井测井资料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垂直地层走向钻进的两种井轨迹与地层相交关系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两种情况下任意一点直深模式求解几何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直深模式对测井资料校正后与参考直井的对比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3]
本发明的定向井测井资料的校正方法根据油田实际情况,考虑定向井井轨迹与地层的两种相交关系,利用三角函数及微分思想,将斜井深度校正到虚拟直井深度上,从而可以实现全区斜井、直井可以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对比研究,对于探区的沉积储层展布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从南阳凹陷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看出直深校正模式相比于垂深校正模式的优越性,在地层对比上更加具有可对比性,也更能够反应相邻地区不同井点位置上地层、油层组、单砂体厚薄的变化趋势。该方法的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4]
1.获取定向井的井斜数据。
[0025]
本发明获取的定向井井斜数据包括有沿定向井轨迹的井斜角数据和地层倾角数据,假设定向井垂直于地层走向钻进,某一点p
i
的井斜角记录为β
i
,地层倾角记录为α
i

[0026]
2.按照测井数据采样率对井斜数据进行重采样,将相邻两点之间斜深差作为最小计算单元。
[0027]
本发明考虑到测井曲线采样率一般为0.125m/点,或者更密集,按照测井数据采样率对井斜数据重采样,以保证每个测井数据深度点都有对应的井斜角数据。根据重采样后
的相邻两点之间的斜深数据,将相邻两点之间斜深差取为最小计算单元,长度记为δl,由于足够小,因此可近视的看成直线段;对于任意两个测点而言,δl的长度不一定相等,δl是根据相应两测点的原始斜深数据计算得到的,示例中取δl=0.125m,一方面是因为利用测井数据采样点计算相对便捷和准确,另一方面满足本方法中δl应当取较小值的条件。如图2所示,其中右边指的是井斜方向与地层倾向方向一致的情况,左边为井斜方向与地层倾向方向相反的情况,井斜数据经过重采样后,得到若干测点,任意相邻两个测点之间都可以看成直线段。例如测点p
n+1
,该点出的井斜角记为β
n+1
,地层倾角记为α
n+1
,其与前一测点p
n
为相邻测点,将p
n
和p
n+1
两个测点之间的直深记为h

(n),p
n
和p
n+1
两个测点之间的垂深记为h

(n);其与后一测点p
n+2
为相邻测点,将p
n+1
和p
n+2
两个测点之间的直深记为h

(n+1),p
n+1
和p
n+2
两个测点之间的垂深记为h

(n+1);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地层倾角的存在,h

(n)和h

(n)并不相等。
[0028]
3.根据定向井钻井钻进方向与地层倾向的相互关系,计算相邻两测点之间的直深。
[0029]
根据定向井钻井方向与地层倾向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到每一段的直深计算公式。如图3所示,假设p
n
和p
n+1
为相邻的两个测点,p
n
和p
n+1
两个测点之间的直深为h

(n),考虑到相邻测点之间的距离很近,直接采用上一个测点的井斜角作为该段直线的井斜角,地层倾角根据所在地层的实际情况在同一油层组内取均值的方式得到。对本实施例而言,p
n
和p
n+1
两个测点之间的井斜角为测点p
n
处的井斜角,假设该处的井斜角记为β,p
n
和p
n+1
两个测点之间的地层倾角为这两个测点之间的所在地层的平均地层倾角,记为α,则相邻两测点p
n
和p
n+1
之间的直深计算公式为:
[0030][0031][0032]
其中公式(1)指的是定向井钻井方向与地层倾向同向的情况,公式(2)指的是定向井钻井方向与地层倾向反向的情况。
[0033]
通过公式(1)和公式(2)可以计算出任意两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直深,利用从0(地面)开始的井斜数据,假设有n+1个测点,则可以根据上面公式计算出n段直深数据,从第二个测点开始,每个点的直深(从井口深度起算)等于上一个(前一个)测点的直深(从井口深度起算)加上本段的直深(某一段直深厚度)。
[0034]
为了快速实现对整个井斜段测井数据的校正,本发明采用excel来快速实现这一计算过程。利用原斜深与计算直深数据与测井数据vlogx对应上,作为新的测井数据。本实施例以x2井为例,其地层倾向与井斜钻进方向相反,利用excel计算,如表1所示,第一个深度点的竖直深度与斜深度一致,第二个点开始便可以计算每个微小δl段对应的竖直深度δh


[0035]
表1
[0036][0037]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准确将斜深数据转换成直深数据,将计算得到直深数据作为深度数据加入到resform等地层对比软件中,效果如图4中的竖直深度模式,其中斜深模式即为原始斜深模式;2.垂深模式即为常规校正方式,在地层倾向于井斜钻进方向相反的情况下会比虚拟直井更短;3.直深模式,相当于从该井口钻一口直井的情况。此时,可以很方便的将定向井的测井数据与相邻直井的测井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