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室开挖期排水用的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5690发布日期:2023-01-17 15:2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洞室开挖期排水用的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施工排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洞室开挖期排水用的集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水电站工程建设节点,特别是一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均涉及一系列的地下洞室、洞室群开挖施工,且这类地下洞室多分布于富水地区,地下水丰富导致洞室开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渗水,且现有爆破开挖技术在使用钻孔设备等施工时也产生一部分施工弃水,均需进行集水抽排处理。
3.目前,洞室抽排水常用的措施一般是在洞室的边墙处分阶段的设置集水井,然后采用水泵抽排,但该设施往往随着洞室的进尺开挖而失效,需多次修筑,可持续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可持续性,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洞室开挖期排水用的集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洞室开挖期排水用的集水装置,包括用于填埋集水坑的级配洞渣层、埋设于级配洞渣层中的下端开口的集水箱、安装于集水箱内的抽水泵、沿洞室长度方向设置的排水管、用于连接抽水泵和排水管的水管,所述集水箱一侧侧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管通过出水口穿出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用于供集水箱外水流渗入进入到集水箱内。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取合适的可埋设集水箱的部位,可以是局部底板超挖较大坑段,可以选取距掌子面较近坡面下游段,在无超挖情况下可采取一定的技术超挖措施在底板修建集水坑。将集水箱埋设到集水坑内,然后往集水坑内填埋级配洞渣形成级配洞渣层。抽水泵工作,待排的积水经过级配洞渣层过滤后进入到集水箱内,然后沿着水管排出到排水管内完成排水。随着洞室进尺可不断的将集水箱向前埋设,可持续性好。原遗留集水坑在开挖期采用洞渣填筑,后期进行路面施工时,可采用垫层料或者水稳层料进行回填,无需进行专项的回填。
8.该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开挖设置集水坑,提高了洞室的整体稳定性,减少了安全隐患。减小了后期的回填工作,节省了后期处理成本。同时由于级配洞渣层具有一定的过滤效果,故不需要经常性的对集水箱进行清淤处理,可持续性强。
9.可选的,所述集水箱包括四块侧板和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若干栅格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使积水流入到集水箱内,同时还可尽量避免洞渣进入到集水箱内。
11.可选的,处于迎水面的侧板上开设有若干孔隙,与迎水面的侧板相邻两块侧板上均开设有若干孔隙。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尽可能保证集水箱稳定的同时,使集水箱可以多面进水,提高了排水的效率。
13.可选的,开设有孔隙的侧板区域形成孔隙区,所述孔隙区位于侧板下半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集水箱在进水的过程中可保持一定的稳定,从而使整个集水装置可更稳定的运行。
15.可选的,所述集水箱外套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于集水箱外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框架有一定的强度,减少集水箱受挤压变形的概率。
17.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五块支撑板,五块支撑板分别一一对应四块侧板和一块顶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外边框和内撑结构,所述内撑结构呈网状且固定连接于外边框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支撑框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19.可选的,两块相对的支撑板外壁设有吊耳,所述支撑板未设置于迎水面的支撑板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吊耳来对集水箱和支撑框架施力,方便集水箱的抬动转移。
21.可选的,所述出水口位于迎水面的侧板一侧的侧板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集水箱在进水的过程中与水的接触面积尽可能的大,使集水箱可更稳定的收集积水。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减少了局部洞壁的二次开挖,增强了洞室整体的稳定性,减少了安全隐患;
25.2.集水箱能够随时移动布置,连续性好;
26.3.不需要单独进行安全防护,减小了过程维护。
附图说明
27.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实施例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实施例中从迎水面看集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实施例中从背水面看集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实施例中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集水箱;2、抽水泵;3、排水管;4、水管;5、集水坑;6、侧板;7、顶板;8、栅格槽;9、孔隙;10、支撑框架;11、支撑板;12、外边框;13、内撑结构;14、吊耳;15、级配洞渣层;16、出水口;17、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洞室开挖期排水用的集水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洞室开挖期排水用的集水装置包括集水箱1、抽水泵2、排水管3和水管4。集水箱1下端呈开口设置,抽水泵2位于集水箱1内。排水管3沿洞室长度方向设置。水管4呈柔性设置,且水管4连接抽水泵2和排水管3。
35.通过抽水泵2抽水,使积水进入到集水箱1内后通过水管4引入到排水管3内,完成积水的排放。为了方便水管4与排水管3的连接,排水管3上端面开设有供水管4插入的插口17,插口沿排水管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36.具体的,参照图3和图4,集水箱1包括四块侧板6和顶板7,四块侧板6和顶板7相互
焊接固定。顶板7上开设有若干栅格槽8,顶板7可由钢篦子构成。处于背水板的侧板6由封闭的钢板制成。其余三块侧板6上均开设有若干孔隙9。开设有孔隙9的侧板6区域形成孔隙区,孔隙区位于侧板6下半部,形成半封闭半孔隙9结构。开设有孔隙9的侧板6可采用带孔隙9用钢板或钢格栅等材料制成。处于迎水面一侧的侧板6上开设有出水口16,出水口16用于供水管4穿出集水箱1。
37.参照图5,为了减少集水箱1被压损的概率,集水箱1外套设有支撑框架10,支撑框架10焊接固定连接于集水箱1外壁。参照图3和图5,支撑框架10包括五块支撑板11,五块支撑板11分别一一对应四块侧板6和一块顶板7。参照图5,支撑板11包括外边框12和内撑结构13,内撑结构13呈网状且固定连接于外边框12内。外边框12和内撑结构13均可采用角钢或者钢筋焊接而成。
38.参照图5,为了方便移动集水箱1,两块相对的支撑板11外壁设有吊耳14,支撑板11未设置于迎水面的支撑板11上。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洞室开挖期排水用的集水装置的集水原理为:
40.1、选取合适的可埋设集水箱1的部位,可以是局部底板超挖较大坑段,可以选取距掌子面较近坡面下游段,在无超挖情况下可采取一定的技术超挖措施在底板修建集水坑5;
41.2、将安装有抽水泵2的集水箱1埋设在集水坑5内,出水泵管和电源线通过出水口16接引至外侧,排水管3可沿边墙铺设,出水泵管和电源线通过出水口16接引至外侧,集水箱1顶部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钢篦子遮盖,防止洞渣流入集水箱1;
42.3、在集水箱1顶部和迎水面铺设一定厚度的洞渣,洞渣铺筑时应有一定的级配,形成级配洞渣层15,便于渗水和阻隔细颗粒洞渣,同时还能对污废水进行简易的过滤;
43.4、通过抽水泵2抽水,使积水经过级配洞渣层15过滤后进入到集水箱1内,再通过水管4引入到排水管3内,完成积水的排放;
44.5、随着洞室进尺可不断的将集水装置向前埋设,原遗留集水坑5在开挖期采用洞渣填筑,后期进行路面施工时,可采用垫层料或者水稳层料进行回填,无需进行专项的回填。
45.6、本集水方式,利用渗流原理进行集汇水,有效的利用了洞室开挖期具有的特点和施工条件,避免了局部洞壁的二次开挖,增强了洞室整体的稳定性;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布置快捷,能够适应各类的洞室环境,且集水箱1的体积可灵活调整;采用洞渣料进行渗集水能够减小对集水箱1的污染,不需要经常性的对集水箱1进行清淤处理,可持续性强;集水箱1能够随时移动布置,连续性好,同时周边全部采用石渣铺垫,不需要单独进行安全防护,减小了过程维护;后期废弃后能随道路修筑时对集水坑5进行回填,减小了处理成本,本装置的有效利用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