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2253发布日期:2022-04-13 16:1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工程施工钻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


背景技术:

2.在土石方工程中,经常需要用到钻挖设备对石方进行钻挖,目前,由于施工现场的地表大都坑坑洼洼,甚至高低不平,不便于使用者通过钻挖设备进行施工,现有的解决方式大都是通过使用液压杆等调平机构对钻挖设备进行调平,但是采用此种方式不能解决因地势高低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钻挖设备难以翻越障碍的问题,此外,在钻挖过程中,由于岩石表面往往是凹凸不平的,有许多凸楞和凹楞,难以实现钻头与岩石表面的固定,在进行钻孔施力时,容易使钻头发生偏移,难以实现精准定位钻孔,而这种问题是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在钻挖时,会产生许多灰尘,容易对工人员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且高速转动的钻头与石方直接接触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当钻挖时间较长时,会大大降低钻头的使用寿命,现有的解决方式大都通过喷头喷出水雾的方式进行除尘和散热,但采用喷头在钻孔时产生的细小碎屑容易堵塞喷头,影响喷头的正常使用,当使用钻头式钻具进行钻孔时,钻挖后产生的土石碎屑会遗留钻孔内,不利于土石碎屑的排出,从而对后续的钻挖过程带来不利影响,当使用螺旋式钻具进行钻孔时,容易导致碎石屑堆积在钻孔周围,并回落入钻孔内,从而影响钻挖工作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针对因施工现场的地表高低不平带来的不便于施工的问题,应用了多用性原理,通过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不仅能够实现对钻挖设备进行调平的功能,还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因地势高低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钻挖车难以翻越障碍的问题;将水锤原理与磁吸原理完美结合,使流经坠落环型管腔内的水流产生周期性的冲击水流,同时,通过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周期性地锤击流经上管腔的水流,能够加强周期性的冲击水流的冲击强度,使得喷头处周期性产生冲击力,有效冲击喷头,避免了泥沙堵塞喷头的状况;本方案利用了电致变流体在有无电场时会进行固液转换的特性,在钻挖前预先使用存有电致变流体的弹性囊体对表面凹凸不平的待钻孔石方处进行全方位贴合定位,使得弹性囊体自适应贴合岩石表面形状,利用岩石自身表面不规则形状,实现了对钻头的完美定位和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因岩石表面凹凸不平导致的难以精准定位的问题,保证了钻孔的精准度。
4.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包括钻挖车体、行走机构、钻挖机构、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和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对称设置于钻挖车体上,所述钻挖机构滑动设置于钻挖车体上,所述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且设置于钻
挖机构上,所述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设置于钻挖车体上,钻挖机构滑动贯穿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所述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底座、吸附固定筒体、吸附调节丝杆、吸附固定传动链轮、吸附固定传动链条、吸附固定驱动电机、滑动腔、吸附调节滑座、推动滑座、弹性囊体、电致变流体、电场产生组件、立柱、电推杆和电场发生电极板,所述固定底座设置于钻挖车体前侧壁上,所述吸附固定筒体设置于固定底座上,所述吸附调节丝杆转动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上,所述吸附固定传动链轮设置于吸附调节丝杆上,所述吸附固定传动链条设置于吸附固定传动链轮上,所述吸附固定驱动电机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侧壁,吸附固定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吸附调节丝杆连接,所述滑动腔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上,所述吸附调节滑座螺纹连接设置于吸附调节丝杆上,所述推动滑座滑动连接设置于滑动腔上,所述弹性囊体设置于上,所述电致变流体设置于弹性囊体内,所述电场产生组件设置于固定底座上且与吸附固定筒体呈相邻设置,所述电场产生组件包括立柱、电推杆和电场发生电极板,所述立柱设置于固定底座上,所述电推杆设置于立柱上,所述电场发生电极板设置于电推杆上,所述弹性囊体侧壁设有防滑刺。
5.本方案利用了电致变流体在有无电场时会进行固液转换的特性,在钻挖前预先使用存有电致变流体的弹性囊体对表面凹凸不平的待钻孔石方处进行贴合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因岩石表面凹凸不平导致的难以精准定位的问题,保证了钻孔的精准度。
6.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履带式行进组件和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所述履带式行进组件对称设置于钻挖车体两侧,所述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对称设置于钻挖车体两侧且设置于履带式行进组件上,所述履带式行进组件包括行走驱动电机、行走驱动轴、行进固定板、履带式行进轮和行进履带,所述行走驱动电机设于钻挖车体上,所述行走驱动轴转动连接设于钻挖车体上,所述行走驱动轴与行走驱动电机连接,行进固定板与行走驱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履带式行进轮设置于行走驱动轴上,所述行进履带绕设于履带式行进轮上,所述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包括调平驱动电机、调平驱动齿轮、驱动齿杆、驱动半齿、驱动摆杆、固定履带轮、调平固定板、调节履带轮和调平履带,调平驱动电机设置于钻挖车体上,所述调平驱动齿轮转动连接设于钻挖车体上且设置于调平驱动电机上,所述驱动半齿转动连接设置于钻挖车体上且与调平驱动齿轮呈啮合设置,所述驱动齿杆设置于驱动半齿上,所述驱动摆杆设置于驱动齿杆上远离调平驱动齿轮的一端,所述固定履带轮设置于行走驱动轴上,所述调平固定板转动连接设置于行走驱动轴上且设置于驱动摆杆上,所述调节履带轮转动连接设置于调平固定板远离行走驱动轴的一端,所述调平履带绕设于固定履带轮和调节履带轮上。
7.本方案中的履带式行进组件便于钻挖车体在地表坑洼不平的施工现场进行施工;针对因施工现场的地表高低不平带来的不便于施工的问题,本方案应用了多用性原理,通过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不仅能够实现对钻挖设备进行调平的功能,还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因地势高低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钻挖车难以翻越障碍的问题。
8.优选地,所述钻挖机构包括滑轨、钻挖调节组件、钻挖驱动组件和推拉液压杆,所述滑轨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所述钻挖调节组件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上,所述钻挖驱动组件设置于钻挖调节组件上,所述推拉液压杆一端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推拉液压杆另一端设置于钻挖调节组件上,所述钻挖调节组件包括旋转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倾斜度调节组件,所述旋转组件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上,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旋转组件上,所述
倾斜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旋转组件上且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底座、旋转槽、旋转座、旋转滚珠、旋转转轴、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锥齿轮和旋转从动锥齿轮,所述旋转底座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上,所述旋转槽设置于旋转底座上,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设置于旋转槽上,所述旋转滚珠设置于旋转槽和旋转座之间,所述旋转转轴一端设置于旋转座上,旋转转轴另一端转动连接设置于旋转底座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设置于旋转底座内底壁上,所述旋转驱动锥齿轮设置于旋转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旋转从动锥齿轮设置于旋转转轴上且与旋转驱动锥齿轮呈啮合设置,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高度调节套筒、高度调节丝杆、高度调节驱动电机、高度调节驱动锥齿轮、高度调节从动锥齿轮、高度调节传动轮、高度调节传动皮带和滑动通孔、升降滑座,所述高度调节套筒对称设置于旋转座顶壁上,所述高度调节丝杆对称转动设于旋转座上壁,所述高度调节丝杆设置于高度调节套筒内,高度调节传动轮转动设于旋转座底壁,高度调节传动轮与高度调节丝杆同轴固接,所述高度调节驱动电机设置于旋转底座内底壁上,所述高度调节驱动锥齿轮设置于高度调节驱动电机上,所述高度调节从动锥齿轮设置于高度调节丝杆上且与高度调节驱动锥齿轮呈啮合设置,所述高度调节传动皮带设置于高度调节传动轮上,所述升降滑座螺纹连接设置于高度调节丝杆上,所述高度调节套筒侧壁设有滑动通孔,升降滑座的一端贯穿滑动通孔设于高度调节套筒外。
9.进一步地,所述倾斜度调节组件包括转动槽、转动杆和倾斜度调节液压杆,所述转动槽设置于升降滑座上,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设置于转动槽上且设置于钻挖驱动组件上,所述倾斜度调节液压杆一端铰接设置于旋转座上,倾斜度调节液压杆另一端铰接设置于钻挖驱动组件上。
10.其中,所述钻挖驱动组件包括钻挖筒、钻挖转杆、钻挖螺旋叶、钻挖驱动电机、钻挖驱动传动轮、钻挖从动传动轮、钻挖传动带和钻挖头,所述钻挖筒设置于转动杆之间且设置于倾斜度调节液压杆上,所述钻挖转杆转动贯穿设置于钻挖筒内,所述钻挖螺旋叶设置于钻挖转杆上且设置于钻挖筒内,所述钻挖驱动电机设置于钻挖筒外侧壁上,所述钻挖驱动传动轮设置于钻挖驱动电机上,所述钻挖从动传动轮设置于钻挖转杆上且设置于钻挖筒外,所述钻挖传动带设置于钻挖驱动传动轮上且设置于钻挖从动传动轮上,所述钻挖头设置于钻挖转杆上且设置于钻挖筒外。
11.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包括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给水组件、输水管组和喷头,所述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所述给水组件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给水组件与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连通,所述输水管组连通设于钻挖筒和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之间,所述喷头设置于输水管组上。
12.本方案中的钻挖机构能够实现将钻孔内的碎石屑排出的功能,既解决了钻孔内土石堆积的状况,又能够避免因碎石屑散落在钻孔周围而导致的碎石屑回填的问题。
13.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包括外壳体、坠落环型管、坠落顶槽、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坠落底槽、通孔挡板、n极磁性控制开合板、传动转轴、从动调节转轴、冲击驱动电机、冲击驱动齿轮、冲击从动齿轮、冲击驱动传动轮、冲击从动传动轮、冲击传动带、坠落控制转盘、n极磁性板和s极磁性板,所述外壳体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所述坠落环型管设置于外壳体内,所述坠落环型管包括连通设置的上管腔和下管腔,所述上管腔设于外壳体内顶壁上,所述下管腔设于外壳体内底壁上,所述坠落顶槽设于上管
腔内顶壁上,所述坠落底槽设置于上管腔内底壁上,所述通孔挡板设置于下管腔内壁上,所述n极磁性控制开合板铰接设置于通孔挡板上,所述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滑动连接设置于坠落顶槽上且设置于上管腔内,所述传动转轴转动设置于外壳体外顶壁上,所述从动调节转轴转动贯穿设置于外壳体上,所述冲击驱动电机设置于外壳体外顶壁上且与传动转轴相邻设置,所述冲击驱动齿轮设置于冲击驱动电机上,所述冲击从动齿轮设置于传动转轴上且与冲击驱动齿轮呈啮合设置,所述冲击驱动传动轮设置于传动转轴上,所述冲击从动传动轮设置于从动调节转轴上且设置于外壳体外,所述冲击传动带设置于冲击驱动传动轮上且设置于冲击从动传动轮上,所述坠落控制转盘设置于从动调节转轴上,坠落控制转盘设于外壳体内,坠落控制转盘设置于上管腔和下管腔之间,所述n极磁性板和s极磁性板分别对称设置于坠落控制转盘上。
14.通过上管腔和下管腔周期性的开启和闭合,巧妙地应用了水锤原理,使流经坠落环型管腔内的水流变为周期性的冲击水流,同时,通过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周期性地锤击流经上管腔的水流,能够加强周期性的冲击水流的冲击强度,当周期性的冲击水流从喷头冲出时,覆盖在喷头表面的泥沙被冲出,避免了泥沙堵塞喷头的状况。
15.优选地,所述给水组件包括储水箱、输水泵、连接管和出水管,所述储水箱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所述输水泵设置于钻挖车体顶壁上,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于储水箱上,连接管另一端设置于输水泵上,所述出水管一端设置于输水泵上,出水管另一端设置于坠落环型管上,所述输水管组包括环形管、直线管和弹性连通软管,所述环形管设置于钻挖筒上,所述直线管设置于钻挖筒上,直线管连通设置于环形管和喷头之间,所述弹性连通软管连通设置于坠落环型管和环形管之间,所述钻挖车体上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与行走驱动电机、调平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高度调节驱动电机、钻挖驱动电机、冲击驱动电机、输水泵、吸附固定驱动电机、电推杆和电场发生电极板电性相连接。
16.本方案通过设置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对钻头进行喷水降温,解决了因过热而损坏钻头的问题,同时喷出的水雾能够实现除尘功能,解决了灰尘对施工人员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17.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1)针对因施工现场的地表高低不平带来的不便于施工的问题,本方案应用了多用性原理,通过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不仅能够实现对钻挖设备进行调平的功能,还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因地势高低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钻挖车难以翻越障碍的问题。
18.(2)通过上管腔和下管腔周期性的开启和闭合,巧妙地应用了水锤原理,使流经坠落环型管腔内的水流变为周期性的冲击水流,同时,通过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周期性地锤击流经上管腔的水流,能够加强周期性的冲击水流的冲击强度,当周期性的冲击水流从喷头冲出时,覆盖在喷头表面的泥沙被冲出,避免了泥沙堵塞喷头的状况。
19.(3)本方案利用了电致变流体在有无电场时会进行固液转换的特性,在钻挖前预先使用存有电致变流体的弹性囊体对表面凹凸不平的待钻孔石方处进行贴合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因岩石表面凹凸不平导致的难以精准定位的问题,保证了钻孔的精准度。
20.(4)本方案通过设置周期性冲击除尘散热机构对钻头进行喷水降温,解决了因过热而损坏钻头的问题,同时喷出的水雾能够实现除尘功能,解决了灰尘对施工人员健康带
来的不利影响。
21.(5)本方案中的履带式行进组件便于钻挖车体在地表坑洼不平的施工现场进行施工。
22.(6)本方案中的钻挖机构能够实现将钻孔内的碎石屑排出的功能,既解决了钻孔内土石堆积的状况,又能够避免因碎石屑散落在钻孔周围而导致的碎石屑回填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第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第一视角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行走驱动轴、行进固定板、履带式行进轮和行进履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固定履带轮、调平固定板、调节履带轮和调平履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第二视角的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第二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第三视角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第四视角的剖视图;图11为图10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出水管和弹性连通软管的剖视图;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出水管和弹性连通软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第三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输水管组和喷头的整体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电致变流体吸附固定机构的剖视图;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的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其中,1、钻挖车体,2、行走机构,3、钻挖机构,4、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5、
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201、履带式行进组件,202、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20101、行走驱动电机,20102、行走驱动轴,20103、行进固定板,20104、履带式行进轮,20105、行进履带,20201、调平驱动电机,20202、调平驱动齿轮,20203、驱动齿杆,20204、驱动半齿,20205、驱动摆杆,20206、固定履带轮,20207、调平固定板,20208、调节履带轮,20209、调平履带,301、滑轨,302、钻挖调节组件,303、钻挖驱动组件,304、推拉液压杆,3021、旋转组件,3022、高度调节组件,3023、倾斜度调节组件,302101、旋转底座,302102、旋转槽,302103、旋转座,302104、旋转滚珠,302105、旋转转轴,302106、旋转驱动电机,302107、旋转驱动锥齿轮,302108、旋转从动锥齿轮,302201、高度调节套筒,302202、高度调节丝杆,302203、高度调节驱动电机,302204、高度调节驱动锥齿轮,302205、高度调节从动锥齿轮,302206、高度调节传动轮,302207、高度调节传动皮带,302208、升降滑座,302209、滑动通孔,302301、转动槽,302302、转动杆,302303、倾斜度调节液压杆,30301、钻挖筒,30302、钻挖转杆,30303、钻挖螺旋叶,30304、钻挖驱动电机,30305、钻挖驱动传动轮,30306、钻挖从动传动轮,30307、钻挖传动带,30308、钻挖头,401、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402、给水组件,403、输水管组,404、喷头,40101、外壳体,40102、坠落环型管,40103、坠落顶槽,40104、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40105、坠落底槽,40106、通孔挡板,40107、n极磁性控制开合板,40108、传动转轴,40109、从动调节转轴,40110、冲击驱动电机,40111、冲击驱动齿轮,40112、冲击从动齿轮,40113、冲击驱动传动轮,40114、冲击从动传动轮,40115、冲击传动带,40116、坠落控制转盘,40117、n极磁性板,40118、s极磁性板,4021、储水箱,4022、输水泵,4023、连接管,4024、出水管,4031、环形管,4032、直线管,4033、弹性连通软管,501、固定底座,502、吸附固定筒体,503、吸附调节丝杆,504、吸附固定传动链轮,505、吸附固定传动链条,506、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7、滑动腔,508、吸附调节滑座,509、推动滑座,510、弹性囊体,511、电致变流体,5120、电场产生组件,5121、立柱,5122、电推杆,5123、电场发生电极板,6、电源。
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致变流体的工程施工用自贴合定位防堵钻挖车,包括钻挖车体1、行走机构2、钻挖机构3、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4和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5,所述行走机构2对称设置于钻挖车体1上,所述钻挖机构3滑动设置于钻挖车体1上,所述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4设置于钻挖车体1顶壁上且设置于钻挖机构3上,所述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5设置于钻挖车体1上,钻挖机构3滑动贯穿电致变流体自
贴合精准固定机构5。
29.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履带式行进组件201和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202,所述履带式行进组件201对称设置于钻挖车体1两侧,所述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202对称设置于钻挖车体1两侧且设置于履带式行进组件201上,所述履带式行进组件201包括行走驱动电机20101、行走驱动轴20102、行进固定板20103、履带式行进轮20104和行进履带20105,所述行走驱动电机20101设于钻挖车体1上,所述行走驱动轴20102转动连接设于钻挖车体1上,所述行走驱动轴20102与行走驱动电机20101连接,行进固定板20103与行走驱动轴20102转动连接,所述履带式行进轮20104设置于行走驱动轴20102上,所述行进履带20105绕设于履带式行进轮20104上,所述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202包括调平驱动电机20201、调平驱动齿轮20202、驱动齿杆20203、驱动半齿20204、驱动摆杆20205、固定履带轮20206、调平固定板20207、调节履带轮20208和调平履带20209,调平驱动电机20201设置于钻挖车体1上,所述调平驱动齿轮20202转动连接设于钻挖车体1上且设置于调平驱动电机20201上,所述驱动半齿20204转动连接设置于钻挖车体1上且与调平驱动齿轮20202呈啮合设置,所述驱动齿杆20203设置于驱动半齿20204上,所述驱动摆杆20205设置于驱动齿杆20203上远离调平驱动齿轮20202的一端,所述固定履带轮20206设置于行走驱动轴20102上,所述调平固定板20207转动连接设置于行走驱动轴20102上且设置于驱动摆杆20205上,所述调节履带轮20208转动连接设置于调平固定板20207远离行走驱动轴20102的一端,所述调平履带20209绕设于固定履带轮20206和调节履带轮20208上。
30.参阅图7、图8和图9,所述钻挖机构3包括滑轨301、钻挖调节组件302、钻挖驱动组件303和推拉液压杆304,所述滑轨301设置于钻挖车体1顶壁上,所述钻挖调节组件302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301上,所述钻挖驱动组件303设置于钻挖调节组件302上,所述推拉液压杆304一端设置于钻挖车体1顶壁上,推拉液压杆304另一端设置于钻挖调节组件302上,所述钻挖调节组件302包括旋转组件3021、高度调节组件3022和倾斜度调节组件3023,所述旋转组件3021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301上,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22设置于旋转组件3021上,所述倾斜度调节组件3023设置于旋转组件3021上且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3022上,所述旋转组件3021包括旋转底座302101、旋转槽302102、旋转座302103、旋转滚珠302104、旋转转轴302105、旋转驱动电机302106、旋转驱动锥齿轮302107和旋转从动锥齿轮302108,所述旋转底座302101滑动连接设置于滑轨301上,所述旋转槽302102设置于旋转底座302101上,所述旋转座302103转动连接设置于旋转槽302102上,所述旋转滚珠302104设置于旋转槽302102和旋转座302103之间,所述旋转转轴302105一端设置于旋转座302103上,旋转转轴302105另一端转动连接设置于旋转底座302101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02106设置于旋转底座302101内底壁上,所述旋转驱动锥齿轮302107设置于旋转驱动电机302106输出轴上,所述旋转从动锥齿轮302108设置于旋转转轴302105上且与旋转驱动锥齿轮302107呈啮合设置,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22包括高度调节套筒302201、高度调节丝杆302202、高度调节驱动电机302203、高度调节驱动锥齿轮302204、高度调节从动锥齿轮302205、高度调节传动轮302206、高度调节传动皮带302207和滑动通孔302209、升降滑座302208,所述高度调节套筒302201对称设置于旋转座302103顶壁上,所述高度调节丝杆302202对称转动设于旋转座302103上壁,所述高度调节丝杆302202设置于高度调节套筒302201内,高度调节传动轮302206转动设于旋转座302103底壁,高度调节传动轮302206与高度调节丝杆302202同轴固
接,所述高度调节驱动电机302203设置于旋转底座302101内底壁上,所述高度调节驱动锥齿轮302204设置于高度调节驱动电机302203上,所述高度调节从动锥齿轮302205设置于高度调节丝杆302202上且与高度调节驱动锥齿轮302204呈啮合设置,所述高度调节传动皮带302207设置于高度调节传动轮302206上,所述升降滑座302208螺纹连接设置于高度调节丝杆302202上,所述高度调节套筒302201侧壁设有滑动通孔302209,升降滑座302208的一端贯穿滑动通孔302209设于高度调节套筒302201外。
31.参阅图10,所述倾斜度调节组件3023包括转动槽302301、转动杆302302和倾斜度调节液压杆302303,所述转动槽302301设置于升降滑座302208上,所述转动杆302302转动连接设置于转动槽302301上且设置于钻挖驱动组件303上,所述倾斜度调节液压杆302303一端铰接设置于旋转座302103上,倾斜度调节液压杆302303另一端铰接设置于钻挖驱动组件303上。
32.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钻挖驱动组件303包括钻挖筒30301、钻挖转杆30302、钻挖螺旋叶30303、钻挖驱动电机30304、钻挖驱动传动轮30305、钻挖从动传动轮30306、钻挖传动带30307和钻挖头30308,所述钻挖筒30301设置于转动杆302302之间且设置于倾斜度调节液压杆302303上,所述钻挖转杆30302转动贯穿设置于钻挖筒30301内,所述钻挖螺旋叶30303设置于钻挖转杆30302上且设置于钻挖筒30301内,所述钻挖驱动电机30304设置于钻挖筒30301外侧壁上,所述钻挖驱动传动轮30305设置于钻挖驱动电机30304上,所述钻挖从动传动轮30306设置于钻挖转杆30302上且设置于钻挖筒30301外,所述钻挖传动带30307设置于钻挖驱动传动轮30305上且设置于钻挖从动传动轮30306上,所述钻挖头30308设置于钻挖转杆30302上且设置于钻挖筒30301外。
33.参阅图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述周期性冲击防堵除尘散热机构4包括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401、给水组件402、输水管组403和喷头404,所述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401设置于钻挖车体1顶壁上,所述给水组件402设置于钻挖车体1顶壁上,给水组件402与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401连通,所述输水管组403连通设于钻挖筒30301和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401之间,所述喷头404设置于输水管组403上。
34.参阅图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述水锤式周期性冲击组件401包括外壳体40101、坠落环型管40102、坠落顶槽40103、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40104、坠落底槽40105、通孔挡板40106、n极磁性控制开合板40107、传动转轴40108、从动调节转轴40109、冲击驱动电机40110、冲击驱动齿轮40111、冲击从动齿轮40112、冲击驱动传动轮40113、冲击从动传动轮40114、冲击传动带40115、坠落控制转盘40116、n极磁性板40117和s极磁性板40118,所述外壳体40101设置于钻挖车体1顶壁上,所述坠落环型管40102设置于外壳体40101内,所述坠落环型管40102包括连通设置的上管腔40102a和下管腔40102b,所述上管腔40102a设于外壳体40101内顶壁上,所述下管腔40102b设于外壳体40101内底壁上,所述坠落顶槽40103设于上管腔40102a内顶壁上,所述坠落底槽40105设置于上管腔40102a内底壁上,所述通孔挡板40106设置于下管腔40102b内壁上,所述n极磁性控制开合板40107铰接设置于通孔挡板40106上,所述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40104滑动连接设置于坠落顶槽40103上且设置于上管腔40102a内,所述传动转轴40108转动设置于外壳体40101外顶壁上,所述从动调节转轴40109转动贯穿设置于外壳体40101上,所述冲击驱动电机40110设置于外壳体40101外顶壁上且与传动转轴40108相邻设置,所述冲击驱动齿轮40111设置于冲击驱动电机40110上,所述冲
击从动齿轮40112设置于传动转轴40108上且与冲击驱动齿轮40111呈啮合设置,所述冲击驱动传动轮40113设置于传动转轴40108上,所述冲击从动传动轮40114设置于从动调节转轴40109上且设置于外壳体40101外,所述冲击传动带40115设置于冲击驱动传动轮40113上且设置于冲击从动传动轮40114上,所述坠落控制转盘40116设置于从动调节转轴40109上,坠落控制转盘40116设于外壳体40101内,坠落控制转盘40116设置于上管腔40102a和下管腔40102b之间,所述n极磁性板40117和s极磁性板40118分别对称设置于坠落控制转盘40116上。
35.参阅图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述给水组件402包括储水箱4021、输水泵4022、连接管4023和出水管4024,所述储水箱4021设置于钻挖车体1顶壁上,所述输水泵4022设置于钻挖车体1顶壁上,所述连接管4023一端设置于储水箱4021上,连接管4023另一端设置于输水泵4022上,所述出水管4024一端设置于输水泵4022上,出水管4024另一端设置于坠落环型管40102上,所述输水管组403包括环形管4031、直线管4032和弹性连通软管4033,所述环形管4031设置于钻挖筒30301上,所述直线管4032设置于钻挖筒30301上,直线管4032连通设置于环形管4031和喷头404之间,所述弹性连通软管4033连通设置于坠落环型管40102和环形管4031之间。
36.参阅图16和图17,所述电致变流体自贴合精准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底座501、吸附固定筒体502、吸附调节丝杆503、吸附固定传动链轮504、吸附固定传动链条505、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滑动腔507、吸附调节滑座508、推动滑座509、弹性囊体510、电致变流体511、电场产生组件5120、立柱5121、电推杆5122和电场发生电极板5123,所述固定底座501设置于钻挖车体1前侧壁上,所述吸附固定筒体502设置于固定底座501上,所述吸附调节丝杆503转动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502上,所述吸附固定传动链轮504设置于吸附调节丝杆503上,所述吸附固定传动链条505设置于吸附固定传动链轮504上,所述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502侧壁,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的输出轴与吸附调节丝杆503连接,所述滑动腔507设置于吸附固定筒体502上,所述吸附调节滑座508螺纹连接设置于吸附调节丝杆503上,所述推动滑座509滑动连接设置于滑动腔507上,所述弹性囊体510设置于509上,所述电致变流体511设置于弹性囊体510内,所述电场产生组件5120设置于固定底座501上且与吸附固定筒体502呈相邻设置,所述电场产生组件5120包括立柱5121、电推杆5122和电场发生电极板5123,所述立柱5121设置于固定底座501上,所述电推杆5122设置于立柱5121上,所述电场发生电极板5123设置于电推杆5122上,所述弹性囊体510侧壁设有防滑刺,所述钻挖车体1上设置有电源6,所述电源6分别与行走驱动电机20101、调平驱动电机20201、旋转驱动电机302106、高度调节驱动电机302203、钻挖驱动电机30304、冲击驱动电机40110、输水泵4022、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电推杆5122和电场发生电极板5123相连接。
37.具体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启动行走驱动电机20101,行走驱动电机20101带动行走驱动轴20102转动,行走驱动轴20102带动履带式行进轮20104转动,履带式行进轮20104带动行进履带20105转动,从而使钻挖车体1能够在地表坑洼不平的施工工地上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当遇到难以翻越的障碍物时,使用者通过启动调平驱动电机20201,调平驱动电机20201带动调平驱动齿轮20202转动,调平驱动齿轮20202通过齿轮传动带动驱动半齿20204转动,驱动半齿20204带动驱动齿杆20203摆动,驱动齿杆20203带动驱动摆杆20205摆动,驱动摆杆20205带动调平固定板20207以行走驱动轴20102的轴向为中心做圆周方向的
摆动,调平固定板20207带动调节履带轮20208以行走驱动轴20102的轴向为中心做圆周方向的摆动,当需要爬上障碍物时,靠近固定底座501的两组调节履带轮20208摆动至高于两组固定履带轮20206的位置,远离固定底座501的两组调节履带轮20208摆动至低于两组固定履带轮20206的位置,从而便于钻挖车爬上较高的障碍物,当需要爬下障碍物时,靠近固定底座501的两组调节履带轮20208摆动至低于两组固定履带轮20206的位置,远离固定底座501的两组调节履带轮20208摆动至高于两组固定履带轮20206的位置,从而便于钻挖车从较高的障碍物上爬下,通过对独立式调平越障组件202进行调节,解决了因地势高低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钻挖车难以翻越障碍的问题,当需要对钻挖车体1进行调平操作时,使用者对四组调平驱动电机20201分别进行调节,使四组调节履带轮20208根据地势的高低状况分别摆动低于固定履带轮20206的不同位置,从而钻挖车体1在地表坑洼的状况下进行调平操作,当钻挖车体1移动到指定的钻挖位置后,为保证钻孔的精准度,使用者将钻挖车体1向靠近钻挖位置的方向移动,直至移动到吸附固定筒体502靠近待钻挖位置为止,之后,使用者启动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带动靠近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的一组吸附调节丝杆503转动,靠近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的一组吸附调节丝杆503带动靠近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的一组吸附固定传动链轮504转动,靠近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的一组吸附固定传动链轮504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四组吸附固定传动链轮504同步转动,四组吸附固定传动链轮504带动四组吸附调节丝杆503转动,四组吸附调节丝杆503带动螺纹连接于吸附调节丝杆503的四组吸附调节滑座508向远离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的方向移动,吸附调节滑座508带动推动滑座509沿着滑动腔507向远离吸附固定驱动电机506的方向移动,推动滑座509带动存放有电致变流体511的弹性囊体510伸出滑动腔507,直至使存放有电致变流体511的弹性囊体510贴紧待钻孔位置的周围,此时,由于电致变流体511处于未通电状态,因此,电致变流体511处于液态,从而使存放有电致变流体511的弹性囊体510被挤入到待钻孔位置周围的岩石缝隙中,之后,使用者启动电推杆5122,电推杆5122带动电场发生电极板5123向靠近存放有电致变流体511的弹性囊体510的方向移动,直至移动到电场发生电极板5123紧贴住电致变流体511位置,此时,使用者控制电场发生电极板5123产生电场,使电致变流体511由可流动的液态变为固态,从而使存放有电致变流体511的弹性囊体510固定住待钻孔位置周围的岩石缝隙,进而能够钻孔的准确度,当固定完毕后,使用者通过钻挖机构3对石方进行钻孔操作,在钻孔时,使用者同时启动钻挖驱动电机30304和推拉液压杆304,钻挖驱动电机30304带动钻挖驱动传动轮30305转动,钻挖驱动传动轮30305通过皮带传动带动钻挖从动传动轮30306转动,钻挖从动传动轮30306带动钻挖转杆30302转动,钻挖转杆30302带动钻挖螺旋叶30303和钻挖头30308转动,同时,推拉液压杆304通过推动旋转底座302101沿着滑轨301向靠近待钻挖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钻挖筒30301和钻挖头30308穿过吸附固定筒体502的中心,并逐渐钻入待钻挖位置,此时,为减轻因灰尘和钻头过热带来的危害,使用者同时启动输水泵4022和冲击驱动电机40110,在输水泵4022作用下,储水箱4021内的水沿着连接管4023、输水泵4022和出水管4024流入到坠落环型管腔40102内,此时,冲击驱动电机40110带动冲击驱动齿轮40111转动,冲击驱动齿轮40111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冲击从动齿轮40112转动,冲击从动齿轮40112带动传动转轴40108转动,传动转轴40108带动冲击驱动传动轮40113转动,冲击驱动传动轮40113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冲击从动传动轮40114转动,冲击从动传动轮40114带动从动调节转轴40109转动,从动调节转轴40109带动
坠落控制转盘40116转动,坠落控制转盘40116带动设置于坠落控制转盘40116上的n极磁性板40117和s极磁性板40118转动,当s极磁性板40118沿坠落控制转盘40116转动至正上方位置时,n极磁性板40117沿转动至坠落控制转盘40116转动至正下方位置,此时,由于相同极性互相排斥,在s极磁性板40118的磁力排斥下,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40104沿着坠落顶槽40103向上滑动,使水流能够沿着上管腔40102a流出,在n极磁性板40117的磁力排斥下,n极磁性控制开合板40107向远离n极磁性板40117的方向移动,并盖住通孔挡板40106,从而使水流不能通过下管腔40102b,随着坠落控制转盘40116继续转动,当s极磁性板40118沿坠落控制转盘40116转动至正下方位置时,n极磁性板40117沿转动至坠落控制转盘40116转动至正上方位置,由于不同极性互相吸引,此时,在n极磁性板40117的磁力吸引作用下,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40104沿着坠落顶槽40103快速向下滑动,并快速落入到坠落底槽40105上,使流经上管腔40102a水流受到冲击,在s极磁性板40118的磁力吸引作用下,n极磁性控制开合板40107向靠近s极磁性板40118的方向移动,并使n极磁性控制开合板40107不再挡住通孔挡板40106,从而使水流能够通过下管腔40102b,在此过程中,上管腔40102a和下管腔40102b的开启和闭合都能引发水锤效应,能够使流出喷头404的水发生周期性波动,同时,通过s极磁性坠落冲击锤40104周期性地快速砸向坠落底槽40105,使水流的波动幅度变大,从而解决了泥沙堵塞喷头的问题,在钻挖过程中,被钻挖头30308破碎的土石方碎屑在钻挖螺旋叶30303的带动下进入到钻挖筒30301内收集,解决了土石碎屑堆积在钻孔内和散落在钻孔周围的问题,当钻挖完毕后,使用者关闭钻挖驱动电机30304,并启动推拉液压杆304,推拉液压杆304带动旋转组件3021沿着滑轨301向远离固定底座50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钻挖筒30301和钻挖头30308从吸附固定筒体502中抽出,之后,使用者通过对旋转组件3021、高度调节组件3022、倾斜度调节组件3023和推拉液压杆304分别进行调节,并通过启动钻挖驱动电机30304,从而使钻挖车能够将钻挖筒30301内收集的土石碎屑能够排放至指定位置。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40.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