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5278发布日期:2021-12-31 22:0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力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力架。


背景技术:

2.盾构法施工中,反力架是盾构始发期间,为盾构机掘进提供反力且不可缺少的装置。
3.现有技术中,反力架通常采用钢结构制作。但是,15米大直径盾构机在复合地层中始发,始发推力约6000吨。若采用钢结构反力架,由于钢结构的刚度小,为控制变形,反力架的结构尺寸偏大,重量达350吨,造价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力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力架尺寸偏大时采用钢结构而导致造价昂贵的技术问题。
5.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反力架,包括:
7.第一立柱,沿竖直方向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立柱的侧部设置有牛腿;
8.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平行间隔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二立柱的侧部设置有板撑;
9.底部弧形导台,为素混凝土结构,所述底部弧形导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凹面,所述第一立柱沿竖直方向穿过所述底部弧形导台且位于所述底部弧形导台的一侧,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于所述底部弧形导台的另一侧;
10.支撑环,下表面与所述弧形凹面贴合连接,且所述支撑环夹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所述支撑环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连接;
11.所述反力架被配置为: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与始发井的结构底板连接,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与所述始发井的中板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始发井的结构底板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与所述始发井的中板连接,所述牛腿和所述板撑均与所述始发井的侧墙连接,所述支撑环被配置为与负环管片连接。
12.可选地,所述反力架还包括顶部横梁,所述顶部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所述顶部横梁被配置为与所述中板连接,所述支撑环的顶部与所述顶部横梁连接。
13.可选地,所述顶部横梁的一端通过第一斜梁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斜梁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斜梁的两端均为加腋梁,所述第二斜梁的两端均为加腋梁。
15.可选地,所述反力架还包括:
16.第三斜梁,上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所述第三斜梁与所述第一立柱之间的夹角
为锐角且所述第三斜梁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第三斜梁的下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结构底板连接;
17.第四斜梁,上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所述第四斜梁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所述第四斜梁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第四斜梁的下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结构底板连接。
18.可选地,沿所述支撑环的周向于所述支撑环内等间隔预埋有若干个方形预埋钢板,每一所述方形预埋钢板的端面焊接有一个钢管,所述钢管被配置为与所述负环管片连接。
19.可选地,所述支撑环内等间隔预埋有二十八个所述方形预埋钢板。
20.可选地,所述板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1.可选地,所述牛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2.可选地,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cm。
23.本发明提出的反力架在使用时,安装于始发井的位置,将第一立柱通过牛腿与始发井的一个侧墙连接,将第二立柱通过板撑与始发井的另一个侧墙连接,牛腿与始发井的一个侧墙连接以对第一立柱提供反力,从而对支撑环的一侧提供反力;板撑与始发井的另一个侧墙连接以对第二立柱提供反力,从而对支撑环的另一侧提供反力;底部弧形导台为支撑环的下方提供反力,从而保证支撑环能够对通过负环管片与盾构千斤顶连接,从而保证支撑环能够稳定对盾构机提供向前推进的作用力。同时,本实施例中,反力架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部弧形导台为素混凝土结构,相比于钢结构,制作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力架的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力架在始发井内时的正立面图;
2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力架在始发井内时的侧立面图。
28.图中:
29.1、第一立柱;11、牛腿;
30.2、第二立柱;21、板撑;
31.3、底部弧形导台;
32.4、支撑环;41、钢管;
33.5、顶部横梁;51、第一斜梁;52、第二斜梁;
34.61、第三斜梁;62、第四斜梁;
35.9、始发井;91、结构底板;92、中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9.参见图1

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力架,其安装于始发井9中,能够适用于15米大直径盾构机,且造价成本较低。
4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始发井9包括间隔且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墙、一个结构底板91和一个中板92。结构底板9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墙的下端连接,中板92平行间隔设于结构底板91的上方。
4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反力架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底部弧形导台3和支撑环4。
42.第一立柱1沿竖直方向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立柱1的侧部设置有牛腿11。
43.第二立柱2与第一立柱1平行间隔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二立柱2的侧部设置有板撑21。
44.底部弧形导台3为素混凝土结构,底部弧形导台3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凹面,第一立柱1沿竖直方向穿过底部弧形导台3且位于底部弧形导台3的一侧,第二立柱2连接于底部弧形导台3的另一侧。
45.支撑环4的下表面与弧形凹面贴合连接,且支撑环4夹设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支撑环4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连接。
46.反力架被配置为:第一立柱1的下端与始发井9的结构底板91连接,第一立柱1的上端与始发井9的中板92连接,第二立柱2的下端与始发井9的结构底板91连接,第二立柱2的上端与始发井9的中板92连接,牛腿11和板撑21均与始发井9的侧墙连接,支撑环4被配置为通过负环管片与盾构千斤顶连接。
47.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力架在使用时,安装于始发井9的位置,将第一立柱1通过牛腿11与始发井9的一个侧墙连接,将第二立柱2通过板撑21与始发井9的另一个侧墙连接,牛腿11与始发井9的一个侧墙连接以对第一立柱1提供反力,从而对支撑环4的一侧提供反力;板撑21与始发井9的另一个侧墙连接以对第二立柱2提供反力,从而对支撑环4的另一侧提供
反力;底部弧形导台3为支撑环4的下方提供反力,从而保证支撑环4能够对通过负环管片与盾构千斤顶连接,从而保证支撑环4能够稳定对盾构机提供向前推进的作用力。同时,本实施例中,反力架的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部弧形导台3为素混凝土结构,相比于钢结构,制作成本降低。
48.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板撑2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牛腿1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4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板撑21的厚度为500mm,配置双层双向φ16@150钢筋网,钢筋与底板、侧墙、梁锚固长度为35d。
5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牛腿11在受力方向钢筋为φ28@150,其余方向配筋为φ16@150。
51.进一步地,在反力架后侧距离反力架5米的位置处设置φ16@300双向插筋,插筋高度同底部弧形导台3高度。
52.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混凝土采用c35混凝土,所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cm。
5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反力架还包括顶部横梁5,顶部横梁5的一端与第一立柱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2连接,顶部横梁5被配置为与中板92连接,支撑环4的顶部与顶部横梁5连接。
54.具体地,顶部横梁5的一端通过第一斜梁51与第一立柱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斜梁52与第二立柱2连接。优选地,第一斜梁51的两端均为加腋梁,第二斜梁52的两端均为加腋梁。
5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斜梁51和第二斜梁52的梁角部加腋位置上下设置5根直径为25mm的钢筋,侧面设置7根直径为14mm的腰筋,侧面设开口箍筋与梁箍筋焊接,钢筋锚固长度为35d。
5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反力架还包括第三斜梁61和第四斜梁62。
57.第三斜梁61的上端与第一立柱1连接,第三斜梁61与第一立柱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第三斜梁61位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第三斜梁61的下端被配置为与结构底板91连接。
58.第四斜梁62的上端与第一立柱1连接,第四斜梁62与第二立柱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第四斜梁62位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第四斜梁62的下端被配置为与结构底板91连接。
59.通过设置第一斜梁51、第二斜梁52、第三斜梁61和第四斜梁62,进一步提高反力架的结构稳定性。
6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沿支撑环4的周向于支撑环4内等间隔预埋有若干个方形预埋钢板,每一方形预埋钢板的端面焊接有一个钢管41,钢管41被配置为与负环管片连接。
6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撑环4内等间隔预埋有二十八个方形预埋钢板,方形预埋钢板的直径为55cm。每一方形预埋钢板的端面焊接有一个直径为40cm的钢管41,负环管片与反力架通过钢管41连接。28个钢管41形成28个支点与盾构千斤顶对应。
62.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