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43856发布日期:2022-03-12 15:2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高的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机支腿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


背景技术:

2.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采煤机的支腿是用于煤矿工作面的采煤机进行支撑的机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用于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有了更高的要求。
3.现有的采煤机的支腿,例如中国专利号cn206554925u,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包括进气管,将进气管与气泵连接,气泵通过进气管向支撑槽内充气,活塞与支撑槽之间构成密封空间,充入的气体推动活塞在支撑槽内移动,从而对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达到调节高度的目的。但是该采煤机的支腿只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的,缺少可以根据煤矿工作面灵活调节支撑面积的措施,导致无法根据实际工作环境使支腿达到最佳的稳定状态。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稳定性高的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稳定性高的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包括支撑竖杆,支撑竖杆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支撑竖杆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扩展机构,支撑杆扩展机构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组件;支撑杆扩展机构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杆组件,支撑杆组件的中部与支撑杆扩展机构之间设置有支撑杆加强组件;支撑竖杆的底端与支撑脚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8.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在采煤机运行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增加支腿使用时的稳定性,进而可以帮助采煤机顺利稳定的运行,且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环境改变两组支撑杆的距离,进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度,支撑杆扩展机构包括套设在支撑竖杆中部外侧的驱动盘,驱动盘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圆弧孔,驱动盘的顶端且在支撑竖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的底端设置有销轴,且销轴的底端延伸至圆弧孔内。
9.进一步的,为了能够驱动支撑杆扩展机构自动的运行,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能力,方便工作人员使用支腿,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驱动盘底端且套设在支撑竖杆外侧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顶端设置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电机的侧边设置有蓄电池。
10.进一步的,为了在支撑竖杆两侧提供支撑,支撑杆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块远离支撑
竖杆一端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与该螺纹孔相配合的支撑杆。
11.进一步的,为了能够提高支撑杆的结构强度,且能够根据支撑杆插入地下的距离及时的调节加强杆的位置,提高了适应能力,支撑杆加强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块侧壁上的若干连接孔,连接孔通过第一连接轴与加强杆的顶部连接,加强杆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支撑竖杆的中端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及支撑杆扩展机构,从而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在采煤机运行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增加支腿使用时的稳定性,进而可以帮助采煤机顺利稳定的运行,且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环境改变两组支撑杆的距离,进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度。
14.(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可上下调节,从而可根据需要调整支撑杆插入地下的距离,通过设置支撑杆加强组件,能够提高支撑杆的结构强度,且能够根据支撑杆插入地下的距离及时的调节加强杆的位置,提高了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的正视图;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的支撑杆扩展机构的零件爆炸图;
19.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的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支撑竖杆;2、支撑脚;3、支撑杆扩展机构;301、驱动盘;302、圆弧孔;303、固定块;304、滑槽;305、滑块;306、销轴;4、驱动组件;401、第一齿轮;402、电机;403、第二齿轮;404、蓄电池;5、支撑杆组件;501、螺纹孔;502、支撑杆;6、支撑杆加强组件;601、连接孔;602、第一连接轴;603、加强杆;604、第二连接轴;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的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
25.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性高的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支腿,包括支撑竖杆1,支撑竖杆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2,支撑竖杆1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扩展机构3,支撑杆扩展机构3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组件4;支撑杆扩展机构3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杆组件5,支撑杆组件5的中部与支撑杆扩展机构3之间设置有支撑杆加强组件6;支撑竖杆1的底端与支撑脚2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加强筋7。
26.借助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支腿在采煤机运行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增加支腿使用时的稳定性。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支撑杆扩展机构3来说,支撑杆扩展机构3包括套设在支撑竖杆1中部外侧的驱动盘301,驱动盘301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圆弧孔302,驱动盘301的顶端且在支撑竖杆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303,固定块303的底端设置有滑槽304,滑槽304内设置有滑块305,滑块305的底端设置有销轴306,且销轴306的底端延伸至圆弧孔302内,从而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在采煤机运行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增加支腿使用时的稳定性,进而可以帮助采煤机顺利稳定的运行,且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环境改变两组支撑杆502的距离,进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度。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驱动组件4来说,驱动组件4包括设置在驱动盘301底端且套设在支撑竖杆1外侧的第一齿轮401,第一齿轮40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电机402,电机402的输出轴顶端设置有与第一齿轮40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403;电机402的侧边设置有蓄电池404,从而能够驱动支撑杆扩展机构自动的运行,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能力,方便工作人员使用支腿。
29.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支撑杆组件5来说,支撑杆组件5包括设置在滑块305远离支撑竖杆1一端的螺纹孔501,螺纹孔501内设置有与该螺纹孔501相配合的支撑杆502,从而在支撑竖杆1两侧提供支撑。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支撑杆加强组件6来说,支撑杆加强组件6包括设置在固定块303侧壁上的若干连接孔601,连接孔601通过第一连接轴602与加强杆603的顶部连接,加强杆603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轴604与支撑竖杆1的中端连接,从而能够提高支撑杆502的结构强度,且能够根据支撑杆502插入地下的距离及时的调节加强杆603的位置,提高了适应能力。
31.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2.在实际应用时,根据工作环境的空间大小,调节两组支撑杆502的距离。调节时首先启动电机402,电机402带动第二齿轮403转动,第二齿轮403带动第一齿轮401转动,第一齿轮401带动驱动盘301转动,驱动盘301通过圆弧孔302驱动销轴306及滑块305在滑槽304内滑动,从而可以改变两组支撑杆502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支腿的支撑面积。由于支腿所在环境的不同,支撑杆502插入地下的距离不同,此时通过不同的连接孔601与第一连接轴602及加强杆603的顶部配合,可快速调节安装加强杆603,提高了适应能力。
33.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组件4及支撑杆扩展机构3,从而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在采煤机运行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增加支腿
使用时的稳定性,进而可以帮助采煤机顺利稳定的运行,且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环境改变两组支撑杆的距离,进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度。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502可上下调节,从而可根据需要调整支撑杆502插入地下的距离,通过设置支撑杆加强组件6,能够提高支撑杆502的结构强度,且能够根据支撑杆502插入地下的距离及时的调节加强杆603的位置,提高了适应能力。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