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旋挖钻机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旋挖钻机的高强度套管。
背景技术:2.目前,旋挖钻机是通过护筒驱动器将套管连接,旋挖钻机的钻杆经套管对地下的土壤进行旋挖,即旋挖钻机的护筒驱动器驱动套管向下旋进,当旋进到预定位置后,再通过钻杆对套管内的土壤进行旋挖至地面以上。然而,在套管向下旋挖的过程中,套管所承受的剪切力较大,造成套管与护筒驱动器连接处强度不过,或者发生松动的情况发生,且旋挖的过程中套管内的土壤向外挤压,进一步降低套管与护筒驱动器连接处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挖钻机的高强度套管,用以提高套管与护筒驱动器连接处的强度,进而提高旋挖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旋挖钻机的高强度套管,包括轴向一端安装于护筒驱动器的第一连接接头上的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的上端构造有第二连接接头,所述第二连接接头与第一连接接头相互插装并通过多个固定螺栓紧固,于套管本体的内壁上且靠近第二连接接头处构造有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所述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的旋向与套管本体旋挖的旋向相反。
6.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连接接头上构造有沿其周向均匀设置的卡接齿,所述卡接齿沿套管本体正向旋转的一侧侧面的面积大于另一侧侧面的面积;所述第二连接接头上开设有与各卡接齿向适配的卡接槽。
7.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连接接头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于所述第二连接接头上开设有与各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各所述固定螺栓穿过相对齐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8.进一步的,于所述套管本体的下端端面上沿其周向均匀地构造有多个旋挖齿。
9.进一步的,于所述套管本体下端的内壁上且高于旋挖齿的位置处构造有第二内挤密螺旋叶片,所述第二内挤密螺旋叶片的旋向与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同。
10.进一步的,所述套管本体的下端构造有第三连接接头,所述第三连接接头的结构与第一连接接头的结构相同,当两个套管本体相互串联时,相互靠近的并分别构造于两套管本体上的第二连接接头与第三连接接头相互插装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实用新型护筒驱动器与套管通过第一连接接头和第二连接接头的插装而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多个固定螺栓紧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点是,在套管本体的内壁上且靠近第二连接接头处构造有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该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的旋向与套管本体旋挖的旋向相反;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的作用有两个,第一,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起到加强第二连
接接头下部的套管本体位置的强度,并将土壤向外的挤密的张力削弱一部分;第二,由于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的旋向与套管本体旋挖时的旋向相反,这样使得土壤经过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的部分在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向内挤密,进而避免了护筒驱动器与套管本体承受过大的张力;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套管本体与护筒驱动器连接处的强度,降低二者连接处所受到的外力,进而提高了旋挖效率。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3.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护筒驱动器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护筒驱动器拆分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连接接头的结构仰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管下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标注部件:1
‑
护筒驱动器,2
‑
第一连接接头,3
‑
卡接齿,4
‑
第一连接孔,5
‑
套管本体,6
‑
第二连接接头,7
‑
卡接槽,8
‑
第二连接孔,9
‑
旋挖齿,10
‑
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1
‑
第二内挤密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的高强度套管,如图1
‑
3所示,包括套管本体5,该套管本体5的轴向一端安装固定在护筒驱动器1的第一连接接头2上,套管本体5的上端构造有第二连接接头6,该第二连接接头6与第一连接接头2相互插装,并通过多个固定螺栓紧固,在套管本体5的内壁上且靠近第二连接接头6处构造有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0,该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0的旋向与套管本体5旋挖的旋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护筒驱动器1与套管通过第一连接接头2和第二连接接头6的插装而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多个固定螺栓紧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点是,在套管本体5的内壁上且靠近第二连接接头6处构造有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0,该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0的旋向与套管本体5旋挖的旋向相反;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0的作用有两个,第一,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0起到加强第二连接接头6下部的套管本体5位置的强度,并将土壤向外的挤密的张力削弱一部分;第二,由于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0的旋向与套管本体5旋挖时的旋向相反,这样使得土壤经过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0的部分在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0的作用下,向内挤密,进而避免了护筒驱动器1与套管本体5承受过大的张力;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套管本体5与护筒驱动器1连接处的强度,降低二者连接处所受到的外力,进而提高了旋挖效率。
2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为了降低上述的固定螺栓所承受的剪切力,如图3所示,在第一连接接头2上构造有沿其周向均匀设置的卡接齿3,每个卡接齿3沿套管
本体5正向旋转的一侧侧面的面积大于另一侧侧面的面积,即卡接齿3为如图4所示的沿单向旋向设置的齿状结构;第二连接接头6上开设有与各个卡接齿3向适配的卡接槽7。当第一连接接头2和第二连接接头6装配连接后,套管被驱动而向下旋挖的过程中,套管所受的剪切力被卡接齿3所分担,并且一部分外力沿套管的旋向的切线传递至外界土壤。
2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连接接头2与第二连接接头6通过固定螺栓具体的连接方式为,如图3所示,在第一连接接头2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4,在第二连接接头6上开设有与各第一连接孔4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8,各个固定螺栓穿过相对齐的第一连接孔4和第二连接孔8。
2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当需要加长旋挖深度时,一个套管不能满足条件,需要两个套管接续才可实现,具体的,在套管本体5的下端构造有第三连接接头,该第三连接接头的结构与第一连接接头2的结构相同,当两个套管本体5相互串联时,相互靠近的并分别构造于两套管本体5上的第二连接接头6与第三连接接头相互插装连接。
2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在套管本体5的下端端面上沿其周向均匀地构造有多个旋挖齿9,以便于套管的向下旋挖作业。其中,为了降低套管在旋挖过程中其下端所承受的剪切力,在套管本体5下端的内壁上构造有第二内挤密螺旋叶片11,而且该第二内挤密螺旋叶片11靠近并高于旋挖齿9,第二内挤密螺旋叶片11的旋向与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0的旋向相同。第二内挤密螺旋叶片11与第一内挤密螺旋叶片10的原理及功能均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