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田气井动液面监测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4763发布日期:2022-04-07 03:5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油田气井动液面监测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气井动液面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油田气井动液面监测的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油田气井开发生产过程中,积液对气井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能有效排除积液会严重影响气井的产能,方便有效的监测液面位置是控制积液的重要手段,因此采气过程中及时掌握气井动液面位置并以此调整采气工艺对提高采气效率,提高采收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目前,动液面的监测方式主要是通过气动声源测试的方法,具体为:监测装置收到指令或到达设定时间,按设定的参数启动电磁阀放气产生次声波作为测量次声源,当遇到套管接箍、液面障碍物,产生次声回波,回波经回波检测电路接收采集并把数据编码压缩后存储到存储芯片中,测量完毕,启动数据发送程序,把压缩后的数据连同套管压力、井口温度以及设备自身相关参数通过gprs网络一同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解压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油井液面高度等数据。
4.由于油田气井开发生产的环境较一般环境更为恶劣,监测装置安装在油井井口外部,极易受到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对装置外壳以及内部的元器件造成损害,在装置运行时箱体也会产生震动,进而对具体监测的数据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用于油田气井动液面监测的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动液面监测的各装置元件提供保护作用,使其能够在理想环境下完成工作,避免客观因素对监测数据造成影响,延长各装置元件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田气井动液面监测的防护装置。
6.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油田气井动液面监测的防护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设有微音器、电磁阀、储气罐以及arm嵌入式系统,所述内壳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穿过所述外壳体与外部的氮气源连接,所述进气口、储气罐、电磁阀、微音器和出气口通过输气管依次连接,所述出气口穿过所述外壳体连接至外部井口,所述内壳体的外侧设有若干锥形槽,所述外壳体与所述锥形槽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壁上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连接有方形结构的缓冲块,所述锥形槽的内壁上对称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锥形槽的内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块铰接,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还设有连接组件。
8.通过上述方案,将用于监测动液面的装置元件安装在内壳体的内部,使用输气管将进气口、储气罐、电磁阀、微音器和出气口依次连接,进气口设置在内壳体上并从外壳体穿出与外部的氮气源连接,方便外部氮气接入,出气口设置在内壳体内与进气口相反的一
侧,并穿过外壳体连接到井口处,进气口、出气口与外壳体为非固定连接,避免影响内外壳体之间的缓冲效果,其中,内部各元件的数据端均与arm嵌入式系统连接,方便操作人员使用远程计算机操控、获取监测数据,从而形成完整的动液面测试装置,在内壳体的外侧设置若干锥形槽,锥形槽的深度小于内壳体的壳体厚度,在外壳体的内侧对应锥形槽的位置设置固定柱,在固定柱上连接一个方形结构的缓冲块,缓冲块的宽度小于锥形槽内的宽度,使缓冲块能够深入到锥形槽的底部,在锥形槽的内壁上设置对称的伸缩杆,每个伸缩杆的一端铰接在锥形槽的内壁上,另一端铰接在缓冲块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缓冲结构,当有来自外部的压力挤压外壳体时,外壳体内壁上的多个固定柱能够带动缓冲块伸入各自匹配的锥形槽内,形成缓冲效果,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还设置了连接组件来使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从而有效防止恶劣环境中大风、异物撞击等环境因素以及监测过程中箱体震动带来的影响,保障装置内的各元件处于理想的工作环境,避免客观因素对监测数据造成影响,同时延长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相邻所述锥形槽之间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内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口的宽度,另设有固定螺钉由所述让位槽穿出并连接至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固定螺钉的螺钉头置于所述让位槽内并与让位槽等宽,所述固定螺钉与所述让位槽的底部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10.通过上述方案,在相邻锥形槽之间设置连接口,在每个连接口内设置宽度较大的让位槽,在让位槽内设置固定螺钉,其中,固定螺钉的螺钉头与让位槽等宽,固定螺钉的另一端与外壳体固定连接,固定螺钉的螺杆长度与固定柱相互匹配适应,使内壳体和外壳体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结构关系,在固定螺钉与让位槽的底部设置缓冲弹簧,起支撑和缓冲作用。
11.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槽的底部设有缓冲气囊。
12.通过上述方案,当外壳体受到挤压时,缓冲块会一直深入到锥形槽的底部,在锥形槽的底部设置缓冲气囊,使缓冲效果更强,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
13.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设有延伸到所述外壳体外壁上的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设有空气过滤芯,所述第二通气口设有单向通气阀。
14.通过上述方案,设置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其中第一通气口作为进气口,设置一个空气过滤芯,隔绝空气中的杂质,第二通气口作为通气口,设置单向通气阀,既能够使内壳体内的空气排出更换,也能隔绝外部的空气,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与外壳体之间同样并非固定连接,防止对内外壳体之间的缓冲效果造成影响。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气口处设有闭合盖,所述闭合盖旋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外壁上。
16.通过上述方案,设置闭合盖作为控制第一通气口的开关,避免因天气恶劣而将空气中的湿气引入内壳体内。
17.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内设有温湿度感应器,所述温湿度感应器的数据端与所述arm嵌入式系统连接。
18.通过上述方案,在内壳体内设置温湿度感应器,对内壳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控,再与arm嵌入式系统连接,使工作人员可以远程了解到装置内的温湿度关系,作出对应的决策。
1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圆形的开口,所述内壳体的底部由所述开口伸出并连接有固定底座。
20.通过上述方案,在外壳体底部设置圆形的开口,使内壳体的底部延伸到外部与固定底座连接,使内壳体与固定底座直接连接,进一步加强稳定性。
21.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与所述内壳体之间连接有若干橡胶密封圈。
22.通过上述方案,在开口和内壳体之间的空隙处设置橡胶密封圈既能防止外部灰尘或者杂物进入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空间内影响装置运行,也能进一步增加缓冲效果。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4.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好,将用于动液面监测的各装置元件安装在内壳体的内部,在内壳体外设置外壳体加强保护作用,并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设置缓冲组件,其中,内壳体的外侧设置若干锥形槽,外壳体的内壁在对应锥形槽的位置设置固定柱,固定柱连接一个缓冲块,再将缓冲块通过两根铰接在锥形槽内侧壁上的伸缩杆形成铰接关系,当外壳体受到来自外部的压力,或整个装置震动时,能够通过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缓冲作用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定,为动液面监测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
25.2、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实用性强,在相邻锥形槽之间设置连接口,连接口内设置宽度略大的让位槽,在让位槽内设置一个连接到外壳体的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到让位槽的底部之间设置缓冲弹簧,从而形成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口与锥形槽配合设置,即加强了缓冲效果,也使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
26.3、本实用新型功能性强,通过设置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为装置提供一个好的空气流动环境,为了更准确的对内壳体内的环境进行检测,还设置了温湿度感应器,将温湿度感应器的数据端与arm嵌入式系统连接,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远程了解到内壳体内的环境以作出对应的决策。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锥形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0-外壳体;11-固定柱;12-缓冲块;13-闭合盖;14-开口;20-内壳体;21-微音器;22-电磁阀;23-储气罐;24-arm嵌入式系统;25-进气口;26-出气口;27-输气管;28-第一通气口;281-空气过滤芯;29-第二通气口;291-单向通气阀;30-锥形槽;31-伸缩杆;32-缓冲气囊;33-连接口;34-让位槽;35-固定螺钉;36-缓冲弹簧;37-温湿度感应器;38-固定底座;39-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
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1
34.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油田气井动液面监测的防护装置,包括外壳体10和内壳体20,其中,外壳体10设置在内壳体20外部起保护作用,内壳体20则用于安装动液面监测所需的装置元件,包括微音器21、电磁阀22和储气罐23,用一根输气管27依次将上述装置元件进行连接,输气管27的一端与进气口25连接,另一端与出气口26连接,其中,进气口25与装置外部的氮气源连接,便于氮气的供给,出气口26则连接到井口处,在内壳体20内设置了arm嵌入式系统24,将各装置原件的数据端与arm嵌入式系统24连接,方便操作人员使用远程计算机操控,同时也便于取得装置内的监测数据。
35.参照图1和图2,在内壳体20的外侧设置了若干数量的锥形槽30,每个锥形槽30的底部设置了缓冲气囊32,内壁设置了对称的伸缩杆31,伸缩杆31铰接在锥形槽30的内壁上,可以上下转动,在外壳体10对应锥形槽30的内壁上设置对应数量的固定柱11,每根固定柱11都连接了一个方形结构的缓冲块12,缓冲块12的位置刚好和缓冲气囊32的位置相对,缓冲块12的两侧边与锥形槽30内两侧的伸缩杆31连接,形成铰接关系,当外壳体10受到震动或者大风或者异物撞击时,能够提供有效的缓冲效果。
36.参照图1和图3,在相邻锥形槽30之间设置连接口33,连接口33内设置宽度较连接口33更大的让位槽34,让位槽34的底部连接了一个缓冲弹簧36,缓冲弹簧36连接了一个固定螺钉35,固定螺钉35的螺钉头与让位槽34的宽度等宽,可以在让位槽34内活动,固定螺钉35的螺杆部分从连接口33伸出,并固定在外壳体10的内壁上,得以使内壳体20和外壳体10之间保持稳定的结构关系,与上述锥形槽30处的缓冲连接相互配合,当外壳体10活动带动固定柱11活动时,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减少客观因素对装置的影响。
37.参照图1,在外壳体10的底部设置了圆形的开口14,内壳体20的底部由开口14处延伸到外部连接了一个固定底座38,使内壳体20直接与固定底座38连接,内壳体20延伸的部分到开口14间有一小段距离,通过一定数量的橡胶密封圈39进行填充连接,既可以防止外部的灰尘异物由开口14进入,也能够完善外壳体10和内壳体20之间的缓冲效果。
38.实施例2,
39.参照图1,内壳体20设置了第一通气口28和第二通气口29,并延伸到外壳体10,第一通气口28作为进气口25,设置了空气过滤芯281和闭合盖13,可以有效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装置内,闭合盖13旋接在外壳体10的外壁上,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和环境决定是否打开,第二通气口29作为出气口26,设置了单向通气阀291,使空气只能由壳体内向壳体外流通,在内壳体20内还设置了温湿度感应器37,温湿度感应器37的数据端与arm嵌入式系统24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远程了解到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关系。
40.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油田气井动液面监测的防护装置,对动液面监测的各装置元件提供保护作用,使其能够在理想环境下完成工作,避免客观因素对监测数据造成影响,延长各装置元件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