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变形支护装置

文档序号:29651033发布日期:2022-04-14 12:2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巷道变形支护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巷道安全领域,尤其涉及巷道变形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巷道是在地表与矿体之间钻凿出的各种通路,用来运矿、通风、排水、行人以及为冶金设备采出矿石新开凿的各种必要准备工程等。巷道受采掘工程的影响,巷道的顶底板和两帮岩体会产生变形,变形严重的巷道存在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巷道变形会导致巷道端面缩小,阻碍运输和行人,妨碍矿井通风,严重的巷道变形容易导致整条巷道报废,甚至对正在施工或工作人员或贵重设备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对于巷道变形的治理方法一般采用在巷道中安装加固结构尽量避免巷道的变形,而现有用于巷道安装加固结构存在以下几处不足:
3.1、目前在巷道内安装加固结构一般采用紧固锚杆以及支撑梁的连接达到支撑作用,由于各个巷道的宽度和高度不同,在安装紧固锚杆和支撑梁之前需要进行专业的测量以保证加固结构的稳定性;
4.2、现有的巷道一般较长,安装紧固锚杆和支撑梁属于较大的工作量,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员进行工作并且需要较长的工作时间,影响巷道内后续的开采工作。
5.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安装前无需测量,稳定性较高的巷道变形支护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对于巷道的加固结构在安装支架需要进行测量,并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不能快速进行安装,影响巷道后续的开采工作的问题,进而公开了“一种巷道变形支护装置”。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巷道变形支护装置,包括底座、液压机构、液压杆、推板、安装板、丝杆、安装杆和顶板,液压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液压机构的液压杆上设置有推板,推板与安装板通过多个支撑件连接,安装板上转动设置有丝杆,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巷道壁内,丝杆与滑块配合安装,安装板上对称设置有铰接座,安装杆通过铰接座铰接在安装板上,安装杆上套装有顶板,安装杆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巷道壁内,滑块与两侧的顶板通过连接杆建立连接。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采用丝杆与滑块的配合使用,带动两侧的顶板抵住巷道壁,两侧顶板随滑块可上下移动,在上升的过程中向两侧分散抵住巷道的顶壁,具有较好的支撑防护效果,通过旋转丝杆可以对两侧的顶板微调,使顶板与巷道顶壁贴合度较高,提高装置的支撑效果。
10.作为改进,所述底座的两侧对称铰接有伸缩支撑件,伸缩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连
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伸缩支撑件起到支撑巷道两帮岩体的作用,根据巷道不同的宽度,自由调节伸缩支撑件,并通过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与巷道侧壁进行固定,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采用椭圆形通孔,使用紧固锚杆穿过椭圆形通孔打入巷道壁内,将支护装置进行固定。
11.作为改进,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与底座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固定座的作用是与巷道内地面进行固定,在安装支护装置的过程中先通过固定座进行定位,缓冲弹簧在安装时对固定座和底座之间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12.作为改进,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多个锥杆。锥杆底部呈锥状插入巷道地面,实现装置的全方位稳定。
13.作为改进,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为椭圆形通孔,采用紧固锚杆穿过第一连接部打入顶部的巷道内壁处对装置上部起到较好的稳定作用。
14.作为改进,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手轮,丝杆穿过安装板与手轮建立连接,通过手轮可带动丝杆的旋转,从而带动丝杆两侧顶板的上下移动。
15.作为改进,所述推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电机,丝杆穿过安装板与电机的输出端建立连接,采用电机作为丝杆的动力输出,通过电机带动丝杆的旋转,使丝杆匀速旋转。
附图说明
16.图1是一种巷道变形支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一种巷道变形支护装置的主视图。
18.图中1-底座,2-液压机构,3-液压杆,4-推板,5-支撑件,6-安装板,7-丝杆,8-安装杆,9-顶板,10-铰接座,11-第一连接部,12-伸缩支撑件,13-第二连接部,14-第三连接部,15-固定座,16-锥杆,17-缓冲弹簧,18-手轮,19-连接杆,20-巷道壁,2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0.实施例1,结合图1-图2说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巷道变形支护装置,包括底座1、液压机构2、液压杆3、推板4、安装板6、丝杆7、安装杆8和顶板9,底座1设置在巷道地面上,启动液压机构2带动推板4向上移动,直至丝杆7和安装杆8与巷道壁20接触,丝杆7两侧的安装杆8通过铰接座10调节角度,根据巷道宽度调整至合适角度,在巷道壁20对应位置打孔,通过液压机构2带动推板4继续向上移动,直至丝杆7和安装杆8伸入巷道壁20内,随后通过手动调节手轮18带动丝杆7转动,手轮18设置在安装板6底部并与丝杆7连接,推板4与安装板6之间通过多根支撑件5连接,与丝杆7配合安装的滑块21通过连接杆19带动两侧的顶板9向上移动,直至滑块21和顶板9与抵住巷道壁20,对称设置的顶板9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为椭圆形通孔,将紧固锚杆穿过第一连接部11并伸入巷道壁20内实现顶板9的固定,通过顶板9和滑块21抵住巷道顶部实现巷道的防变形以及支撑保护作用,根据巷道的实际长度,每隔8~10米设置一个巷道变形支护装置,与传统的加固结构相比,结构
简单,可快速安装和拆卸,支撑效果好。
21.实施例2,结合图1-图2说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巷道变形支护装置,包括底座1、液压机构2、液压杆3、推板4、安装板6、丝杆7、安装杆8、顶板9和固定座15,固定座15通过锥杆16固定在巷道地面内,根据巷道的宽度,将固定座15设置在巷道横向宽度中间位置,锥杆16的端部为椎体,便于锥杆16穿过固定座15打入巷道地内,锥杆16的上端面为六边形固定盘,六边形固定盘将固定座15完全固定,底座1通过缓冲弹簧17安装在固定座15上,启动液压机构2带动推板4向上移动,直至丝杆7和安装杆8与巷道壁20接触,底座1与固定座15之间的缓冲弹簧17起到保护底座1和固定座15压力过大易损坏的作用,丝杆7两侧的安装杆8通过铰接座10调节角度,根据巷道宽度调整至合适角度,在巷道壁20对应位置打孔,通过液压机构2带动推板4继续向上移动,直至丝杆7和安装杆8伸入巷道壁20内,随后通过手动调节手轮18带动丝杆7转动,手轮18设置在安装板6底部并与丝杆7连接,推板4与安装板6之间通过多根支撑件5连接,手轮18还可以使用电机代替,电机安装在推板4上,丝杆7穿过安装板6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可以使丝杆7匀速转动,与丝杆7配合安装的滑块21通过连接杆19带动两侧的顶板9向上移动,直至滑块21和顶板9与抵住巷道壁20,对称设置的顶板9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为椭圆形通孔,将紧固锚杆穿过第一连接部11并伸入巷道壁20内实现顶板9的固定,通过顶板9和滑块21抵住巷道顶部实现巷道的防变形以及支撑保护作用,根据巷道的实际长度,每隔8~10米设置一个巷道变形支护装置,与传统的加固结构相比,结构简单,可快速安装和拆卸,支撑效果好。
22.实施例3,结合图1-图2说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巷道变形支护装置,包括底座1、液压机构2、液压杆3、推板4、安装板6、丝杆7、安装杆8和顶板9,底座1设置在巷道地面上,底座1安装在巷道横向宽度的中间位置上,现将底座1两侧铰接设置的伸缩支撑件12调整至合适角度,伸缩支撑件12为硬度较高的伸缩管,伸长伸缩支撑件12直至抵住巷道左右两帮岩体,将紧固锚杆穿过伸缩支撑件12侧壁的第二连接部13并伸入巷道侧壁岩体内,实现伸缩支撑件12的固定,再使用紧固锚杆穿过伸缩支撑件12上端面的第三连接部14直至伸入巷道地面内,使伸缩支撑件12的纵向紧固,即完成巷道两帮岩体的加固结构,随后启动液压机构2带动推板4向上移动,直至丝杆7和安装杆8与巷道壁20接触,丝杆7两侧的安装杆8通过铰接座10调节角度,根据巷道宽度调整至合适角度,在巷道壁20对应位置打孔,通过液压机构2带动推板4继续向上移动,直至丝杆7和安装杆8伸入巷道壁20内,随后通过手动调节手轮18带动丝杆7转动,手轮18设置在安装板6底部并与丝杆7连接,推板4与安装板6之间通过多根支撑件5连接,手轮18还可以使用电机代替,电机安装在推板4上,丝杆7穿过安装板6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可以使丝杆7匀速转动,与丝杆7配合安装的滑块21通过连接杆19带动两侧的顶板9向上移动,直至滑块21和顶板9与抵住巷道壁20,对称设置的顶板9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为椭圆形通孔,将紧固锚杆穿过第一连接部11并伸入巷道壁20内实现顶板9的固定,通过顶板9和滑块21抵住巷道顶部实现巷道的防变形以及支撑保护作用,且通过底座1两侧的伸缩支撑件12实现巷道的横向加固,根据巷道的实际长度,每隔8~10米设置一个巷道变形支护装置,与传统的加固结构相比,结构简单,可快速安装和拆卸,支撑效果好。
23.本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