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

文档序号:28152358发布日期:2021-12-22 21: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拼接部,所述拼接部由多个拼接件拼接形成与所述盾构隧道相适配的形状,所述拼接部外侧壁用于抵设在所述盾构隧道的内壁上,所述拼接部沿所述盾构隧道的径向开设有贯穿的安装孔;蓄水锚杆,所述蓄水锚杆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设在所述拼接部上,并进入位于所述拼接部外侧的土壤中;所述蓄水锚杆与所述土壤连通;水压泵,所述水压泵位于所述拼接部的内侧,且与所述蓄水锚杆的顶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拼接件沿所述盾构隧道周向的两端均设有扇形槽,所述扇形槽沿所述盾构隧道的径向分布,任意一所述拼接件上的所述扇形槽和沿所述盾构隧道周向与自身相邻的所述拼接件上的扇形槽共同形成所述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拼接件均包括两个管片,且两所述管片沿所述盾构隧道的轴向设置并相互连接;组成一个所述拼接件的两所述管片沿二者连接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沿所述盾构隧道的径向分布的凹槽,且相互连接的两所述管片的所述凹槽共同形成所述扇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所述安装孔和沿所述盾构隧道的轴向方向与自身相邻的所述安装孔错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位于所述拼接部远离所述土壤的一侧;所述第二孔部与所述第一孔部连通且同轴,所述第二孔部位于所述拼接部靠近所述土壤的一侧;所述第二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部的直径,且所述第二孔部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孔部的深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嵌设在所述第一孔部内,所述紧固件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设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蓄水锚杆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紧固件内壁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蓄水锚杆穿设在所述螺纹孔中,并与所述紧固件螺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第二孔部内,且位于所述紧固件远离所述土壤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具有弹性;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孔部内,且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蓄水锚杆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锚杆设有中心孔洞和径向孔洞;所述中心孔洞沿所述蓄水锚杆的轴向分布,所述中心孔洞的顶端与所述水压泵连通;所述径向孔洞沿所述蓄水锚杆的径向分布;所述径向孔洞设有多个,各所述径向孔洞
均与所述中心孔洞连通;多个所述径向孔洞沿所述蓄水锚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形成多组,组成一组的各所述径向孔洞沿所述蓄水锚杆的周向间隔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还包括水压传感器,所述水压传感器位于所述中心孔洞与所述水压泵的连接处;所述水压传感器具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所述中心孔洞与所述水压泵的连接处的通断;所述水压传感器与所述水压泵电连接;所述水压传感器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土壤的水压大于所述蓄水锚杆内的水压时,所述水压传感器打开所述阀门;所述水压传感器还用于当检测到土壤的水压小于所述蓄水锚杆内的水压时,所述水压传感器打开所述阀门,并启动所述水压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的抗液化装置,其包括拼接部,所述拼接部的形状与所述盾构隧道相适配,所述拼接部抵设在所述盾构隧道的内壁上,所述拼接部沿所述盾构隧道的径向开设有贯穿的安装孔;蓄水锚杆,所述蓄水锚杆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设在所述拼接部上,并进入位于所述拼接部外侧的土壤中;所述蓄水锚杆与所述土壤连通;水压泵,所述水压泵位于所述拼接部的内侧,且与所述蓄水锚杆的顶端连通。当地震来临之际,土壤中的水压升高,土壤中的水流入到蓄水锚杆内,可有效防止土壤液化导致盾构隧道发生位移损坏。当地震结束后,蓄水锚杆内的水在水压泵的作用下可回流到土壤中,使得土壤恢复原始含水状态,可避免土壤因失水产生下陷的问题。陷的问题。陷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湘生 喻益亮 包小华 崔宏志 沈俊 杨小荣 罗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6.28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