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井下压力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7991发布日期:2022-04-09 09:2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油田井下压力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井下压力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油气生产中,为了保证压裂操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先通过压力恢复试井获取地层压力数据。压力恢复试井是指将开始以某一工作制度生产的井关闭,使得井底压力逐渐恢复,在此期间用测量井底压力随时间的恢复值。
3.但是现有的压力计在测试时,是直接将压力计放入至井下的,由于井下环境的复杂,这使得后期工作人员对压力计进行打捞时,不易确定其位置,打捞费时费力,导致压力计打捞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田井下压力测量装置,实现了易于后期工作人员对压力计进行打捞的目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的油田井下压力测量装置,包括:移动式底座,所述移动式底座的上下两面开设有贯通的通槽;
6.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位于所述移动式底座的空腔内部;
7.调节组件,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对称设置且均与所述移动式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顶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调节组件上且位于所述连接板的正下方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通过伸缩件安装有压力计,所述调节组件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空腔内部并与所述联动组件连接;
8.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联动组件的驱动端并用于驱动所述联动组件。
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
10.所述电机通过减震支柱安装于移动式底座的后表面,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转动延伸至空腔的内部并于末端外壁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联动组件配合设置。
11.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蜗杆;
12.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并位所述蜗轮的正下方,所述蜗杆的两端外壁均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
13.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分别通过转接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配合设置。
14.可选的,所述转接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
15.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远离所述蜗杆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表面固定穿设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远离连杆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调节组件配合设置。
16.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螺杆;
17.所述支撑螺杆处于所述空腔内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五锥齿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18.所述支撑螺杆处于所述移动式底座外部的杆体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滚珠螺母,所述支撑滚珠螺母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19.可选的,所述伸缩件为伸缩电缸。
20.可选的,所述移动式底座的两外侧壁对称安装有加固组件。
21.可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支撑板;
22.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式底座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螺纹贯穿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底部固定有吸盘底座,所述调节螺杆的顶部固定有把手。
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4.本技术提供的油田井下压力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油田井下的压力进行测试时,首先将移动式底座移动至油田井口的正上方,使得移动式底座上开设的通槽对准井口,然后再启动驱动组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调节组件上的压力计在移动式底座的顶部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直至将压力计穿出移动式底座上开设的通槽,然后再通过压力计上自带的伸缩件,将压力计移动至井内,进而不仅能够在压力计测试时,还可对压力计的位置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同时也方便了后期对压力计的打捞工作,同时也便于对压力计起到收放保护的效果。
25.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油田井下压力测量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所示的调节组件与联动组件与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1所示的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移动式底座,2-空腔,3-联动组件,31-蜗杆,32-第一锥齿轮, 33-第二锥齿轮,34-连杆,35-第四锥齿轮,36-第五锥齿轮,4-调节组件,41
‑ꢀ
支撑螺杆,42-支撑滚珠螺母,5-连接板,6-固定板,7-压力计,8-加固组件, 81-支撑板,82-调节螺杆,83-吸盘底座,84-把手,9-驱动组件,91-电机,92
‑ꢀ
转动轴,93-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根据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田井下压力测量装置,包括:移动式底座1、联动组件3、调节组件4和驱动组件9,所述移动式底座1的上下两面开设有贯通的通槽。所述联动组件3位于所述移动式底座1 的空腔2内部。两组所述调节组件4对称设置且均与所述移动式底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4顶部安装有连接板5,所述调节组件4上且位于所述连接板5的正下方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底部通过伸缩件安装有压力计7,所述调节组件4远离所述固定板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空腔2 内部并与所述联动组件3连接。所述驱动组件9安装在所述联动组件3的驱动端并用于驱动所述联动组件3。可选的,所述伸缩件为伸缩电缸。
3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油田井下的压力进行测试时,首先将移动式底座1移动至油田井口的正上方,使得移动式底座1上开设的通槽对准井口,然后再启动驱动组件9,通过联动组件3 带动调节组件4上的压力计7在移动式底座1的顶部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直至将压力计7穿出移动式底座1上开设的通槽。然后再通过压力计7上自带的伸缩件,将压力计7移动至井内,进而不仅能够在压力计7测试时,可对压力计7的位置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同时也方便了后期对压力计7的打捞工作,同时也便于对压力计7起到收放保护的效果。
35.根据图1-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电机91,所述电机91通过减震支柱安装于移动式底座1的后表面,所述电机91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2,所述转动轴92远离电机91的一端转动延伸至空腔2的内部并于末端外壁固定套接有蜗轮93,所述蜗轮93与所述联动组件3配合设置。
3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通过电机91的启动,使得转动轴92能够转动,继而能够带动着安装在转动轴92末端处蜗轮93的转动,为之后带动联动组件3的转动做准备。
37.根据图1-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组件3包括:蜗杆31,所述蜗杆31与所述蜗轮93啮合连接并位所述蜗轮93的正下方,所述蜗杆31的两端外壁均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32,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2分别通过转接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配合设置。所述转接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33,所述第二锥齿轮33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2远离所述蜗杆31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33的内表面固定穿设有连杆34,所述连杆 34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33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四锥齿轮35,所述第四锥齿轮35远离连杆3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五锥齿轮36,所述第五锥齿轮 36与所述调节组件4配合设置。
3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通过蜗轮93的转动,使得啮合连接于蜗轮93底部的蜗杆31也跟着一起转动,使得能够同步带动安装在蜗杆31左右两侧外壁上的两块第一锥齿轮32的转动,然后通过第一锥齿轮32带动第二锥齿轮33转动,这时安装在第二锥齿轮33内壁的连杆 34也会随着第二锥齿轮33的转动跟着一起转动,并通过连杆34带动第四锥齿轮35进行转动,使得啮合连接在其一侧的第五锥齿轮36也会随之转动,为之后带动调节组件4的转动做准备。
39.根据图1-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支撑螺杆41,所述支撑螺杆41处于所述空腔2内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五锥齿轮3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螺杆41处于所述移动式底座1外部的杆体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滚珠螺母42,所述
支撑滚珠螺母42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
4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通过第五锥齿轮36 的转动,使得支撑螺杆41能够转动,从而使得通过螺纹转动套接在支撑螺杆 41外壁上的支撑滚珠螺母42能够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继而能够带动压力计7在移动式底座1的顶部进行也可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为之后压力计7对油田井下进行压力检测工作做位置移动的准备。
41.根据图1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底座1的两外侧壁对称安装有加固组件8。所述加固组件8包括:支撑板81,所述支撑板81与所述移动式底座1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81上螺纹贯穿连接有调节螺杆82,所述调节螺杆82的底部固定有吸盘底座83,所述调节螺杆82的顶部固定有把手84。
4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移动式底座1左右两侧设置加固组件8,用于对移动式底座1的位置进行固定并加固,从而有效减少压力计7在运行时发生震动导致的装置整体产生晃动的现象,有效保障了装置的检测效果。
43.具体工作为:当移动式底座1移动并调节至井口的正上方时,通过把手 84对调节螺杆82进行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使得安装在调节螺杆82底部的吸盘底座83会通过调节螺杆82与支撑板81之间的螺纹转动,进行竖直向下的移动,直至将吸盘底座83移动至紧贴于地面,这时便可对移动式底座1的位置便可进行更加稳定的固定住,继而进一步提高了压力计7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当压力计7在完成工作后需要将其移动收回时,再通过把手84对调节螺杆82进行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使得吸盘底座83逐渐离开地面,直至两吸盘底座83移动至不阻碍移动式底座1移动的位置,这时便可通过移动式底座1 底部安装的滚轮将压力计7移动至存放处,继而进一步提高了压力计7在使用时便捷性与实用性。
44.本技术提供的油田井下压力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对油田井下的压力进行测试时,首先将移动式底座1移动至井口的正上方,使得移动式底座1上开设的通槽对准井口。然后再通过把手84对调节螺杆82进行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使得调节螺杆带动吸盘底座83进行竖直向下的移动,直至吸盘底座83紧贴于地面,这时便可对移动式底座1的位置更加稳定的固定住。
45.然后再启动电机91,使得转动轴92能够转动,继而带动着啮合在蜗轮 93底面的蜗杆31能够跟着转动,这时对称安装在蜗杆31左右两侧的第一锥齿轮32能够跟着蜗杆31的转动进行同步转动,使得啮合连接在第一锥齿轮 32一侧的第二锥齿轮33也跟着一起转动,继而能够通过连杆34带动第四锥齿轮35也跟着转动,使得也能够带动着啮合连接在第四锥齿轮35一侧的第五锥齿轮36的转动,继而能够带动着安装在第五锥齿轮36内壁上的支撑滚珠螺母42的转动,使得安装在支撑滚珠螺母42上的压力计7能够通过支撑螺杆41与支撑滚珠螺母42之间的螺纹转动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
46.当压力计7需要进行检测时,便可通过支撑螺杆41与支撑滚珠螺母42 之间的螺纹转动,将压力计7向下移动,直至将压力计7穿出移动式底座1 上开设的通槽。然后再通过压力计7上自带的伸缩件,将压力计7移动至井内,进而不仅能够在压力计7测试时,对压力计7的位置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同时也方便了后期对压力计7的打捞工作,同时也便于对压力计7起到收放保护的效果。
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